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順二中普通班和紫雲民族高級中學火箭班哪個好
安順二中普通班和紫雲民族高級中學火箭班哪個好
我想肯定是紫雲名族高級中學更棒一些
因為無論是整體教學質量水平還是校區生活環境都具有一定優勢
如果有意願的話可以讓孩子去高級火箭班學習
㈡ 紫雲中學的師資
學校在校任課教師349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131人。其中區首席教師6名,區學科帶頭人12人,區骨幹教師24人,校級骨幹教師30人。教師中95%為大學本科畢業,而且有研究生任教。
㈢ 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 一共有幾所高中學校知道幫忙回答一下 請詳細點謝謝
紫雲有三所高中,第一:紫雲民族高級中學(民中),第二:紫雲天立,第三:紫雲綜合性高中(職中和高中合並)
㈣ 畢業典禮上的演講稿
(話說小14【可以這么稱呼嗎?】要得稿子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噠?那我就弄來小學的了。。。勿拍,怕疼,我自己去拋腹!555~)
小學畢業典禮演講稿
尊敬的學校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又是一個金色的六月,伴著和煦的暖風,滿載著六年的收獲,一周以後,我們就要告別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即將離開生活學習了六年的校園,結束小學階段的學習與生活,踏上中學那新的學習征程。
看著我們胸前的紅領巾,看著畢業照片上同學們幸福的笑臉,我們和我們的家長都深深地感謝紫雲小學——這所哺育我們成長的搖籃;深深地感謝老師——各位辛勤的園丁,是你們用知識的甘露澆灌了我們這些幼苗的心田。
六年的歲月,既漫長又短暫;六年與老師朝夕相處的學習生活,一幕幕猶如在眼前。 最難忘,黑板前,老師那洪亮的講課聲和那熟悉的動作表情;最難忘,放學後的教室里,老師為同學們補課,那永不疲倦的目光和身影;最難忘,校長和主任坐在我們的課堂里聽課,帶給我們多少溫暖和喜悅;最難忘,班會上師生們自娛自樂,歡歌笑語回盪在教室的上空。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既教書又育人。
六年來,老師不僅教會了我們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老師用自己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那種執著的敬業精神,教會了我們如何去做人。
是紫雲小學給了我今天的一切,畢業考試後,我們就要告別母校,我們已經准備好了,我們一定會從容應考,用一份滿意的答卷來回報為我們付出全部心血和汗水的老師們。今後,無論我們走到哪裡,無論我們在干什麼,都不會忘記母校六年來對我們的培養和教育,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母校的期望,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才。
最後,請允許我向尊敬的學校領導和老師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祝願老師們身體健康,祝同學們快樂成長!
祝福我們的母校事業蒸蒸日上,更加輝煌! 贊同
8| 評論
2012-4-30 12:20 熱心網友
七月的風無比溫暖,你可曾熟悉這種味道;校園的雪松高大挺拔,你可曾知道它又長高了一節;海邊的海浪敲打岩石,你可曾知道這里有點點淚花。五年的風風雨雨,五年的朝朝暮暮;五年的花開花謝,五年的潮起潮落。回憶起件件往事,歷歷在目,那是我們腦海里一顆顆流光溢彩的珍珠。
