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一奧數題及答案
一隻老虎發現離它10m遠的地方有一個兔子,馬上撲了過去,老虎跑7步的距離兔子要跑11步,但兔子的步子密,老虎跑3步的時間兔子能跑4步。問:老虎是否能追上兔子?如何追上,要跑多遠的路?
(11×3):(7×4)=33:28. 老虎能追上兔子。
設老虎跑x米的路
x:(x-10)=33:28
解得x=66
答 :老虎跑66米追上兔子。
某市劇院舉行文藝演出,價格是:一等席300元/人,二等席200元/人,三等席150元/人,某印務公司組織員工36人去觀看,計劃購買2種席票,共用去5850元,你能設計幾種購票方案供印務公司選擇?請說明理由
一等30,二等20,三等15,共用585元,兩種席票,共36人
由上能看出,必須有三等15元的席票且人數為奇數,設有X人
其他的36-X人
方案1:15X+20(36-X)=585
X=27人,二等席票9人
方案2:15X+30(36-X)=585
X=33人,一等票3張
甲車長0.12千米,速度為60千米/時;乙車長0.13千米,兩車同向而行,當乙車的車頭追上甲車的車尾後,又經過3分鍾乙車的車尾離開甲車頭,求乙車的速度
乙車速度為X,
過3分鍾甲車運行60*3/60=3千米
此時3分鍾內乙車運行距離=3+0.12+0.13=3.25千米
乙車速度X=3.25/(3/60)=65千米/小時0|評論
檢舉|2013-01-31 22:00熱心網友1.一個兩位數,十位數字是x,各位數字是x-1,把十位數字與各位數字對調後,所得到的兩位數是什麼?
2.小小的媽媽帶m元錢上街買菜,她買肉用去了二分之一,買蔬菜用去了剩下的三分之一,那麼她還剩多少元?
相關答案:
第一題:11X-10
第二題:M-m/2-m/2/3=1/3M 元
如下圖,第100行的第5個數是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是4955
由圖的左邊最外層1 2 4 7 11 16 得後面的數總是比前面的數大,
而且第2個比第1個大1....第3個比第4個大2....第4個比第3個大3..第5個比第第4個大4....第6個比第5個大5..........所以可以設左邊最外層中第n個數為x 則x等於〔1加2加3加……加〈n—1〉〕.......所以第100行的第1個數為〔1加2加3加……加〈100—1〉〕等於4951
所以第100行第5個數為4955
一、計算1+3+5+7+…+1997+1999的值。
二、若2x+|4-5x|+|1-3x|+4的值恆為常數,求x該滿足的條件及此常數的值。
三、已知
1 2 3
--- + --- + --- = 0 ①
x y z
1 6 5
--- - --- - --- =0 ②
x y z
x y z
試求 --- + --- + --- 的值
y z x
四、在1,2,3,…,1998中的每一個數的前面任意添上一個「+」或「-」那麼最後計算出來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五、某校初中一年級舉行數學競賽,參加的認識是未參加人數的3倍,如果該年級減少6人,未參加的學生增加6人,那麼參加與未參加人數之比是
2:1 求參加競賽的與未參加競賽的認識以及初中一年級的人數
答案:一題:
原式=(1+1999)*[(1999-1)/2+1]/2
=2000*1000 /2
=1000000
二題:
2x+|4-5x|+|1-3x|+4的值恆為常數,則
4-5X≥0,1-3X≤0
所以:1/3≤X≤4/5
原式=2X+4-5X+3X-1+4=7
三題:
由②得:1/X=6/Y+5/Z代入 ①得
8/Y+8/Z=0
所以:Y=-Z代入1/X=6/Y+5/Z得:
1/X=1/Y
所以:X=Y
X/Y+Y/Z+Z/X=1-1-1=-1
四題:
在1,2,3,…,1998中,共有999個奇數,999個偶數,
無論二個偶數間的加減,其結果都是偶數,所以只考慮奇數間的關系.
因為任意二個奇數間的加減,其結果都是偶數,
所以,最後都是一個奇數和一個偶數間的加減,
所以,最後計算出來的結果是奇數.
五題:
設:未參加競賽的人數為X,則參加競賽的人數為3X,全校總人數為4X
如果該年級減少6人,則總人數為4X-6
未參加的學生增加6人,則未參加的人數為X+6,
參加的人數為4X-6-(X+6)=3X-12
參加與未參加人數之比是2:1
所以:3X-12=2*(X+6)
解之得:X=24(人),參加競賽的人數為3X=72人,全校總人數為4X=96人追問七年級奧數題 再難一點 多一點 25個 謝謝參考資料:用網路搜 初一數學奧數題
㈡ 3道奧數題
1、甲乙丙三人和修一圍牆,甲乙合修了5天完成了3分之1,乙丙合修2天完成了餘下的4分之1,然後甲丙兩人合修5天才完成.整個工程勞動報酬600元,問乙應分多少錢.
甲乙共做了1/3,甲乙的工效和是1/3除以5,得1/15;
乙丙共做了(1-1/3)*1/4=1/6;乙丙的工效和是1/6除以2,得1/12;
甲丙共做了(1-1/3-1/6)=1/2;甲丙的工效和是1/2除以5,得1/10;
將上面三組工效和相加,就得到2(甲+乙+丙)的工效和,即(1/15+1/12+1/10)=1/4;再除以2,就得到甲乙丙的工效和,即1/4除以2,得1/8。
因為甲丙的工作效率和是1/10,所以用甲乙丙三個人的工效和減去甲丙的工效和,就是乙的工作效率,即(1/8-1/10)=1/40。
因為乙一共做了(5+2)天,乘以工效1/40,得7/40,說明乙完成了全部工程的7/40,這份工作的總金額是600元的話,乙應獲得600的7/40,用600*7/40=105元。
2、三年一班共有學生49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3人,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3、圖書館的書架上、下層共存書230本,如果從下層拿出15本放入上層,兩層書架上書的本數就同樣多,上、下層原來各有書多少本?
