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他就讀於第四中學,英文翻譯
He studies at No. 4 Middle School.
『貳』 他就讀於第四中學,英文翻譯
He studies at No.4 Middle School.
『叄』 「我在第四中學學習"翻譯成英語
I want to study in No. Four Middle school
『肆』 「我的英語老師中等個子,北京人,在沈陽第四中學教英語,她的課生動有趣,深受學生喜愛」翻譯成英語。
My English teacher is of average height.She's from BeiJing, and works as an Enlish teacher in ShenYang Fourth Middle School.She always make her class interesting, so she is really popular among students.
『伍』 第四中學怎樣翻譯成英文
NO.4 middle school
『陸』 當代學生2010第九屆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專輯高中文言文1~30翻譯
1.宜興義牛
義牛就是宜興桐棺山農民吳孝先家的水牯牛。它有力氣而且也有美德,每天耕山地二十畝,即使餓了,也不吃田裡的莊稼苗。吳孝先把這頭牛當作寶貝,讓自己十三歲的兒子希年來放養它。(有一天)希年跨坐在牛背上,任憑牛去它要去的地方。牛正在澗邊吃草,忽然一頭老虎從牛背後的山林中走出來,心裡想要攫取希年。牛知道老虎的意圖,立即調轉身子轉向老虎,慢慢前行吃草。希年很害怕,伏在牛背上不敢動。老虎見牛過來,就蹲著來等待它,意思是等牛靠近自己就去攫取它背上的小孩兒。牛將要靠近老虎,就立刻狂奔著上前,用大力撞牛。老虎正垂誕牛背上的小孩兒,來不及躲避,被撞倒仰面倒在狹窄的山澗中,不能翻轉。水遮蓋浸沒了老虎的腦袋,老虎就死了。希年趕著牛回家,(把這件事)稟告了父親,父親招集眾人抬著老虎回來,煮著吃了。
另一日,吳孝先和鄰居王佛生爭水,王佛生富有而殘暴,向來被鄉里人怨恨,於是鄉人都不公正的對待這件事,而袒護吳孝先。王佛生更加憤怒,領養他兒子打死了吳孝先。希年到官府去打官司。王佛生用重金賄賂縣令,於是縣令反而杖責希年。希年被打死在廷杖下,沒有別的可以為他辯白冤屈的叔伯或兄弟。吳孝先的妻子周氏,每天在牛的面前哭泣,並且告訴牛說:「先前幸虧藉助你,我兒才能夠免於被老虎吃掉。現在他們父子都死在仇人手裡了!皇天在上後土在下,誰來為我洗刷仇恨呢?」牛聽了,大怒,抖抖身子長聲鳴叫,飛奔至王佛生家。王佛生父子三人正在請客暢飲,牛徑直登上他家廳堂,竟然用角去頂王佛生,王佛生被抵死;牛又去頂他的兩個兒子,兩個兒子也被頂死了。有拿著桿和牛打鬥的客人,都被牛傷了。鄰里的百姓急忙去稟報縣令,縣令聽到這件事,嚇死了。
補充練習:
2、古人患鼠
甲
越西有個獨居的男子,把茅草編結起來作房子,努力耕種來獲得食物;日子久了,豆子、穀子、食鹽、乳酪,都不依賴別人(供給)。(他家)曾鬧鼠災,(老鼠)白天就成群結隊的(在屋子裡)穿行,到了夜裡就又叫又咬直到天亮,男子(對此)積了一肚子怨氣。一天,(男子)帶著酒意回家,剛剛靠近枕頭,老鼠就百般的讓(他)惱怒,(鬧得他)眼睛都不能閉。男子發火了,拿著火把四處燒老鼠,老鼠死了房子也被燒毀了。第二天(男子)酒醒了,茫茫然不知道到哪兒去。
乙
趙國有個人家裡鬧鼠災,他就從中山討要一隻貓。中山的人(就)給了他貓,這貓非常善於捉老鼠和雞。一個多月,老鼠被捉完了但雞也被弄死完了。這人的兒子對此很擔憂,告訴他的父親說:「為什麼不把貓趕走呢?」他的父親說:「這道理就不是你所能懂得的了。我家的禍患在於有老鼠,不在於沒有雞。有老鼠,(它)就偷吃我們的食物,毀壞我們的衣服,洞穿我們的牆壁,弄壞我們的用具,我們就要挨餓受凍了。這不比沒有雞還要有害嗎?沒有雞,我們不吃雞就罷了,離挨餓受凍還遠著哪,為何要趕走這只貓呢?」
