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慶大學統計學
我知道它和西南財經大學一起為四川的精算師的考試地點,師資一般般,統計學應該不錯!
顯然沒有西南財經大學好,因為重慶大學統計學(金融與精算)是偏向數學的!
⑵ 重慶市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在重慶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各區縣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全市國土房管系統堅持「五個並重」,扎實努力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國土房管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2006年全市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並重,土地調控取得了明顯成效;堅持市場調節與住房保障並重,促進了房地產業的平穩健康發展;加強勘查與規范開發並重,促進了礦產資源的合理利用;依法行政與維護權益、服務社會並重,為和諧重慶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堅持完善體制與提高素質並重,在執政為民服務發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重慶市土地總面積822.69萬公頃,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0.85%。根據2006年土地變更調查結果顯示,2006年末,重慶市農用地694.15萬公頃,較2005年末下降0.05%;建設用地57.75萬公頃,較2005年末增加1.49%;未利用地70.79萬公頃,較2005年末減少0.69%。2006年末重慶市土地利用構成見圖1。
圖1 2006年末重慶市土地利用構成
(二)土地利用情況
1.農用地
2006年末全市農用地104121938.8畝,年內減少158400.0畝,年內增加105208.8畝,增減相抵凈減53191.2畝,主要是未利用地的荒山造林和土地開發利用量小於建設佔用所致。2006年度農用地的內部結構調整較大,變化幅度集中體現在耕地、園地和林地上(表1)。
其中耕地由2005年年末的33940460.4畝下降到2006年年末的33629333.3畝,凈減少了311127.1畝。其中減少幅度最大的為旱地,凈減139988.5畝,佔耕地年內減少總量的44.99%;其次為望天田和灌溉水田。旱地減少的主要去向是林地、園地和建設用地,面積分別為160002.8畝、48649.9畝和29137.3畝;灌溉水田減少的主要去向為建設用地,面積為34990.5畝。
表1 2006年重慶市土地利用變化情況
圖4 2006年土地出讓面積比例(按土地用途分)情況
3.土地二級市場
2006年,重慶市國有土地使用權交易62216宗,面積10170.9公頃,轉讓金、租金及抵押價款共721.52億元。2006年,重慶市轉讓土地51586宗,轉讓土地面積898.38公頃,轉讓金額28.63億元。
(二)探礦權采礦權市場
1.礦業權市場建設
2006年,礦業權市場進一步規范。完善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管理制度,規范礦業權出讓前期工作,合理確定出讓資源量和出讓單價,增加政府收益。
2.探礦權采礦權一級市場
2006年,重慶市出讓探礦權12宗,出讓方式為招標出讓,合同金額1131萬元。出讓采礦權1284宗,合同金額2.21億元,其中以招拍掛方式出讓422宗,占出讓采礦權總宗數的32.87%,合同金額2.11億元,佔全市出讓采礦權合同金額的95.48%;從礦種分類看,采礦權出讓主要集中在煤(230宗)和建築石料用灰岩(524宗)。
3.探礦權采礦權二級市場
在礦業權轉讓中,采礦權轉讓共51宗,轉讓價款0.71億元,全部為出售轉讓采礦權。從礦種分類看,煤50宗,轉讓價款0.68億元。岩鹽轉讓1宗,轉讓價款0.03億元。
四、國土資源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一)土地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6年,嚴格土地執法,全面開展違法違規批(占)地、閑置土地和「以租代征」行為清查處理工作。2006年土地違法案件結案率達到 98.4%,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6人。重慶市江北區政府高度重視土地執法工作,區法院對2名違法佔地責任人進行了公開判決,首開全市追究違法佔地責任人刑事責任的先例。主城區、合川、永川等地加大閑置土地清理處置力度,全市共清理出閑置土地 162宗,已收回閑置土地 37宗、105.27公頃,鞏固了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成果。
2006年結轉2005年土地違法未結案件71件,涉及土地面積2.66公頃,其中耕地0.87公頃。
2006年發現土地違法案件2521件,涉及土地面積261.86公頃,其中耕地93.79公頃。在2006年發現土地違法案件中,主要是個人違法案件,共2309件,佔91.6%。2006年土地違法立案2331件,涉及土地面積194.88公頃,其中耕地93.27公頃。其中個人違法案件2119件,佔90.91%;2006年土地違法結案2355件,涉及土地面積180.27公頃,其中耕地78.11公頃。
2006年查處土地違法案件拆除構建物163689平方米,沒收構建物76553平方米,收回土地30.98公頃,其中耕地7.66公頃,罰沒款收取1084.7萬元。
(二)地礦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6年,全市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國發[2006]28號)文件精神,扎實開展整頓和規范工作。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治亂」工作成效顯著。
