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的歷史沿革
1902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謝萬禧夫婦在平度城先後創辦教會學校「知務學堂」和「義集女校」。
1905年,「知務學堂」遷入南關新建校舍。
1912年,改稱「知務中學」。
1929年,改名「崇真學社」,後改稱「崇真學院」。
1941年底,因日寇佔領,而被迫停辦,翌年,就地建立中學,稱「平度縣立中學」。
1944年,日軍佔用懷阿醫院舊址作為校舍。
1945年9月,平度解放,平度縣人民政府接管學校,並改名為「膠東區平度中學」,並遷入平度城內的原國民政府創辦的平度縣立中學校址。 1932年,國民政府籌建平度縣立中學,校址在平度老集街東首崇靈灣北岸(原平度一中西院)。
1933年秋,學校開學,是國民政府創辦的一所公立中學。
1937年,因「七七事變」爆發而停辦。
1940年秋,在平度縣明村鎮辛安村復學。
1945年秋,部分學生進入西海中學,其餘大部分師生隨學校遷至青島。
1947年,學校改稱「魯東聯台中學三分校」和「私立青島郁文中學」。
1949年,「魯東聯合中學三分校」隨青島解放而停辦。 1941年秋,在掖縣(今萊州)由朱自村創建西海中學。
1942年7月,在大澤山南麓建立西海中學分校。
1944年秋,西海中學與西海中學分校在大澤山地區合並為南海中學。
1945年2月,改稱「西南海聯中」。
1945年9月,又改稱「西海中學」,並遷至平度縣蟠桃鄉七里河子。 1946年2月,「西海中學」與「膠東區平度中學」合並,稱「膠東區西海中學「,同年秋,因戰爭自輾轉於大澤山一帶辦學。
1948年10月,學校遷至掖縣(今萊州)西杜家。
1949年4月,第二次遷入「平度縣立中學」原址(原平度一中西院)。
1950年9月,學校改名為「山東省立平度中學」。
1951年5月,學校改名為「山東省平度中學」,同年,師范班從中析出。
1952年9月,學校遷至平度市一中老校址並改名為「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
1953年8月,平度二中並入。
1955年,增設高中部。
1960年,開辦「初高中五年一貫制」試改班,至1966年止。
1962年,學校被確認為山東省重點中學。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學校停課。
1972年,學校恢復招生。
1973年3月,城關中學並入。
1976年,城關中學(現平度九中)析出。
2001年7月,學校改制為「國有民辦」性質。
2002年2月,學校東遷至新校址。
2011年8月,平度六中的高二、高三學生並入。
2012年9月,學校恢復「公辦」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