3.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執禁忌特別過分。認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當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愛護老鼠,家中不養貓狗,也不準僕人傷害它們。他家的糧倉和廚房,都任憑老鼠橫行,從不過問。
因此老鼠就相互轉告,都跑到某人家裡,既能吃飽肚子,又很安全。某人家中沒有一件完好無損的器物,籠筐箱架中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東西。白天老鼠成群結隊地與人同行,夜裡則偷咬東西,爭鬥打鬧,各種各樣的叫聲,吵得人無法睡覺。但某人始終不覺得老鼠討厭。
過了幾年,某人搬到了別的地方。後面的人住進來後,老鼠的猖獗仍和過去一樣。那人就說:「老鼠是在陰暗角落活動的可惡動物,這里的老鼠偷咬吵鬧又特別厲害,為什麼會達到這樣嚴重的程度呢?」於是借來了五六隻貓,關上屋門,翻開瓦片,用水灌洞,獎勵僕人四面圍捕。捕殺到的老鼠,堆得象座小山。都丟棄在隱蔽無人的地方,臭氣散發了數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為吃得飽飽的而又沒有災禍,那是可以長久的嗎?
注子年屬鼠、丑年屬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4.段太尉平亂
太尉剛任涇州刺史時,汾陽王郭子儀以副元帥的身份住在蒲州。郭子儀第三於郭晞任尚書,代理郭子儀軍營統領,駐軍邠州,放縱其士卒橫行不法。邠地懶惰、貪婪、兇殘、邪惡之人,大都用財物行賄,把自己的名字混進軍隊里,就可以胡作非為。官吏不能幹涉。他們每天成群結隊在市場上勒索,不能滿足,就奮力打斷人家的手足,砸碎鍋、鼎、壇子、瓦盆,把它丟滿路上,袒露著臂膀揚長而去,甚至撞死孕婦。邠寧節度使白孝德因為汾陽王郭子儀的緣故,憂慮不敢說。
太尉從涇州把有關情況稟告邠寧節度使衙門,希望能商議此事.到了節度使衙門就對白孝德說:「皇上把老百姓交給您治理,您看見老百姓被暴徒傷害,依然安閑自在,如果引起大亂,怎麼辦?」白孝德說:「願聽從您的指教。」太尉說:「我任涇州刺史之職,很清閑,事不多。現在不忍心老百姓沒有敵人侵擾而遭殺害,以亂天子邊地安危之事。您若任命我擔任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騷亂,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說:「很好。」就按太尉的請求任命他為都虞候。
太尉暫任都虞候一個月,郭晞手下的土兵十七人入城拿酒,又用刀刺傷了釀酒的技工,打壞了釀酒的器皿,酒流入溝中。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這十七人,把他們的頭都砍下來掛在長矛上,豎立在城門外。郭晞全營士兵大肆喧嘩,全部披上鎧甲。白孝德大為震驚恐慌,召見太尉說:「你打算怎麼辦?」太尉回答說:「不要緊,請讓我到軍營中去勸說。」白孝德派了幾十個人跟隨太尉,太尉把他們全部辭退了。解卜佩刀,挑了一個年老而跛腳的牽馬,來到郭晞軍門下,營內全副武裝的士兵沖了出來,太尉笑著走了進去,說:「殺一個老兵,何必全副武裝?我頂著我的腦袋來了。」全副武裝的士兵驚愕了。太尉於是開導他們說:「郭尚書難道虧待你們了嗎?副元帥難道虧待你們了嗎?為什麼要以變亂來敗壞郭家的名聲?替我稟告郭尚書,請他出來聽我解釋。」 郭晞出來見太尉,太尉說:「副元帥功勛充滿天地之間,應當力求全始全終。現在您放縱士兵干凶暴不法之事,凶暴將導致變亂。在天子身邊製造變亂,要歸罪於誰?罪將連累到副元帥。現在邠地邪惡之人用財物行賄,把自己的名字混進軍籍中,殺害人,像這樣不加以制止,還能有幾天不會引起大亂?大亂從您軍中產生,人們都會說您倚仗副元帥,不管束士兵,這樣一來,那麼郭家的功名還能保存多少呢?」
