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西欽州市第一中學高二(9)班的班主任是誰
新校區佔地面積?133334平方米(約200畝)。 原來的老一:在105畝的建設路口
❷ 欽州市第一中學的校歌及校徽
燦爛朝陽,照龍崗,
嘹亮鍾聲,震欽江,
綏豐書院育才百載,
欽州一中桃李芬芳,桃李芬芳,
團結友愛,尊師守紀,
勤問好學,為國爭光,
啊光榮的母校,你是欽州教育事業的先河,
啊美麗的龍崗,培育建設祖國人才的地方!
❸ 欽州市第一中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據有關資料顯示,欽州一中擁有特級教師內4人,高級教師58人,中級容教師120人,國家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3人、省級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12人、市學科帶頭人32人。一中是欽州市擁有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省級骨幹教師、欽州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欽州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最多的中學。
❹ 欽州市第一中學或第二中學小升初近幾年的考試試題。
您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你說的這些考卷
只有找那些學校來要了
年代不久的應該都有存檔的
❺ 欽州市第一中學的辦學歷史
據民國欽縣志記載,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地方人士程鼎建東坡書院於天涯亭。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民族英雄馮子材於古城北的龍崗上建成鎮龍樓一座。光緒十六年(1890),欽州府知州李受彤將城內的東坡書院遷至鎮龍樓,並易名綏豐書院。此乃欽州市第一中學前身最早的史籍記載。此後,綏豐書院成了欽州文化的根、教育的源,欽州地方文化日益昌盛。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廢科舉,興新學(西學)。地方政府以書院為基礎,增堂建舍,三十二年(1906年)竣工,綏豐書院改名為欽州中學堂,由州牧李象辰聘請馮相華(馮子材之子)為監督。次年(1907年)因三那抗糖捐風潮影響,學堂停課。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欽廉道龔心湛,利用學堂開辦警察學務講習所,聘請教育家王廣齡講學,其目的「一以預備警察人才,一以造就小學師資」(《欽縣志.教育志》)。宣統二年(1310年)恢復學堂,改名為欽州中學,並附設簡師班,聘合浦名舉人劉潤綱任監督。宣統三年,國民革命期間,學校再度停課,直至民國三年(1914年)才恢復上課,改名為廣東省立欽州中學,學制四年。
民國十四年(1925年)改學制為高、初中兩級,各三年。民國十六年(1927年)學校地方與駐軍易址,學校遷至白虎廟(今實驗小學所在地)並易名為廣東省欽州中學。同年,在地方駐軍團長香翰屏(浦北人)協助之下,地方名紳黃秋槐捐獻的八千斗租谷田地為學校校產。民國十九年(1930年),學校奉令改稱為廣東省立第十二中學,省教育廳撥款輔助辦學。民國二十年(1931年),學校增辦中師班,並招收女生與男生同班就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學校只招中師班,停招普通班學生,引起地方人士議論紛紜。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學校奉命改制,稱為廣東省立欽州師范,原十二中全部校產撥給省師使用,地方中等普通教育首遭中斷。民國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間,地方政府認為「既有省師,毋庸多設師范」,遂將原縣立簡易鄉村師范改為縣立中學,陳儀和為校長。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縣立中學遷回原址鎮龍樓,相沿至今,校址不再遷移。同年,抗日戰爭爆發,為避亂擾,學校疏散至新坡上課。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日寇入侵欽州城,學生疏散東興等地就讀,部分校舍為敵所毀。民國三十年(1942年)重修校舍,恢復上課。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學校更名為廣東省欽縣縣立第一中學。
