❶ 通渭縣第一中學的教學成果
通渭縣第一中學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後,向大專院校輸送學生12800多名。近年來向蘭空招飛中心輸送飛行學員15名,先後有李翔、魏冬冬、郭一漢等同學考入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全國名牌院校。
2008年,學校高考上線人數達381人,首次突破300人大關,比2007年的270人(專業考生13人)凈增加111人;其中重點81人,比2007年的60人增加21人。
2009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達704人,比2008年的381人凈增加323人。其中重點170人,比2008年的81人凈增89人,取得了本科上線和重點上線兩個翻番的歷史性好成績。2009年全縣高考600分以上考生共7人,通渭一中佔6人.
2010年高考本科控制線為:理科一批531,二批481;文科一批511,二批467。一中郭乙陸、王凱同學分別以646分、642分奪取全縣理科第一、二名。今年文化課本科上線719人,比去年672人凈增47人,一本上線221人,比去年168人凈增53人。其中600分以上考生全縣13人,一中佔9人。 2010年高考本科上線753人。
2011年高考文化課本科上線870人,其中馬文卓同學獲得定西市理科第一名 。
2012年該校高考成績揭曉:該校高考成績繼續攀升、再創佳績。文化課二本上線892人,其中一本上線274人,二本上線618人,文化課專項二本以上上線1292人。本科上線人數、本科率、總上線率三項指標均再創新高 。
2001年至2006年高考專科以上錄取人數分別為442人、606人、656人、825人、828人和934人,錄取率分別為51.5%、77.1%、78.0%、82.34%、83.47%和83.9%。2001年以來學生獲國家和省、市級學科競賽等級獎213人次,獲甘肅省藝術等級A級、B級認定29人次,獲各類徵文、書畫比賽獎勵86人次。2001年以來教師在國家和省、市級報刊上發表專業論文260篇,在省、市、縣講課比賽中有68人次獲等級獎,申請設立的省級重點教研課題1項,省級一般課題1項,省級「十一五」規劃課題1項,市級重點課題6項,一般課題11項,縣級課題24項。
學校先後被國家體委、國家教委授予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准施行辦法》先進單位,被團中央、農業部、中國科協授予實踐教育活動先進集體,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二五」普法先進單位,被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報、中央教科所授予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先進單位,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多次授予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等獎勵和稱號。學校已連續五次通過國家體委對傳統項目先進學校的驗收,五次被命名為「甘肅省田徑傳統項目學校」,學校還先後被命名為「定西市國防教育示範學校」、「定西市科普示範學校」。恢復高考制度後,向大專院校輸送學生7200餘名,向蘭空招飛中心輸送飛行學員12名。
2011年學校獲「全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和 「「全縣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先進單位」稱號、並獲「甘肅省體育傳統學校田徑比賽團體總分第六名」;
2012年榮被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命名為「國家級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並獲「定西市三八紅旗集體」和2013年被省科協命名為「甘肅省『科普教育基地」; 「全縣高中階段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
在2010年至2012年的三年間,學校的高考成績連年攀升,本科上線人數從2010年的753人,到2011</SPAN>年的908人,2012年該校高考本科上線937人,比2011年凈增29人。三年來,該校高考二本上線人數不斷刷新著學校歷史的新紀錄。
2011年有9位教師申報的課題被立項為省、市級重點課題。 兩位教師所負責的2項省級重點課題結題。2012年《學校與家庭合作教育實踐研究》立項為省級課題,其餘4項立項為市級課題。市級化學課題《學生學習困難的類型、成因及對策研究》、省級物理課題《農村中小學實施「小班制」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通過評審,順利結題。2012年10月,《學生生活經驗的分析運用與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和《高中歷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研究》2項省級重點課題通過鑒定結題,同時一位教師負責的課題被評為省級優秀課題。
學校在教學研究活動中立足於校本教研,重視校本教材的開發和利用,先後編寫的校本教材有《通渭一中教研通訊》、《通渭一中校刊》、《通渭書畫》、《土壤分析》、《健康教育(心理健康)》、《通渭小曲集》、《實用英語口語》、《詩心花園》、《通渭書畫》、《土壤分析》、《農作物蔬菜種植基本技術》、《健康教育讀本》、《班主任手冊》、《高三化學復習資料》、《通渭風雲人物》《溫馨通渭》、《人物速寫》、《通渭一中校報》、《教研通訊》、《高一新課程集體備課教案》(8本)等校本教材,《英語日常用語》、《通渭地理》、《植物志》、《農作物》、《太陽能製作安裝》正在編寫過程中,將進一步豐富該校校本課程的內容。學校還加強了對教學後記、教學實錄、教學故事等過程性研究成果的記錄和收集,開發了有助於校本課程研究的各種文字、資源庫,供教師隨時閱覽,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層次。
