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5中國高中排行榜的高中競賽十強榜
2015中國高中競賽十強榜包括2015中國高中全國競賽十強榜和2015中國高中國際競賽十強榜兩個榜單 高中全國競賽十強榜 學科競賽是一項面向全國中學生的競賽活動,其宗旨是:向中學生普及科學知識,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他們提供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促進大、中學校教學改革;通過競賽和相關的活動培養和選拔優秀學生,為參加國際學科競賽選拔參賽選手。
根據獎牌含金量的不同,評定一枚金牌為5分,銀牌為3分,銅牌為1分:華中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在全國奧林匹克競賽上的成績優異,榜首。長沙市長郡中學和石家莊市第二中學緊隨其後分別獲得第二、三名。
從國內競賽十強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學校都在省內排名處於榜首的位置,但也有部分學校像石家莊第二中學、長沙市雅禮中學是排在省內第二名的位置,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國內頂尖的高中在各個層面都在重視學生的發展。 競賽排名學校省份全國排名省內排名總得分1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湖北 4 1 100 2 長沙市長郡中學 湖南 3 1 93.66 3 石家莊市第二中學 河北 7 2 93.29 4 成都市第七中學 四川 9 1 87.99 5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 浙江 13 1 87.55 6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 1 1 87.33 7 河北衡水中學 河北 2 1 86.25 8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吉林 11 1 84.82 9 長沙市雅禮中學 湖南 8 2 84.59 10 吉林大學附屬中學 吉林 40 2 84.05 高中國際競賽十強榜 因每年進入國家隊參加國際競賽的人數比較少,我們統計整理了2012-2014年這三年的獲獎情況。 競賽排名學校省份全國排名省內排名總得分1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湖北 4 1 100 2 四川省綿陽中學 四川 49 2 81.46 3 長沙市長郡中學 湖南 3 1 80 4 上海中學 上海 5 1 78.91 5 石家莊市第二中學 河北 7 2 78.18 5 紹興市第一中學 浙江 168 14 78.18 7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 1 1 76.36 8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吉林 11 1 74.55 9 長沙市雅禮中學 湖南 8 1 72.73 9 深圳中學 廣東 34 2 72.73 9 杭州學軍中學 浙江 27 3 72.73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在國際競賽榜上仍然雄居榜首,其國際競賽的成績遙遙領先其他學校。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在高考升學和競賽方面,都有很強的實力。
湖南有長沙市長郡中學和長沙市雅禮中學兩所中學都躋身國際競賽十強榜,浙江省的紹興市第一中學和杭州學軍中學也都進入國際競賽十強榜。兩省都是國際競賽強省。
⑵ 中國中學排名
排名前10學校榜單:
排名第1:北京人大附中(北京)
排名第2:湖北華中師大第一附中(湖北)
排名第3:北京四中(北京)
排名第4:江蘇啟東中學(江蘇)
排名第5:浙江杭州二中(浙江)
排名第6:北京北大附中(北京)
排名第7:湖北黃岡中學(湖北)
排名第8: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上海)
排名第9:廣東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廣東)
排名第10:湖北武漢外國語學校(湖北)
(2)湖北中學全國排名2015年擴展閱讀:
每年世界大學排名榜單發布,總能引發人們對「一流大學」的關注。而統籌推進我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也已經成為中央的重大戰略決策,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共識。
問題隨之而來:大學教育不是空中樓閣,中學是大學的基礎,大學要世界一流,中學是否也要世界一流。
世界一流的中學,在空間維度上要引領世界,在時間維度上要引領未來。可以說,中學教育各具特色、各有差異,似乎比大學更難在國際上「列坐其次」,但基礎教育從來都身處國際較量之中。
24年前,一篇《夏令營中的較量》因刻畫中日學生差距,引發了全國范圍長達數年的討論。去年,英國BBC紀錄片《中國老師來了》再次引發人們對中英兩種教學模式的關注。
盡管前段時間英國教育部因青睞中國式教學,宣布要在英格蘭半數小學(大約8000所)採用「上海式數學教育」,但每每提起高中名校,很多人還是自然地想起英國的哈羅公學、伊頓公學。
總體而言,中國基礎教育不差,但人們對改進的期盼更大。無論是江蘇、湖北高招事件中的升學焦慮,還是「小別離」式的出國焦慮,歸根到底是公眾對更優質的中學教育有著強烈的需求,有著無比深沉的期待。
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學,要凝聚教育資源,關鍵更在凝聚一批真正熱愛教育的教育家。
⑶ 湖北省重點初中排名,要詳細一點……
湖北省53所省級重點中學綜合實力排名
序號
學 校
1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2 武漢外國語學校
3 黃岡中學
4 武漢市第二中學
5 武漢市第六中學
6 武漢市第三中學
7 武漢市第四中學
8 武鋼第三子弟中學
9 湖北省黃石市第二中學
10 宜昌市夷陵中學
11 荊州市荊州中學
12 武漢市第十一中學
13 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
14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
15 襄樊市第四中學
16 襄樊市第五中學
17 湖北省水果湖高級中學
18 武漢市第一中學
19 武漢市漢口鐵中
20 湖北省武漢中學
21 武漢市第十四中學
22 孝感市高級中學
23 湖北省沙市三中
24 荊門市龍泉中學
25 鄂南高級中學
26 宜昌市三峽高級中學
27 東風公司第一中學友圓
28 新洲區第一中學
29 黃陂區第一中學
30 宜昌市一中
31 鄂州市高級中學
32 十堰第一中學
33 枝江好稿塌市第一高級中學
34 葛洲壩第六中學
35 仙桃中學
36 當陽市高級中學
37 監利縣一中
38 襄鐵一中
39 襄陽區第一中學
40 公安縣第一中學
41 隨州市一中
42 鍾祥市第一中學
43 麻城一中
44 恩施自治州高級中學
45 丹江口市第一中學
46 石首市第一中學
47 洪湖市第一中學
48 京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49 鄖陽中學
50 湖北赤壁市一中
51 武漢市吳家山中學
52 來鳳縣一中
53 利川一中
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是武漢市人民政府在新形勢下為適應對外開放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需要而創辦的具有基礎性、實驗性和開放性的現代化新型學校。