1949年12月7日,欽縣解放。1949年12月12日,人民政府接收學校成立欽縣縣立中學行政委員會,號召師生回校復課。1950年1月,人民政府正式任命李柏為校長,主持學校復課工作。1952年12月12日,開慶祝大會,紀念學校新生,從此,12月12日定為學校誕辰日。每年此日,師生校友均開會慶祝。1952年欽州從廣東劃歸廣西管轄,1953年學校改名為廣西省欽縣第一中學。1955年欽州劃回廣東管轄,1958年以地方命名,改稱為廣東欽縣欽州中學。1965年欽州劃入廣西管轄。1972年學校在傍欽增辦分校。1974年,因城區教育發展需要,學校改稱為廣西欽州第一中學,同年傍欽分校獨立成校,稱欽州第二中學。1985年欽州撤地區設市,改名為廣西欽州市第一中學。
❻ 欽州市第一中學怎麼樣
簡介:欽州市來第一中學是八自桂名校之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前身為清末將領馮子材創辦的綏豐書院。學校目前擁有龍崗和龍灣兩個校區,具備一流的教育設施,是教育部直屬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源基地之一。
注冊資本:17668.57萬人民幣
❼ 欽州市第一中學的學生社團
學生會下屬的部門有:秘書部、體育部、宣傳部、生活部、學習部、紀律部、女生部、技術部、文娛部、外聯部、升旗班、校服管理小組共12個部門。他們主要負責的是學生自我組織開展活動,協助學校管理等。
技術部:成立於2008年3月6日,工作范圍——晚會所需幻燈片、背景、後期錄像製作、學生會網站建設等。
外聯部:成立於08年秋季學期。外聯部主要負責為活動拉經費以及聯系外校的任務。
紀律部:主管日常的儀容儀表檢查,同時協助其它部門管理晚會會場秩序。
體育部:體育部肩負著活躍校園體育活動的重任。每年我們都會依時開展各項體育賽事,如:高二籃球聯賽,排球聯賽,高二主球聯賽,高一拔河聯賽······以便更好地促進班與班之間的聯誼,更能充分展示出各班級的團結精神。除此之外,體育部還負責三操與旗下儀容儀表的檢查。
秘書部:工作范圍廣泛。主要工作是統票建檔。
學習部:工作范圍——從最基本的早晚讀檢查,到舉行大型的活動如學習經驗交流會,英語角活動和中英文演講比賽等。
生活部:工作范圍——檢查教室清潔等。負責校園包干區檢查工作。
女生部:協辦各類活動,每年3月7日還主辦女生節晚會。其中女生部還有個下屬小組——禮儀隊,負責為學校的各種活動提供禮儀小姐。
宣傳部:宣傳部、作為學生會擴大影響力的一個重要的媒介,平時以文化交流、宣傳校園文化生活及出版為工作重心,並參加學生會的日常檢查工作。
文娛部:文娛部是一個增大你的膽量,增強你的信心以達到鍛煉為目的的部門,平時參加各種活動的文娛演出,奉行豐富校園文化的主旨,以精彩的文化活動使校園生活多姿多彩。
升旗班:主要負責升旗工作,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
校服管理小組:負責與校服廠家聯系,進行校服的訂購與分發。 傳媒部:校園電視台、MTE廣播站、風采記者團、攝影社
文學部:小荷文學社、美麗語言社、點墨書法社
志願服務部:微愛志願者協會
藝術表演部:歆語樂隊、庫倫舞團、幽靈舞團、KOC舞團、愛悟魔術社、地下空氣動漫社、山有扶蘇話劇社、絕對零度音樂社
宣傳部 :各部門抽調人員組成
MTE全稱「Mouths To Ears」,意為「用我們的聲音把信息傳遞給每一個人」。自2008年11月10日誕生起,就是學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工作是負責播放通知、聽力,在放學時候的做廣播節目,且每年都會舉辦「主持人新秀大賽暨MTE廣播電台誕辰晚會」,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 節目表每周一每周二每周三每周四每周五每周六上午12:00~12:20 點點溫馨(為同學們提供點歌服務,傳遞同學間的關愛,是人氣很高的節目)專輯VIP/音樂排行榜(參考各類音樂榜單,介紹優秀歌手的專輯歌曲)老歌情未了(介紹懷舊歌曲,喚醒大家對於過去的美好記憶)點點溫馨新歌搜索線(音樂節目,推薦新歌,了解音樂資訊)點點溫馨 下午17:50~18:25 新聞全接觸(新聞節目,了解國內外信息)左岸咖啡屋(通讀優美的文章,給同學們以情感和心靈上的撫慰)健康生活你我他(生活服務類節目,傳播健康的資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捕風捉影(推薦精彩的影視節目,獲悉新鮮動態)步行天下(旅遊節目,帶大家領略不同地域風光) 風采記者團,是一個成立於1985年,由校團委負責日常管理的、以高二學生為骨幹,以高一學生為主力的覆蓋全校的新聞組織,下設通訊部、采訪部、編輯部、審稿部、美編部共五個部門,領導欽州一中初中部分團。還創辦《風采校報》面向全校發行。