2010年至2012年來,教師在省級刊物發表論文70餘篇,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2篇,其中6篇論文獲省級獎。2011年甘在肅省「數字校園杯」課件比賽中,5名教師的作品分獲一、二、三等獎;在市錄像課比賽中,16名教師的錄像課分獲市級一、二、三等獎;在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4名教師的論文獲省級獎,5名教師的論文獲市級獎。《鴉片戰爭》課堂設計在高中新課程教學設計比賽中獲一等獎。8名教師積極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高二級生物課件製作、高一級新課程數學課件製作及講課競賽活動。2012年在「甘肅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多媒體教學課件徵集」活動中,該校1名教師獲國家級三等獎,省級二等獎;1名教師獲三等獎。在同年的優質課競賽中,該校1名教師獲得省級一等獎,1名教師獲市級二等獎,4名教師獲縣級一等獎,1名教師獲縣級二等獎,2名教師獲縣級三等獎。
學校重視尖子學生的培養和競賽輔導工作。2011年,在全國高中化學奧賽決賽中有10名同學分獲一、二、三等獎;在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決賽中,郭元成同學獲全市第二名;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決賽中,1名同學獲國家級三等獎,1名同學獲省級二等獎,1名同學獲省級三等獎。 在2012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1名同學獲國家級二等獎,1名同學獲省級二等獎,1名同學獲省級三等獎,在第26屆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甘肅賽區預賽中1名同學獲一等獎,1名同學獲二等獎,3名同學獲三等獎;在十八屆中華聖陶杯中學生作文競賽中2名同學獲一等獎、3名同學獲二等獎、8名同學獲三等獎;在第二十九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1名同學獲三等獎;在第六屆「創新杯」全國中學化學知識競賽中2名同學獲一等獎。在高中數學聯合競賽中3名同學獲優勝獎;在第27屆科技創造性大賽中有22項作品分別獲得省、市、縣級等次獎,學校獲「通渭縣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1名學生的作品,在金昌市參加甘肅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終審,榮獲甘肅省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
❷ 通渭縣第一中學的學校概況
通渭縣第一中學 創建於1939年,2007年7月被命名為定西市示範性普通高中。目前學校佔地面積4.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建有建築面積分別為3876平方米,3980平方米教學樓兩座,6134平方米綜合樓一座,1469平方米辦公樓一座。
通渭縣第一中學有教室60個,物理、化學、生物等標准實驗室8個;電教室、語言室、資料室、閱覽室、檔案室、電子備課室、網路教室和報告廳等教育教學設施齊全;辦有校史、德育、體育等展室;自動化圖書館有文本藏書4萬余冊,電子圖書10萬余冊;公寓餐飲服務中心可為1500名學生提供食宿;有300m跑道運動場和醫務室等體育衛生設施。
通渭縣第一中學 現設辦公室、教務處、政教處、教研室、總務處5個職能部門,有工會、團委、婦委會、學生會等群眾組織。 設4個年級組、11個教研組。辦有業余黨校、中學生團校和家長學校。學校現有教職工258人,其中專任教師240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5人,本科學歷教師215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1.7%。有中學高級教師73人(其中3人為特級教師),中學一級教師98人;有省級骨幹教師9人,市級學科帶頭人3人,市級骨幹教師22人,縣級骨幹教師42人;有省級教學能手4人,市級教學能手8人。有教學班65個,學生4980人。
通渭縣第一中學先後被國家體委、國家教委授予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准施行辦法》先進單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二五」普法先進單位,被省教育廳和省體育局授予「甘肅省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集體」,被團中央、農業部、中國科協授予「實踐教育活動」先進集體,被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報、中央教科所授予「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先進單位。學校還先後被命名為「甘肅省田徑傳統項目學校」、「定西市國防教育示範學校」和「定西市科普示範學校」,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授予 「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文明單位、」「高考工作先進單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通渭縣第一中學秉承「學優品粹」之校訓,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素質為基,育人為本」的辦學宗旨和「以人為本,民主治校,科學管理,創新發展」的辦學理念,突出「抓德育持之以恆、抓常規夯實基礎、抓教研開拓創新、抓管理以人為本、抓隊伍提高素質、抓質量爭創品牌、抓安全防患未然、抓後勤服務教學」,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各項工作成績喜人。2008年,學校高考本科上線人數381人,首次突破300人大關,比2007年的270人增加111人;其中重點81人,比2007年的60人增加21人。2009年本科上線704人,比2008年的381人增加323人;其中重點168人,比2008年的81人增加87人,取得了本科上線和重點上線兩個翻番的歷史性好成績。2009年全縣高考600分以上考生共7人,通渭一中佔6人。2010年高考本科上線753人,列全市示範性高中第4名,佔全縣的67.8%,比2009年704人增加49人,其中一本上線221人,列全市第3名,比2009年的168人增加53人;該校郭乙陸、王凱同學分別以646分、642分奪取全縣理科第一、二名。2010年600分以上全縣13人該校9人。2011年該校本科上線908人,列全市示範性高中第2名,比2010年753人增加155人,其中重點本科上線275人,列全市第3名,比2010年的221人增加54人;600分以上考生該校7人,並列全市第1名;該校馬卓文同學以639分奪取全市理科第一名。恢復高考制度後,共向大專院校輸送學生12700多名。近年來向蘭空招飛中心輸送飛行學員15名,先後有李翔等同學考入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全國名牌院校。
