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成績排名 > 深卅中學歷任校長名單

深卅中學歷任校長名單

發布時間:2020-12-23 22:16:31

1. 昆明三十四中學的校長叫哪樣

昆明市第三十四中學管理幹部一覽表——昆明市第三十四中學現任領導班子——姓名職務任 期李 青校長尹亞賢黨支部書記 田莉婭副 校 長 馬懷能副 校 長 羅 斌教務主任 教務副主任 許川位德育處主任 李學林學生處主任 范 傑總務主任 魏有雲教科室主任 詹蓮芬辦公室主任 譚 平工會主席 劉志茜婦委會主任

——校務委員名單——校班子成員:
校 長: 李青
黨支部書記:尹亞賢
副 校 長: 田莉婭
副 校 長: 馬懷能
教務主任: 羅斌
德育處主任: 許川位
學生處主任:李學林
總務主任: 范傑
教科室主任:魏有雲
辦公室主任:詹蓮芬
工會主席:譚平
婦委會主任:劉志茜
團委書記:程紅艷 年級組長:
高三:錢見寶
高二:龔琛瑾
高一:顧文林

2.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學的校長介紹


范徳標,中共黨員,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合肥市政協委員,安徽省黨代會代表。
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學歷。2001年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學承辦西藏班,被選調到三十五中負責西藏班工作,提出了「近百分百努力,創一流西藏班」的口號,制訂「小步走,多反饋,重雙基,強訓練」的學習策略,形成了狠抓養成教育,實行「代理家長」,開展分層教學等一系列辦學辦學思路及模式。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成功使他獲得多項殊榮:「全國教育援藏先進個人」、「安徽省先進工作者」、「西藏自治區優秀教師」、「合肥市先進教育工作者」、「全國內地西藏班(校)骨幹教師」、「合肥市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他撰寫的《校本培訓——教師成名成長的重要途徑》、《學校道德教育的反道德現象及其矯正策略》等十數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刊物上發表或獲獎。他是三尺講台上的一位普通教師,也是民族教育道路上一位繼往開來的開拓者。