學校位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優美的太子湖畔,佔地260畝,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始建於1998年,是武漢市教育局直屬單位。目前,學校設初中部和小學部,共有學生4000餘名,教師300餘名,其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佔98%,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佔41%。教師中特級教師4人,市管專家3人,市學科帶頭人13人、省骨幹教師9人,市優秀青年教師20人。
建校以來,我們始終堅定不移的遵循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原則,堅持「外語特色、文理並重、國際合作」的辦學宗旨,努力構建和諧校園。在「辦學規范、管理科學、特色鮮明、質量一流」的工作目標指引下,近年來學校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各項工作成績顯著,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
學校簡介我校與原改制校武漢第一初級中學一脈相承,秉承其辦學精髓,以「教育即是服務」為辦學理念,以「高品質教育」為辦學目標。依託優秀教師資源,科學的敬正人文管理,和諧的育人環境,著力構建優質高效課堂。目前,我校已基本形成了「和諧教育,全面發展」的格局,成為一所特色鮮明、質量上乘、社會知名度高的江城名校。
伴隨著公參民學校優厚的政策支持,依靠具有特色的育人模式,我校必將迎來再次跨越式的發展。
學校環境
武漢一初慧泉中學位於漢口民主一街187號(原武漢一中校址),校園佔地面積20000多平米,綠化覆蓋率44.5%。校區內教學樓群雄偉壯觀,體育場館設施齊全,園林景觀相映成趣,學校建有近500平米的科學探究室和數字化實驗室,擁有3萬余冊的圖書館和三個閱覽室及設施一流的多功能報告廳等,是武漢市目前中心城區面積最大、環境最美、教學設施最先進的現代化高標准花園式初級中學。漫步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感受著清新、幽雅、寧靜、和諧的育人環境,你會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這里,春天桃李芳菲、蜂飛蝶舞;夏天綠樹成蔭,荷池飄香;秋天雲淡風輕,水清石涼;冬天松柏滴翠、紅梅映雪。這樣的一派生機勃勃的校園景象,對學生的心靈是一種無聲的凈化和陶冶,實為莘莘學子理想的求學聖地。
武漢二中廣雅中學(武漢市第二中學分校)創建於2002年秋。辦學性質為社會力量辦學,按國有民營方式運作。開辦資金827萬元,法人登記證書民證字第武直010067號。機構代碼證號為73014070-0。學校辦學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加強主體教育實踐,形成集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個職能於一體的開放式辦學格局,熔鑄優質教育品牌,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要,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武漢二中廣雅中學部位於漢口勝利街310號,佔地近10畝,現有70多個教學班,4500多名學生。高中部位於漢口蘆溝橋路49號,佔地40餘畝,現有7000多名學生。分校雖然創辦的時間不長,卻以嚴格的管理,優良的質量贏得了家長的信賴,社會的贊譽。
學校優勢學校有教職工240人,其中教師182人。教師中有特級教師10人,中學高級教師66人。有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市管專家4人,省優秀教師4人,市學科帶頭人12人。2000年有學生1629人,其中團員1489人,近年來發展學生黨員25人。學校建有強有力的校長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層層負責的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的有效指揮系統。
辦學成績武漢二中廣雅中學在2011年中考中的實際參考人數為1538人,總分平均分484.96分,語文94.85數學95.61,外語95.41理化94.93,政史75.47,體育28.68。二中今年548以上的人數為134人,540以上的人數為274人(含7名網招生)。540分是二高的三限生分數線。在2010年二中廣雅位置值在7.3到8.2的有22人。位置值在8.3到9.2之間的有44人,位置值在9.3到10.2之間的有86人。
簡介
1991 年被省教委命名為「湖北省教改實驗初中」;1995 年被市教委確定為「武漢市電化教育試點學校」; 1996 年被省教委確定為「湖北省電化教育試點學校」; 1999 年被市教委確定為「市電化教育示範學校」。 2000 年被市總工會授予「模範職工之家」稱號; 2002 年被市教育局、環保局評定為「綠色學校」; 2002 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 2003 年被市政府評定為「武漢市普通中小學辦學水平示範學校」; 2003 年被省教育科學院評定為省「科研 50 強」學校, 2004 年學校以綜合辦學實力武漢市城區第一名的成績被省教育科學院評為「湖北省綜合辦學實力 50 強學校」。是武漢市五所重點中學之一。
2設施
經過多年來的不斷投入,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綠樹掩映,環境優美的小操場、干凈整潔的校園、統一規劃、各具特色的教室、功能室讓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達到部標一類的實驗設備;先後建成的高檔次雙迴路衛星接收站、設施齊備、先進的多媒體電教室、多媒體語音室、多功能演播室、聯網微機室、電子圖書室、課件製作室、藏書4萬余冊的圖書室等為教學檔次的提高,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已經開始實施,並部分投入使用的校園網工程,為學校教育教學信息化以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進一步深入開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3宗旨學校提出:「培養學生誠信、規范、基礎厚實、自主創新、有特長、成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個性鮮明的『四有』新人」的培養目標,使學生中先進、典型層出不窮。學校擁有屢次在市、區合唱比賽中榮獲一等獎的校合唱隊;連續兩年獲全市中學生籃球賽初中組第一名的校籃球隊;在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屢創佳績的校田徑隊。"七一為我驕傲,我為七一自豪"是每一個七一學子的共同心聲。
4特色
學校嚴格把握辦學方向,制定出七一中學改革與發展的五年規劃;擬制出"主體教育"是學校的教育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人翁精神,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面向全體學生,突出特長,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的辦學風格。全校教職員工團結一致,科學拼搏,在"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的校訓鼓勵下,提出了"向管理要質量,向隊伍素質要質量,向科研要質量,向課堂教學要質量"的響亮口號。
學校以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教風、優美的育人環境和穩定提高的教學質量贏得了家長的信賴、社會的肯定、上級的表彰。除連年中考成績名列市區前列外,學生各科競賽也捷報頻傳,體育、藝術類教育成果顯著,成為江岸區乃至武漢市的一所名校。新的世紀里,學校將加大教育體制改革、教科研工作的力度,加快推行素質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的步伐,向實現"高質量、第一流、有特色、現代化、示範性"的辦學目標邁進!