長期以來,記者團積極參與校內外新聞采訪活動,盡職做好學校變化與發展的見證人。學生記者群體緊密配合學校工作,及時采訪、報道學校各方面的發展,傳播師生的先進事跡。還充分了解學生心聲,對同學們所關注的現象和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調查,為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
在全體成員的努力下,記者團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校報的發行量更是大大增加。欣逢盛世景象,風采記者團的明天會更加輝煌! 欽州一中校園電視台,創立於2011年5月29日,是北部灣地區唯一的一所真正意義上的校園電視台。現隸屬於校團委管理,指導老師為王然老師,地址設立在高中部新校區。它是我校對外宣傳、展示一中風采、弘揚優秀文化傳統的忠實記錄者,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平台和發展空間,是欽州市第一中學打造精品名牌學校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它以活躍校園文化,傳播校園信息,服務於學生為宗旨,力求給學生搭建一個鍛煉能力、展示才華的平台。校園電視台設置有監制統籌部(下設策劃、網宣)、編輯拍攝部、主播記者部(下設主播、記者、美妝)三大部門,多名學生參與節目的製作。
周四晚7點,面向全校播放自製節目《欽州一中校園新聞》,每期時長大約半個小時,並上傳到優酷網,供校外觀眾收看。每周末晚6點40分,為了開闊大家的視野,收集實用的作文素材,遵循學校的相關安排,面向全校轉播央視《新聞周刊》。
它按照電視報道的具體思路,在電視新聞報道上,結合電視台的實際狀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要在有限的條件基礎上,立足於創新,取得最大的工作成績。
作為欽州市第一中學十二五規劃建設區域名牌學校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在學校領導和欽州電視台同仁的共同見證下,它踏著時代的步伐,發揚中學生的自信與風采,定能迎著北部灣發展的春風,揚帆起航!
❽ 廣西欽州總共有幾所高中分別是什麼高中請速回答!!!
廣西欽州有20所高中,分別是:欽州一中、欽州二中、靈山中學、浦北中學、靈山新洲中學、欽州三中、欽州小董中學、欽州六中、靈山二中、靈山化龍中學、靈山那隆中學、靈山武利中學、靈山天山中學、浦北二中、浦北張黃中學、浦北寨圩中學、欽州大寺中學、欽州平吉中學、欽州那彭中學、欽州港區中學。
規模較大的有以下幾所:
一、欽州一中,初中部地址:欽州市建設路2號(龍崗校區);高中部地址:欽州市新華路北(龍灣校區)。
欽州市第一中學是八桂名校之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前身為清末將領馮子材創辦的綏豐書院。學校目前擁有龍崗和龍灣兩個校區,具備一流的教育設施,是教育部直屬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源基地之一。
二、欽州二中,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南區第二中學。
欽州市第二中學創辦於1974年,初設高中部,原址位於市區西郊,欽州二中1981年遷入城區新興街25號,以高完中建制辦學,並被確定為欽州市重點中學。
2004年8月,欽州市第二中學新校區正式落成啟用。新校區總投資1.5億人民幣,開創了廣西區示範高中整體遷建的歷史。學校具有廣西一流水準的校園校舍,實現了教學現代化、辦公自動化、管理網路化,為學生提供了求學、生活的理想場所。
三、靈山中學,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靈城鎮六峰路90號。
欽州市靈山中學是欽州市第一所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創建於1914年,位於靈山縣城西郊著名的三海岩風景區內,佔地面積215畝。校園東北西三面青山環繞,南面鳴珂江碧水蜿蜒,一年四季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素來有"花園式學校"之美譽。
校內的「三海岩」現存自宋代至今的大量摩崖石刻,其中不乏名家真跡,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靈山新洲中學,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新圩鎮星光路新洲中學。
