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市第三中學的簡介
天津市第三中學簡稱天津三中,是天津市最早建立的第一所公立中學。始建於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初名官立中學堂,後稱河北省立第一中學等。1949年定名為天津市第三中學。學校原址建在天津城西北角鈴鐺閣。1960年遷至丁字沽1982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助。1984年定為天津市市級重點校。1994年列入「中國名校」,現為天津市「三A」學校,是全市首批錄取的九所重點校之一。
三中領導勇於創新;提倡務實,認真發揚三中的優良傳統;學校已形成了教師「兢兢業業、治學嚴謹」,學生「崇尚質朴,品學兼重」的良好校風;學校教育質量穩步提高,畢業生的質量連年達到全市一流水準,學生百分之百都能升大學深造。學校其它各項工作成績顯著,曾多次獲得國家級獎勵表彰。榮獲「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英語優秀課一等獎」、「全國歷史創優課一等獎」、「全國作文競賽組織獎」、「全國班集體建設研討會論文一等獎」等,並獲市級獎勵22項,市級先進稱號14項。天津三中教育質量穩步提高,教學成績斐然。畢業生質量連年達到全市一流的水準,受到社會好評。 目年老校展風采,新的世紀鑄輝煌。天津市第三中學在建設一流教師隊伍,創造一流育人環境,實施一流科學管理,培養一流優秀人才,高舉創新的旗幟,步入開放的二十一世紀。願與國際名校聯誼交流,為人類社會發展廣育人才。
Ⅱ 天津市第三中學的教學工作
遵循一個原則--教育、影響、管理、訓練 抓好一個先導--德育科研依靠一個載體--班集體建設
完善一種方法--互動教育
加強六個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禮儀教育、法紀教育、集體主義教育
突出三個特色活動--以熱愛母校為基礎的愛國主義教育,以禮儀教育為基礎的行為規范教育,以方舟小隊為載體的社會實踐活動
從學生實際出發,科學地規劃德育工作,力爭把握好教育結合點的同時做到:內容基本一點,要求嚴格一點,訓練扎實一點,方法靈活一點,突出中學德育的基礎性和實效性,實現教會學生如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這一最終教育目標。 學校有一批經驗豐富、教學有方的師資隊伍,現有特級教師6人,中、高級教師占任課教師80%,24名中青年教師正在研修研究生課程。三中領導勇於創新;提倡務實,認真發揚三中優良傳統;學校已形成教師「兢兢業業、治學嚴謹」,學生「崇尚質朴,品學兼重」的校風;學校教育質量穩步提高,畢業生質量連年達到全市一流水準,學生百分之百都能升人大學深造。學校其它各項工作成績顯著,曾多次獲得國家級獎勵表彰。
王澤寬,男,大本學歷,高級政工師。自1995至2006年任天津三中校長。他始終堅持致力於建設一個團結、勤奮、廉潔、高效的領導集體。提出「三個優化」的教學改革思想和「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治校理念,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連續四年的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估位居全市全市前列,並兩度獲全市第一名。2001年初、高中兩個畢業班工作成績突出,分別獲紅橋區教學工作一等獎。所創建的國際交流部與加拿大黎馬路學院建立了友好關系,並推出三名學生入選天津市AFS交流項目,分赴美國、阿根廷、匈牙利留學一年。2001年學校自酬資金鋪設了塑膠場地,改善了教師辦公環境。他連續三屆獲「焦裕祿杯」稱號。王澤寬同志於2006年9月改任天津三中黨總支書記。
現任校長:劉玉明
原任校長鄭煥珍,女,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天津三中校長,黨總支副書記。曾任紅星職專(紅星中學)教學副校長,天津五十一中學黨總支書記,副校長,紅橋區教育中心、教師進修學校主任、校長、黨總支副書記。鄭煥珍校長堅持以人為本,改革創新的工作思路,團結帶領班子為教職工營造和諧、愉悅的工作氛圍。用科學的發展觀謀劃學校發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注重學校內涵建設。多次被評為區級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榮獲紅橋區第三屆「名校長」稱號,被評為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研究先進個人和天津市教育系統優秀政治工作者。