今宵的月色格外親切,明朝的陽光別樣燦爛。畢業是一種去意回徨的境界,是行色匆匆的回眸一瞥,所有繽紛燦爛的往昔時光,都被點擊成生動傳神的細節。在小學的五年時光中,老師教於我們的知識,我們永遠銘記於心;老師教於我們的淳淳教導,我們時時縈繞耳畔;老師為我們付出的汗水,我們更是無以為報。
這五年的路,我們走的辛苦而快樂,五年的生活,我們過的充實而美麗,我們流過眼淚,卻伴著歡笑,我們踏著荊棘,卻嗅得萬里花香。
你還記得五年前嗎?當年你背著和你身體一樣大的書包邁著小小的步伐走進學校時,是多麼緊張,但你那小小的臉龐,卻盪起了微笑,你的臉上展現的是你的激動與自信,喜悅與自豪。
伴著酸甜苦辣,我們走過了1825個日日夜夜,走過了五年的春夏秋冬。當我遇到了困難時,是你來幫助我,當我無聊時,是你在逗我笑,當我傷心時,是你在我身邊安慰我。我們的友情地久天長,我們的情誼猶如大海,擁有天下最真誠的友誼,在茫茫的人際間擁有無盡的廣闊和寬容。
「朋友」這個字眼是困難時的一陣陣幫助,是哭泣時的一聲聲安慰,是高興時的一次次歡呼,是運動場上一個個吶喊助威的鼓勵。我們手拉著手,肩並著肩,面對困難,從不服輸是我們的本性,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使我們的信念,我們面對風雨披荊斬棘,換來的是一道道亮麗的彩虹,迎來的是一縷縷燦爛的陽光。
再見,朝夕相處的朋友,讓我把縷縷的情思擰成一股長長的絲帶,使你這即將遠飛的風箏時時飛翔在我藍藍的天空中。陽光會走、花兒會謝、唯有你我的友誼才是永遠。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再過幾天就是分別的時候。日子在時間的海洋里是那麼渺小,消逝的那麼快。在這六年的學習中快樂傷心我們共同度過,勝利失敗我們共同承擔。在這些年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之間產生了友誼。
六年的歲月如潺潺流水般不知不覺地流去,如流星般在天際中劃翔,如秋季的燕子往南方飛去。這六年,感概萬千,比品一杯濃濃的咖啡,比賞一顆梅樹,比眺望一望無際的大海,還要感慨不已。
我記得,六年前入學的第一天,爸爸媽媽將我送到學校,我哭著鬧著,硬說不去,是老師溫柔地拉著我的手,一邊撫摸著我一邊俯下身,與我一起走回教室,還安頓我坐在一個最好的位置。不久,下課了,老師拉著我的小手在大榕樹下和同學們一起嬉戲玩耍。從那以後,我對這棵大榕樹有了一種油然而生的喜愛。放學了,又是老師拉著我的小手,和還是陌生的同學一起再次在大榕樹下玩游戲,做作業。漸漸地,我和同學門們產生了一種濃厚的友情。有時侯,放學了,爸爸媽媽還沒來接我,老師用手輕輕地擦去我眼角的淚水,陪著我坐在教室里給我講故事。當爸爸媽媽來接我時,我總會一步三回頭地望著老師,她那慈祥的臉龐、和藹的微笑、輕輕的招手,這一幕幕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之中。
我更記得,六年級時我們班做紀念冊。同學們的紀念冊中記錄著六年來所發生的趣事。我們互相借閱,分享這些趣事。那時候,我感覺到一種班集體的溫暖。我們依依相處了六年,發生的事情用筆都寫不完。往事猶如珍珠一般流光溢彩,永遠印刻在我們的腦海之中,永遠不會隱退……。
五彩的塑膠跑道上,陽光投下班駁的影子,同學們正在玩耍著,那歡快的笑聲,陣陣朗朗的讀書聲,像詩,像歌謠……聲聲入耳。六年的時光已經走到了盡頭,但是,那棵大榕樹仍然是那麼郁蔥,仍然掛滿了歡樂。
再見,敬愛的母校!再見,敬愛的老師!再見,親愛的同學們!是你們讓我學到了知識,教會了我做人。母校在我們的心裡播下了友誼的種子,這些種子永遠開放在我們的心田。我希望把母校編寫成一曲動聽的歌謠來伴隨我們一生的風雨路;把老師譽為一支永放光芒的蠟燭,照亮我們的前方;把同學之誼架成一座永遠的橋梁,讓我們的心永遠連在一起。
同學們的每一次歡笑,每一顆淚水都已成為我們心中的珍寶。記憶是溫柔的,美好的,但也是殘酷的。但是請同學們不要忘記我們在一起的時光。
小學生活,我們共同走過》
今天,我在這里,向我們的母校道別,向母校的老師們道別,向朝夕相處的同窗們道別,也向這段不能忘懷的歲月道別!
