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吳忠市市轄行政區包括哪些
截至2018年底,吳忠市市轄行政區包括利通區、紅寺堡區、青銅峽市、鹽池縣、同心縣5個縣(市、區)。
吳忠市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轄利通區、紅寺堡區、青銅峽市、鹽池縣、同心縣5個縣(市、區),29個鎮15個鄉和3個街道辦事處,70個城鎮社區511個行政村,區域總面積2.1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43萬。
(1)2018年紅寺堡區第三中學校長擴展閱讀:
1949年9月,吳忠全境解放,成立吳忠堡市,由寧夏省直轄;11月縮編為吳忠鎮,歸靈武縣管轄。1950年10月,吳忠鎮正式改為吳忠市,寧夏省直轄。1953年4月至1958年10月,設立吳忠回族自治州,轄吳忠、金積、靈武、同心、鹽池。
1954年4月,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成立,轄金積、靈武、吳忠、同心四縣市(1955年4月代管鹽池縣,12月正式管轄),並與吳忠市人民政府合署辦公。9月,寧夏省建置撤銷,河東回族自治區隸屬甘肅省。
1955年2月1日,河東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吳忠市人民政府分署辦公。4月28日,河東回族自治區更名為吳忠回族自治州。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自治州撤銷,吳忠市直屬寧夏回族自治區。
1960年,撤銷金積縣,撤寧朔縣改名為青銅峽市。1963年,撤銷吳忠市、青銅峽市設立吳忠縣和青銅峽縣。1972年2月23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銀南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3年4月,設立銀南行政公署,屬自治區派出機構。1984年,撤銷吳忠縣、青銅峽縣恢復吳忠市、青銅峽市。
1998年5月,撤銷銀南地區和縣級吳忠市,設立地級吳忠市,縣級吳忠市改稱利通區。地級市轄利通區、青銅峽市、靈武市、中衛縣、中寧縣、鹽池縣、同心縣。
1998年9月5日,成立縣級紅寺堡開發區。2002年10月,靈武市劃歸銀川市代管。2003年12月,中衛縣、中寧縣劃歸新設立的地級中衛市。2009年10月,紅寺堡開發區設區。同月,利通區分署辦公。
② 2018寧夏紅寺堡區特崗教師資格審查時間是什麼時候在哪裡審查
2018寧夏紅寺堡區特崗教師資格審查公告已發布。資格審查時間:2018年8月14日上午8:30至8月15日下午16:00地點:紅寺堡區教育局五樓會議室
③ 紅寺堡2018年棚戶區改造那裡
17年的7月份前改造14個城中村的剩餘600戶,7月份到9月份紅海村300多戶,9月份後新民小區和紅海村養殖場拆遷
④ 紅寺堡第三中學副校長馬小蘭
花姑娘的
大大的好
⑤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第三中學簡要介紹
紅寺堡區第三中學是藉助自治區校安工程和薄弱學校改造項目於2010年6月開始動工新建的一所初級中學,2012年9月學校閩寧兩省之間結對幫扶,更名為紅寺堡區晉江中學。
學校佔地面積13.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總投資1.03億元,分為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現已完成教學樓4棟,實驗樓1棟,科技樓1棟、學生公寓3棟,學生餐廳2棟,辦公樓1棟,建設中風雨操場1個。學校布局整齊美觀,風格獨特,彰顯時代特徵。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79名,平均年齡30歲。本科150人,專科28人,研究生1人。學歷合格率為100%。學校現有56個教學班,共有學生3148名,其中男1556人,女1592人,少數民族學生佔全校總數的65.2%。
學校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學生養成教育的同時狠抓硬體設備投入,現建成微機房3個,學生用機160台;電子備課室1個,教師辦公電腦80台。建成多媒體教室5個、物理實驗室3個、化學實驗室4個、生物實驗室5個、各類實驗器材配套齊備。圖書室藏書8萬冊,生均25冊、100萬元的音體美器材全部到位,即可投入使用。辦公設施配備齊全,為教師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開門辦學以來,紅寺堡區第三中學以擁有一支年輕、敬業的專業教師隊伍為根本;以團結協作、和諧民主、務實創新、科學育人為宗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養成教育和素質教育為抓手;狠抓學生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突出特色教育,學校本著科學育人,締造「三品」(即:教品、人品、學品)的辦學理念,努力挖掘打造學校文化內涵品牌,建花園式學校,改變育人環境。先後開辟了多種第二課堂,成立了音樂、美術、體育及信息技術等興趣小組。重視大課間活動,多次舉辦各種比賽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學校成了師生的和諧家園。
紅寺堡區第三中學的全體教職工將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全力譜寫三中的輝煌歷史。
⑥ 紅寺堡三中大打架視頻
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是同心火車站。。再過去就中衛車站了,那就遠了點。 常走,很熟悉。
⑦ 紅寺堡區三中的分班是分哪幾個班
六盤山把鹽池的五十個名額給紅寺堡了,是鹽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