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清遠市第一中學de huojiang校史
學校創辦於1928年2月,隸屬於中華民國清遠縣政府,初名為清遠縣立初級中學,1943年7月獲准增設高中,同月更名為清遠縣立中學,1947年3月為紀念邑人陳可鈺將軍(清遠石潭人,字景瑗,曾任孫中山總統大本營警衛團團長,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副軍長),更名為清遠縣立景瑗中學。建國後,政府接收學校,復更名為清遠縣立中學,並先後易名為清遠縣第一中學、清城中學、清遠縣清遠中學,1988年清遠撤縣設地級市,學校更名為清遠市清遠中學,1990年12月更名為清遠市第一中學。
清遠市第一中學是廣東省一級學校,清遠市重點中學。校園佔地面積81974平方米,現有建築面積66432平方米。學校布局合理,視野開闊,綠林成蔭,碧草如茵,鳥語花香,安靜整潔。現有教學班58個,學生3360人,教職工227人。
學校教學樓、科學樓氣勢恢宏。此外,還建有辦公樓、圖書館、體育館、地理園、生物園、天文圓頂以及各種體育場所,2001年4月千兆校園網建成並投入使用,校園網覆蓋整個教學區及校園內的教職工宿舍。目前,全校共有4個電腦室,68個教室配備了多媒體教學平台。
學校現有教職工227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50人,一級教師52人,先後參加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培訓以及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培訓的5人;被評為全國、省、市優秀教師20多人;一批教學骨幹成為省、市學科帶頭人。
學校確立「德、能、謙、信、勤」的校訓,形成「自強不息,和諧發展」的校風,「厚德博學,善導精研」的教風和「品學兼優,自主探究」的學風,逐步形成「傳承創新,以德立校,人才強校」的辦學思想。學校把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用立體教育代替下面教育,實現封閉性教育向開放性教育的轉變;用全面發展人才代替書生型被動接受,實現教師為中心向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轉變;用「合格+特長」代替「英才教育」,實現只面向少數尖子學生向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的轉變;用現代教育手段代替陳舊的教育模式,實現單渠道向多渠道、多媒體教育的轉變。
多年來,高中畢業會考優良率一直在90%以上,高考升學率保持在95%左右,重點本科、普通本科、省大專以上的上線人數不僅為全市第一,而且在全市所有高中學校中遙遙領先。在上省大專線以上的學生中,普通本科多於省大專,重點本科多於普通本科,呈倒寶塔式。2003年高考上線率高達98.9%,其中本科上線率83%。每年在全國和省、市各類競賽中獲獎的學生逾百人。1994年12月通過了「廣東省一級學校」的評估驗收,並先後被評為省、市「校容校風建設先進單位」、省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省中小學普及普通話先進單位、清遠市建市十周年先進單位、省「綠色學校」、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性學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目前,學校已經成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而努力,新建了圖書館大樓、學生宿舍大樓、教師工作用房及新教學大樓,力爭在2006年達到60個教學班的規模,把學校辦成校風好、質量高、環境美、現代化的示範性學校。
今清遠市第一中學校園,古名瑞峰,是明清時清遠瑞峰書院故址。
瑞峰書院,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由憲副督學潘上虞倡建,址設松樹崗(今清遠中學),後廢。清康熙年間知縣張哲修復,孫繩祖重修。乾隆二年(1737年)知縣陳哲遷建於學宮之左,二十一年知縣王珍復遷於松樹崗,之後又幾經興廢。光緒三十二年 (1906年)廢科舉興學堂,書院改稱學堂。
⑵ 清遠市第一中學的學校領導
職務姓名任職時間校抄長朱業修1928.2-1937.1校長張沛森1937.2-1939.7校長朱履吉1939.8-1940.1校長梁翰清1940.2-1943.1、1946.8-1949.9校長李肇彬1943.2-1946.7校長崔耀基1943.8-1946.7校長雲昌遇1950.2-1950.12校長趙英伯1951.1-1952.2校長梁慶邦1953.3-1955.5校長李適存1956.9-1968.5、1980.4-1997.5校長傅立真1978.6-1980.4校長庄梅鈺1984.4-1997.5校長黎沛琪1997.6-1999.3校長魏克書1999.3-2004.4校長何遠馳2004.4-2010.8參考資料:
⑶ 清遠市第一中學收費如何
980元一學期(不包括下面的)
300元住宿費
6元體檢費
⑷ 清遠市第一中學怎麼樣
清遠市第一中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清遠市第一中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⑸ 清遠市第一中學學生人數
清遠市第一中學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上重點本科線288人,上本科線以上791人,上省大專A線以上968人,上大專B線以上1138人。總分800分以上2人;總分700分以上70人。單科800分以上11人次,700分以上292人次。其中語文科溫翠儀850分,李繼樹828分,林曉欣816分;張浩、鍾利強數學809分,袁瑞英語802分,嚴偉洲綜合821分,譚美蘭歷史822分
⑹ 清遠市第一中學(清中)VS清遠市華僑中學(僑中) 本人是清遠人,有請對清遠市的這兩所重點高中比較了解
先自我介紹,本人對清遠高中教育特別熟悉——親戚里高中老師不少,堂表兄姐就讀高中多所,自己當年為選高中也由此關注得太多太多……
首先要明白:清中&僑中不是同一檔次!清中完勝僑中~請聽我娓娓道來,信服不LZ可以自己思量
【錄取線】清中高僑中很多,投考清中有風險,這是事實,當然如果成績好這不是問題了。另外聽說清中12年和13年將不再擴招,即系回復到06年時招生20個班這一數量。這意味分數可能比往年要高了!僑中貌似沒消息,應該還是保持往年招生規模!分數線變化幅度不大!