話沒說完,郭晞一再拜謝說:「有幸蒙您用大道理來教導我,恩惠很大,我願意帶領全軍聽從您的命令。」回頭呵斥手下的士兵:「都解下鎧甲解散回到隊伍中去,膽敢再喧嘩的處死!」太尉說:「我還沒吃晚餐,請代為備辦些粗劣的食物。」已經吃完了,說:「我的老病又犯了,想請您留我在軍門下住一晚。」叫趕馬的回去,明天再來。於是就睡在軍營中。郭晞不脫衣,告誡負責警衛的衛兵打更以保護太尉。第二天一大早,同至白孝德住所,道歉說自己無能,請允許改正錯誤。從這以後邠州沒有發生禍亂。
註:突出了他凜然正氣大智大勇
5
6.為官不置華宅
長孫道生清廉節儉,雖然身居三司這樣的官職,可是從不穿著華麗的服飾,不吃多樣的菜餚,一張熊皮做的馬鞍,幾十年不換新的。當時人把他比做晏嬰。(道生的)住房十分簡陋,他奉命出征北寇後,家裡的小輩們修理更新,建起了廳堂和四周的廊屋。道生回家(見到了),就嘆息地說:「從前霍去病認為匈奴還沒有消滅,就不應該只顧自己的家。今天強大的敵人還游盪在沙漠北面,我怎能安居在華美的家宅里呢?」於是嚴厲地責備小輩們,要他們把已建的堂廡拆掉。
李義琰的房宅沒有專門的卧室,他的弟弟李義琎因此為他買進堂梁(准備修府第)。義琰說:「皇上任用我做國相,我覺得很慚愧,怎麼能再去營建豪華的宅第,更快的招來禍端哪。」李義琎說道:「凡是當丞相太尉之職的,幾乎都喜歡豪宅闊第,大哥你現在官位這么高,怎麼可能將你趕下來?」李義琰道:「事情不可能總是稱心如意,東西也不會兩頭都興旺。已經身處高貴機樞官位,如果再大修宅第,要是沒有好的名聲和品德,必定會受累遭殃。」一直都不答應。後來梁木腐朽壞了便扔掉了。
《封氏聞見》記述道:「李義琰的宅第特別狹小,雖然他高居相位,在官任上很清廉節儉,最後竟然死在只有丈寬的窄小房子內。唐高宗聽說這事後而呲嗟感嘆,特地下敕令工匠製作大堂來安置李義琰的靈座牌位供人拜祭。
7. 劉羽沖泥古不化
劉羽沖,他的名字遺失了,他是滄州人。他去世的高祖劉厚道士,大多時間跟人以詩互相贈答。他性情孤僻,喜歡講古代規章制度,實在是迂腐,行不同通。劉羽沖曾經請董天士作畫,請劉厚道士題詩。他屋內有一幅畫《秋林讀書》,上面題詩是:「兀坐(獨自靜坐)秋樹根,塊然(孤寂)無與伍。不知讀何書,但見須眉古(面目)。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譜。」大概是規勸他的。
有一回,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書,伏案讀了整整一年,自認為可以統領十萬人馬。這時,恰逢有土匪強盜出沒,他自己訓練鄉兵跟土匪強盜較量,結果全隊潰敗覆沒,鄉兵差不多被擒獲。有一次,劉羽沖又找到一部古代有關水利建設的書,伏案讀了整整一年,自認為可以使千里之地變成沃土。他繪了水利圖依次向州官游說,州官也喜歡多事,就派人在一個村子試行。溝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順著溝渠灌入村子,村民幾乎被淹死了而成為魚食。
由於這樣,他抑鬱寡歡,很不自在,他常常獨自在庭院漫步,搖頭自言自語說:「古人難道會欺騙我嗎!」像這樣一天就出現千百遍,只說這六個字。不久,他得重病死了。後來,每逢風清月白的傍晚,常常看見他的魂魄游盪在墓前松柏下,搖著頭獨自漫步。側耳細聽,他述說的仍然是這六個字。有人笑他,他就忽然隱沒了。第二天探察他,又是這樣。拘泥於古代成規或古人說法者是愚蠢,可怎麼愚蠢到這種地步啊!