現任副校長周薔,女,大本學歷,民盟盟員,副校長,中學特級教師,任數學課。該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有深厚的基本功底。多年來,共編寫論著、論文及教學參考資料共20餘本(篇)。連續獲得區青年教師「希望杯」第一、二屆一等獎,獲首屆數學學科帶頭人,獲首屆「名教師」稱號,1996年獲市先進教師稱號。先後培養了多位數學競賽獲獎學生,為教育教學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先後培養了幾位青年教師,擔任市教育學會會員,市、區數學學會理事。多次為全區教師做中考考前教材研究分析,為全區初三畢業班做幾何電視義務講座。
現任副校長勞衛中,男,大本學歷,中共黨員,教學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任高中數學課。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科學規范、為人謙和、嚴謹務實、勤於思考、開拓創新、注重人文關懷。在教學工作中,潛心鑽研,注重師德修養,敬業、奉獻。精通數學教學。以學生預習為主的教學方法,作為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突破口,進而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受到學生、家長、教師及有關專家的充分認可,並得以推廣。多年來的會考、高考成績顯著。紅橋區數學學會理事長。多次捧得青年教師「希望杯」,有多篇教學論文發表在市、區級刊物上,多次獲得區、局「優秀黨員」、「先進教師」、「愛生標兵」、紅橋區第二、三屆數學名師等稱號。
現任副校長楊金鎖,男,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天津市第三中學副校長。歷任:三條石中學教師,班主任,年級組長,德育主任,校長助理;六十五中學副校長;西青道中學副校長、校長兼黨支部副書記。多篇教育教學論文曾分別榮獲全國、市、區級獎項,有的曾公開發表。曾多次榮獲區、局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德育工作者,局級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現任副校長張如春,男,中共黨員,大本學歷,教育管理學學士學位,行政副校長,政工師。歷任:天津六十五中團委書記、黨務秘書,天津市紅橋區教育局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審計科科長,長期兼任區委組織部組織員工作。不同性質工作崗位的鍛煉,形成了他認真、勤奮、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積累了多方面的實踐經驗,取得了不少榮譽,其個人多次獲得市、區、局級先進稱號。多篇論文獲市、區專業論文獎項,並在《中國教育審計》雜志發表,參與了《天津教育審計規范》、《二十一世紀教育審計規范與管理》叢書的課題研究及編寫工作;其所從事的工作連年受到市、區有關部門的表彰。
現任副校長王路,王路,英語教師,無黨派人士,天津市特級教師。現任第三中學副校長,天津市政協委員,國際英語教師協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外語專業委員會會員,紅橋區外語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國家級骨幹教師、天津市首屆青年學科帶頭人,天津市「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首批學員。曾獲全國高中英語優質課競賽一等獎,全國首屆報刊閱讀公開課評比一等獎,教育部新課程全國中學英語教材編者,紅橋區第一至五屆名教師等榮譽稱號.