這六年的路,我們走的辛苦而快樂,六年的生活,我們過的充實而美麗,我們流過眼淚,卻伴著歡笑,我們踏著荊(jīng)棘(jí),卻嗅得萬里花香。六年的歲月,幾千個日日夜夜,聽起來似乎是那麼的漫長,而當我們今天面對離別,又覺得它是那麼的短暫。
老師曾經說的一句話:「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今天的成果都是老師一手培育出來的,幾千個日日夜夜,老師不斷的為我們操勞,用辛勤的汗水、無私的奉獻、無數夜的伏案耕耘,給了我們一個清醒的頭腦和一雙洞察的眼睛。馬上,我們就要畢業了,讓我們對所有教過我們的老師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老師的關懷,同學的友誼,六年裡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凝聚成今日的成果,我們的小學生活也即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同學們,讓我們在畢業之前牢記老師對我們所有學生的殷(yān)切期望,現在的我們,站在時間的交匯點上,回望過去,遠眺未來,畢業是各奔東西甚至天各一方的分別,畢業是執手相握心心相印的經典時刻,畢業是一切都並非結束的鄭重開始,畢業是一切都沒有飄散的深沉時刻。
同學們,請在我們互相揮手告別的時候帶上其他同學最美好的祝福,在這個臨別之際,讓我們立下誓言:今天,我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將會以我們——祖國的棟梁,為榮!同學們,請別忘記了,小學生活,我們共同走過!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畢業典禮演講稿
尊敬的學校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又是一個金色的六月,伴著和煦的暖風,滿載著六年的收獲,一周以後,我們就要告別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即將離開生活學習了六年的校園,結束小學階段的學習與生活,踏上中學那新的學習征程。
看著我們胸前的紅領巾,看著畢業照片上同學們幸福的笑臉,我們和我們的家長都深深地感謝紫雲小學——這所哺育我們成長的搖籃;深深地感謝老師——各位辛勤的園丁,是你們用知識的甘露澆灌了我們這些幼苗的心田。
六年的歲月,既漫長又短暫;六年與老師朝夕相處的學習生活,一幕幕猶如在眼前。 最難忘,黑板前,老師那洪亮的講課聲和那熟悉的動作表情;最難忘,放學後的教室里,老師為同學們補課,那永不疲倦的目光和身影;最難忘,校長和主任坐在我們的課堂里聽課,帶給我們多少溫暖和喜悅;最難忘,班會上師生們自娛自樂,歡歌笑語回盪在教室的上空。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既教書又育人。
六年來,老師不僅教會了我們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老師用自己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那種執著的敬業精神,教會了我們如何去做人。
是紫雲小學給了我今天的一切,畢業考試後,我們就要告別母校,我們已經准備好了,我們一定會從容應考,用一份滿意的答卷來回報為我們付出全部心血和汗水的老師們。今後,無論我們走到哪裡,無論我們在干什麼,都不會忘記母校六年來對我們的培養和教育,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母校的期望,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才。
最後,請允許我向尊敬的學校領導和老師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祝願老師們身體健康,祝同學們快樂成長!
祝福我們的母校事業蒸蒸日上,更加輝煌!
希望能幫到你
㈤ 關於苗族的演講稿子
苗族現在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人口739. 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各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瑫語族苗語支。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飛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剪紙、手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
苗族「跳花節」。「跳花節」
是以吹蘆笙伴歌舞為主要特色
的文化盛會,同時也是苗族服飾精彩展示的大好時機。
苗族過去盛行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較大的節日是「西松」(祭祖),每年秋後舉行一次。鬥牛(牛鬥牛)是苗族人民喜愛的一項活動,每年正月、端陽、火把、中秋等佳節都要舉行鬥牛活動。
苗族的禮儀有: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有的地方還要在寨前擺酒迎接。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裡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還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興。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絢麗多姿的苗族服飾
苗族自治地區
建國後,先後成立有: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2年7月1日)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1952年11月26日)