2006年對地礦違法的7名責任人進行了刑事處罰。配合紀檢監察部門,清理國家工作人員和國企負責人投資辦礦行為。市政府出台了《小型煤礦企業資產整合意見》,各區縣開展了礦業權設置方案和資源整合編制工作,目前已有一批區縣完成了編制工作,並實施資源整合。采礦權登記辦理程序等制度逐步完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年度檢查工作開展較好,提高了礦山企業合理利用礦產資源意識。全市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第一階段工作得到國務院檢查組的充分肯定,並順利通過了檢查驗收。南川、奉節、城口等地高度重視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切實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
2006年結轉2005年地礦違法未結案件20件,2006年立案401件,2006年結案415件。2006年立案案件中,按違法主體劃分,個人331件,占立案總數的82.54%。2006年結案案件中,無證開采245件、越界開采73件、非法轉讓采礦權21件、破壞性開采10件、無證勘查2件、不按規定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38件。年末未結案件6件。
五、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2006年結轉2005年未審結行政復議39件。2006年申請行政復議190件,其中行政處罰5件,行政許可2件,行政強制措施40件,行政不作為8件,其他135件;2006年受理190件,2006年審結202件,其中維持原行政決定133件,撤銷6件,撤回申請39件,2006年未審結行政復議27件。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和人員培訓情況
2006年末,重慶市國土資源系統共有行政機構45個,其中省級1個,年末從業人員2540人,其中行政編制人員1104人。在行政人員中,有研究生95人,大本及大專1966人。直屬事業單位345家,從業人員6294人。
2006年,全市國土資源系統收入總額16.24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撥款12.76億元,其他收入1.22億元。
2006年,全市國土資源系統參加幹部培訓405人次,其中黨校學習198人次,行政學院培訓74人次,其他培訓133人次;參加學歷教育344人次,其中參加博士生教育15人。
七、問題與建議
當前工作中存在如下的困難和問題。
(1)嚴峻的資源供需形勢與粗放的資源利用方式的矛盾依然突出。土地、礦產資源利用率不高,批而不征、征而不供、閑置浪費土地和礦產資源利用率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
(2)國土房管工作參與宏觀調控的能力和水平與市場經濟要求的矛盾依然突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國土房管工作參與調控的體系和方式還需不斷完善。
(3)資源、房屋問題引發的各種利益訴求和沖突還會進一步顯現,維護權益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資源價值的進一步顯現,圍繞資源權益的各種訴求,甚至利益沖突會不斷增多;隨著《物權法》的出台,調處國土資源和房地產糾紛的任務會更加繁重。
(4)隊伍建設和廉政建設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在復雜的市場經濟形勢下,全系統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行風、政風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幹部職工的自我約束能力需要進一步增強。
為加強國土資源管理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土地規劃和計劃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①要有序推進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②要合理安排土地利用計劃;③要加大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力度;④要繼續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⑤要強化執法監察,嚴格實行問責制。
(2)加強土地調控,切實保障重點項目和重點區域用地。①要加強建設用地保障工作;②要嚴格控制低價出讓工業用地;③要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④要切實用好儲備土地;⑤要認真落實建設用地稅費政策,注重發揮經濟手段的作用。
(3)加強房地產管理,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①要優化房地產發展布局;②要加強住房供應結構調整;③要努力完善房地產市場體系;④要繼續深入整頓和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⑤要進一步提高拆遷和物業管理水平。
(4)加強地質礦產勘查工作,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①要切實加強地質勘查工作;②要加強地勘隊伍建設;③要繼續鞏固治亂成果;④要基本完成資源整合任務;⑤要逐步建立礦產資源管理長效機制。
⑶ 重慶工商大學的統計學到底怎麼樣求大神幫助
比較好哈,如樓上說的,這個專業貌似有碩士點的。另外我知道的就是,工商大特聘了幾個教授,都是30W年薪級別的。其中有個女教授就是統計學院的院長/副院長,教過我的。
⑷ 為迎接重慶南開中學建校78周年,學校舉辦了校史知識大賽.現統計調查了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年級在校史
(1)在校史知識競賽中晉級決賽的總人數=5÷10%=50(人),
高一年級在校史知識大賽晉級決版賽的人數=50×權
108 |
360 |
⑸ 據統計2013年重慶一中在校學生約11000人,將數11000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______.