【學校規模】{人數規模}僑中清中同是經歷了擴招,僑中現在已經人滿為患了,弊端有校設施未完善與學生增加的矛盾(水電飯後勤供應)擴招與控制學生素質的矛盾(學生不和諧行為):而清中擴招過程中一直有清實這一所謂「新校區」消化高一級人口,而且學生素質還是可以的。
{硬體規模}僑中是原僑中和區中的合並品,新學校,教育設施要新有新、要多有多!校舍是新的,操場是新的,這清中當然不能相提並論。所以要比新和多僑中勝!但清中不多但全,要籃球場足球場都有都足夠,乒乓球台更是,生物園地理園都有而且看得著用得著,還有多個天文台。說明一下,這里和後面所說的清中都是不包括清實了,因為清中即將回歸本部了。如果加清實,那麼清中很多設施也是新的。當然清中也不是沒缺點的,它的飯堂伙食是欠缺完善的,但瑕不掩瑜吧。
【師資力量】看特級教師,清中多僑中少,清中劉桂梅還是市語文科帶頭人,考北大的語文就是他教的重點班;看其他教師,僑中的原班人馬有原僑中和區中,區中的還行,原僑中的就顯弱了,新的人馬都是全國招聘的,但要明白,13年要改革了,全城區高中歸市管,初中歸區管,但此前的情況是清中歸市管,僑中歸區管,教師入區編制,眾所周知市的高中工資要高,所以好老師都往市屬的高中跑,這是定律!所以即使外省的人才教員都會首選清中。
【重本本科率】這個就不用說了吧,即使清中近年衰落了不少,但無論重本人數,重本率還是遠遠高於市裡任何高中的(當然盛興除外,它畢業班只有幾十人,十幾個重本那比例就上去了)。
【學習氛圍】
這個也不用說了吧,有聽過清中宿舍里的女生夜晚躺在床上都想立刻爬起來看書這故事嗎?能上清中的會學習的是大多數,在如此競爭激烈的氛圍里,你能不學習嗎?除非你壓根不想考大學。僑中就不說了,差距是明顯的。那些讀僑中的初中同學里即使愛校也是承認兩校學習上的差距的,沒有例外~
【學校規章制度】僑中的是挺寬松的,也自由。清中的是不松,也確實不嚴,只要做好學生的分內事——學習,基本那些條文與你無關,就是這樣。
【教學設施、運動場地】上面已經提及了,就不說了。
【校服】僑中校服紅佩紫,還是叫藍呢?質地很尼龍,很少棉,很靜電,很運動服,很像清新那個鳳霞中學。可能是挺青春新穎的設計吧~。清中質地柔軟多棉。和廣州那邊的中學是一style的,清新,簡練,精神,配色舒服。
【再說多一些】如果你還在選高中,得注意了,市的田家炳和清城中學據說要合並了,校區設在大學城那邊,這肯定是全寄宿了;
僑中也該全寄宿了~僑中在洲心那邊,交通較不便,僑中嘛,經過合並建立以來,覺得依舊進步不大,僑中有奧數重點班,基本上清中線多點就能進吧,但進了考不上重本本A的都聽說過,但僑中的課外活動會比較多,實踐課搞得很好;
清中是可以走讀的,清中幾年內會受到60個班了,據說要整體回歸本校,看得出要回歸精英教育的決心,相信未來幾年會進步的,但清中可能社團活動會少點,如果愛活動的就要權衡一下了,清中地近市區,燈紅酒綠,要小心校外誘惑。當然交通方便,校外食肆早餐店麵包店水果店什麼都近都多,是有條件既學習又生活得滋滋潤潤的。
以上是個人見聞,加分析,難免磣雜些主觀因素,但也算可中可肯吧,LZ可以參考參考。嗯,就這樣,希望要考試的學業進步,要工作的升職加薪吧~
⑺ 清遠市第一中學校長電話 現在的
。乃可以去一中的網站上去看。那裡有寫的。或者宣傳單。准考證神馬的都有寫的。
⑻ 想了解一下清遠市第一中學。。
清遠市第一中學始建於1504年,是廣東省一級學校,清遠市重點中學,清遠市內首間國家級示範性容普通高中。校園佔地面積81974平方米,現有建築面積66432平方米。學校布局合理,視野開闊,綠林成蔭,碧草如茵,鳥語花香,安靜整潔。現有教學班80個,學生4417人,教職工328人。學校教學樓、科學樓氣勢恢宏。此外,還建有辦公樓、圖書館、體育館、地理園、生物園、天文圓頂以及各種體育場所,2001年4月千兆校園網建成並投入使用,校園網覆蓋整個教學區及校園內的教職工宿舍。目前,全校共有4個電腦室,所有教室配備了多媒體教學平台。
⑼ 清遠市第一中學實驗學校學費
跟清中的一樣的,如果你是考進去的,,環境真的好好哦,清中實在太難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