3. 2003年天津三十中學校長是誰

這個太久了吧 除非在那上過學的人有可能知道的 畢竟年代太久了網上也不一定能查到了

4. 請問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十三中學 1995年校長 姓名

大慶市第二十三中學於1975年建校,是一所初高中一體,文理科教育並重,音樂美術教育並舉的黑龍江省示範性高中和完全中學,在全國以特色化著稱。學校有教職工292人,其中專任教師252人,平均年齡33.8歲。教師中有特級教師1人,高中級教師257人。教師中有研究生學歷25人,省市級骨幹教師26人。有學生3500多人,59個教學班,是市內較大的一所中學。學校的辦學條件先進齊備,宿舍、食堂、圖書館、體育館、微機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校園網及閉路電視系統等現代化教學設施一應俱全,完全達到了國家對於現代高中規定的標准。
在中國東北遼闊的松嫩平原上,大慶,這座具有50年油田開發歷史的現代化城市,正以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向世人展示著獨特的魅力。位於大慶市區中心的第二十三中學,坐擁大慶會戰原址,秉承石油文化內涵,從發展到騰飛,從優秀到卓越,為國家發展和油田建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為黨的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黑龍江省教育廳的評價是:「大慶市第二十三中是全省非省重點中學中第一批第一個通過省示範性高中評審驗收的學校,開創了我省高中建設從薄弱校到優質校跨越式發展的先河。二十三中的校史雖然不長,但發展非常快;起點雖然很低,但通過特色辦學實現了跨越式飛躍。二十三中的歷史,不僅是一部艱苦創業史,還是一部教育改革見證史,同時也是薄弱學校由弱變強的發展史。」
2007年,大慶市教育局對大慶市十所省級示範性高中進行綜合辦學水平評估,二十三中以綜合辦學水平評估合計得分975.13分,排名第一。
學校以「把真知和灼見交給學生,把思想和方法賦予教師,把經驗和榮譽留給學校」為辦學理念;以「特色化學校獨辟蹊徑,立體式辦學博採眾長,多渠道成才人盡其能」為辦學思路;形成了「德育奠基,藝術領先;人文見長,全面發展」的辦學特色。
學校發展30多年來,經過不斷探索和創新,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的教育之路。
——以人為本,打造了現代名師隊伍。形成了以省級骨幹教師和市級名師趙曉慧、王佳秋、馬延忠為代表的文化課教師,以省市級骨幹教師郭亞麗、吳琦、王凱東為代表的專業課教師,以李增國、蘇傳明、白俊華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教師這樣一支高素質的教師群體。
——以德為首,構建了現代德育體系。形成了以學校教育為主,以家庭教育為輔,以社區教育為陣地的立體德育網路,不斷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參與社會、適應環境的能力。
——以校為根,形成了獨特校園文化。通過「星光藝術團「和校園廣播等文化載體的建設及環境的優化,營造出高雅活潑的藝術氛圍和文明寧靜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身處其間,陶冶性情,提升品質。
——以研為路,構建了以研促教格局。通過對現代教育發展趨勢的把握,形成了以高考研究為導向,以教育教學規律研究為主線的教育科學研究風氣。不斷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強化教育的學術氛圍,達到了「科研興教」和「科研興校」的目的。
由於學校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增強科學發展的活力,因此,多年來在教育教學上取得了更加突出的成績,教學和升學質量連年提高,實現了「低進高出」和「學困生轉優」,使眾多學生考取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魯迅美術學院等名牌院校。由於教育教學成果突出,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和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及省藝體基點校和省市的多種榮譽稱號。
學校的發展目標是:在不斷完善省級示範性高中建設的基礎上,通過優化結構,整合資源,逐步成為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學校。
時光流轉,春華秋實。黑土地不僅孕育了石油資源,也繁榮了以石油為依託的教育事業。如今,熱愛生活和擁有智慧的二十三中人,正一如既往地耕耘在這片熱土上,憧憬著未來,期待著收獲。

5. 襄陽市第三十一中學的校長簡介

郭華培,男,1966年6月出生於湖北省襄陽縣(現襄州區),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專專業研究生,中學高級教屬師。1982年9月參加教育工作,199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襄陽市第三十五中學副校長、襄陽市第十五中學校長、襄陽市第三十一中學書記、校長、樊城區人大常委等職。同時還兼任襄陽市十屆人大代表、樊城區人民檢察院人民監督員、襄陽市教育學會會員、《湖北教育》常任理事、襄陽市心理學會理事等職。

6.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的歷任校長

徐州三十一中的校長:金建明
徐州三十一中西城中學校長:王儀

7. 大慶市三十五中校長叫什麼

王秀芳

8.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的優秀校友

王岐山,男,漢族,1948年7月生,山西天鎮人,1983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1月參加工作,西北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畢
業,大學普通班學歷,高級經濟師。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1967 -- 1969年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學生
1969—1971年陝西省延安縣馮庄公社知青1971—1973年陝西省博物館工作
1973—1976年西北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學習
1976—1979年陝西省博物館工作
1979—198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歷史研究所實習研究員
1982—1986年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處長、副局級研究員、聯絡室副主任
1986—1988年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正局級研究員、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聯絡室主任兼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主任、國
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代所長、所長
1988—1989年中國農村信託投資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1989—1993年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副行長、黨組成員(其間:1992年9月—11月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學習)
1993—1994年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組成員
1994—1996年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行長、黨組書記
1996—1997年中國建設銀行行長、黨組書記
1997—1998年廣東省委常委
1998—2000年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
2000—2002年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
2002—2003年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3—2004年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執行主席、黨組副書記
2004—2007年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執行主席、黨組副書記
2007—2008年中央政治局委員
2008—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黨組成員
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馬季46屆校友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
宋平34屆校友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梁碩歌手