六中簡介
武漢六中位於漢口球場路64號,是國內外知名的百年老校,是湖北省重點中學、湖北省示範學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全國科研興校實驗基地、全國百強特色學校、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全國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全國貫徹學校體育衛生條例先進學校、國家體育項目傳統學校。校園環境寧靜幽美,建築風格古樸典雅,是名副其實的花園式學校。教學樓、圖書樓、科技樓、實驗樓、學生公寓、體育館與古老的歐式辦公樓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現代化的塑膠跑道和運動場成為球場路、澳門路一大景觀。
武漢六中師資雄厚,擁有一大批觀念創新、業務精湛、甘於奉獻、業績突出的專家型教師,先後有16人被授予省特級教師,1人被評為武漢市首批「十大名師」,10餘人享受國務院及省、市政府津貼,20餘人獲省、市優秀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15人獲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榮譽稱號,學校共有市、區學科帶頭人68人,市、區優秀青年教師91人。六中教師在國家級、省、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兩千餘篇,出版專著幾千萬字。
學校秉承「修德尚智」的校訓,遵循 「質量立校、特色興校、開放包容、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深入研究辦學規律,頂層設計學校發展,不斷提升辦學品位、辦學層次。近年來,武漢六中教育教學成績斐然,學生升入高等學校、重點學校比例均位居湖北省前列,涌現出一批頂尖級人才,獲得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和銅牌的夏煜、段志勇,獲得全國、全省狀元稱號的黃明、余慶、丁捷等都是六中學生的優秀代表。2008年,高三學生賀卓然在第39屆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中榮獲金獎,為武漢六中創造了新的輝煌。
武漢十一崇仁初級中學是武漢市八大優質初中之一。被評為湖北省中小學綜合辦學實力50強學校、武漢市首批示範初中、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教科研實驗學校、武漢市教育雲實驗學校、市文明單位。
學校擁有理念先進、勇於創新、務實求真的校長團隊。新一屆領導班子以專家、特級、名師和學科帶頭人為主體,以學術立身,以超越立志,以實干立業,勇於創新,勇於競爭,勇於成事。擁有知識淵博、教藝精湛、敬業愛生的教師隊伍。現有的教職工中,具有高級職稱132人,具備研究生學歷42人;現有省特級教師、省學術帶頭人、省骨幹教師、市管專家、享受市政府津貼、市人才、市區名師、市區學科帶頭人、市區優秀青年教師50餘人,擁有全國及省市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黨員、市區崗位能手和市區教學能手50餘人。
學校佔地總面積47畝,共5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000餘人。學校現分為南北二個校區:南區崇仁路校區為走讀部,位於武漢十一中和崇仁路小學之間、輕軌崇仁路站旁,環境優美、設施齊備、交通便利;北區為寄宿部,位於營房北村,南鄰海軍工程大學,北依武漢市王家墩CBO商務圈,為學生理想的學習之地。
學校踐行「崇仁尚智」的辦學理念,培養「身心健康、德才兼備」的優秀學子,打造「文化高品位、教學高質量」的書香校園。
多年來,學校教學質量居全市先進行列,2009 - 2011屆中考,我校 60%左右學生超過省級示範高中錄取分數線,每年達到重點高中錄取線300餘人。
2011屆中考540分以上高分段學生近百人。全區前300名學生中我校超200人,在全市同類學校中居領先地位。初三(7)班均分542.5分,初三(9)班均分543.5分,成為全市最牛班級。
2012屆中考我校考生755人,示範高中上線661人,達到88%;550分以上,540分以上人數各佔全區70%以上,一批線上線人數達到全區60%。
2013屆中考更創佳績,我校初三(3)和初三(3)班被各家媒體冠以「最牛中考班」,兩個班所有同學全部在500分以上,其中初三(10)班總分人平536分,初三(3)班總分人平530分,全校上示範高中線670人,為校史最高;最高分570分,列全市第四名;560分以上人數、500分以上人數均擠身全市前五名;上重點高中303人。
⑷ 2015中國高中排行榜的各省高中十強榜
2015中國各省高中十強榜包括全國除港澳台外的31個省份、直轄市、自治區的高中十強榜單。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52.7 萬人,全省普通高中698所;
今年有1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合肥市第一中學在全國排名第57。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合肥市第一中學 合肥市 1 57 →0 2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 馬鞍山 5 159 ↑3 3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學 六安市 3 164 →0 4 安徽省安慶第一中學 安慶市 6 187 ↑2 5 合肥一六八中學 合肥市 2 191 ↓3 6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學 淮北市 8 -- ↑2 7 合肥市第八中學 合肥市 9 -- ↑2 8 銅陵市第一中學 銅陵市 7 -- ↓1 9 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蕪湖市 4 -- ↓5 10 蕪湖市第一中學 蕪湖市 10 -- →0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6.78 萬人,全市普通高中291所;
今年有18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市內排名第1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在全國百強榜雄居榜首,在市內排名第2的北京市第四中學位居全國榜第6;與去年相比,北京市增加了13所高中進入全國百強榜。 市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市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市內名次變化1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海淀區 1 1 →0 2 北京市第四中學 西城區 2 6 →0 3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西城區 3 10 →0 4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海淀區 9 19 ↑5 5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海淀區 5 23 →0 6 北京市十一學校 海淀區 7 24 ↑1 7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 海淀區 6 25 ↓1 8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西城區 4 26 ↓4 9 北京市第五中學 東城區 -- 38 ↑ 10 北京市第二中學 東城區 10 50 →0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25.55 萬人,全市普通高中261所;