11 000=1.1×10 4 .
故答案為:1.1×10 4 .
⑹ 重慶市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5年是重慶市國土部門管理體制改革後正式運行的第一年,在國土資源部的領導下,我市國土資源系統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和「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為動力,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在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等各個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績,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獲得多項表彰。
●全國試點單位江津市的規劃修編大綱已經國土資源部評審通過。
●《重慶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通過實施中期評估,獲全國礦產資源規劃優秀成果一等獎。
●重慶市被國土資源部確定為全國4個重要礦區礦產資源潛力評價試點單位之一。
●合川、永川等地處置低效利用土地效果明顯,萬州區積極造地和盤活低效利用土地的做法得到國土資源部、市領導的表揚,《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在頭版進行了專題報道。
●加強優質基本農田建設,重點實施了三峽庫區周邊綠化帶1.47萬公頃基本農田綜合整理項目。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重慶市土地總面積822.69萬公頃,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0.85%。2005年末,重慶市農用地694.50萬公頃,較2005年增加0.01%;建設用地56.91萬公頃,較2005年增加1.83%;未利用地71.28萬公頃,比2005年減少1.53%。如圖1、表1所示。
圖4 2005年重慶市頒發勘查許可證(按專業性質分)情況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基本情況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重慶市的礦業逐步形成了地質勘查、礦山設計、開發、科研、教育基本配套的礦業體系。全市開發利用礦產54種,各類生產礦山5 466個,其中能源礦山1 549個,金屬礦山88個,非金屬礦山3 780個,其他礦山49個。
全市礦山企業從業人數23萬人,礦業工業總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6%左右,礦業及以礦產資源為原料的加工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5%左右,礦產品進出口佔全市進出口總額的5%左右,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在全市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005年重慶市主要開發利用礦種包含能源礦產中的煤、地熱,以及黑色金屬礦產、有色金屬礦產、貴金屬礦產、稀有、稀散稀土礦產、非金屬礦產和水氣礦產。
三、國土資源市場
(一)土地市場
1.土地市場治理整頓
2005年重慶市合理制定農用地轉用、土地供應年度計劃,嚴格建設用地預審,加強經營性土地出讓計劃管理,保持適度的土地投放量和投放節奏,優化土地供應結構,重點保障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社會公益項目的用地需要。加強土地儲備、整治計劃管理,支持和指導土地儲備機構科學合理開展儲備和整治工作,建立建設用地「蓄水池」,提高政府土地調控能力。加強對園區工業項目土地投入產出率的審查和考評。嚴格執行工業項目建設用地供應控制指標,對超過控制指標要求的項目,核減用地面積。把城鎮土地集約利用率納入對區縣(自治縣、市)政府的綜合目標考核。認真開展存量土地清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城鎮存量建設用地的家底。合川、永川等地處置低效利用土地效果明顯,萬州區積極造地和盤活低效利用土地的做法得到部、市領導的表揚,《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在頭版進行了專題報道。
2.土地一級市場
2005年重慶市繼續嚴格執行經營性土地招拍掛出讓制度,加大土地市場化配置力度。全年共計出讓土地2 645宗,面積4 036.07公頃,土地純收益70.95億元;以「招拍掛」方式出讓土地 966宗,面積 2 222.26公頃,佔全年出讓土地的 55.06%(2004年為38.38%,提高了16.38個百分點),土地純收益54.61億元,佔全年出讓土地純收益的76.96%(2004年為56.94%,提高了20.02個百分點);從土地用途分類來看:以「招拍掛」方式出讓的土地中,以住宅用地為主,面積為1 973.96公頃,佔88.83%;純收益為47.69億元,佔87.33%(圖5~圖6)。
圖5 2005年土地出讓面積比例(按出讓方式分類)情況
圖6 2005年土地出讓面積比例(按土地用途分)情況
3.土地二級市場
2005年重慶市國有土地使用權交易35 764宗,面積11 122.17公頃,金額608.68億元。從土地用途來看:住宅用地面積 2 921.14公頃,占國有土地使用權交易面積的26.26%(2004年為32.25%,比重下降了5.98個百分點),金額333.53億元,占國有土地使用權交易的54.80%(2004年為31.58%,比重增長了23.22個百分點)。
2005年重慶市轉讓土地20 010宗,轉讓土地面積520.68公頃,轉讓金額19.75億元。轉讓以住宅用地為主,面積341.11公頃,轉讓金額14.02億元。
(二)探礦權采礦權市場
1.礦業權市場建設
2005年重慶市扎實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整頓工作,按照國家要求,制訂實施方案,迅速啟動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加大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力度,建立礦業權有形交易市場和出讓公示制度,規范出讓程序。
