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初中高中 > 褒山初級中學

褒山初級中學

發布時間:2021-01-01 23:26:16

1. 初中文言文

全部的字都搞定了!!!

2.亡
①失去---大道以多岐亡羊(中山狼傳)
②通 無---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丷丷)
③死亡---餒不得食,亦終必亡而已(丷丷)
④逃---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3.絕
①極點---以為妙絕(口技)
②停止---空谷傳響,哀轉久絕(三峽)
③非常---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
④隔絕---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4.故
①特地--公子往,請數之,朱亥故不復謝(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久
③所以---故木受繩則直
④原因---既克,公文其故(曹劌論戰)
5.誠
①誠心---帝感其誠,命誇娥式二子負二山(愚公移山)
②果真---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
③確實---臣誠知不如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6.易
①容易---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滕王閣記)
②交換---使人遣趙王書,願以十五城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改變--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察今)
7.顧
①看---君臣相顧,泣下沾襟
②拜訪---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出師表)
③反而---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
8.舉
①舉起---肩舉驢上,引避道左(中山狼傳)
②發動---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陳涉世家)
③全
④提出---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
⑤推薦---眾議舉寵為督(出師表)

先寫到這里,555.。。翻書翻死了呢
這樣回答是對的吧,不然,我白翻書了!!!

9.去
①離開---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賣油翁)
②距離---去村四里有森林(馮婉貞)
10.當
①抵擋---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赤壁之戰)
②距離

13.兵
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過秦倫)
②軍隊---可汗大點兵(木蘭詩)
③戰爭---兵旱相乘(乘:交加),天下大屈(論積貯疏)
14.度
①揣度---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②越過---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

20.道
①道義---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②說---何可勝道也哉?(游褒禪山記)
③道路---會天下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④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有些真的找不到,幫不上了

哈哈,這兩天被我翻出來了!!!
1.居
①停留---不可久居(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②在某種地位---佛印居右(核舟記)
③居住---自吾氏三世居是鄉(捕蛇者說)
④坐---令女居其上(西門豹治鄴)

10.當
①抵擋---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②距離

11.益
①增加---有所廣益《出師表》
②更加---君之疾在肌膚,不治將益深||香遠益清《愛蓮說》
③漸漸---益習其怕,又近出前後(習:熟悉,習慣)
④好處---滿招損,謙得益

15.方
①方圓---今齊地方千里,有二十城(地方:古今異意)
②剛---時予方以討賊督師桂林(【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6.極
①極點---屋極有窗以達氣
②盡---何使我至於此極也!(孟子·梁惠王上)

17.達
①到---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列子·湯問)
②得志

18.業
①事業---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師表)
②職業---捕魚為業(桃花源記)||以是為業(賣柑者言)
③學業---術業有專攻(師說)

19.意
①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記)
②神情---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齋志異·狼三則)

哈哈,我厲害吧,不過好辛苦啊,呵呵
但是讓你見識到我的強悍了吧,嘻嘻,我的文言可是很強悍的哦,極個別一時想不到,自己也動動手把

2. 游褒禪山記是初中的課文嗎

不是,這是高中的。

3. 游褒山禪記的譯文

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里築室居住,死後又葬在那裡;因為這個緣故,後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現在將「華」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里游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游洞的樂趣。
於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持,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游山的收獲。
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援用資料的緣故。
同游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安石記。