今年有3所高中進入高中百強榜,其中在市內排名第1的重慶巴蜀中學在全國排名第20。 市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市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市內名次變化1 重慶巴蜀中學 渝中區 2 20 ↑1 2 重慶南開中學 沙坪壩區 1 33 ↓1 3 重慶市第八中學 沙坪壩區 4 74 ↑1 4 重慶市第一中學 沙坪壩區 5 114 ↑1 5 重慶市育才中學 九龍坡區 6 130 ↑1 6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北碚區 3 151 ↓3 7 重慶市第十八中學 江北區 8 -- ↑1 8 重慶外國語學校 高新區 7 -- ↓1 9 重慶實驗中學 巴南區 -- -- ↑ 10 江津中學 江津區 10 -- →0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18.93萬人,全省普通高中544所;
今年有4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福州市第一中學全國排名第47。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福州第一中學 福州市 1 47 →0 2 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 廈門市 2 52 →0 3 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 廈門市 3 63 →0 4 泉州第五中學 泉州市 4 85 →0 5 廈門外國語學校 廈門市 5 104 →0 6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學 莆田市 8 111 ↑2 7 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福州市 7 119 →0 8 福州第三中學 福州市 6 124 ↓2 9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學 漳州市 9 157 →0 10 福建省龍岩第一中學 龍岩市 -- 158 ↑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30.38萬人,全省普通高中428所;
今年有1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在全國排名第37。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蘭州市 1 37 →0 2 甘肅省蘭州第一中學 蘭州市 2 129 →0 3 天水市第一中學 天水市 3 -- →0 4 蘭州煉油化工總廠第一中學 蘭州市 4 -- →0 5 金川公司第一高級中學 金昌市 5 -- →0 6 蘭州化學工業公司總校第一中學 蘭州市 -- -- ↑ 7 蘭州大學附屬中學 蘭州市 6 -- ↓1 8 靜寧縣第一中學 平涼市 9 -- ↑1 9 甘肅省慶陽第一中學 慶陽市 8 -- ↓1 10 嘉峪關市酒鋼三中 嘉峪關 7 -- ↓3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75.4 萬人,全省普通高中1015所;
今年有4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全國排名第21。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廣州市 1 21 →0 2 深圳中學 深圳市 2 34 →0 3 深圳外國語學校 深圳市 7 76 ↑4 4 中山紀念中學 中山市 4 91 →0 5 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 汕頭市 5 101 →0 6 深圳實驗學校 深圳市 8 112 ↑2 7 廣東實驗中學 廣州市 10 120 ↑3 8 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 佛山市 -- 127 ↑ 9 汕頭市金山中學 汕頭市 9 167 →0 10 東莞東華高級中學 東莞市 3 169 ↓7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31萬人,全自治區普通高中453所;
今年有3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自治區內排名第1的廣西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在全國排名第72。 區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區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區內名次變化1 廣西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桂林市 2 72 ↑1 2 廣西柳州高級中學 柳州市 1 88 ↓1 3 柳州鐵一中學 柳州市 4 100 ↑1 4 廣西南寧市第三中學 南寧市 3 154 ↓1 5 南寧市第二中學 南寧市 5 165 →0 6 廣西玉林高級中學 玉林市 6 200 →0 7 廣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桂林市 -- -- ↑ 8 桂林市第十八中學 桂林市 8 -- →0 9 貴港市高級中學 貴港市 7 -- ↓2 10 桂林中學 桂林市 -- -- ↑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33.06萬人,全省普通高中448所;
今年有2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貴陽市第一中學在全國排名第39。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貴陽市第一中學 貴陽市 1 39 →0 2 興義市第八中學 興義市 2 84 →0 3 貴陽市第三實驗中學 貴陽市 3 134 →0 4 遵義四中 遵義市 4 -- →0 5 貴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貴陽市 -- -- ↑ 6 貴州省銅仁第一中學 銅仁市 6 -- →0 7 貴陽市清華中學 貴陽市 5 -- ↓2 8 貴州省思南中學 銅仁市 8 -- →0 9 遵義航天高級中學 遵義市 10 -- ↑1 10 遵義縣第一中學 遵義市 7 -- ↓3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6.2萬人,全省普通高中102所
今年有1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海南中學在全國排名第75。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海南中學 海口 1 75 →0 2 海南華僑中學 海口 2 -- →0 3 海口市第一中學 海口 3 -- →0 4 海南省農墾實驗中學 五指山 6 -- ↑2 5 瓊海市嘉積中學 瓊海市 7 -- ↑2 6 海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海口 5 -- ↓1 7 文昌中學 文昌市 4 -- ↓3 8 三亞市第一中學 三亞市 -- -- ↑ 9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海口中學 海口 8 -- ↓1 10 瓊山中學 海口 -- -- ↑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40.48萬人,全省普通高中563所;