阿文勤先生曾經教導我說:「滿腹都是書會妨害做事,腹中竟然沒有一卷書,也會妨害做事。國手不會廢棄舊的棋譜,而不偏執於舊的棋譜;國醫不會拘泥於古代的葯方,卻不背離古代的葯方。所以說:『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奧妙,在於各人的領會。。』又說:『(木工)能把製作的准則傳授給別人,但不一定能使別人技巧高超。』」
9. 雷州盜記
雷州在廣東是最遠的一個郡。祟禎初年,有一個金陵人,以部曹的身份(去雷州)出任太守。船進入長江時遇到強盜。強盜知道他是太守,就把他殺了,同時把他的隨從也消滅了,只留下他的妻子和女兒。群盜讓同夥中一個最聰明而狡猾的人做假太守,拿著公文前往(雷州上任),而其餘的強盜裝做僕人,人們都不能察覺。到達雷州過了一個月,偽守非常廉潔能幹,地方出現了大治的景象。雷州人都互相慶幸得到了好太守,他的部下以及監司使都稱道並很器重他。
不久,「太守」貼出告示:禁止遊客,所管轄的地方不能接待一個金陵人,不然的話,即使是太守最親密的人,也-定要治罪。於是雷州人更加信服新太守竟能如此的嚴格耿直。
沒有多久,太守的兒子來到雷州,入境以後,沒有人敢留宿(他)。他問起這件事,才知道是太守有禁令,心中很感疑惑。次日早晨,「太守」出來了,太守的兒子在路邊一看,不是他的父親;訊問「太守」的籍貫、姓名,可都跟父親-樣。太守的兒子明白了,說:「唉,這是強盜啊。」可是不敢公開說,只好秘密地把這件事報告了監司使。監司使說:「別聲張,我明天請太守吃飯,並且讓你出來見他。」於是使官吏戒備,派兵包圍「太守」的住宅,並在吃飯的地方埋伏下武裝士兵。第二天,「太守」進來拜謁監司使。監司使請他喝酒,讓太守的兒子出來對證,「太守」不能辨認。「太守」很難堪,想要起來作亂,於是埋伏的士兵立刻出動,在座位上揪住了他。那些包圍「太守」住宅的士兵,也攻破官署沖了進去,幾十個強盜倉促起來搏鬥一番,都逃跑了,只抓住了其中七個人。按法律定了案,帶上枷鎖,押送金陵殺了他們。於是雷州的人們才知道以前的太守不是真太守,是強盜。
東陵生聽到這件事嘆息著說:「奇怪呀!強盜竟能做這樣的太守?現在的太守不是強盜,可是他們的行為很少不像強盜,就不如用強盜做太守了。那個賊太守,是強盜;他做太守做得很好,還勝過了其他的真太守。」
11.以工代賑
宋朝皇佑二年,吳州一帶鬧大飢荒,當時范仲淹(字希文,卒謚文正)治理浙西,下令散發米糧賑災。並鼓勵百姓儲備糧食,救荒的措施非常完備。
吳州民俗喜好賽舟,並且篤信佛教。范仲淹於是鼓勵百姓舉行劃船比賽,自己也日日在湖上宴飲。從春至夏,當地的百姓幾乎天天都扶老攜幼在湖邊爭看賽船。另外,范仲淹又召集各佛寺住持,對他們說:「飢歲荒年工錢最是低廉,正是寺院大興土木的大好時機。」於是各寺廟住持無不招募工人大肆興建。范仲淹又召募工人興建官家谷倉及吏卒官舍,每天募集的工人多達一千人。
