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的知名校友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知名校友張大煜中科院院士張滌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整復外科之父江紹基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終生教授薛禹群中國科學院院士,水文地質學家。秦伯益歷任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史大楨歷任水利電力部副部長、能源部副部長諸國本歷任青海省衛生廳副廳長張懷西全國政協副主席蔣樹聲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添發中國僑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王旭東中共中央委員陳一百著名教育理論家錢寶鈞著名纖維專家、教育家孫克定數學家高景泰著名美籍華裔胸外科專家陳涵奎電子科學家張阿舟著名航空工程學家李慎之哲學家、社會學家李文海著名歷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顧紀瑞經濟學家顧安邦著名橋梁專家王忠烈核物理專家錢天白中國互聯網之父程坤源開國少將許國銘文職中將薛漢榮文職少將紀德法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林林復星譜潤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項憲文國家一級美術師胡利德中國籃球傑出運動員之一喬錦洪竹刻藝術家陸永基國家一級作家高曙光第八屆聖地亞哥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參考資料:
『貳』 無錫三中和無錫六中哪個好啊- -求對比,要中考了呃,很是糾結。
二者各有特點,主要區別是,學校歷史不同、學校屬性不同、主要獎項不同,具體如下:
一、學校歷史不同
1、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前身主體為無錫市第三中學,無錫市第三中學前身為私立無錫中學,創辦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920年。2000年7月,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由無錫市第三中學與無錫市中山高中(原市八中,校址在近代無錫教育淵藪之地的「孔廟學宮」)合並組建。2001年5月,建成江蘇省重點中學。2006年7月,晉升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2009年7月,實施易地擴建。2010年,整體搬遷至無錫市新區。
2、無錫市第六高級中學
學校前身為創辦於1941年的「念春小學」,1943年並入育英初中班,更名為「念春中小學」1956年改名為「無錫市第六中學」並增設高中部,成為全日制完全中學。2002年正式更名為「無錫市第六高級中學」。
二、學校屬性不同
1、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
江蘇省重點中學。
2、無錫市第六高級中學
高級中學。
三、主要獎項不同
1、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
全國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優秀組織單位、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貫徹落實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優秀學校。
2、無錫市第六高級中學
「江蘇省教育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
『叄』 無錫普通高中都有哪幾所
1、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前身主體為無錫市第三中學,無錫市第三中學前身為私立無錫中學,創辦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920年。2000年7月,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由無錫市第三中學與無錫市中山高中(原市八中,校址在近代無錫教育淵藪之地的「孔廟學宮」)合並組建。
2、無錫懷仁中學
江蘇省懷仁中學始建於1938年,是無錫鄉區最早的完全中學,是我國著名火箭專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姚桐斌的母校。學校佔地197 畝,建築面積60333平方米,綠化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綠化覆蓋率近40%,總投資約1.6億元。
3、江蘇省太湖高級中學
江蘇省太湖高級中學是成立於1937年,位於江蘇省無錫市的高級中學。學校前身為錫南中學和華庄中學,前者由沈瑞洲先生於1937年創辦,後者始於惠少棟先生於1949年創辦的濱湖中學。
4、無錫市洛社高級中學
洛社高級中學坐落在無錫市洛社鎮,品味著傳統文化的甘醇,吮吸著古今文明的滋養,得天獨厚,春華秋實,桃李滿園。洛社高級中學是江蘇省四星級高中,也是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電化教育實驗學校、無錫市執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先進學校和模範學校,是蘇州大學和揚州大學教育實習定點學校、江蘇大學教改實驗基地。
5、無錫市湖濱中學