今年有5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河北衡水中學位在全國排名第2,在省內排名第2的石家莊市第二中學在全國排名第7。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河北衡水中學 衡水 1 2 →0 2 石家莊市第二中學 石家莊 2 7 →0 3 衡水市第二中學 衡水 3 51 →0 4 河北正定中學 石家莊 4 86 →0 5 河北武邑中學 衡水 6 93 ↑1 6 河北冀州中學 衡水 7 136 ↑1 7 唐山市第一中學 唐山市 5 142 ↓2 8 石家莊市第一中學 石家莊 9 175 ↑1 9 河北辛集中學 石家莊 -- 199 ↑ 10 邯鄲市第一中學 邯鄲市 8 -- ↓2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77.2萬人,全省普通高中776所;
今年有3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鄭州外國語學校在全國排名第17。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鄭州外國語學校 鄭州市 1 17 →0 2 鄭州市第一中學 鄭州市 2 77 →0 3 河南省實驗中學 鄭州市 3 90 →0 4 安陽市第一中學 安陽市 -- 160 ↑ 5 河南省開封高級中學 開封市 8 192 ↑3 6 南陽市第一中學 南陽市 4 -- ↓2 7 林州市第一中學 林州市 9 -- ↑2 8 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新鄉市 5 -- ↓3 9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河南分校 新鄭市 7 -- ↓2 10 鄲城縣第一高級中學 周口市 6 -- ↓4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19.8萬人,全省普通高中379所;
今年有3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哈爾濱市第三中學在全國排名第48。 省內排名 學校 地區 2014年省內排名 2015年全國排名 省內名次變化 1 哈爾濱市第三中學 哈爾濱市 1 48 →0 2 大慶實驗中學 大慶市 3 53 ↑1 3 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 牡丹江市 2 80 ↓1 4 大慶鐵人中學 大慶市 7 126 ↑3 5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哈爾濱市 4 135 ↓1 6 黑龍江省實驗中學 哈爾濱市 9 150 ↑3 7 哈爾濱市第九中學 哈爾濱市 5 163 ↓2 8 佳木斯市第一中學 佳木斯市 6 185 ↓2 9 哈爾濱市第六中學 哈爾濱市 8 -- ↓1 10 大慶第一中學 大慶市 -- -- ↑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36.84萬人,全省普通高中563所;
今年有5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在全國排名第4。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武漢市 1 4 →0 2 武漢市第二中學 武漢市 2 30 →0 3 襄陽市第五中學 襄陽市 4 36 ↑1 4 襄陽市第四中學 襄陽市 5 45 ↑1 5 武漢外國語學校 武漢市 3 62 ↓2 6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學 宜昌市 6 107 →0 7 黃岡中學 黃岡市 7 125 →0 8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學 宜昌市 -- 152 ↑ 9 武昌實驗中學 武漢市 -- 166 ↑ 10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第三子弟中學 武漢市 8 182 ↓2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39萬人,全省普通高中577所;
今年有4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長沙市長郡中學在全國排名第3,在省內排名第2的長沙市雅禮中學在全國排名第8。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長沙市長郡中學 長沙市 1 3 →0 2 長沙市雅禮中學 長沙市 2 8 →0 3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長沙市 3 14 →0 4 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 長沙市 4 29 →0 5 長沙市明德中學 長沙市 5 118 →0 6 長沙市南雅中學 長沙市 7 128 ↑1 7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長沙市 6 184 ↓1 8 湖南省石門縣第一中學 常德市 9 -- ↑1 9 株洲市第二中學 株洲市 10 -- ↑1 10 衡陽市第八中學 衡陽市 8 -- ↓2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13.77萬人,全省普通高中243所;
今年有2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在全國排名第11。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長春市 1 11 →0 2 吉林大學附屬中學 長春市 2 40 →0 3 吉林市第一中學 吉林市 3 195 →0 4 長春市第十一中學 長春市 4 -- →0 5 吉林省延邊第二中學 延邊州 5 -- →0 6 吉林毓文中學 吉林市 9 -- ↑3 7 吉林省實驗中學 長春市 6 -- ↓1 8 梅河口市第五中學 梅河口 8 -- →0 9 吉化第一高級中學校 吉林市 7 -- ↓2 10 長春市第二中學 長春市 10 -- →0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為39.29 萬人,全省普通高中578所;
今年有3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在全國排名第43。 省內排名 學校 地區 2014年省內排名 2015年全國排名 省內名次變化 1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南京市 2 43 ↑1 2 南京外國語學校 南京市 1 54 ↓1 3 江蘇省天一中學 無錫市 6 99 ↑3 4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常州市 8 133 ↑4 5 江蘇省海門中學 南通市 -- 176 ↑ 6 江蘇省徐州市第一中學 徐州市 10 -- ↑4 7 南京市金陵中學 南京市 3 -- ↓4 8 江蘇省揚州中學 揚州市 5 -- ↓3 9 無錫市第一中學 無錫市 7 -- ↓2 10 江蘇省蘇州中學 蘇州市 4 -- ↓6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35.46 萬人,全省普通高中436所;
今年有1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在全國排名第94。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南昌市 2 94 ↑1 2 臨川一中 撫州市 1 -- ↓1 3 南昌市第二中學 南昌市 10 -- ↑7 4 九江市第一中學 九江市 6 -- ↑2 5 余江縣第一中學 鷹潭市 7 -- ↑2 6 南昌縣蓮塘第一中學 南昌市 4 -- ↓2 7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學 吉安市 9 -- ↑2 8 江西省鷹潭市第一中學 鷹潭市 -- -- ↑ 9 白鷺洲中學 吉安市 -- -- ↑ 10 贛州中學 贛州市 -- -- ↑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22.52 萬人,全省普通高中416所;