掌監察的官員,認為范仲淹不體恤荒年財政困難,竟鼓勵百姓劃船競賽,寺院大興土木,既勞民又傷財,所以上奏彈劾范仲淹。范仲淹上奏說:「臣所以鼓勵百姓宴遊湖上,寺院、官府大興土木,其用意正是借有餘錢可花的百姓,嘉惠貧苦無依的窮民,使得靠出賣勞力生活的百姓,能依賴官府與民間所提供的工作機會生活,不致背井離鄉,餓死荒野。」
這年全國的大飢荒,只有杭州一帶的百姓沒有受到嚴重的災害
12.韓憑夫婦
宋康王的舍人韓憑,娶何氏為妻,何氏貌美。宋康王把何氏奪過來。韓憑心懷怨恨,宋康王把他囚禁起來,並定罪判韓憑服城旦這種苦刑。韓妻何氏暗中送信給韓憑,故意使語句的含義曲折隱晦,信中說:「久雨不止,河大水深,太陽照見我的心。」不久宋康王得到這封信,把信給親信臣子看,親信臣子中沒有人能解釋信中的意思。臣蘇賀回答說:「久雨而不止,是說心中愁思不止;河大水深,是指長期兩人不得往來;太陽照見心,是內心已經確定死的志向。」不久韓憑就自殺了。 韓妻於是暗中使自己的衣服朽爛。宋康王和何氏一起登上高台,韓妻何氏於是從台上往下跳自殺;宋康王的隨從想拉住她,因為衣服已經朽爛,經不住手拉,何氏自殺而死。韓妻何氏在衣帶上寫下的遺書說:「王以我生為好,我以死去為好,希望把我的屍骨賜給韓憑,讓我們兩人合葬。」
宋康王發怒,不聽從韓妻何氏的請求,使韓憑夫婦同里之人埋葬他們,讓他們的墳墓遙遙相望。安康王說:「你們夫婦相愛不止,假如能使墳墓合起來,那我就不再阻擋你們。」很短時間內,就有兩棵大梓樹分別從兩座墳墓的端頭長出來,十天之內就長得有一抱粗。兩棵樹樹干彎曲,互相靠近,根在地下相交,樹枝在上面交錯。又有一雌一雄兩只鴛鴦,長時在樹上棲息,早晚都不離開,交頸悲鳴,凄慘的聲音感動人。宋國人都為這叫聲而悲衷,於是稱這種樹為相思樹。相思的說法,就從這兒開始。南方人說這種鴛鴦鳥就是韓憑夫婦精魂
現在睢陽有韓憑城。韓妻何氏作的歌謠至今還在流傳。
13.柳敬亭說書
南京柳麻子,面色黃黑,滿臉長著瘡疤、小疙瘩,行動隨隨便便,身體象木偶一樣呆板。他善於說書,一天說書一回,定價一兩銀子。請他的人在十天前送去請貼、定金,約好時間,他經常不得空。南京同時有兩個走紅的人,就是王月生、柳麻子。
我聽他說景陽岡武松打虎,與《水滸》的描述大不相同。他描寫刻畫,細致入微,但又直截了當、干凈利落,並不嘮嘮叨叨。他的吆喝聲有如巨鍾,說到關鍵地方,大呼叫喊,聲音震得房屋象要崩塌一樣。他說武松到酒店買酒,店內沒有人,武松猛然一吼,店中空缸空壇都嗡嗡作響,在一般人不經意的情節細微的地方著力渲染,細致到這個地步。主人一定要不聲不響地靜靜坐著,集中注意力聽他說,他才開口;稍微看到奴僕附著耳朵小聲講話,聽的人打哈欠伸懶腰、有疲倦的樣子,他就不再說下去,所以要他說書不能勉強。每到半夜,抹乾凈桌子,剪好燈芯,靜靜地用白色杯子送茶給他,他就慢慢地說起來,聲音或快或慢,或輕或重,或斷或續,或高或低,說得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把世上其他說書人的耳朵摘下來,使他們仔細聽柳敬亭說書,恐怕都會驚嘆得咬舌死去呢!