無錫市湖濱中學位於江蘇省無錫市南長區,創立於1964年,現有建業路、羊腰灣兩大校區,兩校區同處京杭大運河畔,建業路校區位於惠泉山麓,羊腰灣校區位於南禪寺旁。
『肆』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新校區地址
錫士路88號 41/129/65/66等在行創四路下 36、K765、K756、93、36在國際學校下
『伍』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和市北高級中學哪一個好
成績好在哪讀多好。。。上進心最重要。
『陸』 無錫市哪些高中是四星級
1、無錫懷仁中學
江蘇省懷仁中學始建於1938年,是無錫鄉區最早的完全中學,是我國著名火箭專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姚桐斌的母校。
2001年跨入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行列,2004年通過江蘇省教育廳評估驗收,轉評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2009年以優異成績順利通過四星復審。
2、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簡稱無錫三高中,是一所公辦制的綜合性高級中學。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前身主體為無錫市第三中學,無錫市第三中學前身為私立無錫中學,創辦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920年。2000年7月,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由無錫市第三中學與無錫市中山高中(原市八中,校址在近代無錫教育淵藪之地的「孔廟學宮」)合並組建。
3、玉祁高中
無錫市玉祁高級中學的是一所充滿朝氣的年輕的江蘇省四星級高中。其歷史悠久、環境優美、勇於開拓、特色鮮明和質量上乘並彰顯蓬勃的活力。學校始建於1926年,由清末留學劍橋大學的薛頌華先生創辦。
4、無錫市洛社高級中學
無錫市洛社高級中學,始建於1940年春,學校原址在洛社上塘王羲之洗硯池旁,1997年易地新建。2002年,初、高中正式分設,獨立建制。學校於1998年4月被批准為錫山市重點中學,1999年晉升為江蘇省重點中學,2004年4月被確認為省首批三星級普通高中,2006年12月評為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5、堰橋中學
江蘇省無錫市堰橋高級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市級重點高中。2015年4月13日,江蘇省教育廳發布江蘇省2014年普通高中星級評估結果,無錫市堰橋高級中學赫然在列。堰橋高中晉升為省四星高中,也標志著惠山區實現了四星高中全覆蓋。
『柒』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的介紹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簡稱無錫三高中,是一所公辦制的綜合性高級中學。1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前身主體為無錫市第三中學,無錫市第三中學前身為私立無錫中學,創辦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920年。2000年7月,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由無錫市第三中學與無錫市中山高中(原市八中,校址在近代無錫教育淵藪之地的「孔廟學宮」)合並組建。2001年5月,建成江蘇省重點中學。2006年7月,晉升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2009年7月,實施易地擴建。2010年,整體搬遷至無錫市新區。2據2013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佔地19.0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72萬平方米,現有36個班級,1763名學生。在職教職工172人,專任教師139人,共有省特級教師(含教授級高級教師)2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3人,市級名教師2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3人,市級學科教研中心組成員14人。
『捌』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的歷史沿革
1920年2月,學校創辦人高陽之父高秋荃去世,高秋荃常以幼年時未能多讀書為憾事,成為實業家後,一心要創辦一所學校,培植鄉梓青年,卻一直未能實現。老人去世留下遺囑,要家人代他完成這一心願。高陽決心繼承父親遺志,捐出家產創辦一所完全中學。
1920年夏,開始籌備建校。聘請唐文治、錢孫卿、薛育津、蔡兼三等十餘人組成校董事會。因為此校乃私人出資所辦,教育廳遂於校名前加「私立」二字,稱為「私立無錫中學」,簡稱「私錫中」。
1920年秋,學校暫借西水關馬氏宅第開學上課,同時籌備自建校舍。另請邑紳薛南溟(薛福成之子)在南門羊腰灣購地16畝(以後又拓寬購進十餘畝)建造教室、宿舍、實驗室、食堂、教室、辦公室及操場等。由於地價上升,高家企業股票下跌,籌款辦學面臨危機。為了繼續建校,高陽將家產變賣殆盡,建成無錫歷史上第一所私立完全中學——「私立無錫中學」。
1923年春,私錫中遷入新址,各地學子慕名前來,學生遍及江南、蘇北各縣市,並有來自浙江、廣西、貴州的學生來此讀書。高陽實踐父志,毀家以興學的事跡令年事已高、在無錫休養的著名教育家、經學大師唐文治深受感動,唐文治欣然接受高陽先生的聘請,兼任私錫中校長。他在任職十年期間,薪酬未取分文,以示對高陽的敬仰與支持。
