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成績排名 > 漯河市源匯區中學排名

漯河市源匯區中學排名

發布時間:2020-12-19 02:04:36

Ⅰ 漯河市的管轄范圍與區縣劃分

截至2018年,漯河市下轄3市轄區、2縣:源匯區、郾城區、召陵區、舞陽縣、臨潁縣。

1、源版匯區是漯河市轄權區,位於河南省中南部。源匯區是河南省交通樞紐,107國道、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連南貫北,漯寶、漯阜鐵路。

2、郾城區,隸屬河南省漯河市。河南省中南部,屬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區。位於東經113°45′10"~114°6′39",北緯33°34′37"~33°44′59"。

3、召陵區,隸屬河南省漯河市,位於河南省中南部,漯河市東部。戰國時期,魏國在此建立召陵邑。2004年9月,經國務院、河南省政府批准,設立召陵區,成為漯河市一個新區。

4、舞陽縣位於河南省中部偏南,屬漯河市轄縣,東臨源匯區、郾城區,西接葉縣,南連舞鋼市,北毗襄城縣。轄4鄉10鎮,398個行政村。

5、臨潁,隸屬於河南省漯河市,位於河南省中部,總面積821平方公里,下轄10鎮5鄉,367個行政村。

Ⅱ 漯河市中心區是不是源匯區

中國每個城市的核心。。商業繁華地帶。。都離火車站不遠照現在看。。。。還是源匯區。。。 查看原帖>>

Ⅲ 漯河分為幾個區

全轄區總面積為261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拓展到42.9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綠地13.1平方米,城市綠地覆蓋率達到43.9%。轄臨潁縣、舞陽縣、源匯區、郾城區、召陵區和高新區,共有51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1281個村。