柳麻子相貌十分醜陋,但是他口齒靈利,眼神流動,衣服雅靜,簡直與王月生一樣地美好,所以他們的聲價正好相等。
14.丁一士
鄉里有個叫丁一士的人,強壯敏捷很有力氣,兼會格鬥、輕功的武藝。兩三丈的高度,可以輕松躍上;兩三丈寬的距離,也可以輕松越過。我小時候,還見過他。曾請求看他的本領。他讓我站在過道里,我面向前門,他先站到門前外面對著,等我轉過身子面向後門時,他已經站到後門外面對著我了。像這樣反復了七、八次,原來(在我轉身的時候,)他一跳就飛過屋頂了。後來,他路過杜林鎮,遇到一位朋友,請他到橋旁酒店中喝酒。酒喝足了,他們站在河邊眺望。朋友對他說:「你能跳過這條河嗎?」丁一士應聲一聳身就躍過去了。朋友招呼他回來,他又應聲跳過來。可是,腳剛剛到岸邊,不料河岸已經快崩毀了,靠近水的陡直地方斯開了一條裂紋。丁一士沒有看到,不小心踏在它上面,河岸崩裂了二尺多,於是隨著崩倒的河岸掉到河裡,順流沖走了。他素來不熟悉水性,只能從波濤中間竄起幾尺高,只會直上直下竄動而不能游向岸邊,仍舊掉到河中。如此跳躍多次,氣力用完了。終於淹死在河裡。
天下的禍患,沒有比有所依仗再大的了。依仗財物的終因財物而失敗,依仗勢力的終因勢力而失敗,依仗才智的終因才智而失敗,依仗力氣的終因力氣而失敗。這是因為有所依仗,就敢於冒險的緣故。
17.崇明老人記
崇明縣有個姓吳的老人,已經九十九歲了,他的妻子也九十七歲了。這老人四個兒子,因壯年時家境貧困,所以賣去了兒子來活命,四個兒子都做了有錢人家的奴僕。等到四個兒子長大了,都能自立,個人贖出了身子,娶好了媳婦,便一同居住著供養父母。他們居住在縣衙門的西面,房屋共五間:最大的開花布店,第二個開布店,第三個開腌臘店,第四個開南北雜貨店,四個鋪子並列著。當中一間,是進出的地方。四個兒子奉養父母,極盡孝道。最初打算每一月一輪,輪流著供養膳食。媳婦們說:「公公婆婆年紀大了!如果一月一輪,那必須經過三個月,才可以再服侍他們,未免太疏遠了。」後來,想每天一家輪流著。媳婦們又說:「公公婆婆老了!如果一天一輪,必須三天後才可再服侍他們,也覺疏遠了。」於是限定一餐輪流一家。譬如早飯在大兒子家吃,那中午在二兒子家吃,晚飯在三兒子家吃,明天的早飯便在四兒子家吃,這樣輪流著。如果逢到五和十那天,那就四個兒子一同把酒食放在中堂上,父母向南坐,東面是四個兒子和許多孫子坐,西面四個媳婦和孫子媳婦坐,依據長輩小輩的輩分,分左右坐定,然後逐一個人勸酒祝壽,這樣已成了習慣了。
在老人飲食地方的後面,放一口壁櫥,壁櫥里每家各放一串五十文的錢。老人吃罷了飯,手反過去在壁櫥里隨便拿一串錢,就到街上去遊玩,買些水果糕餅吃。壁櫥中缺少了錢,兒子們便私自補足,不讓老人知道。有時,老人到朋友家去下棋,或賭錢,四個兒子知道了,便派人私自拿了二三百文錢,放在老人所遊玩的人家,並且告訴那人家,假裝輸給了老人。老人勝後,常常很快樂地回來,老人自己也不知道的,這樣也成了習慣了。大概有幾十年沒有變更過。
老人夫婦倆至今還很健康。他的大兒子已經七十七歲了,其他三個兒子也頭發半白了,孫子和曾孫共有二十多人。崇明總兵劉兆,把一副對聯表彰在他家門上道:「百齡夫婦齊眉,五世兒孫繞膝。」確是實在的事。所以用筆記了下來,告訴給做兒女的人
19.