目前,通渭縣第一中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改革管理體制,改善辦學條件,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工作思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創建一所規模合理、管理先進、質量一流的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而努力。 學優品粹
「學優品粹」之校訓源自1874年時任縣令呂鑒煌在原近聖書院廢墟上(通渭縣第一中學現址)倡建壽名書院時所倡之學訓。通渭一中1939年建校後一直延用該校訓。
辦學目標:創管理科學、質量一流的示範性普通高中,育學優品粹、素質全面的合格加特長人材。
辦學宗旨: 德育為首,教學為主,素質為基,育人為本。
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民主治校,科學管理,創新發展。
教 風: 樂於奉獻,敏於學習,勤於思考,勇於實踐。
學 風: 樂學 勤學 會學
育人目標: 德智雙全 文理兼通 學創俱能 身心兩健 通渭縣第一中學的辦學理念 ,在秉承百年校訓「學優品粹」的基礎上,與時俱進,以新時期國家教育方針和改革方向為依據,集全校師生之思想,廣泛徵求社會、家長之意見而確立,為規范學校辦學行為和保持學校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體現了學校辦學的學生觀和教師觀。倡導教學要關愛學生,承認差別,注重個體,尊重個性,體現平等,崇尚寬容。教育要看到每個人的長處,給其以適當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會,學校要使人真正成為「人」,使學生成為真實而不虛假的人,適應社會的人。倡導把培養名師群體做為學校發展的第一資源,尊重每位教職工,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育人氛圍,讓每一位教師體驗到一種樂而忘憂,如沐春風的職業幸福感。「以人為本」做為通渭一中辦學理念中最本質的部分,最終要達到尊重人、發展人、完善人的目的。
「民主治校,科學管理」的理念體現學校的管理觀和主人觀。「民主治校」就是要使全體師生成為學校的主人,發揮廣大師生在學校發展中的群體智慧和力量,通過教代會、學生代表會、校務公開、家長會等民主形式,使社會、家長、師生以主人的姿態參與學校的決策與管理。同時,要積極探索教育規律,構建科學的教育發展觀。把「以人為本」的和諧管理理念,把學校、教師、學生的和諧發展,作為學校的管理目標。通過對人、財、物的和諧配置,通過制度管理與情感管理的有機結合,通過教育資源的和諧利用,以達到管與理的和諧共振。
「創新發展」是學校落實素質教育核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最終體現。樹立「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名校」的創新意識。積極探索和實踐包括教育觀念、管理機制、教學技術、教育方法、辦學特色等方面的創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我們遵循「以人為本,民主治校,科學管理,創新發展」的辦學理念,充分體現以師生為本,以每一位教師的成長為本,以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積極探索和尋求適合教師、學生和社會需求的教育。要讓學校具備科學化管理,優良的資源條件,優秀的教師隊伍,發展性的課程體系以及所有有效性的教育教學條件,構建以「創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發展」為核心的辦學發展體系,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成長奠定基礎。 楊繼柏 : 現任甘肅省通渭縣第一中學校長,甘肅會寧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甘肅省級骨幹教師,定西市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定西市優秀德育工作者,定西市教育系統優秀工作者,甘肅省「園丁獎」獲得者,市政協第一屆、第二屆委員,2001年9月至2011年8月任定西市第一中學副校長,2011年9月任甘肅省通渭縣第一中學校長 。
牛托穩:黨委書記,中學物理高級教師,省級教學能手。
楊瑞坤:副書記,中學數學高級教師,省級骨幹教師,省園丁獎獲得者。
蘇雲彩:通渭縣教育局駐通渭一中督學,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省級骨幹教師。
姜瑜:副校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園丁獎獲得者。
連繼宗:副校長,特級教師,省級骨幹教師,省級教育能手,市級學科帶頭人。
蘇俊海:副校長 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省園丁獎獲得者。
孫應章:工會主席 中學物理該機教師 市級骨幹教師。
林晗:政教主任 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省級骨幹教師。
楊學軍:教務副主任 中學物理高級教師 縣級教育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