張宣,生物教師,中共黨員,天津市特級教師,天津市教育學會紅橋區研究會常務理事。現任三中生物學科組長。曾榮獲紅橋區第三、四、五屆名教師、區級學科帶頭人、市級學科帶頭人、市級教改先進個人等稱號。
劉惠,語文教師,中共黨員,中學高級職稱。現任教科室與網管中心副主任。曾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紅橋區三、四、五屆名教師、紅橋區學科帶頭人,現為天津市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二期學員。
李瑩,數學教師,民盟盟員,中學高級職稱。紅橋區教育學會中學數學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紅橋區政協委員,紅橋區民盟委員。現任天津三中數學組組長。榮獲紅橋區學科帶頭人、紅橋區優秀班主任、紅橋區第五屆名教師等榮譽稱號。
李娜,語文教師,中共黨員,中學高級職稱。天津市教育學會語文研究會會員,現任天津三中德育副主任。曾榮獲紅橋區第四屆、第五屆名教師、紅橋區學科帶頭人、紅橋區優秀教育工作者、紅橋區優秀教師、局級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
李歡傑,體育教師,中學高級職稱,田徑國家一級裁判員。曾榮獲天津市優秀教練員,天津市第七屆雙優課一等獎,天津市中小學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區級學科帶頭人等稱號。
石毅,化學教師,中共黨員,中學職稱。紅橋區教育學會化學學會理事,現任天津三中德育副主任。榮獲紅橋區第五屆名教師、紅橋區十佳青年教師,紅橋區優秀教師,紅橋區優秀教育工作者,紅橋區優秀德育工作者等稱號。
趙霞,政治教師,中共黨員,中學一級職稱。天津市紅橋區教育學會心理研究會常務理事,區心理學科兼職教研員。曾榮獲全國德育科研先進工作者、紅橋區第五屆名教師、紅橋區優秀德育工作者、紅橋區「希望杯」及學科技能大賽一等獎,中國教育學會論文一等獎。
張海津,語文教師,班主任、年級組長,中共黨員,中級職稱。曾榮獲紅橋區第五屆名班主任、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工作中堅持做到用心和學生交流溝通,教會學生感恩,引領學生快樂健康的成長。
盧孟遠,語文教師,中共黨員,班主任、年級組長,中級職稱。曾榮獲紅橋區第五屆名班主任、紅橋區優秀教師、紅橋區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工作中努力給予學生比大海更寬廣的胸懷,渴望成為學生攀登知識高山的階梯,將一群群孩子送到理想的彼岸!
Ⅲ 有誰知道天津市前10所重點高中的排名市裡和寶坻一中同一級別或高出的學校有哪些謝謝!
中國名校
這三所學校在全國都甚有名氣,匯集天津人才的校園
NO.1 南開中學
天津南開中學始創早於南開大學,是由我國著名愛國教育家嚴范孫、張伯苓創辦的南開系列學校的發祥地。天津南開中學現所在地即南開學校舊址,以「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跡」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此同時,還有天津第二南開中學,重慶南開中學,重慶南開(融僑)中學等相關學校
NO.2耀華中學
天津市耀華中學是天津市教委直屬的公立重點高級中學,位於和平區南京路106號。耀華中學以歷史悠久、校風淳樸、英才輩出享譽於世。現有建築面積約6.4萬平方米,佔地80畝。建校至今,已為國家培養了四萬名高質量畢業生,有相當數量已成為國家棟梁,其中兩院院士有13位。近幾年,耀華中學每年為全國各類高等學校輸送700多名優秀畢業生,數量居全市中學之冠,高考錄取率均達到本科率100%,重點率97%以上,現有教學班83個,在校生4500餘人。
NO.3第一中學
天津市第一中學組建於1947年9月,原名為天津市立中學,解放後改名天津市第一中學,簡稱天津一中。它是天津市教委直屬的重點中學,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革新為發展服務計劃聯系中心。2002年天津一中進行了改、擴建,總的建築面積達52000平方米。新的校舍將在2003年暑假使用。天津一中的新校舍由教學樓、學生活動中心、實驗樓、學生公寓、400米跑道標准操場組成。建成後天津一中將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天津市名校
天津家喻戶曉的學校 。
NO.4實驗中學
實驗中學是一所具有86年歷史的老校。創建於1923年,前身是天津市工商學院附屬中學。是由法國天主教耶穌教會開辦的。學校曾用名為工商學院附中、津沽大學附中、天津師大附中、六十中學(十一中學)、平山道中學等。1981年改名為天津實驗中學,是天津市教育局第一批直屬重點中學。原校址在河西區馬場道(現外語學院處),現址在天津市河西區平山道1號,是1954年遷入的。