1.同學們去參加野營活動.一個同學去領碗,老師問他領幾個,他說55個,老師有問多少人要碗?他回答1人一個飯碗,2個一個菜碗,3人一個湯碗?請你算算有多少個同學領碗?
答案:30個
想1人一個飯碗,2個一個菜碗,3人一個湯碗,那麼同分以後就是6人就用11個碗,5個11就是55人,就是30人.
2.100名學生參加考試,答對第一題的學生有81名,答對第二題的學生有91名,答對第三題的學生有85名,答對第四題的學生79名,答對第五題的學生74名,答對三道題以上的算合格,問:合格的一共是多少人?
答案沒有把握
答對:81 91 85 79 74
答錯:19 9 15 21 26
{81+91+85+79+74}除以3=答案
3.在靜水中,甲船的速度是每小時19千米,乙船的速度是每小時23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時4千米,甲船開出港口順水航行2小時後,乙同向開出,問乙船多少小時後可以追上甲船?
答案:甲開出2小時的行程是:2*(19+4)=46千米
乙追上的時間是:46/(23-19)=11。5小時
回答者:429623319 - 試用期 一級 11-30 18:31
1、甲乙丙三人和修一圍牆,甲乙合修了5天完成了3分之1,乙丙合修2天完成了餘下的4分之1,然後甲丙兩人合修5天才完成.整個工程勞動報酬600元,問乙應分多少錢.
甲乙共做了1/3,甲乙的工效和是1/3除以5,得1/15;
乙丙共做了(1-1/3)*1/4=1/6;乙丙的工效和是1/6除以2,得1/12;
甲丙共做了(1-1/3-1/6)=1/2;甲丙的工效和是1/2除以5,得1/10;
將上面三組工效和相加,就得到2(甲+乙+丙)的工效和,即(1/15+1/12+1/10)=1/4;再除以2,就得到甲乙丙的工效和,即1/4除以2,得1/8。
因為甲丙的工作效率和是1/10,所以用甲乙丙三個人的工效和減去甲丙的工效和,就是乙的工作效率,即(1/8-1/10)=1/40。
因為乙一共做了(5+2)天,乘以工效1/40,得7/40,說明乙完成了全部工程的7/40,這份工作的總金額是600元的話,乙應獲得600的7/40,用600*7/40=105元。
2、三年一班共有學生49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3人,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3、圖書館的書架上、下層共存書230本,如果從下層拿出15本放入上層,兩層書架上書的本數就同樣多,上、下層原來各有書多少本?
三座猴山共有500隻猴子,第二座山上的猴子只數是 第一座猴山的只數的3/5,第三座猴山上比第二座山上少39隻猴子。第三座山有多少只猴?
某小學低年級人數是中、高人數的2/3,中年級是低、高年紀的3/5,高年級比中年級少72人。這所學校共多少人?
1、一次會餐提供三種飲料。餐後統計,三種飲料共用78瓶;平均每2人飲用一瓶A飲料,每3人飲用一瓶B飲料,每4人飲用一瓶C飲料。問,參加會餐的人數是多少人?
小學奧數題應該不用方程的辦法求解
平均每人飲用飲料數為:1/2+1/3+1/4=13/12 瓶
參加會餐的人數是:78*12/13=72 人
2、1+2*3+4*5+6*7+……+100*101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
奇數
因為1+偶數+偶數+........+偶數=奇數
3、一次數學考試共20道題,規定答對一題得2分,未答不得分,答錯倒扣1分,小明得了23分,他未答的題為偶數。問,他答錯幾題?
三)
這題應屬於雞兔同籠問題了.
1.滿分為40分
2.小明僅得23分,少了40-23=17分
3.每錯一題扣一分,即比做對少得3分
每少做一題得0分,即比做對少得2分
4.由於17<3*6,所以小明最多錯5題
5.以下分為幾種可能的情況進一步討論
假定小明一題未錯,則17分都是由於未做造成,但17不是2的倍數,所以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
假定小明做錯1題,17-3=14,則未做14/2=7題.答案是做對12題,錯1題,未做7題,共得23分
假定小明做錯2題,17-6=11,但11不是2的倍數,所以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
假定小明做錯3題,17-9=8,則未做8/2=4題.答案是做對13題,錯3題,未做4題,共得23分
假定小明做錯4題,17-12=5,但5不是2的倍數,所以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
假定小明做錯5題,17-15=2,則未做1題.答案是做對14題,錯5題,未做1題,共得23分
所以應該有三種答案
.某商品原售價50元。因銷售不暢,10月份降價10%。從11月份開始漲價,12月份的售價為64.8元。求11,12兩個月的平均漲價率是多少?
2.果品公司購進蘋果5.2萬公斤,每公斤進價是0.98元,總計付運費、勞務費等1840元。預計途中損耗1%,如果希望全部進貨銷售後能獲利17%,那麼每公斤蘋果零售價應當定為多少元?
3.某種商品由於進貨價格降低15%,售出價保持不變,使得利潤率提高了21%,求現在的利潤率。
答案;1.某商品原售價50元。因銷售不暢,10月份降價10%。從11月份開始漲價,12月份的售價為64.8元。求11,12兩個月的平均漲價率是多少?
10月價格是:50*(1-10%)=45元
64。8/45=1。44
因為:1。2*1。2=1。44,所以平均增長率是:1。2-1=0。2=20%
2.果品公司購進蘋果5.2萬公斤,每公斤進價是0.98元,總計付運費、勞務費等1840元。預計途中損耗1%,如果希望全部進貨銷售後能獲利17%,那麼每公斤蘋果零售價應當定為多少元?
解法1
設:每千克蘋果定價為x元,則由題意:
(52000*0.98+1840)*(1+17%)=52000(1-1%)x
可以解得:
x=1.2元.
