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一中學的概況
呼鐵一中創建於1958年,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批重點中學之一,呼鐵局重點中學,集教學食宿為一體。可容納800人食宿。
2004年元月,該校歸屬地方政府,並全力打造優質高中,招生工作已納入呼市高中招生計劃,師資隊伍不斷優化。
學校位於呼和浩特市鋼鐵路151號,佔地80餘畝,設施、設備完善、教學手段先進,校園寬敞美觀。學校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根本出發點,以教育科研和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我們的辦學思想是:面向每一位學生,注重學生的特長培養,辦適合學生的教育,不僅要使優秀的學生升入名牌大學,而且要使學有特長的學生和學習困難的學生經過三年的打造取得長足的進步,感受高考的成功。真正體現教育培養人,轉變人、提高人、發展人的功能、讓優質教育走進尋常百姓家。
學校師資隊伍雄厚,現有教職工145人,高級教師43人,一級教師68人。特別是近幾年一大批大學本科畢業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成為社會和家長認可的教學骨幹。有2名教師在全國教學大賽中獲獎,6名教師獲內蒙教學大賽一等獎,8名教師獲內蒙教學大賽二等獎。
學校現有學生1700餘名,33個班。學校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特長培養,實施素質教育。
學校高考成績突出:2000年培養出呼市理科狀元,近三年,專科一批以上升學率達65%以上。2003年升學指標完成率,重點達233%,居呼市之首,二本達200%。被評為呼市高考優秀學校。2004年該校又以高考升學人數專科一批以上達三位數,位居回民區第一。
學校音、體、美特長的訓練成績斐然。近幾年,該校有61名學生通過特長考入高等學府,其中有中央美院油畫專業、中央民族學院、沈陽體院、北京體院、天津體院等名牌大學。該校男排於2000---2002年榮獲三連冠。校舞蹈隊在各級比賽中多次榮獲大獎。 呼鐵一中由呼鐵局創建於1958年,2004年1月1日起,劃歸回民區政府管理,揭開了學校專業化管理的嶄新一頁。2009年被命名為自治區語言文字示範校,2010年被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2011年9月又喜獲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厚德博學、勵志健體」的校訓,「敬業求實,開拓求新;明理求真,篤行求是」的校風,「愛教、教會、會教、教好」的教風,「愛學、學會、會學、學好」的學風,形成了呼鐵一中頗具人文內涵的校園精神。 學校有一個積極進取、團結拼搏、能抓會管的領導集體。自2008年以來,校領導班子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嚴謹務實,開拓創新;特色辦學,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並將這一理念融注到自治區示範性高中品牌中,用先進的辦學理念奏響發展的最強音,譜寫出特色教育的華美篇章。 該校現有35個教學班, 2000多名學生,有教職員工142名,其中高級教師71名,一級教師37名,在這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勤教、樂教、善教,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中,有內蒙古自治區級教學能手、市區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學新秀40餘人。 今天的呼鐵一中,既充滿現代學校的勃勃生機,又飽含歷史文化底蘊。教學樓、實驗藝術樓、圖書科技樓、綜合樓、體育館、學生公寓、食堂和標准化塑膠田徑場、籃球場、排球場一應俱全,舞蹈排練廳、樂器排練室、美術活動室、社團活動室、網路中心、微機教室和多媒體教室功能齊全,為素質教育和現代化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馬國良 今秋時節,艷陽高照,喜氣迎門,呼鐵一中迎來了50華誕。值此,我謹向熱情關心、支持鐵一中發展的各級領導、社會各界人士,向熱情關心、支持母校教育事業的歷屆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中心的感謝!向全體師生員工緻以親切的問候和美好的祝願。 呼鐵一中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優良辦學傳統的重點中學。在這片教育的熱土上,一代又一代的鐵一中人,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奉獻精神,不斷耕耘,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業績。50年來,呼鐵一中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數以萬計的優秀學子遍布於海內外。
走過的路留下了一代代呼鐵一中人奮斗的足跡,未來的路仍任重道遠。站在50年校慶的里程碑上,我們必須以「自治區級師范性高中」的榮譽為動力,奮發向上、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抒寫出呼鐵一中更加燦爛而輝煌的新篇章!