NO.5新華中學
新華中學創建於1914年,現系市教委直屬重點中學,天津市首批示範高中校。學校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與河西區交界的市中心地段(河西區馬場道99號),佔地60畝、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具有設備現代的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游泳館等一流設施。新華中學現有高中班25個,學生1172人。學校的校風:"嚴、勤、和、實、新";學風:"勤奮,多思,活潑,創新";教風:"精通業務,教學嚴謹,熱愛學生,為人師表"。
NO.6第二十中學
天津市第二十中學是首批市級重點中學。高中部坐落在和平區湖北路59號(原「英國文法學校」舊址),初中部設在和平區泰安道87號。地處天津市教育、文化、商貿中心區。前身由天津私立浙江中學和津華女子中學合並而成。1952年人民政府接辦,遂定名為天津市第二十中學。學校環境優雅,三季有花,四季長青。歐式風貌的主樓被法國梧桐綠蔭環抱。校訓是「勤奮好學,開拓進取,艱苦樸素,文明有禮」。
NO.7第四中學
天津四中是市重點中學,地處河西區中心。現有學生3400多人。 學校多年堅持德育領先的辦學思路,不僅校風好,受到社會好評,教學質量也蒸蒸日上,連續三年高考上線率達100%,會考成績一直優秀。教師隊伍精良,現有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75人。學校幾年獲全國、市級先進稱號40餘項。佔地70多畝的國家級示範高中校正在建設中。
天津市重點
天津市重點的學校,選擇這里的學校本著離家近的原則,尤其推薦42中和二南開。
NO.8第四十二中學
天津第四十二中學是市級重點中學,99年2月被天津市河西區政府確定為全國示範性、實驗性重點高中申報校,是河西區辦學集團龍頭校。學校信息化教育水平處於全國前沿,是教育部確認的"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是市教育局指定的教育"管理軟體"開發基地,計算機專業人員16人,製作的軟體兩次在全國CD-ROM大獎賽中均獲一等獎。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以高質量、高效益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使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僅99-2000學年度在市級學科競賽、科技製作、體育、文藝獲獎人數達180人次,居全區第一位。
NO.9第七中學
天津七中始建於1951年,是天津市首批重點中學,天津市高中首批招生校,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質量立校,追求卓越」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天津一流,全國示範」是學校的發展目標。作為市級課改樣本校,學校注重以人本思想關愛學生的生命,以全面的目標引領學生的未來,以多樣的課程優化學生的素質,以高效的教學指導學生的學習,以豐富的活動張揚學生的個性,以科學的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以嚴格的要求規范學生的行為,以崇高的典範影響學生的志趣,以優良的校風凈化學生的心靈,以優美的環境陶冶學生情操。
NO.10第三中學
天津市第三中學是天津市近代第一所官立中學,清光緒廿六年冬,邑紳高凌雯、王世芸先生商議將坐落在天津城西鈴鐺閣大街上的稽古書院改為學堂。清光緒二十七年正月十九日(1901年3月9日)正式創立初名官立中學堂,以後十易其名,1949年定名天津市第三中學。學校原址建在天津城西北角鈴鐺閣大街,1960年遷至丁字沽。
NO.11第二中學
天津二中屹立在海河東畔,始建於1947年10月。 2000年,天津二中在市政府的關懷下,按照全國示範校的標准,在原址重建。重建後,學校佔地77畝,可容納36個教學班,擁有設施完備的15個理化生實驗室、3個語音教室和3個設備先進的計算機房並配備了千兆校園網、現代教育技術網路教室及可隨時上網的電子閱覽室。擁有可同時容納200名教師、800名學生的閱覽室和供400名學生住宿的條件優越的宿舍樓。標準的400米塑膠跑道、草皮運動場、設計新穎的體育館、游泳館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體育活動空間。
NO.12第二南開中學