9. 襄陽市第三十六中學的歷史沿革

一、中國化學工程總公司第六建築公司子校階段
化六建子弟學校隸屬於中國化學工程總公司第六建設公司,業務上接受襄城區教委領導。子弟學校隨公司於1969年從青海搬遷到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勝街,當時子弟學校分兩部分,一個是子弟小學,一個是子弟中學,中學設初中和高中。由於當時職工子弟較多,學校在校學生處於高峰時期,共有在校學生3000多人才,教職工200多人。直到1984年隨著企業整頓,企業達標,化六建公司將子弟小學與子弟中學合並,更名為化六建子弟學校,成立一個總支,兩個支部,即中學支部和小學支部,張為禹調任學校總支書記,余達三任校長,楊聚山任中學支部書記,周成國任小學支部書記,陳玉蘭任小學校長。合並後的子弟學校隨公司企業整頓也進行了達標整改工作。1986年由於各種原因,子弟學校又實行了分離,成立化六建子弟小學和化六建子弟中學,公司將原技校校長金恩義調任小學校長,將公司幹部科科長文聚源調任中學書記兼校長,並兼小學書記。此時的中小學在校學生也相對減少。
學校從1986年至1993年,在文聚源校長的領導下,學校按照上級的要求開展了九年義務教育達標工作和申報襄城區示範初中的工作,教育教學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在襄城區享有較高聲譽。1990年學校通過了襄城區政府督導室的綜合督導評估驗收工作,被授予襄城區示範初中稱號。同時也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的驗收達標工作。
1994年隨著企業改制,子弟小學和子弟中學又實行了合並,領導班子也做了調整,將仲偉忠同志提任學校校長,將劉春同志調回學校任副校長,將公司幹部科呂國仁調到學校任書記。一年後,1994年化六建公司對學校領導班子又做了進一步調整,呂國仁調離學校,任命仲偉忠為學校黨支部書記。將劉春同志提拔任校長。在劉春同志的領導下,學校各項工作又有了新的起色,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學校為四中、五中輸送了大批初中畢業生。但是隨著國家計劃生育的實行,企業職工子弟自然減員,學校生源大量不足,初中畢業生大量上了四中、五中學校高中基本沒有生源,大量教育資源被閑置。1997年校領導針對學校現狀,強調一方面要全力辦好初中,另一方面高中不能丟,於是校領導出面到襄樊市27中與該校領導協商,將27中的初中畢業生招到我校高中部學習,加上我校的初中畢業未上四中、五中的學生共招收了兩個高中班,經過兩年的培養,高中教學取得了可喜成績,有五名同學考上了華中工學院和華中師范學院。
二、襄樊市第三十六中學階段
(一)、建校背景
襄樊市第三十六中學的前身為一所有著三十多年校史的中央直屬企業——中國化學工程第六建設公司(從小學到高中)子弟學校,多年來,受企業自身的限制,其生源逐年減少,大部分教育資源被閑置。一九九八年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科教興國戰略的制定,普級高中教育已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頭等大事, 而襄樊市也正面臨著大多數初中畢業生上高中難的局面,當時襄樊市僅有四中、五中兩所重點高中和位於襄城區的兩所市級重點高中一中、三中,襄城區沒有一所市級重點高中,在廣大襄城區學生家長為自己的子女上高中難之事犯愁、市教委也正著手准備解決這一問題之時,時任六化建子校的校長劉春同志及校領導班子頭腦里孕育出一個想法,「利用我們現有的教育資源和辦學條件,向市政府、市教委申請在襄城區辦一所市級重點高中,以滿足廣大初中畢業生上高中的需要」,這一想法提出就得到了廣大教職工的贊同。於是,劉春校長向企業領導作了匯報,得到了企業領導的大力支持(當時企業也正在進行改革),由學校起草申請報告呈報市政府和市教委,市政府、市教委接此報告後,多次派人來校考察評估,與企業領導協商,決定利用我校教育資源由市教委和六化建公司聯合辦一所重點高中,定名為「襄樊市第三十六中學」,於是1998年6月由市政府下文(襄政[1998]號)批准成立襄樊市第三十六中學,並於9月1日正式掛牌。
(二)、創業階段(1998年9月——2001年6月)