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1954年11月11日)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年7月23日)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1956年11月30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
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4月1日)
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63年9月11日)
貴州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1966年2月11日)
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81年12月31日)
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7日)
四川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11日)
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12月1日)
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0日)
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3日)
雲南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1985年)
雲南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1985年)
兩位苗族婦女正在製作彩色皮紙。貴州省
丹寨縣石橋堡的白皮紙製作工藝已有1000
多年歷史。1000多年來,當地苗族群眾借
鑒漢族的造紙技術,以當地豐富的樹皮、
杉根來製作白皮紙,其造紙工藝與明代宋
應星著的《天工開物》記載的造紙法大體
相似,保持了中國古代生產皮紙的傳統。
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多先把稻穀曬干(或炕干)倒入碓中舂去米糠,現舂現吃,每次舂3—5斤。現在不少地方已用電力、水力碾米了。苗族做飯常把淘過的米加入6—7倍的水煮,半熟後社潷去米湯,放入木甑中蒸熟即成。也有將包穀、小麥、小米摻入一起煮、蒸的。包穀和蕎麥則用石磨推成麵粉或粒狀食用。多把麵粉用水和勻後,倒入水甑,蒸熟作為主食,廣西、雲貴交界處的苗族稱之為「面面飯」。四川省境內的苗族,把用小麥、蕎麥或玉米面做成的面條與其他主食搭配食用。貴州一些地區的苗族有把燕麥蒸熟,就原鍋文火焙乾、脆,然後磨成粉,炒熟作為日常主食。苗族民間以糯米為貴,將糯米飯作為豐收和吉祥的象徵。食用糯米時,有時也先將糯米蒸熟,然後趁熱倒入木槽內,用錘捶打成泥,再用手扯成小圓團,以木板壓平,待完全冷卻後用山泉水浸泡,隨時換水,可存放4—5個月,吃時燒、烤、炸均可。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油炸粑粑是先把粘米和少量的黃豆浸泡後,打成漿狀,再把打好的稠漿舀入鐵皮製成的模具內放入滾油中炸,呈金黃色即可。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苗族傳統服飾
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狗肉性熱,有暖腹健胃,強食滋補的作用。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例如用黃豆漿不濾渣,煮成「連渣湯」;將豆漿與嫩白菜同煮,然後點石膏水做成「菜豆腐」,都是下飯的日常菜。住在高寒山區的苗族,仍喜歡用白水將蔬菜煮成淡菜,蘸各種「蘸水」吃。四川的苗族還把豆漿做成豆花,用以待客。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伏天時還要加入一些魚香菜、木姜,開胃爽口,幫助消化。夏天在黔東南,客人進門,主人總先送上酸湯,喝罷頓覺酸涼解渴。廣西的苗族在冬春時節喜用辣椒骨做的酸辣湯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湖南的苗族把這腌制食品的方法稱為「鮓」。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腌制豬肉前,先將鮮肉切成大塊,然後一層肉、一層鹽,層層相壓。三天後生鹽溶化浸入肉內,再燒些糯米飯同甜糟酒混後,和肉塊一起擦搓,最後放一些辣椒粉及其他配料,把壇口密封,隨吃隨取。用此法腌制的肉類,一般可保存1—2年。酸壇還可腌制酸魚、酸菜。此外,苗族也用熏臘肉方法保存各種家畜、家禽肉。川南苗族常在冬天宰殺年豬,把豬肉用鹽浸後吊於火爐上,用楊樹枝或其他柴草燒煙熏烤。熏干水分,便取下儲藏。這種煙熏臘的眾風味獨特,常用於待客,並能儲藏2—3年不變質。
苗族婦女錦雞造型的銀頭飾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對、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咂酒別具一格,飲時用竹管插入瓮內,飲者沿酒瓮圍成一圈,由長者先飲,然後再由左而右,依次輪轉。酒汁吸完後可再沖入飲用水,直至淡而無味時止。咂酒一經開壇,剩酒無論濃淡,均不復再用。逢年過節,家家還都做糯米甜酒。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製作時,先將油、鹽、姜、茗茶入鍋同炒,待油冒煙後加清水煮沸,然後濾渣,再把茶水倒入放有玉米、花生、米花或糯米的碗里,適當地加些蔥花、蒜葉、胡椒粉和山胡椒後,即可飲用。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又稱百果茶)。除茶外,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苗族同胞舉行苗家火龍