2.探礦權采礦權一級市場
2005年重慶市出讓探礦權1宗,出讓方式為申請審批,合同金額43.28萬元。出讓采礦權1 547宗,合同金額1.96億元,其中以「招拍掛」方式出讓580宗,占出讓采礦權總宗數的37.49%(2004年為8.3%,比重提高了29.19個百分點),合同金額1.85億元,佔全市出讓采礦權合同金額的94.59%(2004年為16.86%,比重提高了77.73個百分點);從礦種分類看:采礦權出讓主要集中在煤(504宗)和建築石料用灰岩(520宗)。
3.探礦權采礦權二級市場
在礦業權轉讓中,采礦權轉讓共76宗,轉讓價款1.62億元,其中出售54宗,出售價款0.36億元,其他22宗,價款1.26億元。從礦種分類看:采礦權轉讓主要集中在煤(68宗),轉讓價款1.61億元。其他還有鉛鋅礦、水泥用灰岩等(圖7)。
圖7 2005年采礦權轉讓(按礦種分類)情況
四、國土資源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一)土地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5年重慶市結轉上年土地違法未結案件86件,涉及土地面積18.17公頃,其中耕地12.42公頃。
2005年發現土地違法案件2 663件,比2004年增長11.89%,其原因是全市對違法用地繼續保持高壓態勢,清查處理「以租代征」擅自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違反土地用途管制等行為,嚴肅查處了一批土地違法大要案,有效地制止了非法佔地行為。2005年發現土地違法案件中,主要是個人違法案件,共2 474件,佔92.9%,本年違法涉及土地面積224.56公頃,其中耕地100.63公頃。
2005年土地違法立案1 993件,主要是個人違法案件,為1 825件;土地違法案件立案涉及土地171.46公頃,其中耕地69.14公頃;本年結案2 008件,結案涉及土地面積186.97公頃,其中耕地80.69公頃。
2005年查處土地違法案件拆除構建物90 364平方米,沒收構建物125 922.5平方米,收回土地17.41公頃,其中耕地13.73公頃,收取罰沒款957.18萬元。
(二)地礦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5年,全市認真開展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以生產礦山全面排查、勘查項目全面檢查、行政執法行為全面清查為主要內容的「三查」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市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得到國家聯合督察組的充分肯定。
2005年結轉上年地礦違法未結案件11件,本年立案695件,本年結案686件,其中,無證開采611件,占結案總數的89.07%;越界開采43件,占結案總數的6.47%;非法轉讓采礦權8件,其他3件。年末未結案件20件。
2005年當年立案案件中,按違法主體劃分,個人673件,占立案總數的96.83%。
五、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2005年全市圓滿完成「四五」普法工作,進一步加強立法、行政復議與應訴工作,促進了依法行政。按照我市建設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要求,制定用地環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辦法。
2005年結轉2004年未審結行政復議36件。申請行政復議332件,其中行政處罰13件,行政強制措施39件,行政不作為3件,其他277件;本年受理173件,本年審結296件,其中維持原行政決定257件,責令履行1件,撤銷3件,撤回申請35件,本年未審結行政復議39件。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和人員培訓情況
2005年重慶市國土資源系統共有行政機構45個,其中省級1個,年末從業人員2 517人,其中行政編制人員1 000人。在行政人員中,有研究生73人,大本及大專1 814人。直屬事業單位303家,從業人員5 735人。
2005年全市國土資源系統收入總額3.6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撥款2.49億元,其他收入1.16億元。全年共完成基本建設投資150萬,其中國家資金100萬。
2005年全市國土資源系統參加幹部培訓592人次,其中黨校學習255人次,行政學院培訓43人次,其他294人次;參加學歷教育126人次,其中參加博士生教育5人。
七、問題與建議
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有以下三點:①土地資源供給與需求的矛盾比較突出;②傳統用地方式與節約集約用地的矛盾比較突出;③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比較突出。
(一)加強國土資源管理的建議
1.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並重
堅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保護土地資源;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優先支持保障重點建設項目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用地需求;建立高標准基本農田和監管體系,切實抓好保護示範區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2.增強參與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嚴格執行用地預審、用途管制、指標調控、定額管理和批後檢查等規定,加強部門聯動,落實產業政策;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經營性用地供應、儲備土地整治和出讓的計劃管理,確保土地供應總量適度、結構優化、區域均衡、價格合理。
