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陵縣最大的鎮是哪一個
鄉鎮名稱
面積
人口
居(村)委會數量
籍山鎮
172.12平方公里回
12.64萬
10個居委會,30個村委答會
許鎮鎮
178平方公里
11萬
3個居委會,28個村委會
弋江鎮
159.1平方公里
10.9萬
4個居委會,28個村委會
三里鎮
172.36平方公里
4.74萬
1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
何灣鎮
217.13平方公里
4.62萬
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
工山鎮
180.1平方公里
5.76萬
18個村委會
家發鎮
81.2平方公里
3.1萬
11個村委會
煙墩鎮
107.89平方公里
2.05萬
1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
⑵ 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籍山鎮沈亭村還有幾年拆遷
樓主你好:
你把問題反映到蕪湖《市民心聲》網站,看南陵縣政府的回復。
⑶ 安徽省南陵縣哪幾個小區可以上籍山鎮中心小學(五小)
嚴格按照《籍山鎮2017年度城區小學秋季新生招生劃片范圍 》精神進行招生:
1.籍山鎮專中心小學:惠民路屬以西、陵陽路以南、利民路以東、籍山路以北區域(含今日家園、南苑新村、籍山小區、陵陽學府小區等)和市橋河以西、利民路以東、陵陽路以北、環城北路以南區域(含鼎盛廣場等)。
2.籍山鎮中心小學和籍山鎮第一完全小學聯合招生區域:漳河防洪堤以西、籍山路以北、惠民路以東、陵陽路以南區域(含新世紀、大明堂、惠民新村小區等)。
3.籍山鎮中心小學和籍山鎮大港完全小學聯合招生區域:籍山路以南、利民路以東、青銅路以北、南翔路以西區域(含徽昌大廈、中央城、萬森花園、魯班時代廣場一期)。
4.籍山鎮中心小學和城西校區(新三小)聯合招生區域:利民路以西、春谷路以東、籍山路以北、環城北路以南區域(含祥生花園、大阪城小區、中山花園、籍山鎮政府宿舍樓等)。
5.屬於兩校聯合招生區域范圍的,若實際招生人數超出相關學校招生計劃,採用電腦派位等方式統籌安排。
圖片來自網路
⑷ 皖南陵縣籍山鎮官洲村地保多少人
看統計數據去
⑸ 南陵八個鎮經濟排名
南陵縣轄8個鎮:煙墩鎮、家發鎮、籍山鎮、許鎮鎮、弋江鎮、何灣鎮、三里鎮、工山鎮。
「全國重點鎮」:南陵縣弋江鎮、許鎮鎮
⑹ 南陵縣籍山鎮景福家園屬於哪個社區
隸屬於籍山鎮逸和社區居委會。
⑺ 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有多少個鄉鎮
截止到2019年,南陵縣下轄8個鎮,總面積1263.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1.6萬人。分別為籍山鎮 、許鎮鎮、弋江鎮、三里鎮、何灣鎮 、工山鎮、家發鎮、煙墩鎮。
南陵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是蕪湖市管轄縣之一,地處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過渡地帶,是通往「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的重要門戶。南陵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7)南陵縣籍山鎮中學排名擴展閱讀:
春秋,自周武王封泰伯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立吳國)始,縣境為吳地。
戰國,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王勾踐兼並吳,屬越。周顯王十四年(前355年),楚滅越,又為楚地。
秦朝,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歸秦。秦始皇贏政二十六年(前221年),設郡縣,屬鄣郡。
西漢,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始置宣城縣(治今弋江鎮)、春谷縣(治今繁昌縣境內),縣域屬上述二縣,隸屬丹陽郡。
東漢,宣城縣廢,改設宛陵、春谷二縣,縣境屬丹陽郡春谷縣地。
三國入吳,恢復宣城縣。
西晉,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年),分丹陽郡一部為宣城郡,宣城縣隸屬宣城郡。
東晉,成帝咸康末,淮北居民隨晉室南渡,於今南陵縣北僑置當塗縣,屬淮南郡。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南陵縣,以今南陵、繁昌、銅陵等縣地為境域。晉末,分於湖為境,隋徙治於姑孰(今當塗縣),遂廢。
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改春谷為陽谷,屬宣城郡,又為淮南郡地。安帝義熙九年(413年),並陽谷縣入於湖,沿用繁昌之名(治今蕪湖縣陶辛圩內),屬淮南郡繁昌縣地。東晉於沿江赭圻城(今繁昌蘆南鄉)置南陵戍。
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以赭圻城置南陵縣,兼置南陵郡。陳兼置北江州。隋平陳,州郡並廢。
隋,開皇九年(589年),並石城、臨城、定陵、故治諸縣入南陵縣,屬宣州。時改宛陵縣為宣城縣,改故宣城為青弋江(鎮)。大業元年(605年),改宣州為宣城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