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宜賓一中招初中同學最多來至哪所學校
宜賓市第一中學,在每年的中考之後招收高中一年級的新生,優秀的初中回畢業生最多的是來自城區答們兩所初中:
①宜賓市實驗初級中學(佔到約30%);
②宜賓市第七中學(佔29%),其它的
是比較均衡的來自各鄉鎮中學。
Ⅱ 宜賓高客站到宜賓市第七初級中學距離遠嗎
公交線路:5路,全程約11.3公里
1、從宜賓火車站步行約210米,到達火車站
2、乘坐5路,經過18站, 到達地中海藍灣站
3、步行約1.0公里,到達第七初級中學校
Ⅲ 求宜賓市那所初中好點
宜賓市內應該就是宜賓市二中,我就是從那裡畢業的。
四川省宜賓市第二中學校是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趙一曼的母校。創辦於前清宣統三年(公元一九一一年)。創辦人趙清熙(字秋潭),系進步開明的愛國知識分子。學校始名為宜賓女子師范學堂。一九二三年更名為宜賓女子中學。此後分別更名為宜賓縣立女子初級中學,宜賓縣初級中學女生部,宜賓縣立女子中學,一九五二年十二月更名為四川省宜賓第二中學校,一九五九年改名為四川省宜賓市第二中學校。
編輯本段設施環境
學校位於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市女學街30號。校園環境優美,綠樹成蔭,花草宜人。學校佔地28.9畝,校舍總面積為28403平方米。學校建有居國內領先水平的HT2000雙向閉路電視可控系統、計算機校園網路、多媒體互動網路教室、多功能學術交流大廳、功能齊全的藝體館、200米環形塑膠跑道等。一座庄嚴肅穆的抗日民族女英雄趙一曼漢白玉塑像矗立在環境優雅的校園中。學校現有教學班48個,學生近3000餘人,教職員工186人,其中高級教師43人,省特級教師1人,省青年骨幹教師後備人選2名,省青年學科帶頭人後備人員1名。中級教師79人,占專任教師的70%,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學校師資力量強,有一支師德高、業務精、作風硬的教師隊伍。學校有省特級教師及後備人選各一名,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後備人員一名,省中小學青年骨幹教師後備人選兩名。全體教師同心協力,團結和諧,使教育教學質量的鞏固和提高有了充分的保證。學校教育科研成果累累,藝體教育成效顯著,教育教學成績名列大市前茅,穩居全翠屏區第一。是全區「對外窗口、對內示範」龍頭學校。
編輯本段學校成就
一九九八年以來獲國家、省、是、區級榮譽稱號及各級各類獎勵的教師就達319人次。近六年來,教師在各級報刊上發表的論文和經驗交流文章246篇。 宜二中是宜賓人民心目中的一所老牌品牌學校,是翠屏區系統教育的一面旗幟。學校擁有全國初中教育委員會會員學校、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校風示範校、四川省百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四川省自製教具先進集體」、四川省體育傳統項目(田徑、排球)先進學校、市、區兩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宜賓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宜賓市文明服務示範窗口」等290多項各級榮譽稱號。
編輯本段目前狀況
現在,宜賓市二中已經擴大了教區范圍,在原宜賓市三中老校區設立了宜賓市二中B區。 現在,正籌劃在南岸建宜賓市二中C區
Ⅳ 宜賓市境內各所高中比較
宜賓境內有3所國家級重點高中,分別是宜賓一中,宜賓三中和南溪一中。
宜賓一中: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中學校,前身為創建於1481年(明成化17年)的翠屏書院,距今已有520多年歷史。隨著歷史的變遷,翠屏書院十易其名,1901年(清光緒27年)清末廢科舉,興學堂,翠屏書院遂更名為「尚志學堂」;1905年(清光緒31年)奉令改為「敘州府官立第一中學堂」;1912年奉令改為「敘州聯合縣立中學堂」;1931年更名為「敘屬共立中學校」;1935年改名為「敘屬聯立中學」;1940年劃歸省管,更名為「四川省立宜賓中學」。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改名為「川南宜賓高級中學」;1953年改名為「四川省宜賓第一中學校」,同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第一批四川省屬重點中學;1959年,更名為「四川省宜賓市第一中學校」,此校名沿用至今。1982年,學校再次被確定為四川省重點中學;2002年,學校被確定為首批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2004年初被省教育廳正式確認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作為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李碩勛和現代著名文學家陽翰笙的母校學校在52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傳統,形成了「弘揚傳統文化、彰顯人文精神」的辦學特色。