4. 醉翁亭記是高中還是初中的

初中八年級
初中和高中共學的古代游記散文:
初中:《滿井游記》 《小石潭記》 《醉專翁亭記》 《岳陽屬樓記》《桃花源記》《記承天寺夜遊》《湖心亭看雪》

高中:《始得西山宴遊記》《赤壁賦》《游沙湖》 《苦齋記》《過小孤山大孤山》《游褒禪山記》

5. 請問含山的高、初中學校有哪些

高中有
含山中學
含山2中
仙蹤中學
運漕中學
等等幾個
初中很多
每個鄉基本都有個
1中
2中也有初中
其他的例如
褒山中學
九連初中
。。。。

6. 初中古文中所有「以」的意思。


拼音:yǐ以的古文解釋

①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
②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哉?」
③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美於徐公.」
④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十五城請易璧.」
⑤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⑥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⑦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⑧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楚和.」《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⑨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禪山記》:「夫夷~近,則游者眾;險~遠,則至者少.」
⑩表示承接關系,「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游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入.」
⑾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⑿表修飾和被修飾關系.《歸去來辭》:「木欣欣~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⒀表目的關系,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師說》:「作《師說》~貽之.」
⒁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范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⒂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余無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⒃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怪之矣.」

7. 請問含山的高、初中學校有哪些

高中有 含山中學 含山2中 仙蹤中學 運漕中學 等等幾個 初中很多 每個鄉基本都有個 1中 2中也有初中 其他的例如 褒山中學 九連初中 。。。。

8. 游褒禪山記是什麼時候收錄到教科書

北宋大文學來家王安石的游記《游褒自禪山記》被收錄到我國的中學教材中,由此可見該文在我國的文學地位。

至於收錄時間,該文在民國時期即被收錄於教科書中,具體時間不詳,普遍被歷朝歷代的學者當為不可多得的游記學習!

文章開始就介紹褒禪山亦為華山,並輪廓似地說明了該山為什麼叫褒禪山的由來,使讀者一接觸文章就對該山有所了解。《游褒禪山記》的精髓不在於寫景,而在於作者在游山過程中所引發出的感慨,具有對人生啟迪的意義。

《游褒禪山記》是篇不足千字的短文,何以流傳千年?除了文章自身優秀而外,它從一件事中感慨出來的人生思索,讓人受益不淺。景色在於遠險,要觀到真正的美景,不遠足,不涉險是不行的。

9. 游褒禪山記在寫法上和初中學過的文言文游記有什麼不同

游褒禪山記,主要採用,先敘後議的寫法。而且篇幅各佔一半,議論和記敘分別相對應。初中學的文言文游記,基本上是以記敘為主,很少議論。

10. 初中語文古文其的所有意思


①<代>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她)的」、「它的」、「他們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筯骨。」《<論語>十則》:「有如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師說》:「郯子之徒,其賢為及孔子。」

②<代>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她)」、「它」、「他們」。《子魚論戰》:「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賣油翁》:「見其發矢十中八九。」《齊桓晉文之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③<代>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於「我」、「我的」。《游褒禪記》:「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赤壁之戰》:「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又】自己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亦各言其志也。」

④<代>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你的」、「你們的」。《觸龍說趙太後》:「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資治通鑒》:「堅默然良久,曰:『諸君各言其志。』」

⑤<代>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些」。《孫臏減灶》:「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捕蛇者說》:「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游黃山記》:「其松猶有曲挺縱橫者。」
【又】那樣。《馮婉貞》:「吾村十里皆平原,而與之競火器,其何能勝?」

⑥<代>指示代詞,相當於「其中」,「當中」。《<論語>十則》:「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為學》:「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石鍾山記》:「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⑦<副>恐怕;大概。表示推測、估計。《師說》:「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祭十二郎文》:「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最後一個「其」為助詞,無意義。)」

⑧<副>難道,豈。表示反詰、反問。《馬說》:「其真無馬邪?」《游褒禪山記》:「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⑨<副>還是。表示委婉地商量。《餚之戰》:「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吾其還也。」《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其許寡人!」

⑩<副>可要。表示期望。《伶官傳序》:「爾其無忘乃父志!」

⑾<連>如果;假如。表示假設。《齊桓晉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獄中雜記》:「其極刑,曰:『順我,即先刺心;否則四肢解盡,心猶不死。』」

⑿<助>無實義,起調節節奏、舒緩語氣等作用。《涉江》:「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其承宇。」《答李翊書》:「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①<助>用於句未。《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②用於人名。漢代有「酈食(yǐ)其」、「審食(yǐ)其」。

閱讀全文

與褒山初級中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