3.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大力開展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作
嚴格執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嚴控劃撥用地范圍和程序,嚴卡協議出讓最低價;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建立激勵約束機制,鼓勵使用存量土地;建立節約集約用地情況與用地計劃掛鉤制度,完善建設項目土地利用情況跟蹤管理制度。
4.科學編制新一輪規劃,發揮規劃的引導和控製作用
加強同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其他專項規劃的銜接和協調,注重理論和方法創新,堅持開門規劃和公眾參與原則,加強基礎研究,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強制性,加強保障規劃實施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研究,確保規劃得到有效落實。
5.切實加強地質工作,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
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要求,制定實施意見和工作方案,切實加強地質工作;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重點查處越層越界開采及非法轉讓礦業權行為,嚴格執行審批許可權和審批程序,建立健全統一、競爭、開放、有序的礦業權市場,加強市場監管。
(二)加強國土資源管理的建議
(1)加強綜合統計和專項統計,建立統計責任追究制度。
(2)完善季度形勢分析制度,不斷增強分析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3)加快建立國土資源科技創新體系,推進行業信息化工作。
(4)完善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制度,加強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
⑺ 重慶的大學生的總人數,最好有各大學多少人的統計!
這工作量太大了,60分以上才考慮去幫你查,順便說句:重慶大學的數量就會嚇死你。
⑻ 重大的統計學好不好
這個專業不考研究生和考公務員進政府,就業是有難度的
但是重慶大學是、211學校,就業的壓力不大。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方向培養品學兼優,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研究分析能力強,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可以在社會經濟各個部門從事統計信息處理和數據分析的應用型和通用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1、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有科學的世界觀,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立志獻身祖國的建設事業。
2、寫作能力強,經濟學、數學和統計學基礎扎實,可以熟練應用統計軟體進行數據分析。系統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可以恰當應用統計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英語應用能力較強,可以閱讀英文專業文獻。
3、具有健康的體魄,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要求。
三、總學分 174學分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分配 158 學分
(一)必修課 114 學分
1、全校共同課:57 學分
(1)思想政治理論課:8學分
(2)體育:4學分
(3)心理健康:1學分
(4)大學漢語:2學分
(5)大學英語:14學分
(6)公共數學:18學分
(7)計算機教學:6學分
(8)國防教育:2學分
(9)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2學分
2、學科基礎課:37學分;專業必修課20學分
(二)選修課:44 學分
1、專業選修課:18學分
2、全校選修課:26學分
(1)通識教育大講堂課程:4學分
(2)原典選讀類課程:4學分
(3)人文藝術類課程:4學分
(4)法政類課程:2學分
(5)管理類課程:2學分
(6)經濟類課程:2學分
(7)理工類課程:2學分
(8)暑期學校課程:2學分
(9)全校任意選修課:4學分
五、其他學習 16 學分
(一)科學研究(8學分):為了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除經常組織與本專業有關的學術活動外,還應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科研訓練,要求學生第二學年根據院系制定的必讀書目撰寫一篇原典讀書筆記(5000字左右),計2學分;第三學年撰寫一篇學年論文(5000字左右),計2學分;第四學年撰寫一篇畢業論文(8000-10000字),計4學分。共計8學分。
(二)實踐教學(8學分):第一學年利用暑假開展各種社會實踐及社會服務活動,計2學分;第四學年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並撰寫一篇調查報告(5000字左右),計2學分;第四學年組織學生開展專業實習,計4學分。共計8學分。
⑼ 重慶大學數理統計
重大的理工科都還不錯,
反正工科得300好幾十去了,理科不太詳細。。。
說到院校歧視到是沒覺得有多少,重大每年外校考進來的多得很去了。。
只要你成績夠好,人有實力,導師還是會很喜歡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