天津市第二南開中學的前身是1923年由張伯苓先生創建的南開中學女生部,1978年被命名為天津市首批重點中學,1992年、2001年二次列入《中國名校》。學校一直秉承著「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南開校訓,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挖掘學生的一切潛能,培養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高規格人才」的育人目標,努力把學校辦成現代化、信息化、優質化、有特色的國家級示範高中。
NO.13天津中學
天津中學是以這座城市命名的學校,是天津市教委直屬國辦重點中學。天津中學的校訓是「為成功的人生做准備。學校為今天走進天津中學的學生,在他三十歲的時候能立足於社會,為社會做貢獻的同時謀求自身的幸福做准備。
NO.14海河中學
天津市海河中學發軔於1895年(清光緒二將近100件百年老教具都「藏」在海河中學,這些設備不僅是如今先進教具的鼻祖,也見證了天津百年教育的發展。十一年),其校址為梁家圓博文書院舊址,校名為天津北洋學堂(中西學堂)二等學堂,創辦人為天津海關道盛宣懷,當年10月2日開學,是全國最早的公立中學,學制四年。1910改建為德華中學。1919年改為大營門中學。1924年改為直隸省省立女子中學。1945年改為河北省立天津女子中學。
NO.15南開大學附屬中學
南開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南大附中,是天津市首批為重點中學、市級「三A」學校、國家級現代信息技術試驗校、天津市培養體育運動後備人才試點校。南開大學附屬中學始建於1960年,是南開大學的子弟學校,面向天津全市招生,原南開大學附屬中學坐落於南開大學校內,南大附中於2007年與天津市第43中學合並,合並後校名仍叫南開大學附屬中學,但已脫離南開大學領導。
Ⅳ 天津市第三中學怎麼樣
簡介:抄天津市第三中學襲是天津市近代第一所官立中學,清光緒廿六年冬,邑紳高凌雯、王世芸先生商議將坐落在天津城西鈴鐺閣大街上的稽古書院改為學堂。清光緒二十七年正月十九日(1901年3月9日)正式創立初名官立中學堂,以後十易其名,1949年定名天津市第三中學。學校原址建在天津城西北角鈴鐺閣大街,1960年遷至丁字沽。
注冊資本:2137萬人民幣
Ⅳ 天津市第三中學和天津中學的高考成績
神馬意思????你要是擇優進去的話,將近90%能上二本及以上吧,它每年的成績水分很大,擇優的考上的算,擇校的考上的簡判舉算擇優的人,沒沖早考上的不加入基數,他成績還算可以,其實在哪都看你學不學了。這兩攔碧年考上名牌大學的挺多的
Ⅵ 天津市第三中學的學校紀律
1、每天上學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缺課。
2、每天進校初見師長,主動鞠躬問好,人多時可點頭問候;初見同學點頭或招手致意;遇見來賓,應問客人好,離校時對師長道聲再見。
3、進校後嚴禁出校,凡因事、因病需離校,應由班主任老師或其他任課老師開具證明,交傳達室值班人員。早飯應在家吃完(或備好早點),無論什麼情況都不應邊走邊吃食品,注意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
4、自行車按指定地點擺放整齊,如碰倒他人車輛應主動服起擺好,校內禁止騎自行車。
5、男生不留長發,不留怪發型、不染發,女生不燙發、不染發、不化妝、不染指甲,不佩帶與學生身份不符的飾物。
6、在校內提倡穿校服,佩帶胸卡,上學不帶BP機、手機等不必要得用品。
7、平日交流中會說、會用您好、請、再見、對不起、沒關系、不客氣、謝謝等文明用語,每位學生都要學說普通話。
8、同學見團結互助、正常交往,男女生之間不要交往過密,不欺侮同學,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與同學和外人交往要明辨是非,自覺增強是非觀念,發生問題及時向老師或家長匯報。
9、課上座姿端正,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課後認真復習和預習,按時完成各課作業,回答問題時應先舉手示意,經老師允許後起立或坐下。
10、考試時態度端正、忠實老實、實事求是的答卷,不違反考場紀律。
11、課間要文明休息,教學區不許追跑打逗,更不許搞體育活動,遇有急事也應快走,不能跑動。攜藍、足、排球進教學區應有包裝,校內不準打撲克。
12、要講究個人衛生,並保持好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寫亂畫亂塗抹,不隨手亂扔廢棄物,要愛護公物。
13、接受教育、服從管理,認真聽取老師和家長的教誨,不準頂撞。放學或外出回家時,要主動向家長打招呼,在家不懶惰、不任性,要關愛長輩。