今年有6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東北育才中學在全國排名第31。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東北育才中學 沈陽市 1 31 →0 2 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 大連市 4 32 ↑2 3 本溪市高級中學 本溪市 3 42 →0 4 大連育明高級中學 大連市 5 44 ↑1 5 遼寧省實驗中學 沈陽市 2 66 ↓3 6 鞍山市第一中學 鞍山市 6 97 →0 7 遼河油田第一高級中學 盤錦市 7 137 →0 8 沈陽市第二中學 沈陽市 8 139 →0 9 盤錦市高級中學 盤錦市 9 -- →0 10 阜新市實驗中學 阜新市 10 -- →0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18.4萬人,全自治區普通高中277所;
今年有1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自治區內排名第1的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在全國排名第69。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呼和浩特 1 69 →0 2 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 鄂爾多斯 2 116 →0 3 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呼和浩特 9 145 ↑6 4 內蒙古北方重工第三中學 包頭市 8 196 ↑4 5 平煤高級中學 赤峰市 4 -- ↓1 6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 呼和浩特 -- -- ↑ 7 包頭市第九中學 包頭市 3 -- ↓4 8 內蒙古一機集團第一中學 包頭市 10 -- ↑2 9 海拉爾第二中學 呼倫貝爾 7 -- ↓2 10 包鋼第一中學 包頭市 6 -- ↓4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6.77萬人,全自治區區普通高中62所;
今年有1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自治區內排名第1的寧夏銀川一中在全國排名第81。 區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區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區內名次變化1 寧夏銀川一中 銀川市 1 81 →0 2 銀川第二中學 銀川市 2 -- →0 3 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 銀川市 5 -- ↑2 4 固原市第一中學 固原市 4 -- →0 5 吳忠高級中學 吳忠市 7 -- ↑2 6 石嘴山市第三中學 石嘴山 6 -- →0 7 唐徠回民中學 銀川市 3 -- ↓4 8 寧夏平羅中學 石嘴山 8 -- →0 9 中衛市第一中學 中衛市 10 -- ↑1 10 西吉中學 固原市 -- -- ↑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69.62 萬人,全省普通高中547所;
今年有3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山東省實驗中學在全國排名第60。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山東省實驗中學 濟南市 1 60 →0 2 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 青島市 2 89 →0 3 東營市勝利第一中學 東營市 9 96 ↑6 4 濟南市歷城第四中學 濟南市 4 156 →0 5 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濟南市 3 -- ↓2 6 滕州市第一中學 滕州市 5 -- ↓1 7 棗庄市第三中學 棗庄市 6 -- ↓1 8 泰安第一中學 泰安市 7 -- ↓1 9 濰坊第一中學 濰坊市 8 -- ↓1 10 壽光現代中學 濰坊市 10 -- →0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34.23萬人,全省普通高中504所 ;
今年有3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山西大學附屬中學在全國排名第15。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 太原市 1 15 →0 2 山西省實驗中學 太原市 2 82 →0 3 太原市第五中學 太原市 3 98 →0 4 晉城市第一中學校 晉城市 6 -- ↑2 5 山西現代雙語學校 太原市 -- -- -- 6 忻州市第一中學 忻州市 5 -- ↓1 7 高平市第一中學 晉城市 -- -- -- 8 山西省運城市康傑中學 運城市 4 -- ↓4 9 懷仁縣第一中學 朔州市 10 -- ↑1 10 臨汾市第一中學 臨汾市 8 -- ↓2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34.3萬人,全省普通高中511所;
今年有4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西安高新第一中學在全國排名第16。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西安高新第一中學 西安市 2 16 ↑1 2 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西安市 1 18 ↓1 3 西安市鐵一中學 西安市 4 28 ↑1 4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西安市 3 79 ↓1 5 陝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西安市 5 155 →0 6 西安市第一中學 西安市 6 170 →0 7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分校 西安市 -- 197 ↑ 8 寶雞中學 寶雞市 8 -- →0 9 西安高級中學 西安市 7 -- ↓2 10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 西安市 10 -- →0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5.1萬人,全市普通高中數量為243所 ;
今年有3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市內排名第1的上海中學在全國排名第5。 市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市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市內名次變化1 上海中學 徐匯區 1 5 →0 2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浦東新區 2 12 →0 3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楊浦區 3 73 →0 4 上海市七寶中學 閔行區 7 110 ↑3 5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寶山區 4 143 ↓1 6 上海市建平中學 浦東新區 6 161 →0 7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虹口區 5 172 ↓2 8 上海市格致中學 黃浦區 10 174 ↑2 9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浦東外國語學校 浦東新區 -- 180 ↑ 10 上海市曹楊第二中學 普陀區 -- 189 ↑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57萬人,全省普通高中數量735所;
