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徽省泗縣第一中學怎麼樣
簡介:安徽省泗縣第一中學創建於1906年,迄今已歷過百個春秋。學校的前身是泗州日新中內學堂,它是容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又泗州城東南隅原夏邱書院(清康熙十一年即1672年創建,相傳堯封禹為夏伯,邑於此,曾有夏邱之名,故名夏邱書院)改辦的一所「闔州公共學堂」,負有招收、培育泗縣、五河、天長、盱眙四個縣籍學生的任務。學校教學實行多科並進,設有經學、史學、文學、修身、譯學、數學、地理、植物、圖畫、體操等課程,學制五年,初設一個班,學生數十人,以本籍清末舉人張啟佑為監督(即今之校長)
注冊資本:800萬人民幣
2. 安徽省泗縣第一中學的師資隊伍
遷校以來,在縣委、縣政府和省、市、縣教育主管部門領導的關懷、指導和支持下,泗縣一中本著「著眼長遠抓管理,克服困難上台階,抓住機遇謀發展,凝心聚力創示範」的宗旨,以創建省級示範性高中為動力,不斷更新教育思想,規范辦學行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校容校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加速實現教育教學現代化,教育教學成果喜人,高考本科上線逐年攀升,學科競賽碩果累累。學校擁有一線教師122人,其中4人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師,4人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師和先進教育工作者,2人被評為省級教壇新星,中學高級教師51人。
3. 泗縣一中今年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2020年泗來縣一中錄取分數線是:自663分。
(3)宿州市泗縣第一中學擴展閱讀:
安徽省泗縣第一中學,迄今已歷過百個春秋。學校的前身是泗州日新中學堂,它是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又泗州城東南隅原夏邱書院(清康熙十一年即1672年創建,相傳堯封禹為夏伯,邑於此,曾有夏邱之名,故名夏邱書院)改辦的一所「闔州公共學堂」,負有招收、培育泗縣、五河、天長、盱眙四個縣籍學生的任務。
學校教學實行多科並進,設有經學、史學、文學、修身、譯學、數學、地理、植物、圖畫、體操等課程,學制五年,初設一個班,學生數十人,以本籍清末舉人張啟佑為監督(即今之校長),延聘當地學界名流和客籍之通曉西學者任教。
學校規模雖小,卻標志著泗州地區從此有了中等學府。其班級、學生數最多發展到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的兩班72人。首屆一個班學生畢業後,學堂即因辛亥革命事起而中輟。
4. 安徽省泗縣第一中學的辦學歷史
1929年(民國十八年)8月,學校恢復,並易名為泗縣縣立初中學校,設一個班,學生69人。當年,中國共產黨泗縣地下組織在學校秘密建立了黨小組,成員有魏紫波、劉景泗、張海波等。同時以黨組成員為骨幹,吸收劉斌、嚴宗邦、李秉垚及李連懷等同學參加,組建了「學生會」、「讀書會」,通過這些學生團體,一面向學校提出「讀書自由」的要求,勝利地開展了驅逐國民黨在泗縣地右派勢力地代表之一的張雲亨(教務主任)的活動;一面於1930年(民國十九年)四月,積極配合黨在泗縣縣立第一小學校發起的反學閥張一寒的斗爭,適時地組織罷課,聲援一小關於要求釋放被捕同學和免除張一寒一小校長職務的正義行動,並最終取得了驅張的勝利。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秋,日寇入侵,泗縣淪陷,學校被迫停辦。在此之前,其班級、學生數最多為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的5個班,約250名學生。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秋,汪偽泗縣政府僭假泗縣縣立初級中學之名,設班招生,推行奴化教育。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9月,日本侵略者投降,該校解體。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秋,國民黨泗縣政府在開辦補習班的基礎上,將泗縣縣立初中學校恢復,計設5個班,學生300人。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秋,泗縣解放前夕,學校再次停辦。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9月,泗縣民主政府根據黨的「維持原有學校,作可能與必要的改革」的方針,對學校進行了恢復和改革,更名為泗縣中學。學校初設1個班,招生55人。建國後,學校規模逐步擴大,到1956年發展為11個班,在校學生635人。在這7年間,學校在堅持災區教育、革新課程、促進教師思想改造、改進教法、實行民主管理、改革招生制度的貫徹「學校為工農開門」的方針的基礎上,一直把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科學知識傳授作為工作重點來抓,教育質量得到穩步提高。
