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成績查詢系統的網站是什麼
學信網,查來詢步驟如下源:
1.打開一個瀏覽器,在其搜索框輸入下圖欄位,然後進入官方網站。
2. 中學生成績查詢網站
可以去學信網進行查詢,查詢方法如下:
1、任意打開瀏覽器,輸入學專信網進行搜索,找到官網點屬擊進入。
3. 小學考試成績查詢網站
無法在網上查詢。
所有的小學初考成績都不會發布到網上去的,九年義務教育,要求的是學生都能入學,成績是不允許發布到網上的。
小學成績預計在考試後10天左右公布。請注意學校的通知,了解具體時間和結果。按學校提供的查詢方式到學校或查詢各招生學校的成績及分數線。
由於中小學自主組織考試和招生工作,不同省市的錄取時間不同。中小學考生成績公布後,應根據學校的時間安排,及時查詢各學校的分數線和錄取情況。詳細的分數查詢和查詢可以在學校、校長和當地教育部門進行。
(3)河西鎮辦中學網站成績查詢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學校考試成績不得公開排名
1、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印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准》。《管理標准》要求,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工作;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不舉辦任何形式的入學或升學考試;不得提前招生、提前錄取;控制考試次數,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2、《管理標准》是對義務教育學校管理的基本要求,適用於全國所有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准》包括:保障學生平等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教師專業進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營造和諧美麗環境、建設現代學校制度等6大管理職責、22項管理任務、88條具體內容。
3、《管理標准》明確,維護學生平等入學權力。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工作;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不舉辦任何形式的入學或升學考試,不以各類競賽、考級、獎勵證書作為學生入學或升學的依據;不得提前招生、提前錄取。
4、不分重點班與非重點班。建立控輟保學工作機制,把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幫扶作為控輟保學的重點任務。滿足需要關注學生需求,滿足適齡殘疾兒童隨班就讀需要,優先滿足留守兒童寄宿、乘坐校車、營養改善需求。
4. 中考成績查詢網站
7月1日上午8時起,考生可電話查詢聯招考試成績,成績單於次日發放到考生所在學校。版 今年為考生和家長權免費開通的查分電話是:電信座機及小靈通撥打16885699,聯通手機撥打96501666.
此外,考生也可通過收費的信息服務查詢考分:移動手機編輯簡訊A+准考證號碼發送到1066567832;聯通手機編輯簡訊Y+准考證號碼發送到1062190032;小靈通編輯簡訊Y+准考證號碼發送到10622525315,信息費為每條簡訊1元。
2008年重慶中考成績查詢網址: 重慶招考信息網
http://www.cqzk.com.cn/default.htm
5. 中學生成績如何查詢
全國中考查分:
http://www.xztj.com/zhongkao/chafen/2009/0619/5443.html(
或上當地的官方教育網)
全國高考查分:
http://e.sina.com.cn/gaokao/09gaokaolqcx/index.shtml
(有各高校分數線、全國院校介紹及前幾年入取分數參考、填報志願參考、模擬填報志願等方面的資料)
全國高等院校代碼:
http://www.yjsy.ecnu.e.cn/XWB/cn.htm
專業代碼:
http://gk.chsi.com.cn/zyjs/index.do
因各地的分數發布時間有先有後,有的地方目前還未公布(分數未出來),大部分省市均在七月上旬發布,什麼時候公布,請上當地的官方教育網(或當地其它新聞網、關注當地地方新聞等)查閱相關資料,一般都有通告,請耐心等待;有的地方城市未開通網上查分(技術原因或經濟目的),但有查分電話。
網頁打不開或打開速度過慢,是你的網速過慢造成的,請避開高峰期再試。
查分密碼各省的不同(有四位、六位、八位、十位的),有生日、座位號、預設值等等的,向班主任或同學問一下,外地區的幫不了你的幫。
本人去年家裡也有考生(今年沒有了),理解各位考生及家長的心裡,但對今年的中、高考情況不大了解,因提問的來自全國各地,無法一一告之你所處的當地官方教育網(量大面廣),只能告訴全國通用的網址,在上述兩網址上有全國各地中、高考查分地址(官方教育網)的鏈接及相關資料、試題等,是否對你有幫助,請自己看著辦;高考的志願填報,只能自己(及父母)作主,別人幫不了多大的忙(網上無法了解你的興趣、愛好、環境等,不要輕信網上不負責任的各種言語,以免誤事和後悔),本人為今年的考生及家長也只能做到這點了,敬請諒解。
6. 初中考試成績怎麼查
初中生期末成績,
不屬於學校的公開信息,
不會掛網公布。
可嘗試詢問學校教務處,
或你的班主任。
祝你新年學業進步。
7. 初中生考試成績查詢
除非你有專門的網址和密碼,登錄後可以查詢成績。
否則是無法查詢的,成績不會公開發布。
可以考慮問問老師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