今年有3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成都市第七中學在全國名第9。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成都市第七中學 成都市 1 9 →0 2 四川省綿陽中學 綿陽市 2 49 →0 3 成都外國語學校 成都市 3 55 →0 4 成都樹德中學 成都市 7 106 ↑3 5 成都石室中學 成都市 8 121 ↑3 6 綿陽東辰國際學校 綿陽市 4 132 ↓2 7 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 成都市 5 141 ↓2 8 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 成都市 9 190 ↑1 9 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成都市 -- -- ↑ 10 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 綿陽市 6 -- ↓4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6.199萬人,全市普通高中193所;
今年有3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市內排名第 1的天津市第一中學在全國排名第61。 市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市內名次變化1 天津市第一中學 和平區 3 61 ↑2 2 天津市南開中學 南開區 1 65 ↓1 3 天津市耀華中學 和平區 2 68 ↓1 4 楊村第一中學 武清區 8 105 ↑4 5 天津實驗中學 河西區 5 108 →0 6 天津新華中學 河西區 4 131 ↓2 7 寶坻區第一中學 寶坻區 7 198 →0 8 天津市靜海縣第一中學 靜海縣 6 -- ↓2 9 天津市第二十中學 和平區 -- -- ↑ 10 天津市第四中學 河西區 -- -- ↑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16.05萬人,全自治區普通高中366所;
今年有2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自治區內排名第1的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在全國排名第71。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 烏魯木齊市 1 71 →0 2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中學 烏魯木齊市 2 78 →0 3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 烏魯木齊市 3 194 →0 4 新疆哈密地區第二中學 哈密地區 5 -- ↑1 5 新疆兵團農二師華山中學 巴音郭楞州 4 -- ↓1 6 烏魯木齊市第八中學 烏魯木齊市 6 -- →0 7 新疆實驗中學 烏魯木齊市 8 -- ↑1 8 烏魯木齊第七十中學 烏魯木齊市 7 -- ↓1 9 石河子第一中學 石河子市 10 -- ↑1 10 新疆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烏魯木齊市 9 -- ↓1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27.2萬人,全省普通高中440所;
今年有2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雲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在全國排名第35。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雲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昆明市 1 35 →0 2 曲靖第一中學 曲靖市 2 70 →0 3 昆明市第一中學 昆明市 4 147 ↑1 4 玉溪市第一中學 玉溪市 3 153 ↓1 5 昆明市第三中學 昆明市 6 -- ↑1 6 下關第一中學 大理市 9 -- ↑3 7 雲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學 昭通市 5 -- ↓2 8 雲天化中學 昭通市 10 -- ↑2 9 雲南省騰沖縣第一中學 保山市 7 -- ↓2 10 臨滄市第一中學 臨滄市 8 -- ↓2 2015年高考報名人數28萬人,全省普通高中569所;
今年有6所高中進入中國高中百強榜,其中在省內排名第1的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在全國排名第13。 省內排名學校地區2014年省內排名2015年全國排名省內名次變化1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 杭州市 2 13 ↑1 2 浙江省鎮海中學 寧波市 1 22 ↓1 3 杭州學軍中學 杭州市 3 27 →0 4 樂成公立寄宿學校 溫州市 4 41 →0 5 浙江省溫州中學 溫州市 5 46 →0 6 杭州外國語學校 杭州市 6 64 →0 7 浙江省諸暨中學 紹興市 8 109 ↑1 8 浙江省慈溪中學 寧波市 7 122 ↓1 9 浙江省餘姚中學 寧波市 -- 123 ↑ 10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學 衢州市 10 144 →0
⑸ 湖北省重點高中排名
2018湖北重點高中排名
名次 中學名稱 全國排名 所在城市 城市排名 狀元人數
1 襄陽五中 25 襄陽 1 5
2 巴東一中 78 恩施 1 2
2 大冶一中 78 黃石 1 2
2 武漢三中 78 武漢 1 2
2 襄陽四中 78 襄陽 2 2
2 宜昌夷陵中學 78 宜昌 1 2
7 洪湖一中 152 荊州 1 1
7 荊門市龍泉中學 152 荊門 1 1
7 荊州中學 152 荊州 1 1
7 武鋼三中 152 武漢 2 1
7 武漢二中 152 武漢 2 1
7 武漢外國語學校 152 武漢 2 1
7 孝感高中 152 孝感 1 1
7 鍾祥一中 152 荊門 1 1
2018湖北重點高中介紹
襄陽市第五中學
襄陽市第五中學(Xiangyang No.5 Middle School)是湖北省重點中學,也是湖北省文明單位、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襄陽市第五中學始建於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初名「襄陽府中學堂」;1912年,改為湖北省第七區鹿門中學;1924年,更名為湖北省立第十中學;1928年,成立湖北省立第五中學;1947年,更名為湖北省立襄陽高級中學;1950年,更名為湖北省立襄陽中學;1956年,改名為襄樊市第五中學;2011年,更名為襄陽市第五中學。
湖北省巴東一中
2018湖北重點高中排名 湖北最新高中排行榜
⑹ 全國重點中學排名
1 北京人大附中 26 四川雅安中學
2 湖北華中師大第一附中 27 湖北襄陽五中
3 北京四中 28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
4 江蘇啟東中學 29 浙江樂清樂成公立寄宿學校
5 浙江杭州二中 30 山西高新第一中學
6 北京北大附中 31 江蘇前黃高級中學
7 湖北黃岡中學 32 吉林延邊一中
8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 33 四川棠湖中學
9 廣東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34 寧夏銀川實中
10 湖北武漢外國語學校 35 吉林延邊二中