所以應該定價為1.2元每千克
解法(2)
0.98*52000+1840=52800元
52800*(1+17%)=61776元
61776÷[5.2*10000*(1-1%)]=1.2元
每千克蘋果的售價應當定為1.2元
3.某種商品由於進貨價格降低15%,售出價保持不變,使得利潤率提高了21%,求現在的利潤率。
設原進價為100,則利潤是X,售價是100+X
現在的進價是100*(1-15%)=85,售介相同,則
現在的利潤是100+X-85=15+X
利潤率是(15+X)/85=X/100+21%
3/17+X/85=X/100+0。21X=19
則現在的利潤率是:(15+19)/85=40%
1.同學們去參加野營活動.一個同學去領碗,老師問他領幾個,他說55個,老師有問多少人要碗?他回答1人一個飯碗,2個一個菜碗,3人一個湯碗?請你算算有多少個同學領碗?
答案:30個
想1人一個飯碗,2個一個菜碗,3人一個湯碗,那麼同分以後就是6人就用11個碗,5個11就是55人,就是30人.
2.100名學生參加考試,答對第一題的學生有81名,答對第二題的學生有91名,答對第三題的學生有85名,答對第四題的學生79名,答對第五題的學生74名,答對三道題以上的算合格,問:合格的一共是多少人?
答案沒有把握
答對:81 91 85 79 74
答錯:19 9 15 21 26
{81+91+85+79+74}除以3=答案
3.在靜水中,甲船的速度是每小時19千米,乙船的速度是每小時23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時4千米,甲船開出港口順水航行2小時後,乙同向開出,問乙船多少小時後可以追上甲船?
答案:甲開出2小時的行程是:2*(19+4)=46千米
乙追上的時間是:46/(23-19)=11。5小時
回答者:429623319 - 試用期 一級 11-30 18:31
1、甲乙丙三人和修一圍牆,甲乙合修了5天完成了3分之1,乙丙合修2天完成了餘下的4分之1,然後甲丙兩人合修5天才完成.整個工程勞動報酬600元,問乙應分多少錢.
甲乙共做了1/3,甲乙的工效和是1/3除以5,得1/15;
乙丙共做了(1-1/3)*1/4=1/6;乙丙的工效和是1/6除以2,得1/12;
甲丙共做了(1-1/3-1/6)=1/2;甲丙的工效和是1/2除以5,得1/10;
將上面三組工效和相加,就得到2(甲+乙+丙)的工效和,即(1/15+1/12+1/10)=1/4;再除以2,就得到甲乙丙的工效和,即1/4除以2,得1/8。
因為甲丙的工作效率和是1/10,所以用甲乙丙三個人的工效和減去甲丙的工效和,就是乙的工作效率,即(1/8-1/10)=1/40。
因為乙一共做了(5+2)天,乘以工效1/40,得7/40,說明乙完成了全部工程的7/40,這份工作的總金額是600元的話,乙應獲得600的7/40,用600*7/40=105元。
2、三年一班共有學生49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3人,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3、圖書館的書架上、下層共存書230本,如果從下層拿出15本放入上層,兩層書架上書的本數就同樣多,上、下層原來各有書多少本?
1.同學們去參加野營活動.一個同學去領碗,老師問他領幾個,他說55個,老師有問多少人要碗?他回答1人一個飯碗,2個一個菜碗,3人一個湯碗?請你算算有多少個同學領碗?
答案:30個
想1人一個飯碗,2個一個菜碗,3人一個湯碗,那麼同分以後就是6人就用11個碗,5個11就是55人,就是30人.
2.100名學生參加考試,答對第一題的學生有81名,答對第二題的學生有91名,答對第三題的學生有85名,答對第四題的學生79名,答對第五題的學生74名,答對三道題以上的算合格,問:合格的一共是多少人?
答案沒有把握
答對:81 91 85 79 74
答錯:19 9 15 21 26
{81+91+85+79+74}除以3=答案
3.在靜水中,甲船的速度是每小時19千米,乙船的速度是每小時23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時4千米,甲船開出港口順水航行2小時後,乙同向開出,問乙船多少小時後可以追上甲船?
答案:甲開出2小時的行程是:2*(19+4)=46千米
乙追上的時間是:46/(23-19)=11。5小時
4、甲乙丙三人和修一圍牆,甲乙合修了5天完成了3分之1,乙丙合修2天完成了餘下的4分之1,然後甲丙兩人合修5天才完成.整個工程勞動報酬600元,問乙應分多少錢.
甲乙共做了1/3,甲乙的工效和是1/3除以5,得1/15;
乙丙共做了(1-1/3)*1/4=1/6;乙丙的工效和是1/6除以2,得1/12;
甲丙共做了(1-1/3-1/6)=1/2;甲丙的工效和是1/2除以5,得1/10;
將上面三組工效和相加,就得到2(甲+乙+丙)的工效和,即(1/15+1/12+1/10)=1/4;再除以2,就得到甲乙丙的工效和,即1/4除以2,得1/8。
因為甲丙的工作效率和是1/10,所以用甲乙丙三個人的工效和減去甲丙的工效和,就是乙的工作效率,即(1/8-1/10)=1/40。
因為乙一共做了(5+2)天,乘以工效1/40,得7/40,說明乙完成了全部工程的7/40,這份工作的總金額是600元的話,乙應獲得600的7/40,用600*7/40=105元。
5.三年一班共有學生49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3人,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6.圖書館的書架上、下層共存書230本,如果從下層拿出15本放入上層,兩層書架上書的本數就同樣多,上、下層原來各有書多少本?
7.三座猴山共有500隻猴子,第二座山上的猴子只數是 第一座猴山的只數的3/5,第三座猴山上比第二座山上少39隻猴子。第三座山有多少只猴?
8.某小學低年級人數是中、高人數的2/3,中年級是低、高年紀的3/5,高年級比中年級少72人。這所學校共多少人?