漯河歷史悠久,早在8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勤勞朴實的漯河人民,為這塊土地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和令人嘆為觀止的古跡名勝。 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在漯河定居生息。南北朝時,北魏在此築奇雒城,設南潁川郡。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螺灣河鎮;嘉靖二十一年,改「螺」為「漯」;嘉靖三十三年,曾名「螺灣店」,是郾城縣11個集鎮之一,為重要津渡。清咸豐二年(1852年)修源匯寨。民國初年改稱「漯河鎮」,俗名「河上街」。1948年置縣級市,1986年升格為省轄市,1992年被省定為內陸特區,1994年確定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市。2004年新的行政區劃調整後,轄區由原來的郾城、臨潁、舞陽]、源匯區「三縣一區」調整為郾城、源匯、召陵三區和臨潁、舞陽二縣。 史載,南宋紹興十年,宋抗金於郾城,即著名的「郾城大戰」。1904年,平漢鐵路部分通車,漯河車站投入運營。1927年,國民政府二次北伐,唐生智部與奉系軍閥在漯河、郾城、臨潁激戰,奉軍傷亡萬余,潰走許昌。1944年5月5日,漯河被日軍侵佔。1945年9月20日,日軍中將鷹森孝在漯向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劉峙簽投降書。1947年12月19日,由陳賡兵團四縱隊解放。1948年1月,建立市人民民主政府。1975年8月,境內連降暴雨,沙、澧河決堤,造成重大洪水災害,烏蘭夫率中央慰問團來漯視察。 1986年1月18日,國務院批准,漯河市升為地級市,原許昌地區所屬的郾城、舞陽、臨潁3縣劃歸漯河市管轄。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漯河市總人口2262404人; 源匯區 304105 舞陽縣 498970 臨潁縣 632427 郾城縣 826902 (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 近年來,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漯河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居弱圖強,勵精圖治,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八五」時期,漯河是全國發展速度最快的30個城市之一;「九五」時間,全市GDP年均增長12.1%;2002年,在全國265個地級以上城市中,按綜合實力排序,漯河位居第71位;2004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285億元,增長14%。產業特色日益明顯。漯河是河南省唯一的食品工業基地市、全省無公害食品基地示範市、全省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市。全市有6000餘家食品工業企業和生產單位,培育出了全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雙匯集團,全國最大的方便麵生產企業之一南街村集團,全國第一家葡萄糖飲料生產企業澳的利集團,「雙匯」、「南街村」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漯河正在成為全國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改革開放比較超前。大多數公有企業基本完成改制,各項配套改革全面推進,有雙匯發展和銀鴿投資兩支股票上市。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利用外資和出口創匯持續增長。現有2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投資漯河,美國杜邦公司、日本火腿株式會社2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漯河;鮮凍豬肉出口占河南省總量的85%,農產品出口佔全省總量的20%。各種所有制經濟競相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占據全市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試點工作受到中組部肯定,創辦文明學校得到中宣部肯定。漯河榮獲了全省「雙擁」模範城、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市等稱號。 2003年7月,漯河有批跨入「中原城市群」行列。市委、市政府以此為契機,審時度勢,確立了「在中原城市群眾加快經濟隆起、建設開放型區域性中心城市、提前5年實現全面小康」三大目標。2004年12月,漯河市新的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全面完成,在漯河發展史上又掀起了嶄新的一頁。漯河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搶抓新機遇,增創新優勢,高樹新目標,實施新創業,一個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社會文明、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的開放型區域性中心城市如雨後春筍般煥發出勃勃生機。 2004年,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河南省調整漯河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2004年9月7日 國函[2004]69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漯河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豫政[2004]61號):(1)撤銷郾城縣,設立漯河市郾城區、召陵區。(2)將原郾城縣的城關鎮、孟廟鎮、商橋鎮、裴城鎮、新店鎮、龍城鎮、黑龍潭鄉、李集鄉和原源匯區的孫庄鄉劃歸郾城區管轄,郾城區人民政府駐海河路。(3)將原郾城縣的老窩鎮、召陵鎮、萬金鎮、鄧襄鎮、姬石鄉、青年村鄉和原源匯區的天橋街街道、翟庄鄉、後謝鄉劃歸召陵區管轄。召陵區人民政府駐人民東路。(4)原郾城縣的大劉鎮、陰陽趙鄉、問十鄉、空冢郭鄉劃歸源匯區管轄,源匯區人民政府駐老街。 調整前,源匯區面積80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郾城縣面積943平方千米,人口91萬,郵政編碼462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面積人口根據簡冊2004)。調整後,新成立的郾城區人口為46.5萬人,召陵區人口為47.6萬人,源匯區調整後人口為31.3萬人。 2005年12月,漯河市政府批復: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銷翟庄鄉,設立翟庄街道,轄原翟庄鄉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中山路與黃河東路交界處;同意撤銷孫庄鄉,設立沙北街道,轄原孫庄鄉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黃河中路。2006——2015年漯河市人民政府准備規劃加快與中原城市群中的新 、鄭 、許 、漯 ,城市工業長廊建設加大與許昌這個城市花園市區的對接步伐爭取到十一五末與鄭州許昌平頂山與我市區一體化建設步伐讓中原城市群真正發揮到國家實施的中部崛起戰略核心的作用來推動中部發展。

Ⅳ 漯河市醫院等級排名例如甲級有哪些

1。漯河市中心醫復院(漯河市第一人制民醫院)等級:三級甲等醫院,地址:漯河市人民東
2。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等級:二級甲等醫院,地址:洛河路187號,交通
3。第三人民醫院,漯河市(孕產婦和兒童保健醫院,漯河)等級:兩個城市的綜合醫院,地址:漯河市黃山路與遼河路交叉口南100米。
4。漯河市醫院等級:三級甲等中醫葯醫院地址:漯河市交通路南段649號。
幾個著名。

Ⅳ 漯河市源匯區實驗學校現在是公立的上小學還收費嗎

漯河市源匯區實驗學校,
公立小學不收學費。
可詢問學校辦公室和教務處,
以學校的說法為准。

Ⅵ 有關去年漯河市源匯區五中(小學升初中)分班考的試卷,誰有

老師有

Ⅶ 漯河市有幾個區

漯河市轄區:

2004年前:郾城縣、臨潁縣、舞陽縣、源匯區

2004年後:源匯區、郾城區、召陵區、漯河新區、漯河西區和一個國家級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還有臨潁縣、舞陽縣。