1952年,私立無錫中學更名為無錫市第三中學。
1954年,無錫市第三初級中學建立。無錫市第三初級中學的原校址為無錫縣學所在地」孔廟學宮「。「孔廟學宮」是指無錫縣學 ,無錫縣學是古代無錫唯一的官立學校,創建於北宋嘉佑三年(1058),一名學宮,亦稱儒學、廟學,位於無錫市區學前街及睦親坊巷內。
1958年,無錫市第三初級中學更名為無錫市第八中學。
1992年,無錫市第八中學與無錫市第七中學高中部合並組建中山高中。
1999年,中山高中成為市重點中學。
2000年7月,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由無錫市第三中學與中山高中組建而成,校址位於羊腰灣。
2001年5月,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建成江蘇省重點中學。
2006年7月,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晉升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2009年7月,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實施易地擴建,增掛「無錫市國際學校」牌匾。
2010年,整體搬遷至吳文化發祥地——無錫市新區。
『玖』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的歷史
三中的前身是無錫歷史上第一所私立完全中學——「私立無錫中學」,創建於1920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高陽先生「毀家興學,造福鄉梓」,變賣全部家產籌資興辦,並由著名國學大師唐文治先生出任校長,「掌校十年,義不受薪」。 高陽父親高秋荃,是一位學徒出身的實業家,常以幼年時未能多讀書為憾事,成為實業家後,一心要創辦一所學校,培植鄉梓青年,卻一直未能實現。1920年2月,老人去世留下遺囑要家人代他完成這一心願。高陽決心繼承父親遺志,捐出家產創辦一所完全中學。 1920年夏天開始籌備,聘請唐文治、錢孫卿、薛育津、蔡兼三等十餘人組成校董事會。在討論學校名字時,高陽拒絕了校董會有關「秋荃中學」、「高氏中學」的提議,堅持使用「無錫中學」的校名,以示此校是地方事業,純為地方培育人才。校董們深為他立意為公的精神所感動,一致同意該校名。後報省教育廳備案,因此校乃私人出資所辦,教育廳遂於校名前加「私立」二字,稱為「私立無錫中學」,簡稱「私錫中」。「私立無錫中學」的校名一直沿用到1952年底。 1920年秋天,學校暫借西水關馬氏宅第開學上課,同時籌備自建校舍。另請邑紳薛南溟(薛福成之子)在南門羊腰灣購地16畝(以後又拓寬購進十餘畝)建造教室、宿舍、實驗室、食堂、教室、辦公室及操場等。由於地價上升,高家企業股票下跌,籌款辦學面臨危機。為了繼續建校,高陽賣掉了無錫三里橋同昌棉籽行、通匯橋高順昌礱坊的全部資產,但經費還是不夠,高陽又毅然賣掉了上海、無錫的自住房屋,在無錫三下塘租屋居住。 家產變賣殆盡,學校終於建成,1923年春私錫中遷入新址,莘莘學子慕名前來,學生遍及江南、蘇北各縣市,甚至有許多浙江、廣西、貴州的學生來此讀書。高陽實踐父志,毀家以興學,知者無不感動。著名教育家、經學大師唐文治,時任上海交通大學(原稱南洋公學)校長, 因年事已高,雙目近乎失明,在錫休養,但聽及高陽父子辦學義舉,甚為感動,便欣然接受高陽先生聘請,兼任私錫中校長以示支持。為了表示對高陽毀家興學的敬仰,唐文治任職十年分文不取。在高陽、唐文治的精神感召和嚴格治理下,全體師生兢兢業業刻苦教學,私錫中聲譽鵲起,譽滿江南。 私立無錫中學是無錫歷史上第一所由民族資產階級中的有識之士完全憑借自身有限的資金實力創辦的完全中學,高陽先生的辦學是真正的「傾其所有」。學校開辦之初,經費拮據。高先生從自己在大學任教的400元薪金中拿出錢來支持學校。學校教師大受感動,自動減薪10%。學生曾要求在校園中樹立高秋荃銅像,但高陽一概拒絕。高陽的弟弟高明、兒子文凱、文尹及其親族在私錫中上學時,一切學雜費用,全部照繳,從不特殊。現在,三高中還保留了當年建校時的一塊奠基石,石上署名的是校長唐文治和校董會董事長薛翼運(南溟),而作為創辦人的高氏,則未留任何痕跡。
『拾』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的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15年高考,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一本上線122人,上線率21.03%。二本以上上線430人,進線率74.14%,是市區同類學校中唯一突破70%的學校。其中文科進線率為68.23%,理科進線率為77.06%。理科最高分395分,全省排名534名;文科最高分378分,全省排名561名。
2014年高考,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一本進線人數為94人,進線率為17.09%。共有377名學生進入二本線,進線率為68.55%。另有3名藝術生全部進入本科線。
2013年高考,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二本達線346人,二本上線率為56.81%。
2012年高考,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本二達線357人,二本進線率58.72%。2012年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成績,一次性通過率100%
競賽成績
2015年,三高中」文治文學社「在第十七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中一人獲特等獎,一人獲一等獎,三人獲得二等獎,一人獲得三等獎。
2015年,三高中獲得無錫市區校園足球高中聯賽第四名。