1958年泗縣中學擴建為完全中學,被宿縣行署命名為地區重點中學。但由於反右派斗爭擴大化和三年「大躍進」的影響,學校工作受到了一些損失。
1961年至1965年,由於逐步糾正了「大躍進」中生產勞動過多、工作偏離教學正軌的偏向,學校工作轉向以教學為中心,恢復了正常教學秩序,突出了課堂、課本、教師這三個中心,教學質量又有了明顯提高。以1961年高中畢業升學考試為例,在畢業的107人中,有70%升入了大學或中等專業學校。
在1966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學校的教學秩序極度混亂,圖書、設備、儀器均遭到嚴重破壞,不少教師被打成「牛鬼蛇神」,受到殘酷折磨,教學質量急劇下降。
「文化大革命」結束,尤其是黨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學校工作走上正常軌道,確立了以教學為中心的工作體制。在「三個面向」方針指引下,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學校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經過20年的發展,學校規模不斷擴大,辦學質量全面提高,精神面貌煥然一新。1996年,學校通過宿縣地區示範高中的驗收,成為泗縣歷史最久、規模最大、聲譽最高的一所完全中學。
1999年,泗縣中學實行高、初中分離,高中部遷至原泗縣師范學校校址獨立辦學,被命名為「安徽泗縣第一中學」。學校位於泗縣經濟開發區中心,緊鄰東二環路,北靠雪楓公園,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佔地175畝,建築面積36682.9平方米,綠化面積16000平方米。校園功能區分合理,建築錯落有致,園林特色明顯,環境優雅,充分體現了人與環境的和諧、傳統與現代的交融。學校現有37個教學班,學生2367人,學生數是創建時期的80倍,是建國初期的50倍。
5. 泗縣一中在哪
安徽省泗縣第一中學創建於1906年,迄今已歷近百個春秋。學校的前身是泗州日新中學堂,它是1906年(內清光緒三十二容年)又泗州城東南隅原下邱書院(清康熙十一年即1672年創建,相傳堯封禹為夏伯,邑於此,曾有夏邱之名,故名夏邱書院)改辦的一所「闔州公共學堂」,負有招收、培育泗縣、五河、天長、盱眙四個縣籍學生的任務。學校教學實行多科並進,設有經學、史學、文學、修身、譯學、數學、地理、植物、圖畫、體操等課程,學制五年,初設一個班,學生數十人,以本籍清末舉人張啟佑為監督(即今之校長),延聘當地學界名流和客籍之通曉西學者任教。學校規模雖小,卻標志著泗州地區從此有了中等學府。其班級、學生數最多發展到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的兩班72人。首屆一個班學生畢業後,學堂即因辛亥革命事起而中輟。
6. 安徽省泗縣第一中學的校長簡介
梁傑,男,漢族,1965年出生,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1981年7月參加教育工作,1984年8月任安徽泗縣第二中學教導處副主任,1992年8月任泗縣二中副校長,1998年7月任泗縣一中副校長,1999年8月任安徽泗縣教育副局長,2002年3月在泗縣教育副局長兼任職教中心黨總支書記,2003年8月任泗縣中學校長,2008年9月至今任泗縣第二中學校長。梁傑同志擔任領導工作以來,治學嚴謹,工作得法,成績突出,切實做到把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是縣「先進教育工作者」、「模範校長」、「 跨世紀青年幹部」、「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是省、市級優秀老師、先進教育工作者、綜治保衛工作先進個人,榮獲過安徽省團委七·五建功者獎章。