2008年9月
㈡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怎麼樣
簡介: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是省級重點中學、普通中學示範性高中。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版學的前身是1885年設權立的古豐書院,後歷經綏遠省立第一中學,到1954年定名為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 至2013年,該學校佔地面積8.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教學班72個,在校學生4300多人。
注冊資本:26484萬人民幣
㈢ 呼和浩特一中升學率
2012年,一本上線人數達到557人,一本上線率達到54%;二本以上升學專人數為1025人,屬二本以上升學率達到99.6%,600分以上10人。其中,任曉雨以總分694分的成績獲得自治區普通理科第五名,被清華大學錄取,同時,該校2012年71人次升入「985」院校,263人次升入「211」院校。
2014年呼市一中高考實現雙百增長,一本上線826人(不含體藝),較2013年增加207人,實現高考連續第四年百位增長;600分以上111人。
㈣ 呼和浩特詳細中學排名
呼市的初中中學是3中,3中分校,還有秋實,35中,34中也行,高中就是2中,其次是附中,一中,還有1中也行,其他就不知道了。
㈤ 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的主要領導
屈惠華:女,漢族,中共黨員,1962年出生,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
1983年9月~1990年7月,在呼市第六中學任教。
1990年9月~現在,在實驗中學工作。
1998年~1999年,任實驗中學黨辦主任。
1999年~2001年,任實驗中學政教主任。
2001年12月~2007年3月,任實驗中學副校長。
2007年3月~現在,任實驗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
榮譽稱號:
2002年~2003年,先後被評為呼市「三·八紅旗手」
「呼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2003~2004年,獲全國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獎。
2005年,被評為「全國德育科研先進工作者」。
2006年,獲全國整改委專題會「突出貢獻獎」。
2008年呼市新城區「優秀校長」
2009年中國教育風雲人物
教育教學論文獲獎情況:
《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研究》、《推進學校德育工作的策略》獲自治區論文評比一等獎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獲國家級論文三等獎
《課程改革與教師發展》被編入《中美教育研討論文集》
《沒有自我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獲國家級論文三等獎並被選登在「內蒙古教育發展研究」中;
《試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全面接軌》在《內蒙古教育》發表。
2007年,《關於單親家庭初中學生教育的思考與實踐》獲國家級德育科研一等獎。
2008年《構建學習型學校模式體制,開發潛能,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獲國家級課題成果獎。
㈥ 呼市一中怎麼樣
當然是很好了!一中是呼市三大重點高中的一所相信 你也知道。但是你自己可以分專析一下它究竟怎麼樣。首先,屬我們要看你入學時的成績和高考後的成績,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對你說,呼市絕對沒有一所學校可以令學生有如此大的進步。其次,要看高考的升學率。今年一中本科率在90%多以上,你可以去學校門口看光榮榜。當然去年也是90%,但是今年更是好。我承認我就是一中的,我去年畢業的。一中這幾年特別特別優秀,而且,超過了附中。今年內蒙第二名,呼市第一的師尚偉同學就是我們一中的。一中的確很嚴厲,但是在你習慣了之後,你以後絕對不會後悔奮斗的那三年!