9.書店運來一中兒童故事書,第一天賣了30%,第二天賣的相當於第一天的120%,比第一天多賣30本.書店運來的這種故事書一共有多少本?
第一天賣的:30除{120%-100%}
一共賣的:第一天的除30%
10.學校運動會上,某班女生參加佔全班人數的6分之一,參加男生佔全班人數4分之一,參加的男生比女生多4人.這個班一共有多少人?
11.一隻掛鍾的分針{等於鍾的半徑}長20厘米.經過45分鍾後,這根分針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12.新光小學六年級有128人,已經達到體育標準的佔8分之5.而達標的女生佔5分之2,達標的男生佔5分之3,男生比女生多30人,男生佔六年級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㈢ 邏輯推理奧數題
1. 甲、乙、丙、丁四人經常為學校做好事。星期天,校長發現大操場被打掃得乾乾凈凈,找來他們四人詢問:
甲說:「打掃操場的在乙、丙、丁之中。」
乙說:「我沒打掃操場,是丙掃的。」
丙說:「在甲和乙中間有一人是打掃操場的。」
丁說:「乙說的是事實。」
經過調查,證實四個人有兩人說的是真話,另外兩人說的是假話。這四人中有一人打掃操場,你知道是誰打掃的嗎?
解:已知四人中有兩人說真話,有兩人說的是假話,要麼同說假話,同樣可以推理出甲和丙也是同說真話和假話。但是甲和丙至少有一個人說真話,因為他們指明了做好事的在四人中,所以甲、丙同說真話,再根據她們說的話可以判斷乙是打掃操場的人。
2. 有兩個人在一家工地做工,由於一個學徒,一個是技工,所以他們的薪水是不一樣的。技工的薪水比學徒的薪水多20美金,但兩人的薪水之差是21美元。你覺得他們倆的薪水各是多少?
解:假設技工和學徒的比較標準是以1美元為準的。那麼技工的薪水就是20美元50美分 ,學徒的薪水是50美分。與1美元相比,技工的薪水就是正值,學徒的就是負值,二者之差就是21美元,而從實際來講技工的薪水比學徒的高20美元。
甲、乙、丙、丁坐在同一排的1~4號座位上,小明看著他們說:「甲的兩邊不是乙,丙的兩邊不是丁,甲的座位號比丙大。」問坐在1號位上的是誰?
【詳解】由「甲的兩邊不是乙,丙的兩邊不是丁」可以判斷,甲與丙坐在位於2,3號的中間座位上。根據「甲的座位號比丙大」可以確定,丙坐在2號位,甲坐在3號位,因此丙旁邊的1號位只能坐乙。
答:坐在1號位上的是乙。
A、B、C、D四人同時參加學校百米比賽,賽前他們四人預測。A:C是第一名,我是第三名;B:我是第一名,D是第四名;C:D是第二名,我是第三名;D:沒有說話。比賽結束後,他們發現A,B,C三人都只說對了一半,你能猜出他們的名次嗎?
【分析】根據「A,B,C三人都只說對了一半」進行假設推理。
(1)首先假設A說的「C是第一名」是對的,那麼A說「我是第三名」就是錯的,B說的「我是第一名」也是錯的,則B說的另一半「D是第四名」是對的;(2)因為D是第四名是對的,由此推出C說的「D是第二名」是錯的,那麼C說的「我是第三名」是對的;(3)這樣C既是第一名也是第三名,顯然與題設矛盾,即「C是第一名」是錯的,那麼A說的「我是第三名」肯定正確,由此推出C說的「我是第三名」是錯的,那麼C說的「D是第二名」是正確的,由「D是第二名」是正確的,推出B說的「D是第四名」是錯的,從而得出B說的「我是第一名」是對的;(4)因此,B是第一名,D是第二名,A是第三名,C是第四名,此題也可以先列表再假設。
劉剛、馬輝、李強三個男孩各有一個妹妹,六個人進行乒乓球混合雙打比賽,事先規定:兄妹二人不許搭伴。第一盤:劉剛和小麗對李強和小英;第二盤:李強和小紅對劉剛和馬輝的妹妹。問:三個男孩的妹妹分別是誰?
【分析】由於兄妹二人不許搭伴,而李強前後分別和小英、小紅搭伴,所以李強的妹妹是小麗。第二盤:李強和小紅對劉剛和馬輝的妹妹,因為小紅在第二盤比賽中出現,所以馬輝的妹妹不是小紅,馬輝的妹妹是小英。從而得到,劉剛的妹妹是小紅。
四個小朋友寶寶、星星、強強和樂樂在院子里踢足球,一陣響聲,驚動了正在讀書的陸老師,陸老師跑出來查看,發現一塊窗戶玻璃被打破了。陸老師問:「是誰打破了玻璃?」
寶寶說:「是星星無意打破的。」星星說:「是樂樂打破的。」
樂樂說:「星星說謊。」強強說:「反正不是我打破的。」
如果只有一個孩子說了實話,那麼這個孩子是誰?是誰打破了玻璃?
【分析】由題意:星星說:「是樂樂打破的,」樂樂說:「星星說謊。可以得知,星星和樂樂有一人說實話,有一人說謊話。假設星星說的是實話,那麼剩下三人說的都是謊話;但是,強強說「反正不是我打破的」是實話。與假設矛盾,所以星星說的不是實話。假設樂樂說的是實話,剩下三人說的都是謊話,進而得知,不是星星打破的,不是樂樂打破的,是強強打破的。
在一次乒乓球比賽前,甲、乙、丙、丁四名選手預測各自的名次,甲說:「我絕對不會得最後,」乙說:「我不能得第一,也不會得最後,」丙說:「我肯定得第一。」丁說:「那我是最後一名啰!」比賽揭曉後,知道沒有並列名次,而且只有一名選手預測錯誤,問是誰預測錯了?