2014年,第三十一屆全國中學生物理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一名同學獲二等獎。
2014年,第28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江蘇賽區)暨2014年度江蘇省中學生化學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4名同學榮獲二等獎,1名同學榮獲三等獎。
2014年江蘇省生物奧賽中,一名同學獲省二等獎,5名同學獲省三等獎。
2014年,江蘇省高一學生「吉爾多肽杯」化學競賽中,一名同學獲省一等獎,2名同學獲省二等獎。2名同學獲省三等獎。
2014年江蘇省學生電腦作品活動中,1名同學獲電腦動畫項目普通高中組一等獎,1名同學獲微視頻項目普通高中組二等獎。
2014年,第十九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中,4名同學獲一等獎,9人獲二等獎,14人獲三等獎。 2015年,「魅力三月」女教工攝影大賽中,共有30位老師參賽,五位老師獲得一等獎。
2014年,無錫第三高中教師成晨撰寫的《閃光的日子》一文,在江蘇省總工會舉辦的「幸福女性、快樂工作」主題徵文活動中獲得三等獎,並由紅旗出版社出版的《幸福密碼》一書收錄。
2013-2014學年「高陽杯」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中,6名教師獲得一等獎,7名教師獲得二等獎,7名教師獲得三等獎。
2010年,年內省「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資助課題《原形閱讀理論與語文教學實踐》結題;教育部「十五」規劃課題子課題《基於母語環境下的英語自主性閱讀與表達能力培養途徑研究》順利結題並獲總課題組二等獎;市級「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高中生責任感培養的實踐研究》完成中期評估。共發表論文30篇(其中專著2本),省級以上獲獎論文64篇,市級獲獎論文23篇,人均0.89篇。各級各類教工競賽30人次獲獎。 校訓:誠 弘 勤 毅
「誠」有忠誠、誠實之義,對於國家、事業而言要忠誠,對於做人而言要誠實;「弘」有廣大深遠之義,寓意立志要高原,學識要廣博;「勤」有勤奮、勤勞之義,時刻提醒著學生對於學習、勞動、生活要保有積極的態度。「毅」有堅毅、毅力之義,鼓勵學生對目標的追求要堅定不移,實現目標要有鍥而不舍的恆心。
校訓、校風是教育的目標,是對學生人格上的積極要求,是學校必須反復強調、並長期給予學生薰陶才能形成的。學校的教育工作必須圍繞校風、校訓來進行。
校風
愛國、勤奮、求實、創新
教風
學高身正、誨人不倦
學風
樂於學習、勤於思考、勇於創新
四個學會
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
五自能力
自學、自理、自強、自護、自律
五德要求
禮儀、守紀、勤儉、誠實、責任
校徽說明
1、校徽圖案的主題:用紅色的飄帶將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的簡稱「三高中」拼音的首字母S、G、Z盤成的一個「中國結」。整體圖案形似一朵綻開的鮮花,又如一團燃燒的火焰,寓含著對祖國的火熱深情,象徵著團結、和諧、有序、規范,包含著對學校的事業輝煌、前景美好的祝願。
2、圖案以藍色為底、紅字為中心、金邊鑲嵌。其中,紅色代表學生青春似火、積極向上,淺藍色是學校的標志色。在形象上非常直觀地表現為紅色的「中國結」在藍天上飄舞,意味著校園環境美好寬闊,校園生活豐富多彩,生動活潑。
3、圖案中S、G、Z三個字母的書寫一筆呵成、環環相扣、變化曲折、剛柔相濟,上下左右、前後始終、對稱與非對稱、閉合與開放。這是「中國結」內涵深邃的可究之處。
4、該圖案適合於製作成校徽、紀念徽,也便於今後學校開展對外交流(包括國際間學校的交流)互存紀念。也很適合於在校服、運動服上製作學校標記,較少與社會上其他企業、學校的標記發生形象上的重疊現象。
5、該圖案便於學生在各項宣傳工作中繪制,紅色飄帶的「中國結」可一筆勾勒而成,幾何圖案簡便易畫,色彩反差鮮明,視覺沖擊力強,絕大多數同學都能達到繪制校標的能力和要求。
學生社團
截止至2013年2月,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已成立9個學生團體。 文治文學社文治校園電視台瘋狂英語社三高中青年志願者協會悠悠球社輪滑社書畫社器樂社電影愛好者協會共參考資料: 學生會 學成會部門主席團宣傳部文藝部生活勞動部學習部紀檢部體育部社團聯合部參考資料: 無錫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唐調學習小組
「唐調」是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首任校長、國學大師唐文治先生在其國學生涯中傳承的中華古文吟誦調,又稱「唐氏讀文法」,直接繼承清代桐城派古文誦讀法,在民國時期流布江南,習者眾多。2010年10月無錫市人民政府批准「唐調」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受牌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為保護責任單位。
2012年3月16日,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中學召開「唐調學習小組成立會」,正式成立「無錫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唐調學習小組」。「唐調學習小組」成員來自高一年級各班,組長由高一(5)班葛菁同學擔任,指導老師是徐忠憲、李小蓉、吳衣豐。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成立「唐調學習小組,是保護、傳承唐調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