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淳安縣有哪些初中學校
千島湖初中復 南山學校制 青溪初中 大市初中 楓樹嶺初中 汾口鎮中 中洲鎮初級中學 浪川初中 姜家初中 威坪初中 臨岐初中 塘村中校 王阜初中 里商初中 金峰中校 屏門鄉初級中學 目前還有淳安二中
Ⅱ 淳安的文物古跡
淳安文物古跡 淳安歷史悠久,有眾多的文物古跡。據五十年代後期普查、發掘,有備無患39處文物單位。其中有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也有徰代烈士紀念碑,上下數千年。到了八十年代前期,從中選出具有一定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古跡23處,列為保護單位,其中省級3處,縣級15處,其他5處。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銅山銅礦遺址:位於淳安西南愯楓樹嶺鎮內的洪洞山北坡,系唐代天寶八年(750年)置場采銅的遺址。遺址由四條老礦洞、礦碴堆、摩崖石刻題記、房屋殘基五部分組成。老礦洞處在洪洞山的腰部,平均進深近80米,洞中有豎井、斜井、平巷,有坑木、螞蝗釘、木輪、陶缽等遺物,采鑿痕跡清晰可見。摩崖石刻長60厘米,寬30厘米,直刻四行楷書:「大唐天寶八年開山地取銅,至乾元元年七月,又至大歷十年十又二月再采,續至元和四口"。兩座圓形冶煉爐基,殘高40-60厘米,直徑115-195厘米,用石疊砌而成,爐內尚存木炭,爐外尚有白雲石碎堆。礦碴堆積平均厚約2米,最厚處約5-6米。銅山銅礦遺址,是浙江省已發現的唯的一處有確切題記的古代采礦冶煉遺址,對研究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和生產關系具有重要的價值。
方臘洞:方臘洞原名幫洞, 位於淳安西北部葉家鄉境內,是方臘首義和補俘的地方。北宋未年,異敵入侵,朝廷腐敗,苛捐雜稅繁多,民不聊生,青溪傭工方臘補迫於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在洞源里村揭竿起義。自號「聖公「,建元「永樂「,聚眾十萬人,接連攻克浙、皖、贛三省六州五十二個縣,威震東南。數月後,方臘失利,退守故里,在幫源洞被俘,八月在汴京就義。方臘洞深22米,內分上中下三層,可容五、六十人。洞口豎有石碑一方,上書「方臘洞「三字,是郭沫若手跡。方臘洞附近還有一「風洞「和一個「觀音洞「,史稱方臘「深據岩屋有三窟「,在方臘退守故里時,皆為藏身,藏兵之處。與威坪鎮隔湖相望的「方臘洞「是方臘起義的古戰場,目前已經開發成為風景區,供人游覽。
鎮壓礦工斗爭告示碑:該碑是明代嘉靖年間鎮壓礦工罷工斗爭的遺物,原豎立在姜家鎮甘塢附近,1958年移至縣城有關部門保存。碑高2.5米,寬0.8 米,刻有直行楷書碑文為「欽差總督軍門示:訪得流動婺源等處強賊,具系各礦場哨聚奸徒,貽害三省,非一日矣。已經題奉,欽依調兵剿滅,將各山礦場嚴加封禁外,今後敢有違禁潛入挖掘者,許經地方及保甲人等拿解。如人眾,即報官發兵追剿。若容隱接濟者,地方保甲人等照軍法一體重究不恕。故示,嘉靖四十五年五月初一日立。「明代礦業由官家經營,重役壓榨,礦工無以為生,被迫罷工反抗或進山據險采礦。朝廷兵追剿,並立此碑。告示碑反映了當時礦工斗爭情況,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15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屬於宋代的有瀛山書院遺址、鐵進、鐵鍾三處,屬於明代的有琅官塔、龍門塔、密山骨塔、余氏家廳、餘四山墓、方氏家廟六處,賂於清代的有洪家兩坊,屬於民國時期的有紅軍標語牆、白馬烈士紀念碑和茶碣、王阜烈士墓。
瀛山書院遺址在本書中另有介紹,這里不再重復。鐵井,原在淳安縣城西,舊稱西井。宋政和七年(1117)鑄鐵圈以護井口,1958年冬移至新縣城千島湖鎮,置於新井之上。井圈直徑1.14米,高0.58米,厚0.02米。鐵鍾,原在淳城孔廟中的魁內,現懸掛在龍山鍾檔頂層。鍾身通高1.99米,下沿直徑1.24米,是南宋寶佑四年<1256年終的鑄品.