自建國以來,從這里走出了原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北京市副市長、「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和管理專家」劉海燕,原宜賓市委書記、原市人大主任李敦伯,著名生物學家、中國駐聯合國首席科學家劉次全,著名建築學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羅明金,著名經濟學家、「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趙國良,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戲劇和小說史學家趙景深,著名畫家、「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饒康等數以千計的各行各業傑出人物。
宜賓三中:宜賓市三中位於萬里長江第一城四川省宜賓市,是一所有較大影響和較高知名度的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建於1926年春,始稱宜賓縣立初級中學校,1942年設高中部,1952年更名為四川省宜賓第三中學,1959年被省政府批准為完全中學,定名為四川省宜賓市第三中學校。1980年學校被四川省政府、省教育廳確定為四川省首批省級重點中學,2003年12月成功創建為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現有佔地面積206畝,有教職員工420人,學生6000餘人。
南溪一中:四川省南溪一中,始建於1904年,歷經高等小學、初級中學、完全中學階段,是一所質量上乘、品牌響亮的百年名校,也是著名專家博士劉鼎、蕭經芳、鄭集和國家「二級英模」沈宏淵的母校。我校2002年被批准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03年12月晉升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已榮獲省首批校風示範學校、省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省最佳文明單位、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校園佔地225畝(含下屬外國語實驗校),環境優雅,設施一流。學校現有高中班74個,外語實驗校有初中班36個,高初中學生6800餘人,目前是宜賓市規模最大的窗口學校,是全市唯一一所入選中國教育報社主編、人民日報社出版的《中國名校六百家》的學校。 我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高、初中教職工近400人,其中,特級教師7人(不含已退離的6人),高級教師78人,獲全國優秀教師、省優秀教師、省優秀班主任、省優秀校長等榮譽稱號22人,研究生學歷及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33人,省、市、縣青年骨幹教師54名,省、市人大代表2人,中考、高考命題專家若干名。部分青年教師在省、市、縣優質課大賽中獲一二等獎。曾在英國里丁大學進修2人,外籍教師2名。
最後補充一下,我是宜賓三中畢業的,我熱愛我的母校,所以,我希望你能進入三中。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祝學習進步,學業有成~~~
Ⅳ 宜賓市七初級中學怎麼樣
很多的,質量教學,規模化管理,成績突出
Ⅵ 宜賓市七初級中學 校長趙偉華 和保安部人員 把一位學生 帶到保衛科去 實行 恐嚇
首先你要有充足的證據 不能平白無故的這樣亂說
Ⅶ 宜賓市八中校風很差嗎
1學校簡介編輯
宜賓市
第八中學校位於宜賓市翠屏區長春街,始建於1940年,由宜賓縣商會會長劉敘光及宜賓縣工商界著名人士羅汝霖等在商業街商會會館創辦,原名為「宜賓縣私立
菁莪商業職業學校」。
1941年冬,擴充更名為「宜賓縣私立菁莪高級商業職業學校」。1942年春,遷校於信義街雲南館,並聘請黃炎培、呂超(宜賓縣人,原國民政府參軍長)為
名譽董事長。
2歷史變遷編輯
1947年春,遷校址於宜賓縣長春街(現宜八中校址)。時有5個教學班,學生人數92人。
1949 年12月宜賓解放。1950年春,學校更名為「宜賓私立菁莪財經學校」。1952年,經四川省文教廳批准,更校名為「四川省宜賓財經學校」。1954年 11月調整為普通初中,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宜賓市
八中校園
第
三初級中學校」。1969年到1972年,劃片就近入學,在校學生達600人。1977年3月更校名為
「四川宜賓市第八中學校」。1982年9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完全中學,學校設有高中8個班,補習班1個;初中班16個;全校共25個教學班,共有學
生1300餘人。
1998年翠屏區調整城區初中建制,將原八中與原九中合並,仍定名為「宜賓市第八中學校」,沿用至今。
3學校規模編輯
宜
賓市第八中學校是市內規范較大,初中段招生覆蓋面最廣的一所普通中學。學校現有教職員工243人,離退休教職工154人,中學高級教師54人,中學一級教
師95人,青年骨幹教師55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100%;受過國家、省、市、區表彰的勞動模範、先進教師、優秀德育工作者、青年骨幹教師、拔尖人才、學