㈦ 呼和浩特最好的中學是哪所學校
高中按高考成績來說 應該是二中>附中>一中 這是第一檔次 第一檔次里再細分的話 尖子生二中具有優勢 附中略差 一中的尖子生極少 以11年高考為例 按裸分計算 二中理科最高678分 附中理科最高674分 一中理科最高637分 二中文科最高612分 附中文科最高579分 一中文科最高573分 從以上數據也可看出 附中的理科水準還是接近二中的 但其文科水平與二中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 附中文科考得最好的一年是09年 那年高考附中文科的整體成績唯一一次與二中持平 進入自治區文科總分前五十名的人數達到10人左右 而一中無論文科還是理科與前面兩所學校的尖子生水平差距較大 在這里不做論述 論重點率 就是我們俗稱的一本率 二中和附中差不多 近年來都已經達到90%左右的統招生都可以進入985工程及211工程大學深造 而一中近年來重點率還徘徊在60%左右 相當於二中附中04、05年的水平 升學率現在各個重點中學都已經達到100% 已經沒有評比的意義 當然以上數據都是統招生的數據 不包括自費生、條子生 第二檔次應該十四中和土中 十四中略強 這一檔次的學校一般計算一二本上線率 一般在50%以上 這一檔次學校的畢業生大多進入了普通本科院校深造 當然也不乏一些個別尖子生進入特別好的學校 我只是說主力 或者是整體 第三檔次是鐵一中 十八中 六中 還有旗縣里的一些重點 首先說鐵一中和十八中 可以說是呼市藝體特色教育的搖籃 這兩個學校都設藝術實驗班或體育特長班 在高考中為學校大大提高了升學率 走小三門的同學可以選擇這類學校 還有六中,托縣一中,和林一中,土左一中等旗縣里的重點中學 每年的高考成績也都不錯 甚至和前面所說的第二檔次學校差不多 但並不穩定 因此歸為了第三檔次 整體說來 第一檔次學校絕對是呼市高考高分段的主力 而在這主力中超高分段被二中和附中壟斷 在這超高分段的人數對比上 二中又強於附中 取決於二中在歷年中考招生中是占據絕對優勢的 綜上所述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是呼和浩特最好的中學 也可以說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好的中學 在呼市 唯一和二中「接近」的學校是師大附中 但從未超越 放在全自治區 師大附中和包九中等學校是一個檔次的 和呼市二中是略有差距的
㈧ 呼市初中學校排名
呼市比較好的初中有:
1、哈爾濱市秋實中學(原第三十五中學校)坐落於哈爾濱老工業基地香坊區(原動力區),學校始建於 1961 年。現有東西兩個校區,東校區位於興安南路,西校區位於攸攸板村,學校設有初中、高中部,附屬於農業大學。
4、呼和浩特市敬業學校是一所民辦中學,分為初中部和高中部,以」崇實求是 ,敬業成才「為辦學宗旨,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所榮獲自治區依法治校示範校和民辦學校示範校「雙示範校」的民辦學校,多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學子,為民辦教育作出巨大貢獻。
5、內蒙古農業大學附屬中學的前身是內蒙古農業大學附屬小學,學校位於內蒙古農業大學西區,是經自治區教育廳、內蒙古農業大學、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新城區教育局於2000年1月批准建立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網路-哈爾濱市秋實中學
網路-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
網路-呼和浩特市啟秀中學
網路-呼和浩特市敬業中學
網路-內蒙古農業大學附屬中學
㈨ 呼市示範性高中的排名
1、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是省級重點中學、普通中學示範性高中。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的前身是1885年設立的古豐書院,後歷經綏遠省立第一中學,到1954年定名為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
2、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是內蒙古、呼市兩級重點中學,內蒙古自治區首批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前身是私立奮斗中學,由愛國將領傅作義於1942年創辦於內蒙古自治區杭錦後旗。校址曾先後遷到呼和浩特市、張家口、北京;1950年春,從北京遷回歸綏市;1952年,改名為「歸綏市第二中學」;1954年,更名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3、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是一所蒙漢合校的民族中學,位於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批重點中學和首批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之一。
是具有地區特點、時代特徵和民族特色的自治區窗口學校之一,與呼和浩特市一中、二中、六中、十四中、十八中、鐵一中、土默特中學等學校並列為八大自治區示範高中。
4、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始建於1965年,位於呼和浩特市區東西主幹道新華東街中段,坐北朝南,佔地面積近50000平方米。是一所有五十多年辦學經驗的省級重點中學。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與呼和浩特師大附中,土中,十八中,鐵一中,二中,六中等並列為八大自治區示範高中。
5、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一中學
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一中學由呼鐵局創建於1958年,2004年1月1日劃歸回民區政府管理。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批重點中學之一、呼鐵局重點中學、內蒙古自治區示範性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