琅官塔通高39米,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龍門塔通高27米,建於明朝隆慶年間。皆為六面七層磚塔,塔中有旋梯供人一下,基本完好。
骨塔是明代密山庵僧人圓寂後殮骨之所,位於東南湖區密山島的頂部,現存三座,皆為六面柱狀石結構,主塔全高2.58米,兩座副塔全高3.27米.
余氏家廳又名象賢堂,堂內有匾額、壁掛十面,皆為明,清兩代的手跡.餘四山墓是明代待御餘四山的墓地.以上兩處文物皆在淳安西部汾口鎮內.
紅軍標語牆,是紅軍在所不1934年9月平18日途經白馬時,寫在石柱口村上牆上的24條標語,宣傳抗日,具有重要史料價值,烈士紀念碑,是為紀念在"白馬之戰"犧牲的紅軍戰士而建立的.茶碣,王阜兩處烈士墓,是為解放淳安時犧牲的解放軍指戰員修建的.這些建築已成為後人紀念先烈的場所.
*其他文物古跡
在其他文物古跡中,有古代文化遺址5處,古墓葬12處,古建築9座<群>,匾額碑刻9面,館藏文物300多件.其中五龍島遺址屬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距今約4000多年.宋寧宗楊皇後家族墓址還有遺址可尋.宋代名儒朱熹的手跡尚存.建於宋代淳熙元年<1174年>的尹山庵毀於"文革"中,尚有庵址及碑刻.明太祖朱元璋駐兵千畝田,因建大明寺,御賜"與國同休"石匾保存至今,明代名臣"三元宰相"商輅的故里人丁興旺,故居風貌依舊,明代書畫大家董其昌書題的"科甲第一家"匾額保存完好.還有許多很有價值的文物古跡散存在民間.這些文物古跡有待於發掘、考證、修繕、保護,不使消滅或流失,重現其歷史的價值.
Ⅲ 哪些快遞能寄到杭州市淳安縣王阜鄉
EMS一定抄到的,就是郵局的快遞,可以襲到村. 只要有人的地方都能送到,全國無盲點。
現在其它大的快遞公司都應經開通鄉鎮了,如圓通、申通、韻達、中通、匯通、天天、宅急送,順豐,國通,全峰,快捷,優速,速爾,邦德,京東等您可以登錄他們的官網,查詢到不到,看看他們的派送范圍。在派送范圍內就能到,有些雖然查不到,實際已開通了。好多鄉鎮只有一個快遞點,經營好些家快遞。這些快遞一般到鄉、鎮,可自取。或者查詢縣、區級網點的電話,咨詢到不到鄉、鎮
Ⅳ 淳安縣王阜鄉王阜村是王羲之的後人嗎
是的。 據《王阜王氏宗譜》記:「王姓本周靈王太子晉之後,因敗狄有功、賜姓專王氏,郡居太原屬。由太原派居琅琊,而至江左,由江右派流會稽山陰……右軍(即王羲之,子獻之,子敬遷臨安錦沙村……)五十六世訓公為宋翰林檢閱,遷居青溪屏山(即屏門)……訓公五世孫壽公徙居陰塢。」陰塢,與屏門一山之隔,距王阜2里地,據傳,王壽公挑著行李從屏門翻過胡坑嶺,至嶺腳看到四周古木參天,遮天蔽日,故曰「陰塢」。後來繁衍至七世孫耳公,遷洪阜,洪阜,傳說為洪姓人居住,因王姓發得快,即稱王阜。再傳到十三世趙員公,分支徙居柳塘。八都王姓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後裔。
Ⅳ 急求淳安縣最貧困的學校
淳安縣最貧困的學校王阜鄉這邊,你們就去王阜初中好了,我們那邊全都是山,我也是從那裡畢業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