Ⅷ 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的鄉鎮有哪些

截止2019年源匯區轄3個鎮、1個鄉,分別是陰陽趙鎮、空冢郭鎮、大劉鎮、問十鄉。

1、大劉鎮

大劉鎮位於漯河市源匯區西南部,距漯河市區15公里,東與空冢郭鄉毗鄰,西臨問十鄉,南與西平縣接壤,北與陰陽趙鄉隔澧河向望。這里土地肥沃,隸屬省、市農作物豐產示範區;是擁有1300多戶商戶和1.6萬居民的經濟強鎮、商貿重鎮。

2、陰陽趙鎮

位於漯河市西郊、沙澧之濱,全鄉耕地4.9萬畝,人口4.2萬人,鄉政府駐陰陽趙村,明代趙陰陽趙鄉姓從安徽潁上縣楊樹趙村遷此定居,南北有沙澧二河形似雙龍,起名雙龍寨,又因澧河在南,沙河在北,又改成陰陽趙。

漯河市商周時期曾用名隱陽城,後來經過時間的不斷變遷,曾經的隱陽城已經成為現在的食品名城。而當年的隱陽二字卻被陰陽趙鄉給繼承了下來。隱同陰,就這樣隱陽成了如今的陰陽。

3、問十鄉

問十鄉位於源匯區西南部,距市區20公里,南與西平縣交界,北和舞陽縣九街鄉連接,西與舞陽縣吳城鎮接壤,東與大劉鎮毗鄰,總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500畝,6626戶,23561人(2017年),轄15個行政村,22個自然村。

4、空冢郭鎮

總面積為49.3平方公里,轄行政村25個,自然村47個,村民組149個,有10446戶,40897人,有勞力24585人,耕地47258畝,除漢族外,有回族、壯族。

地勢平坦,黃棕土壤,有機井1600眼,有效灌溉面積3750畝,是一個近郊型農業鄉。主產小麥、玉米、大豆;經濟作物以無公害蔬菜、優質小雜果、食用菌、棉花為主;養殖業以生豬、肉雞、蛋雞、肉兔、長毛兔、肉牛、鴨鵝為主。

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對外開放勢頭強勁。民政、計劃生育、文化教育、衛生保健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廣大農民講誠信、學科技、謀發展蔚然成風。

(8)漯河市源匯區中學排名擴展閱讀:

源匯區距鄭州國際航空港不足1小時車程,107國道、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連南貫北,漯寶、漯阜鐵路,南洛高速公路承東接西,鐵路、高速公路呈「雙十字」結構。

源匯區位於暖溫帶南部邊緣,屬於暖濕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全年無霜期為216─225天,降雨量平均為786毫米,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適中,氣候溫暖。

Ⅸ 漯河市源匯區大劉鎮初級中學怎麼樣

簡介:漯河市源匯區大劉鎮初級中學創辦於1985年,簡稱:大劉鎮中。實施初中義務教育。
注冊資本:823萬人民幣

Ⅹ 漯河市有幾個區

截止2020年9月24日漯河抄市人民政府網顯示襲,漯河市轄3個市轄區、2個縣;全市共有7個街道辦事處、49個鄉鎮、1262個村、78個社區。

源匯區:面積202平方千米。郵政編碼462000。

郾城區:面積413平方千米人。郵政編碼462300。

召陵區:面積405平方千米。郵政編碼462003。

舞陽縣:面積776平方千米。郵政編碼462400。

臨潁縣:面積821平方千米。郵政編碼462600。

(10)漯河市源匯區中學排名擴展閱讀

近代歷史沿革

1948年7月,設立縣級漯河市。

1949年1月,漯河市與郾城縣合署辦公。同年10月,漯河和郾城分設。1960年6月郾城縣並入漯河市。

1961年11月,漯河、郾城再次分設。

1986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漯河市由縣級市升格為省轄市,轄郾城、舞陽、臨潁3個縣和源匯區。

2004年再次進行區劃調整,現轄臨潁、舞陽二縣,郾城、源匯、召陵三區和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城區。

參考資料來源:漯河市人民政府網-行政區劃

參考資料來源:漯河市人民政府網-歷史沿革

閱讀全文

與漯河市源匯區中學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