Ⅶ 天津市鹹水沽第三中學怎麼樣
簡介:天津市鹹水沽第三中學1978年建校,坐落在鹹水沽鎮中心,交通四通八達,是津南區最大的初中校。
Ⅷ 天津市第三中學怎麼樣
初中的母校 三中真的很不錯 現在想起來很懷念初中時候的生活 每天和同學生活在一起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三中算是紅橋區最好的中學了吧 初中部口碑一直不錯 高中部好像就稍微遜色一點了
Ⅸ 天津市第三中學的學校歷史
天津市抄第三中學(官立中學堂)襲校名變更一覽
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 普通學堂 是年正月十九日(公歷3月9日)創立,也稱天津普通學堂董事高凌雯 董事 王世芸
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8年) 官立中學堂 是年正月移交官辦(天津府辦) 總辦凌福彭
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 天津府中學堂 該校監督王用熊認為稱官立中學堂名實不符,改名天津
府中學堂 堂長王用熊
1913年 省立天津中學堂 歸屬直隸省改為省立 堂長王用熊1916年 直隸省立第一中學校 省令全省省立中學按序號命名 校長王用熊
1928年 河北省立第一中學校 直隸省改名河北省 校長馬千里
1933年 河北省省立天津中學校 省令全省省立中學按地區命名 校長李邦翰
1940年 天津特別市市立第一中學校天津市改為汪偽臨時政府直轄特別市,該校改歸市屬 校長曹荃榮
1945年 河北省省立天津中學校 抗日戰爭勝利後該校仍歸省屬 代理校長周書元,1942年2月校長佟本仁
1949年 天津市第三中學 解放後天津市為直轄市,該校於1948年8月1日改為市屬,當時已有市一中、市二中,故排序第三
Ⅹ 天津市第三中學的天津三中2013年秋季運動會
2013年9月30日,秋高氣爽、丹桂飄香。在這收獲的日子裡,天津三中全校師生歡聚在一起,召開學校秋季田徑運動會。這是在第64個國慶節前夕,全校師生期盼已久、共同參與的一次盛會。大會在「歡快、和諧、有序」的氛圍中進行,運動場上處處展現出三中師生「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和奮勇拼搏、不畏艱難、團結協作等良好風貌。體育局李泊洋局長、丁字沽街張東明主任、丁字沽派出所李俊強所長、王軍教導員、教育局教育局體衛藝科鄧俊科長學校周邊6個居委會的社區代表出席了今天的大會。劉玉明校長致開幕詞,希望大會全面展示學校體育工作和素質教育成果;並對三中學子全面發展和學校體育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閉幕式上張建升書記宣讀了獲得入場式最佳方隊和運動會精神文明的班級,副總裁判長胡曉紅宣讀了各年級獲得團體總分前三名的班級。大會由王廣星副校長主持。運動會開幕式上各班入場式隊伍精彩紛呈,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三中學子對體育精神的理解。整齊的步法、響亮的口號,獨特的創意使人熱血沸騰、激情澎湃。步調一致的國旗班、朝氣蓬勃的花束隊、鬥志昂揚的旗海隊伍、意氣風發的教工方陣和獨樹一幟的國際部團隊,成為運動會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初一、高一年級學生的第九套廣播體操的展示,正是學校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和落實素質教育的體現。 本次運動會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圓滿閉幕,運動會上三中師生盡展風采,收獲了豐碩的成果,賽場內外的點點滴滴將會成為學生心中永恆的記憶,本次運動會的圓滿成功,必將載入三中新百年的史冊。 2013年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 組別 名次 班級 總分 初一年級 第一名 3班 46 第二名 4班 41 第三名 1班 40 組別 名次 班級 總分 初二年級 第一名 2班 58 第二名 方舟5班 45 第三名 1班 37 組別 名次 班級 總分 初三年級 第一名 1班 57 第二名 2班 49 第三名 8班 43 組別 名次 班級 總分 高一年級 第一名 2班 58 第二名 5班 50 第三名 3班 48 組別 名次 班級 總分 高二年級 第一名 4班 58 第二名 5班 53 第三名 2班 50 組別 名次 班級 總分 高三年級 第一名 4班 49 第二名 3班 40 第三名 1班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