【分析】①假設甲是錯的,那麼甲是最後一名,這樣丁說自己是最後一名,就是錯誤的。因為只有一名選手預測錯誤,所以甲是對的。②假設乙是錯的,這樣乙是第一名或者最後一名,那麼丙、丁都是對的,丙是第一,丁是最後,和乙是第一名或者最後一名矛盾,所以乙也是對的。③甲是對的,乙是對的,那麼甲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或者第三名,乙是第二名或者第三名。④假設丁是錯的,可得丁不是最後一名,那麼甲、乙、丙都是對的,丙是第一,這樣就沒有一個人是最後一名,與題設矛盾。所以,丁是對的。
甲、乙、丙三個孩子踢球打碎了玻璃,甲說:「是丙打碎的。」乙說:「我沒有打碎玻璃。」丙說:「是乙打碎的。」他們當中只有一個人說了謊話,到底是誰打碎了玻璃?
〖思路導航〗如果是甲打碎的,那麼是甲說謊話,乙說的是實話,丙說的是謊話,這樣兩人說的是謊話,與他們中只有一個人說謊相矛盾,所以不是甲打碎的;如果是乙打碎的,那麼甲說的是謊話,乙說的是謊話,丙說的是實話,也不對;同樣道理,如果是丙打碎的,那麼甲說的是 話,乙說的是 話,而丙說的是 話。所以玻璃是 打碎的。
操練操練:
(1)已知甲、乙、丙三個人中,只有一個人會開汽車。甲說:「我會開汽車。」乙說:「我不會開。」丙說:「甲不會開汽車。」如果三個人中有一個講的是真話,那麼誰會開汽車?
(2)某學校調查一件好人好事是誰做的,老師找了A、B、C三個學生,A說:「是B做的。」B說:「不是我做的。」C說:「不是我做的。」這三個人中只有一個人說了實話,這件好事是誰做的?
(3)ABCD四個孩子踢球打碎了玻璃。
A說:「是C或D打碎的。」B說:「是D打碎的。」C說:「我沒有打碎玻璃。」D說:「不是我打碎的。」他們中只有一個人說了謊,到底早誰打碎了玻璃。
㈣ 小學奧數舉一反三5年級a版第四周瘋狂操練4第3題及答案
不會畫圖 求原諒
3.下圖中,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4厘米,求長方形EFGD的面積。
答案:連接AG:4*4=16平方厘米
㈤ 這道小學奧數題怎麼做(第三題)要過程哦
😊 468532 abcdef
😎+468532 +abcdef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 937064 jeghba
解題思路如下:
①f+f=?a,?表示可能進位。
那麼必為偶數,由於a+a=j<10,
所以a=2或4,那麼f+f=2或4,f=1或2。
②e+e=?b,且個數不進位,b為偶數,
又b+b+1=?e,或b+b=?e,
只有當b=6,e=3時同時滿足:
6+6+1=13,且3+3=6。
因此,b=6,e=3。
③因e=3,那麼h為偶數。
b+b=12進位了,則j=1+a+a,j=5或9。
④假設f=1,則a=2,j=5,同時b=6,e=3,
則原式變為
26cd31
+26cd31
一一一一
53gh62
顯然h為偶數。
假設h=0,d=0或5,都重復了。
假設h=4,則d=7,此時奇數只剩9了,
只能是g=9,則c+c+1=?9,c=4或9,重復了!
同理假設h=8,則d=9,c+c+1=?7,無不重解。
因此,f=1無解。
⑤假設f=2,則a=4,j=9,同時b=6,e=3,
則原式變為
46cd32
+46cd32
一一一一
93gh62
假設h=8,d=4或9,重復了。
假設h=0,d=5,成立。
那麼g為奇數,如g=1,c+c+1=11,c=5重了。
如g=7,8+8+1=17,成立。
因此,c=8,g=7,h=0,d=5。
綜上,f=2,a=4,j=9,b=6,e=3。
㈥ 20道奧數題 附加答案
.一個兩位數,十位數字是x,各位數字是x-1,把十位數字與各位數字對調後,所得到的兩位數是什麼?
2.小小的媽媽帶m元錢上街買菜,她買肉用去了二分之一,買蔬菜用去了剩下的三分之一,那麼她還剩多少元?
3.某工廠原計劃在限定的時間內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小時加工10個零件,則可以超額完成3個,如果每小時加工11個零件,就可以提前1小時完成,問這批零件有多少個?按原計劃需多少小時完成?
4.七年級(1)班同學參加運土勞動,女生全部分去抬土,兩人用扁擔抬一筐;男生全部去擔土,1人擔兩筐,這樣全班共需土筐59個,扁擔36根,問該班男女生各多少人?
5.某江堤邊一窪地發生了管涌,江水不斷湧出,假定每分鍾湧出的水量相等,如果兩台抽水機抽水,40分鍾可抽完;如果用4台抽水機來抽水,16分鍾可抽完,若想盡快處理險情,將水在10分鍾內抽完,那麼至少需要抽水機____台?
6.(-2)的2003次方+(-2)的2004次方=_______?
7.一種電子表6點42分35秒時,顯示數字如06:42:35。那麼從8點到9點這段時間里,此表6個數字都不相同的情況有多少種?