靈山縣新洲中學是縣直屬的一所高級中學,位於縣城南郊,環境幽雅,地理位置優越,毗鄰縣二運站。校園面積由原來的50畝迅速擴展到220畝,成為欽州市佔地面積最大的一間高級中學。
學校以「讓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讓每一位教師充分發展」為辦學理念,逐漸形成了「 團隊引領,和諧興校」 的辦學特色,形成了「嚴肅有序、厚德仁愛、教學相長、和諧共進」的校風;「誨人不倦、精益求精、求實創新、終身發展」的教風;「志存高遠、德智兼備、博學思行、全面發展」的學風。
五、靈山二中,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靈城鎮東風路145號。
廣西欽州市靈山縣第二中學是一所縣屬全日制普通高中學校,簡稱靈山二中 。其前身是創辦於1985年的靈城第二中學。2005年秋期,靈城二中撤銷初中部,順利過渡到完全高中辦學,並經靈山縣人民政府批准,改為現名。坐落在縣城東風路87號,比鄰聚龍灣開發區、縣公安局刑偵大隊、靈城派出所,環境優雅。
學校佔地90餘畝,規劃佔地214畝,學校現有教學班58個,師生4200餘人。靈山二中是「自治區首批特色普通高中立項建設學校」「區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綠色學校「、」廣西藝術學院和廣西大學藝術學院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學校以」和諧發展,彰顯特色「為辦學理念。
❾ 欽州一中好還是欽州二中好要全方位考慮。註明:初中的
欽州一中好,兩者相比較欽州一中的師資力量更加優秀。具體如下:
一、學校地位比較
1、欽州一中學校地位:一所市直屬的公辦全日制完全中學、廣西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2、欽州二中學校地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批示範性普通高中、全國體育運動先進學校、全國依法治校示範學校。
二、師資力量比較
1、欽州一中師資力量:據2019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699人,其中專任教師551人。專任教師中,擁有研究生學歷的28人,本科畢業523人,學歷達標率100%。有中小學正高級教師2人,中小學高級教師115人,中小學一級教師198人,在職特級教師4人。
2、欽州二中師資力量:截至2017年10月,欽州市第二中學初中部有任課教師102人,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3人。
(9)欽州市第一中學美術教師擴展閱讀:
據欽州市第一中學2019年8月官方網站顯示,該校設有初中和高中兩個校區。在校學生8712人,其中初中生4254人,高中生4458人。
截至2017年10月,欽州市第二中學新校區總用地面積216畝(14434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4617平方米。這所高中有82個教學班,4970名學生。2016年,欽州市第二中學正式恢復了位於欽州市欽南區新興街25號的初中。
❿ 欽州市第一中學的知名校友
學校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如民國時期廣東省省長陳濟棠,參與我國第一艘核版潛艇開發的船舶工程師吳權澤亮,我國第一台百萬次集成電路計算機研製項目負責人蘇永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大使戴路,新華社首席記者李穎息,中國水電部總工程師農開清,中山大學教授李人翼、陸一帆、黃世光、博士李瑋,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黃宣光,河南大學教授黎鑒堂,廣西大學教授鍾應善、黃廷綬,廣西師范大學教授黃麟生,著名畫家謝天成,著名詩人黃河清,現任廣西醫科大學校長黃光武博士,中國駐美國總領事館副總領事施泳等。
學校最早名為東坡書院,是欽州最早的一所書院,始建於清1695年(康熙三十四年),坐落於欽州城外平南古渡頭。據有關資料顯示,馮子材在鎮南關抗法大捷回到欽州後,為使「鄉民子弟,個個文韜武略,雙羽齊飛,成鵬成龍,成國家棟梁」,在龍崗「築星峰,培龍頸」建鎮龍樓,「以期山川鍾毓之靈,人才輩出」。1890年(光緒十六年),知州李受彤為進一步振興欽州文風,將東坡書院移上鎮龍樓,並易名為綏豐書院。「綏安弦誦盛,豐滿羽毛成」,為欽州營造了濃厚的文風和培養了大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