曾參加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項目,擔任過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重點課題《禮儀品格素質教育實踐與研究》宿州市科研實驗區指導組長、還參加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體系構建研究》(FBB011017)的研究工作,擔任中小學統編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編委會委員,是宿州市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創新研究所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創新型校長發展策略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工作以來,先後發表論文30多篇,參與編寫的學科教學參考書有:《小學自然常識學習解難》(沈陽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典型題解析和強化訓練》(致公出版社)、《初中物理總復習與測試》(致公出版社)、《高中物理復習》(致公出版社)、《中學物理課內趣味發散》(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高考升學命題熱點與規律探悉》(致公出版社)、《高考命題規律研究》(上海交大出版社)。
泗縣一中學校長梁傑 當選中國教育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
中國教育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12年工作會議,5月19日在北京會議中心第三會議大廳隆重召開!會議選舉出以北京師范大學校長鍾秉林為會長的第七屆理事會。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金燕,安徽省教育廳原副廳長、現任安徽省教育學會會長金漢傑,泗縣第一高級中學校長梁傑,合肥師范附屬小學校長張紅四人當選中國教育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內容來自老泗州網
草根校長梁傑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登頂中國教育學術制高點,躋身全國一流教育學術專家行列,是因為他在多年的職業校長生涯中,創造性地搭建了「德育超市、文化氧吧、課研沙龍」三大載體;打造了「激情德育、和雅文化、適性教育」三大特色;形成了「心境和悅、相互和勉、彼此和敬、上下和暢、內外和順、整體和諧」文化氛圍;培養了一批「外表優雅、內涵博雅、談吐文雅、舉止典雅、情趣恬雅、氣質高雅」的優秀人才;獲得了「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成果二等獎」、「全國十一五教育改革先進工作者」、「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等多項殊榮。經中國教育學會第六屆理事長會議一致推薦,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全票通過當選的。也是我省唯一當選的中學校長。內容來自老泗州網
7. 安徽泗縣一中中考分數線
安徽泗縣一中2015年中考分數線,目前尚未公布。
2014年泗縣一中統招線690分,定向線610分,定向剩餘轉二次統招線579分,擇校線536分。
安徽省泗縣第一中學前身是創建於1906年的泗州日新中學堂。是省示範性高中。
8. 泗縣一中2016年中考錄取分數線
安徽泗縣一中2015年中考分數線,目前尚未公布。
2014年泗縣一中統招線690分,定向線610分,定向剩餘轉二次統招線579分,擇校線536分。
安徽省泗縣第一中學前身是創建於1906年的泗州日新中學堂。
是省示範性高中。
9. 安徽省泗縣第一中學的學校概況
安徽復省泗縣第一中學創建於1906年,迄制今已歷過百個春秋。學校的前身是泗州日新中學堂,它是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又泗州城東南隅原夏邱書院(清康熙十一年即1672年創建,相傳堯封禹為夏伯,邑於此,曾有夏邱之名,故名夏邱書院)改辦的一所「闔州公共學堂」,負有招收、培育泗縣、五河、天長、盱眙四個縣籍學生的任務。學校教學實行多科並進,設有經學、史學、文學、修身、譯學、數學、地理、植物、圖畫、體操等課程,學制五年,初設一個班,學生數十人,以本籍清末舉人張啟佑為監督(即今之校長),延聘當地學界名流和客籍之通曉西學者任教。學校規模雖小,卻標志著泗州地區從此有了中等學府。其班級、學生數最多發展到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的兩班72人。首屆一個班學生畢業後,學堂即因辛亥革命事起而中輟。
10. 2018泗縣一中中考分數線
安徽泗縣一中來2015年中考分數線自,目前尚未公布。 2014年泗縣一中統招線690分,定向線610分,定向剩餘轉二次統招線579分,擇校線536分。安徽省泗縣第一中學前身是創建於1906年的泗州日新中學堂。是省示範性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