張騫是漢中人。建元年間被任命為郎官。那時匈奴投降過來的人說匈奴攻破月氏王,並且用月氏王的頭顱做酒器。月氏因此逃避而且怨恨匈奴,就是苦於沒有人和他們一起打擊匈奴。漢王朝正想從事消滅匈奴的戰爭,聽說此言,就想派人出使月氏,可匈奴國又是必經之路,於是就招募能夠出使的人。張塞以郎官的身分應募出使月氏。與堂邑氏的奴僕甘父一起離開隴西。途經匈奴,被匈奴人截獲,用傳車送到單於那裡。單於說:「月氏在我的北邊,漢朝人怎麼能往那兒出使呢?我如果想派人出使南越,漢朝肯任憑我們的人經過嗎?」扣留張騫十多年。給他娶妻,並生了兒子,然而張騫仍持漢節不失使者身分。
因居住在匈奴西部,張騫趁機帶領他的部屬一起向月氏逃亡。往西跑了幾十天,到了大宛。大宛聽說漢朝財物豐富,想和漢朝交往可找不到機會。見到張騫非常高興,問他要到哪裡去。張騫說:「替漢朝出使月氏,而被匈奴封鎖道路,不讓通行,現在逃亡到貴國,希望大王能派人帶路,送我們去,假如能夠到達月氏,我們返回漢朝後,漢朝送給大王的財物,一定多得不可盡言。」大宛認為可以,就送他們去,並為他們派遣了翻譯和向導。送到康居,康居用傳車將他們送到大月氏。這時,原來的大月氏王已被匈奴所殺,立了他的夫人為王。大月氏已經使大夏臣服並統治著它。他們那裡土地肥沃,出產豐富,沒有侵擾,心境悠閑安樂,又自認為距離漢朝遙遠而不想親近漢朝,全然沒有向匈奴報仇的意思。張騫從月氏到大夏,始終得不得月氏王明確的表示。
20.
公子聽說趙國有兩個有才有德而沒有從政的人,一個是毛公藏身於賭徒中,一個是薛公藏身在酒店裡,公子很想見見這兩個人,可是這兩個人躲了起來不肯見公子。公子打聽到他們的藏身地址,就悄悄地步行去同這兩個交往,彼此都以相識為樂事,很是高興。平原君知道了這個情況,就對他的夫人說:「當初我聽說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個舉世無雙的大賢人,如今我聽說他竟然胡來,跟那伙賭徒、酒店伙計交往,公子只是個無知妄為的人罷了。」平原君的夫人把這些話告訴了公子。公子聽後就向夫人告辭准備離開這里,說:「以前我聽說平原君賢德,所以背棄魏王而救趙國,滿足了平原君的要求。現在才知道平原君與人交往,只是顯示富貴的豪放舉動罷了,他不是求取賢士人才啊。我從在大梁時,就常常聽說這兩個人賢能有才,到了趙國,我惟恐不能見到他們。拿我這個人跟他們交往,還怕他們不要我呢,現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們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這個人不值得結交。」於是就整理行裝准備離去。夫人把公子的話全都告訴了平原君,平原君聽了自感慚愧便去向公子脫帽謝罪,堅決地把公子挽留下來。平原君門下的賓客們聽到這件事,有一半人離開了平原君歸附於公子,天下的士人也都去投靠公子,歸附在他的門下。公子的為人使平原君的賓客仰慕而盡都到公子的門下來。
公子留在趙國十年不回魏國。秦國聽說公子留在趙國,就日夜不停地發兵向東進攻魏國。魏王為此事焦慮萬分,就派使臣去請公子回國。公子仍擔心魏王惱怒自己,就告誡門下賓客說:「有敢替魏王使臣通報傳達的,處死。」由於賓客們都是背棄魏國來到趙國的,所以沒誰敢勸公子回魏國。這時,毛公和薛公兩人去見公子說:「公子所以在趙國受到尊重,名揚諸侯,只是因為有魏國的存在啊。現在秦國進攻魏國,魏國危急而公子毫不顧念,假使秦國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廟夷平,公子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呢?」話還沒說完,公子臉色立即變了,囑咐車夫趕快套車回去救魏國。
魏王見到公子,兩人不禁相對落淚,魏王把上將軍大印授給公子,公子便正式擔任了上將軍這個統帥軍隊的最高職務。魏安厘王三十年(前247),公子派使臣把自己擔任上將軍職務一事通報給各個諸侯國。諸侯們得知公子擔任了上將軍,都各自調兵遣將救援魏國。公子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軍隊在黃河以南地區把秦軍打得大敗,使秦將蒙驁敗逃。進而乘勝追擊直到函谷關,把秦軍壓在函谷關內,使他們不敢再出關。