為適應普通高中教育的需要,成立後的三十六中,停止了初中招生,保留小學部。1998年9月招收了400多名高一新生。學生進校後,首先遇到的是吃住方面的困難,因當時只有兩棟教學樓,其中一棟為小學部所用。針對這一現狀,為了盡快解決學生 吃住問題,校領導想盡一切辦法,將教學樓南頭空出的教室改做學生宿舍,將體育室改做臨時學生食堂,基本解決了學生吃住問題;其次,針對缺少高中教師的問題,學校又從其他學校選調了一批有高中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和從高校選拔了4名優秀畢業生來校任教,兩方面的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1999年學校投入200多萬元收購了化六建公司原一處辦公樓和單身宿舍樓及10多畝土地,對校門和教學樓進行裝修改造,將單身樓改造為學生宿舍,住在教學樓的學生全部搬進了學生宿舍樓,學生住宿困難基本得到了解決。同年學校還投入一定資金對運動場進行了整修,種植了花草樹木,修建了操場邊的看台;教學大樓、學生宿舍樓都一並鑲上了瓷磚;教室和宿舍內的安裝上鋁合金門窗,購置了新桌凳、新床鋪及大量教學儀器設備,教學基礎設施基本齊備。
2000年學校又投入了100多萬元新建了一棟可容納2000名學生同時就餐的學生食堂,原體育室臨時學生食堂停用,學生就餐的困難也得到了解決。
成立後的三十六中由於基礎差,底子薄,時任校長的劉春同志明確地提出了辦學的指導思想和辦學目標,即「育人為本、升學為主、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爭創一流學校,第一步是求生存,第二步求規模,第三步求特色。
2001年高考是36中建校以來第一屆高考,400多名考生參加高考,有200多名過省線、50多人過省重點線進入國家一類大學深造,過線率達50%,本次高考一炮打響,並獲得一定社會聲譽, 36中在襄樊市高中中立穩了腳跟,第一步目標實現 。
(三)發展階段(2001.9——2004.6)
進入新世紀,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36中在立穩腳跟後開始向第二個目標——「求規模」邁進。2001年學校招收高一新生過千人,教學班首次達到14個班。學校的教學理念也與時俱進,不斷強化和完善教學管理。學校在堅持「以人為本、升學為主、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基礎上,進行一步提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要,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的辦學方針,同時,校領導也明確提出了依法治校,以德立校,走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思想,逐步建立建全了各項制度。如《行政例會制度》、《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度》、《三十六中學生違紀處分條例》、《師德量化考評制》、《教師目標管理考核制》等五十多種制度
學校進一步加強了基本設施的建設,2003的投資300多萬元新建了綜合大樓,配置了標准化的理、化、生實驗室、多媒教室、微機室;另外還投入了100多萬元購置了化六建醫院門診樓,修建了籃球場、排球場等運動場地。2004年投入了200多萬元新建了帶衛生間和洗漱間的女生公寓,投入100多萬元進行了電網改造。
(四)、再發展階段(2004.9——2007)
2004的至2007年是學校處於持續、快速發展的時期。2003年底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對學校領導班子進行了充實,將三十八中副校長李鵬同志調入三十六中任副校長、副書記,同時提拔任梅昌黎、李承波兩位同志任副校長。2005年劉春同志被市委組織部正式任命為三十六中校長、黨委書記,學校領導班子力量得到了加強。為了繼續推動學校快速持續發展,校領導班子進行了分工,劉春同志主抓學校全面工作,李鵬同志主抓教學、教研及招生等工作,梅昌黎同志負責人事,政教 、紀檢監察等工作,李承波同志負責後勤、財務、工會等工作,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新的領導班子更新了辦學理念,即「以人為本,服務學生 ,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 繼續完善推動學校制度化管理,相繼出台了《青年教師培養制度》、「鑄造名師工程」、《學校評教活動實施細則》、《班級管理量化評價方案》、《高考獎勵實效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明確提出了用三年的時間爭創「市級示範高中」的目標,走「特色辦學之路」。
學校立足校情,將「青年教育隊伍建設」 「文科建設」作為工作的兩大特色予以強化。