鬧元宵活動。貴州省黔東
南台江縣舞火龍活動
已有數百年歷史。
節慶、禮儀、祭祀食俗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如:吃鴨節、吃新節、殺魚節、採茶節等。過節除備酒肉外,還要必備節令食品。如:吃鴨節時,家家都要宰鴨子,並用鴨肉和米一起煮成稀飯食用;在吃新節時,要用新米做飯,新米釀酒,就連菜和魚,都要剛摘、剛出塘;過殺魚節時多在江邊,由婦女帶上飯、臘肉、香腸等酒菜,等在河邊,只要捉到魚,即燃起篝火,架鍋煮魚直到盡興方歸。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個卯日,歷時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戶都要備豐盛的年食,除殺豬、宰羊(牛)外,還要備足糯米酒。年飯豐盛,講究「七色皆備」、「五味俱全」,並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請,互相饋贈。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吃「吃牯臟」,又稱「祭鼓節」。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視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糯米飯是苗族節慶、社交活動中的必備食品,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做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許多地區的苗族常用糯米面做成湯圓,也作為節日期間的一種食品。無論婚喪嫁娶必須備有酒、酸肉、酸魚,否則視為失禮。迎接貴客時,苗族人民習慣先請客人飲牛角酒。婚禮上,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
苗族的節日
開年節
開年節是苗族人民的「春節」,也稱作「客家年」。過年時,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按照風俗,苗族人民用對歌的方式表達他們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貴州、湖南、重慶)邊區五鄉四鎮的各族同胞就從四面八方趕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腳,用歌聲表達迎新的喜悅。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踩花山節
踩花山是苗族傳統節日。雲、貴、川等省苗族群眾在農歷正、二月間或四、五月間盛行踩山、跳場,源於青年男女的求愛活動。節日期間,青年男女對歌、跳蘆笙舞、尋求配偶;老農們則來到花場地交流生產經驗,傳授生產技術,祝願五穀豐登。居於山區的苗民在節日內還要進行鬥牛比賽。屏邊縣的苗族還舉辦跳獅子和爬花桿的比賽。
四月八
苗族傳統節日,傳說這個節日起於明代。每逢農歷四月初八,苗族人都身著盛裝群集於貴陽市噴水池邊,吹笙奏笛,對歌談心,以紀念、憑吊傳說中的古代英雄亞努。
此外,四月八還是布依族的節日,有稱它為「牛王節」的,也有叫「牧童節」或「開秧節」的。每逢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飯,並休息一日,表示對耕牛的慰勞。
龍船節
龍船節是流行於湘西和黔東南施洞、松桃一帶的苗族節日。大都在農歷五月初五進行。這天除了角逐龍舟外,還有跑馬、鬥牛、踩鼓等活動。
姐妹節
在貴州省東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十八日為苗家「姐妹節」。節日里,苗家按傳統風俗都要吃「姐妹飯」。這種飯是用姑娘們在山上採集的野花和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後蒸成的。節日里還有熱鬧的鬥牛場面和「遊方」活動。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鮓、搗魚(也吃酸湯魚)等。
㈥ 2015紫雲民族中學高考錄取名單
各個省市區、各復個批次的錄取通知制書的發放時間不一樣,從7月15日前後到8月底一直在發放錄取通知書。
第一批(提前批、一本)已經或就要開始錄取,正常情況下應該從現在到7月25日前後就能發放錄取通知書。
第二批(二本)7月20日(有的省市區要到26日)前後開始錄取,正常情況下應該在7月25日(有的省市區要到8月1日)前後就能發放錄取通知書。
第三批(三本)7月26日(有的省市區要到8月1日後)前後開始錄取,正常情況下應該7月在31日(有的省市區要到8月7日)前後就能發放錄取通知書。
高職高專(包括)專科要到8月初才能開始錄取,正常情況下應該在8月6日就能陸續發放錄取通知書,有的要到中下旬才能發放通知書。
通知書一般通過郵局的EMS特快專遞郵遞到你在填報志願時預留的通訊地址。
㈦ 貴州紫雲,高中錄取分是多少
貴州紫雲高中錄取分,
2018年紫雲自治縣民族中學面向本縣是325分,
面向安順市其他區、縣是401分。
可詢問紫雲自治縣教育局。
紫雲自治縣教育局的說法解釋是最權威的。
㈧ 紫雲民族高級中學2018年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紫雲民族高級中學2018年的錄取分數線
很快就會公布。
請耐心等待。
祝你好運。
㈨ 紫雲海子民族高級中學2019中體考項目有哪些
只說重點:
紫雲海子民族高級中學2019中體考項目,
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以學校的說法為准。
㈩ 我是紫雲縣一名初中學生我可以靠安順第一高級中學嗎
初中學生是可以考你們那裡的第一高級中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