8.6個排球隊進行比賽,每兩個隊都剛好比賽一次,現知各隊的得分都各不相同(排球賽中沒有平局,贏對得一分,輸隊0分),且A隊名列第三,B隊名列第四。試問:在A、B兩隊比賽時,誰贏了誰?並說明理由。
9.小趙的電話號碼是一個五位數,它由五個不同的數字組成。小張說:「它是84261。」小王說:「它是26048。」小李說:「它是49280。」小趙說:「每人都猜對了位置不相鄰的兩個數字。」問:小趙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答案:1.對調後x變為個位(x-1)變為十位。所以:10*(X-1)+X=11X-10
2.用去1/2還剩1/2,即剩1/2m元,再用去1/2m的1/3,則剩1/2mX(1-1/3)=1/3m
3.設原計劃用時X小時
10X-3=11*(X-1)
X=8
即原計劃的時間是8小時,共有零件:11*[11-1]=77個
4.設男生有X,則女生有(36-X)*2
2X+2(36-X)/2=59
X=23
即男生有23人,女生有:(36-23)*2=26人。
5.解:設 一台抽水機一分鍾抽水x,管道一分鍾流水y,原有水z
40(2x-y)=z,16(4x-y)=z
即40(2x-y)=16(4x-y)
x=1.5y
則一台抽水機的速度是管道流速的1.5倍
設 要在10分鍾內完成需要a台抽水機
10(ax-三分之二x)>40(2x-三分之二x)
a>6
則要在10分鍾內完成需要7台抽水機
6. (-2)^2003+(-2)^2004
=(-2)^2003*1+(-2)^2003*(-2)
=(1-2)*(-2)^2003
=(-1)*(-2)^2003
=2^2003
7.5*4*6*5=600
8.6個排球隊進行比賽,每兩個隊都剛好比賽一次 說明進行了 15場比賽,所以總共有15分
現知各隊的得分都各不相同 ,所以分數依次為:0,1,2,3,4,5
並且 前面的都輸給了排在他後面的 (按上述分數來排的)
可知 A 積3分 B 積2分,則A贏了B。
9.設這個五位數是abcde,因為每人都猜對了2個,所以必有兩個人猜對相同的數字(總共只有5個數字,卻有6個數正確的),從上方可知,只有2在同一位數上出現了兩次,所以c=2。那麼小張和小李猜的b和d都不對(每人都猜對了位置不相鄰的兩個數字)。因為沒有其它位數上有相同數字,那麼小王猜的才對,即b=6,d=4。由於是五個不同的數字組成,則a不等於4,則小李猜的末尾數0是對的,則小張猜的8是對的。
所以電話號碼是:86240 .一個兩位數,十位數字是x,各位數字是x-1,把十位數字與各位數字對調後,所得到的兩位數是什麼?
2.小小的媽媽帶m元錢上街買菜,她買肉用去了二分之一,買蔬菜用去了剩下的三分之一,那麼她還剩多少元?
相關答案:
第一題:11X-10
第二題:M-m/2-m/2/3=1/3M 元
如下圖,第100行的第5個數是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是4955
由圖的左邊最外層1 2 4 7 11 16 得後面的數總是比前面的數大,
而且第2個比第1個大1....第3個比第4個大2....第4個比第3個大3..第5個比第第4個大4....第6個比第5個大5..........所以可以設左邊最外層中第n個數為x 則x等於〔1加2加3加……加〈n—1〉〕.......所以第100行的第1個數為〔1加2加3加……加〈100—1〉〕等於4951
所以第100行第5個數為4955
一、計算1+3+5+7+…+1997+1999的值。
二、若2x+|4-5x|+|1-3x|+4的值恆為常數,求x該滿足的條件及此常數的值。
三、已知
1 2 3
--- + --- + --- = 0 ①
x y z
1 6 5
--- - --- - --- =0 ②
x y z
x y z
試求 --- + --- + --- 的值
y z x
四、在1,2,3,…,1998中的每一個數的前面任意添上一個「+」或「-」那麼最後計算出來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五、某校初中一年級舉行數學競賽,參加的認識是未參加人數的3倍,如果該年級減少6人,未參加的學生增加6人,那麼參加與未參加人數之比是
2:1 求參加競賽的與未參加競賽的認識以及初中一年級的人數
答案:一題:
原式=(1+1999)*[(1999-1)/2+1]/2
=2000*1000 /2
=1000000
二題:
2x+|4-5x|+|1-3x|+4的值恆為常數,則
4-5X≥0,1-3X≤0
所以:1/3≤X≤4/5
原式=2X+4-5X+3X-1+4=7
三題:
由②得:1/X=6/Y+5/Z代入 ①得
8/Y+8/Z=0
所以:Y=-Z代入1/X=6/Y+5/Z得:
1/X=1/Y
所以:X=Y
X/Y+Y/Z+Z/X=1-1-1=-1
四題:
在1,2,3,…,1998中,共有999個奇數,999個偶數,
無論二個偶數間的加減,其結果都是偶數,所以只考慮奇數間的關系.
因為任意二個奇數間的加減,其結果都是偶數,
所以,最後都是一個奇數和一個偶數間的加減,
所以,最後計算出來的結果是奇數.
五題:
設:未參加競賽的人數為X,則參加競賽的人數為3X,全校總人數為4X
如果該年級減少6人,則總人數為4X-6
未參加的學生增加6人,則未參加的人數為X+6,
參加的人數為4X-6-(X+6)=3X-12
參加與未參加人數之比是2:1
所以:3X-12=2*(X+6)
解之得:X=24(人),參加競賽的人數為3X=72人,全校總人數為4X=96人
參考資料:用網路搜 初一數學奧數題
㈦ 3道奧數題在線求答案
第一題抄是9.3米,因為剩下的第二襲根比第一根多出了兩份,說明第一根比第二根剪的部分多出來的是兩份,一份是2.8,用6.5加2.8就可以
第二題是小雲75張,小玲25張。設小玲原有X張,則小雲原有3X張,
3X+25=2(X+25)
X=25
3*25=75
所以小雲原有75張郵票,小玲有25張郵票。
第三題8分鍾。設x分鍾後,哥哥剩下題數是弟弟剩下題數的4倍
384-18x=4(180-15x)
384-18x=720-60x
42x=336
x=8
8分鍾後,哥哥剩下題數是弟弟剩下題數的4倍.
㈧ 小升初奧數題及答案
過橋問題(1)
1. 一列火車經過南京長江大橋,大橋長6700米,這列火車長140米,火車每分鍾行400米,這列火車通過長江大橋需要多少分鍾?