襄樊市三十六中是一所年輕的學校,70%以上是青年教師,這批教師,熱情有餘,經驗不足;精力有餘,時間不足。學校領導正是看到這點,大力實施了青年老師成才戰略,嚴要求,強內功;相幫扶,促成才。
(1)積極做好幫扶工作,促使青年教師快步入門。學校積極推行「傳幫帶」活動,讓年青人與教學效果優異,教學成績突出的中老年教師結成一幫一、一帶一的對子,以便在教學中隨時向老教師請教。
(2)充分信任,讓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學校立足本校實情,充分信任年青老師,給他們提供上高三鍛煉的機會。80%的青年教師都歷經了高三的洗禮,有的甚至已經過三四屆。這使得廣大青年教師迅速完成了「一年合格,二年成長,三年成熟」的轉型,
(3)嚴格磨煉,激勵青年教師迅速成熟。學校通過組織示範課、觀摩課,向廣大年青教師推廣教學經驗;嚴格監控, 集體備課,堅持每周一次集體備課,有目標、有重點、有計劃、有實效,讓廣大青年教師在集體備課中吸取營養,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同時,學校每學期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優質課大比武,讓廣大教師切磋技藝,鍛煉身手,取長補短。團結和睦的考研氛圍,充滿挑戰的教學比武,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
(4)大膽提拔,早壓擔子早成才。「學校培養青年人才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勇挑重擔,成為學校建設的生力軍和主力軍」,學校領導遵循這一培養目標,短短幾年間,提拔了一大批業務扎實、能力突出、態度端正、思想積極的年青人,這些青年人參與年級組、政教處、教導處的管理,他們愛崗敬業,勤勤懇懇,在業務上是標兵,在工作上是表率。
通過實施「青年教師成才」工程,學校在短短幾年時間里使全體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教學業務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學校在襄樊市乃至湖北省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教學教研結出累累碩果。該校年青教師熊衛國、李中發、劉海濤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參與國家級教研攻關課題多項,其中一項獲優秀成果特等獎,結題成果匯編成專著《心海聽魂》正式出版。一大批年青教師參與優秀論文評選,獲國家、省、市一、二、三等獎達一百餘人次,有二十餘人在電教課件製作比賽中獲獎,該校教師在全國、省級報刊雜志上發表學術文章一百餘篇,主編或參編專著十餘種,使有關經驗在全省、全國推廣。有二十餘名年青教師在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計算機等各科優質課競賽中獲省、市一、二、三等獎,有二十多名青年教師為全省、全市教師主講示範課、觀摩課。學校曹正瓊、陳進濤、葉正斗、楊進濤老師以全市優質課第一名的成績代表襄樊參加省優質課競賽,獲得省一、二等獎,成績驕人,令人振奮。先後有吳焱紅、陳國亮、孫平等十多名教師被評為國家、省級教研工作先進個人、優秀教師,涌現出一大批省、市級師德標兵、骨幹教師、優秀教師、學生滿意教師、學術帶頭人,高層人才近四十人。
學校領導們實事求是,立足本校辦學情況、生源情況,通過與兄弟學校反復比較、取長補短,制定了「突出文科優勢,彰顯特色教育」的辦學理念。學校從思想上對廣大師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糾正廣大教師「重理輕文」思想,牢固樹立以「以文科創特色,以文科求發展」的文科大有可為的發展理念。學校鼓勵廣大學子特別是優生攻讀文科,文科班配備的老師大部分是學校年富力強、經驗豐富、兢兢業業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如今,學校各年級文科班數量已與理科班相當,文科班自2002年首開奧賽班以來已持續7年,就歷來高考成績而言,本科上線率,考高分、上名校,出狀元的比例優於理科。 2005年高考楊俊傑獲得市區市級重點高中文科狀元,2006年高考郭翠同學獲得市區市級重點高中文科狀元,2007年高考,蘇婷同學以584分成績名列市區市級重點高中文科第二名,學校連續三年被授予先進獎和貢獻獎。

閱讀全文

與深卅中學歷任校長名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