科帶頭人等先進模範人物占教職工總數的70%以上。學校有本部和分校兩個教學點,共有5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3000人。
解放以前,學校校舍僅有1000平方米。九十年代後期,學校佔地面積達到46畝,房屋建築面積33231平方米。在
此期間學校先後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建和改造,新修建了200米環型塑膠跑道;增設了藝術牆;建成了有線廣播系統、衛星電視地面接收及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網
系統、電子監控系統、紅外線防盜報警系統,全面普及了計算機輔助教學和現代遠程教學。
1999年合校以後,學校提出「常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的工作思路,制定並實施了包括辦學方向,崗位職責、常規制度、評估獎懲等方面的120餘個規章制度,使學校步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4學校榮譽編輯
學
校德育工作特色凸現,獲得了全國德育先進校、全國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四川省小公民道德建設示範校等榮譽稱號;校風建設成績斐然,順利通過了四川省校風示範
校檢查驗收,成為了翠屏區中學里第一批四川省校風示範校;藝術教育教育成效顯著,被評為四川省百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和四川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科技教育碩
果累累,被授予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校本培訓全市領先,舉辦「教師學
教學樓
堂」
的經驗,《中國教育報》、《教育導報》、《宜賓教育》等全國和省、市報刊相繼報道;教育科研成效顯著,承擔了10個全國、省、市、區級課題研究,並獲得了
宜賓市政府首屆教學成果二等獎,成為了四川省普教資助金重點項目學校;體育工作成績驕人,被評為四川省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先進單位;我校各運動隊參
加市、區體育比賽獲獎等級和數量均在全區遙遙領先;教學質量創歷史新高,2003年奪取了單班上線、優生人數和上線率三項第一。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均創歷
史最好水平,連續4年獲得翠屏區教育督導評估一等獎和黨建目標考核第一名,獲得區級以上表彰獎勵132項。一所設施先進、管理規范、隊伍精良、特色明顯、
質量優異的新型學校正在形成。
5學校設備編輯
宜
賓市八中有一流的學校設備。該校現有(2011年)54個教學班,每班均設有投影儀、電腦等教學新設備。學校A區有3個化學實驗室、3個物理實驗室、3個
生物實驗室 、2個音樂教室、4個微機教室、3個大型籃球場、2個羽毛球場和2個排球場。該校教室、圖書室、實驗室、體育設施、廁所均干凈、衛生。
6學生榮譽編輯
宜賓市八中在宜賓很有名氣,學生也取得了相當多的榮譽。
2011年12月,周夢竹,楊竹等同學獲得四川省作文大賽三等獎
2011年6月,范力文,李艾欣,郭冰,劉沁雯等同學在全國中小學生英語比賽中獲得一二等獎。
2011年6月,張繼予,張瑤等同學獲得四川省藝術人才大賽一等獎。
2011年6月,汪秋生,趙雅蘭等同學獲得全國拉丁舞比賽1等獎
2010年9月,學校舞蹈藝術團獲得社區比賽2等獎
2013年,學校2013級學生余華獲全市中考狀元
7學校英語教育編輯
英語俱樂部
2011年上半年,宜賓市八中開辦了英語俱樂部,組織同學們更好的學習英語。看英語原聲電影,唱英語歌曲,表演英語小品。
八中小紅帽劇團
2011年4月,學校組建了小紅帽劇團,編排了英語劇《小紅帽》並獲得了團體一等獎。
Ⅷ 宜賓市第十初級中學校怎麼樣
簡介:宜賓市第十初級中學校 始建於1945年,其前身是天原子弟校和長江紙廠子弟校。
注冊資本:362.24萬人民幣
Ⅸ 宜賓第七初級中學
宜賓市第七初級中學校,始建於1948年初,原名中央電磁廠子弟校,解放初期更名為三回○四廠子弟校,後為答國營七九九廠子弟校,設小學、初中、高中,1998年經宜賓市翠屏區政府1998(165)號文劃歸翠屏區教育局,更名為宜賓市第七初級中學校。是已有60多年辦學史的下江北中心學校(含下屬金川小學、黃桷坪小學、吳橋小學 ),2002年行使白沙灣中心校的職能。學校主要承擔九年一貫制(小學、初中)基礎教育工作,指導下江北幼兒教育和成人教育。學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文化氛圍濃郁。
學校佔地30餘畝,建築面積15000餘平方米,校本部現有小學、初中共26個教學班,學生1400餘人,現有教職工76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3人,中學一級教師23人;小學高級教師15人。學校有學生計算機網路教室兩間(計算機75台),有多功能語音室,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閱覽室,設備齊全的理化生實驗室和多媒體遠程教室等現代化教學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