分析:這道題求的是通過時間。根據數量關系式,我們知道要想求通過時間,就要知道路程和速度。路程是用橋長加上車長。火車的速度是已知條件。
總路程: (米)
通過時間: (分鍾)
答:這列火車通過長江大橋需要17.1分鍾。
2. 一列火車長200米,全車通過長700米的橋需要30秒鍾,這列火車每秒行多少米?
分析與解答:這是一道求車速的過橋問題。我們知道,要想求車速,我們就要知道路程和通過時間這兩個條件。可以用已知條件橋長和車長求出路程,通過時間也是已知條件,所以車速可以很方便求出。
總路程: (米)
火車速度: (米)
答:這列火車每秒行30米。
3. 一列火車長240米,這列火車每秒行15米,從車頭進山洞到全車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長多少米?
分析與解答:火車過山洞和火車過橋的思路是一樣的。火車頭進山洞就相當於火車頭上橋;全車出洞就相當於車尾下橋。這道題求山洞的長度也就相當於求橋長,我們就必須知道總路程和車長,車長是已知條件,那麼我們就要利用題中所給的車速和通過時間求出總路程。
總路程:
山洞長: (米)
答:這個山洞長60米。
和倍問題
1. 秦奮和媽媽的年齡加在一起是40歲,媽媽的年齡是秦奮年齡的4倍,問秦奮和媽媽各是多少歲?
我們把秦奮的年齡作為1倍,「媽媽的年齡是秦奮的4倍」,這樣秦奮和媽媽年齡的和就相當於秦奮年齡的5倍是40歲,也就是(4+1)倍,也可以理解為5份是40歲,那麼求1倍是多少,接著再求4倍是多少?
(1)秦奮和媽媽年齡倍數和是:4+1=5(倍)
(2)秦奮的年齡:40÷5=8歲
(3)媽媽的年齡:8×4=32歲
綜合:40÷(4+1)=8歲 8×4=32歲
為了保證此題的正確,驗證
(1)8+32=40歲 (2)32÷8=4(倍)
計算結果符合條件,所以解題正確。
2. 甲乙兩架飛機同時從機場向相反方向飛行,3小時共飛行3600千米,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求它們的速度各是多少?
已知兩架飛機3小時共飛行3600千米,就可以求出兩架飛機每小時飛行的航程,也就是兩架飛機的速度和。看圖可知,這個速度和相當於乙飛機速度的3倍,這樣就可以求出乙飛機的速度,再根據乙飛機的速度求出甲飛機的速度。
甲乙飛機的速度分別每小時行800千米、400千米。
3. 弟弟有課外書20本,哥哥有課外書25本,哥哥給弟弟多少本後,弟弟的課外書是哥哥的2倍?
思考:(1)哥哥在給弟弟課外書前後,題目中不變的數量是什麼?
(2)要想求哥哥給弟弟多少本課外書,需要知道什麼條件?
(3)如果把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看作1倍,那麼這時(哥哥給弟弟課外書後)弟弟的課外書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幾倍?
思考以上幾個問題的基礎上,再求哥哥應該給弟弟多少本課外書。根據條件需要先求出哥哥剩下多少本課外書。如果我們把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看作1倍,那麼這時弟弟的課外書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2倍,也就是兄弟倆共有的倍數相當於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3倍,而兄弟倆人課外書的總數始終是不變的數量。
(1)兄弟倆共有課外書的數量是20+25=45。
(2)哥哥給弟弟若干本課外書後,兄弟倆共有的倍數是2+1=3。
(3)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本數是45÷3=15。
(4)哥哥給弟弟課外書的本數是25-15=10。
試著列出綜合算式:
4. 甲乙兩個糧庫原來共存糧170噸,後來從甲庫運出30噸,給乙庫運進10噸,這時甲庫存糧是乙庫存糧的2倍,兩個糧庫原來各存糧多少噸?
根據甲乙兩個糧庫原來共存糧170噸,後來從甲庫運出30噸,給乙庫運進10噸,可求出這時甲、乙兩庫共存糧多少噸。根據「這時甲庫存糧是乙庫存糧的2倍」,如果這時把乙庫存糧作為1倍,那麼甲、乙庫所存糧就相當於乙存糧的3倍。於是求出這時乙庫存糧多少噸,進而可求出乙庫原來存糧多少噸。最後就可求出甲庫原來存糧多少噸。
甲庫原存糧130噸,乙庫原存糧40噸。
列方程組解應用題(一)
1. 用白鐵皮做罐頭盒,每張鐵皮可制盒身16個,或制盒底43個,一個盒身和兩個盒底配成一個罐頭盒,現有150張鐵皮,用多少張制盒身,多少張制盒底,才能使盒身與盒底正好配套?
依據題意可知這個題有兩個未知量,一個是制盒身的鐵皮張數,一個是制盒底的鐵皮張數,這樣就可以用兩個未知數表示,要求出這兩個未知數,就要從題目中找出兩個等量關系,列出兩個方程,組在一起,就是方程組。
兩個等量關系是:A做盒身張數+做盒底的張數=鐵皮總張數
B制出的盒身數×2=制出的盒底數
用86張白鐵皮做盒身,64張白鐵皮做盒底。
奇數與偶數(一)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就已經接觸了很多的奇數、偶數。
凡是能被2整除的數叫偶數,大於零的偶數又叫雙數;凡是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奇數,大於零的奇數又叫單數。
因為偶數是2的倍數,所以通常用 這個式子來表示偶數(這里 是整數)。因為任何奇數除以2其餘數都是1,所以通常用式子 來表示奇數(這里 是整數)。
奇數和偶數有許多性質,常用的有:
性質1 兩個偶數的和或者差仍然是偶數。
例如:8+4=12,8-4=4等。
兩個奇數的和或差也是偶數。
例如:9+3=12,9-3=6等。
奇數與偶數的和或差是奇數。
例如:9+4=13,9-4=5等。
單數個奇數的和是奇,雙數個奇數的和是偶數,幾個偶數的和仍是偶數。
性質2 奇數與奇數的積是奇數。
偶數與整數的積是偶數。
性質3 任何一個奇數一定不等於任何一個偶數。
1. 有5張撲克牌,畫面向上。小明每次翻轉其中的4張,那麼,他能在翻動若干次後,使5張牌的畫面都向下嗎?