11 北京清華附中 36 湖南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12 四川成都七中 37 雲南師大附中
13 北京101中學 38 四川綿陽南山中學
14 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 39 黑龍江佳木斯一中
15 湖北孝感高中 40 北京八十中
16 湖北襄陽四中 41 江蘇常州高中
17 湖南師大附中 42 海南文昌中學
18 北京首都師大附中 43 廣西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
19 福建師大附中 44 福建三明一中
20 上海南洋模範中學 45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
21 遼寧阜新實驗中學 46 河北冀州中學
22 安徽安慶一中 47 廣東中山紀念中學
23 江蘇姜堰中學 48 河南商丘一中
24 湖北武鋼三中 49 河北滄州一中
25 河南開封高中
前49
⑺ 湖北省53所重點高中排名
湖北省53所省級重點中學綜合實力排名
序號 學 校
1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2 武漢外國語學校
3 黃岡中學
4 武漢市第二中學
5 武漢市第六中學
6 武漢市第三中學
7 武漢市第四中學
8 武鋼第三子弟中學
9 湖北省黃石市第二中學
10 宜昌市夷陵中學
11 荊州市荊州中學
12 武漢市第十一中學
13 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
14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
15 襄樊市第四中學
16 襄樊市第五中學
17 湖北省水果湖高級中學
18 武漢市第一中學
19 武漢市漢口鐵中
20 湖北省武漢中學
21 武漢市第十四中學
22 孝感市高級中學
23 湖北省沙市三中
24 荊門市龍泉中學
25 鄂南高級中學
26 宜昌市三峽高級中學
27 東風公司第一中學
28 新洲區第一中學
29 黃陂區第一中學
30 宜昌市一中
31 鄂州市高級中學
32 十堰第一中學
33 枝江市第一高級中學
34 葛洲壩第六中學
35 仙桃中學
36 當陽市高級中學
37 監利縣一中
38 襄鐵一中
39 襄陽區第一中學
40 公安縣第一中學
41 隨州市一中
42 鍾祥市第一中學
43 麻城一中
44 恩施自治州高級中學
45 丹江口市第一中學
46 石首市第一中學
47 洪湖市第一中學
48 京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49 鄖陽中學
50 湖北赤壁市一中
51 武漢市吳家山中學
52 來鳳縣一中
53 利川一中
由專業教育評估機構根據各校硬軟體水平、升學率、師資力量等評定。
⑻ 湖北省高中排名
全國重點復中學的綜合排名制
第一:湖北省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重點大學升學率全國最高100%,校園環境新校區全國第二,9枚國際奧賽金牌,剛舉辦國際中學校長會議,國際影響力第二。
第三:湖北省黃岡中學(國際影響力第3,升學率和人大附中並列二,金牌9枚)
第六:湖北省襄樊四中
第八:湖北省孝感高中
第九:湖北省武漢外校(湖北省34位高考狀元24位出自外校)
第十七:湖北省襄樊五中
第十八:武漢三中
第二十:湖北省武漢鋼鐵廠三中
⑼ 湖北省八大重點高中排名
全國20所重點中學排行榜(新鮮出鍋)絕對權威 看看你們的學校排第
此排名按重點大學升學率,奧賽金牌數,國際影響力,校園環境排名
第一:湖北省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重點大學升學率全國最高100%,校園環境全國第二(新校區),9枚國際奧賽金牌,剛舉辦國際中學校長會議,國際影響力第二)
第二:北京人大附中(國際影響力第一,校園環境第一,就是金牌太少3枚) 湖南師大附中(金牌18枚,銀牌7枚,金牌總數名列全國第一。)長沙一中(金牌大戶)
第三:湖北省黃岡中學(國際影響力第3,升學率和人大附中並列二,金牌9枚)
第四: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金牌較多,不過都是以前得的,主要靠北大出名,國際影響力第三)
第五:江蘇省啟東中學
第六:湖北省襄樊四中
第七:成都七中
第八:湖北省孝感高中
第九:湖北省武漢外校(湖北省34位高考狀元24位出自外校)
第十:北京四中
再往下排就是
第十一:廣東省華南師大附中
第十二:北京師大實驗中學
第十三:華東師大一附中
第十四:北京101中學
第十五:杭州二中
人大附之所以排在華師一附中後主要原因(金牌少,升學率不及華師一附中)
第十六:清華附中
第十七:湖北省襄樊五中
第十七:武漢二中 湖北省實驗中學
第十八:武漢三中
第十九:北京首都師大附中
第二十:湖北省武漢鋼鐵廠三中
全國20所名校前十名湖北5所北京3所湖南2所江蘇1所四川1所
⑽ 全國高中排名一覽表
1、湖北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是湖北省首批示範高中,位於湖北省會武漢,該校在1962年被確定為湖北省首批重點中學,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唯一命名的「窗口學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湖北八校聯考成員。
2、河北衡水中學:簡稱衡水中學或衡中,始建於1951年,位於河北省衡水市,是衡水市人民政府直屬的三所重點高中之一。
3、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簡稱人大附中,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該校成立於1950年,是一所享譽中外的著名中學,多次榮登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所公布的中國高中排行榜排名首位。
4、長沙市長郡中學:是一所由長沙市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級中學,系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湖南省首批掛牌的八所重點中學之一。
5、長沙市雅禮中學:是湖南省首批掛牌的八所重點中學之一、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也是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6、上海市上海中學:是上海市率先開展高中生創新素養培育項目的學校,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項目「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試點學校。本部為高中建制,國際部為1-12年級完整序列。
7、成都市第七中學:又名成都中學,簡稱成都七中,是一所聞名華夏的全日制公辦完全中學。
8、石家莊市第二中學:是河北省的重點中學, 河北省對外開放的窗口學校,國家教育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中國人才研究會超常人才專業委員會成員校。
9、寧波市鎮海中學:是一所由寧波市鎮海區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級中學,在1978年成為浙江省十三所重點中學之一,1981年被評為浙江省首批辦好的十八所重點中學之一,1995年被評為首批「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2014年被授予首批「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稱號。
10、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簡稱東北師大附中、東師附中,坐落於吉林省長春市,是吉林省重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