秦王擔憂公子將進一步威脅秦國,就使用了萬斤黃金到魏行賄,尋找晉鄙原來的那些門客,讓他們在魏王面前進讒言說:「公子流亡在外十年了,現在擔任魏國大將,諸侯國的將領都歸他指揮,諸侯們只知道魏國有個魏公子,不知道還有個魏王。公子也要乘這個時機決定稱王。諸侯們害怕公子的權勢聲威,正打算共同出面擁立他為王呢。」秦國又多次實行反間,利用在秦國的魏國間諜,假裝不知情地請他們向公子祝賀問是否已經立為魏王了。魏王天天聽到這些毀謗公子的話,不能不信以為真,後來果然派人代替公子擔任上將軍。
寫不下了,我自己寫的,很辛苦
『柒』 魯迅簡介和著作
【魯迅簡介】
魯迅(1881~1936)
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魯迅(1881~1936)
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豫才。筆名除魯迅外,還有鄧江、唐俟、鄧當世、曉角等。小時享受著少爺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敗變得貧困。青年時代受達爾文進化論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898年魯迅從周樟壽更名為周樹人。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在此之前,他是一名醫生,因戰亂奮起改行為作家。魯迅生平是一個「愛書如命」的人。1927年與許廣平女士結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嬰。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作品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有《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
『捌』 瀘縣國際第四中學用英語怎麼翻譯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Junior Middle School of Lu County
『玖』 翻譯新理念英語閱讀初中一年級第四冊的大概內容(大概講什麼)
BMW international, BMW international open BMW International Open (golf) Kaymer personal names, Germany's Martin Kaymer La (Xiang Qian) hit (a ball) clear (clear, unambiguous, don't do things sloppily, cleanly) is 6 = six bar 6 complete sentences: BMW International Open Golf Championship less than the opponent. 6, Kaymer in the lead
是翻譯這個嗎
寶馬國際寶馬國際公開賽BMW國際公開賽(高爾夫)
凱梅爾個人姓名版,德國名將馬丁 - 凱梅爾
拉(向權前)擊(球)
清除(明確地,毫不含糊,不拖泥帶水,干凈利落地)其實
6 =六桿6
完整的句子:BMW國際公開賽高爾夫錦標賽上比對手少了6種,凱梅爾領先
『拾』 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一團第四中學的英文翻譯
No.4 Middle School of the Agricultural Division 1st Regiment of Xinjiang Proction & Construction Group
農一師來 Agricultural Division,不用自寫第一,這個道理就像北京一中就是北京中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