同學們可以試驗一下,只有將一張牌翻動奇數次,才能使它的畫面由向上變為向下。要想使5張牌的畫面都向下,那麼每張牌都要翻動奇數次。
5個奇數的和是奇數,所以翻動的總張數為奇數時才能使5張牌的牌面都向下。而小明每次翻動4張,不管翻多少次,翻動的總張數都是偶數。
所以無論他翻動多少次,都不能使5張牌畫面都向下。
2. 甲盒中放有180個白色圍棋子和181個黑色圍棋子,乙盒中放有181個白色圍棋子,李平每次任意從甲盒中摸出兩個棋子,如果兩個棋子同色,他就從乙盒中拿出一個白子放入甲盒;如果兩個棋子不同色,他就把黑子放回甲盒。那麼他拿多少後,甲盒中只剩下一個棋子,這個棋子是什麼顏色的?
不論李平從甲盒中拿出兩個什麼樣的棋子,他總會把一個棋子放入甲盒。所以他每拿一次,甲盒子中的棋子數就減少一個,所以他拿180+181-1=360次後,甲盒裡只剩下一個棋子。
如果他拿出的是兩個黑子,那麼甲盒中的黑子數就減少兩個。否則甲盒子中的黑子數不變。也就是說,李平每次從甲盒子拿出的黑子數都是偶數。由於181是奇數,奇數減偶數等於奇數。所以,甲盒中剩下的黑子數應是奇數,而不大於1的奇數只有1,所以甲盒裡剩下的一個棋子應該是黑子。
奧賽專題 -- 稱球問題
例1 有4堆外表上一樣的球,每堆4個。已知其中三堆是正品、一堆是次品,正品球每個重10克,次品球每個重11克,請你用天平只稱一次,把是次品的那堆找出來。
解 :依次從第一、二、三、四堆球中,各取1、2、3、4個球,這10個球一起放到天平上去稱,總重量比100克多幾克,第幾堆就是次品球。
2 有27個外表上一樣的球,其中只有一個是次品,重量比正品輕,請你用天平只稱三次(不用砝碼),把次品球找出來。
解 :第一次:把27個球分為三堆,每堆9個,取其中兩堆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上。若天平不平衡,可找到較輕的一堆;若天平平衡,則剩下來稱的一堆必定較輕,次品必在較輕的一堆中。
第二次:把第一次判定為較輕的一堆又分成三堆,每堆3個球,按上法稱其中兩堆,又可找出次品在其中較輕的那一堆。
第三次:從第二次找出的較輕的一堆3個球中取出2個稱一次,若天平不平衡,則較輕的就是次品,若天平平衡,則剩下一個未稱的就是次品。
例3 把10個外表上一樣的球,其中只有一個是次品,請你用天平只稱三次,把次品找出來。
解:把10個球分成3個、3個、3個、1個四組,將四組球及其重量分別用A、B、C、D表示。把A、B兩組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上去稱,則
(1)若A=B,則A、B中都是正品,再稱B、C。如B=C,顯然D中的那個球是次品;如B>C,則次品在C中且次品比正品輕,再在C中取出2個球來稱,便可得出結論。如B<C,仿照B>C的情況也可得出結論。
(2)若A>B,則C、D中都是正品,再稱B、C,則有B=C,或B<C(B>C不可能,為什麼?)如B=C,則次品在A中且次品比正品重,再在A中取出2個球來稱,便可得出結論;如B<C,仿前也可得出結論。
(3)若A<B,類似於A>B的情況,可分析得出結論。
奧賽專題 -- 抽屜原理
【例1】一個小組共有13名同學,其中至少有2名同學同一個月過生日。為什麼?
【分析】每年裡共有12個月,任何一個人的生日,一定在其中的某一個月。如果把這12個月看成12個「抽屜」,把13名同學的生日看成13隻「蘋果」,把13隻蘋果放進12個抽屜里,一定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2個蘋果,也就是說,至少有2名同學在同一個月過生日。
【例 2】任意4個自然數,其中至少有兩個數的差是3的倍數。這是為什麼?
【分析與解】首先我們要弄清這樣一條規律:如果兩個自然數除以3的余數相同,那麼這兩個自然數的差是3的倍數。而任何一個自然數被3除的余數,或者是0,或者是1,或者是2,根據這三種情況,可以把自然數分成3類,這3種類型就是我們要製造的3個「抽屜」。我們把4個數看作「蘋果」,根據抽屜原理,必定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2個數。換句話說,4個自然數分成3類,至少有兩個是同一類。既然是同一類,那麼這兩個數被3除的余數就一定相同。所以,任意4個自然數,至少有2個自然數的差是3的倍數。
【例3】有規格尺寸相同的5種顏色的襪子各15隻混裝在箱內,試問不論如何取,從箱中至少取出多少只就能保證有3雙襪子(襪子無左、右之分)?
【分析與解】試想一下,從箱中取出6隻、9隻襪子,能配成3雙襪子嗎?回答是否定的。
打字不容易,請採納!
㈨ 三年級奧數題和答案
貝貝很聰明。
設:
第一天: 0.1
第二天: 0.2
三: 0.4
四: 0.8
五: 1.6
六: 3.2
由此得知,錢數為0.1×2的30次方
最後一天爸爸回要給貝答貝0.1×2的30次方,那他就要給貝貝1億多元,那會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