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學科各科分數是多少
文科: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 理科: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 語文,數學,英語各150分,高考總分是750分。
我的回答如若滿意請採納。
B. 高中各科分數各是多少,高考總分多少
我國高考2018年有四種方案,每種方法的計分方法不同,請參考:
1、「3+X」方案,應用於大部分省市
「3」指「語文、數學、外語」,「X」指由指學生根據自己的意願,自主從文科綜合(涵蓋政治、歷史、地理)和理科綜合(涵蓋物理、化學、生物)2個綜合科中選擇一個考試科目。此方案是目前全國應用最廣,最成熟的,最被人們接受的。總分750分(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文科綜合/理科綜合300分)。
2、「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方案,應用地區:江蘇
經過教育部批准,從2008年起,江蘇省實行「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高考方案。其中,「3」指「語文、數學、外語」,語文160分(文科加考40分加試題)、數學160分(理科加考40分加試題)、外語120分,滿分480分。
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考試含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信息技術7科,各科原始滿分為100分,考生需參加未選為學業水平測試選修科目的5門必修科目。學業水平測試選修科目考試含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科,各科原始滿分120分。
文科考生必考歷史,理科考生必考物理,再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一門,普通類考生須全部達C等方可參加高考和選修科目測試。學業水平測試實行等級計分,分為4個:A、B、C、D。
3、上海方案
必考科目:語文/數學/英語每科150分 其中英語一年兩考,取最高分。
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選3門,每科70分,按照A A+……比例給分。其中地理等級考在高二。總分660分。
4、浙江方案
必考學科: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
選考學科: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學生要選擇3門作為高考選考科目。
選考科目每年會安排2次考試,分別在4月和10月進行。每門總共安排3次統一考試,考生可自行決定參加時間,每門科目最多參加2次,選考科目成績實行等級賦分,如成績在前1%者賦分100分加入高考總成績。總分750分。
拓展資料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簡稱「高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
C.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高中分數線多少
2018年零陵區中考成績單,不屬於公開信息。如有合法需要,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祝你好運。
D. 2008年福州市中考各科分數及科目
四、考試科目設置和時間安排
1、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和考查,分為全市統一考試和學校考查兩類。
2、全市統一考試科目為:思想品德、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體育等10科。其中地理、生物兩科考試時間安排在八年級結束時進行,其它學科九年級結束時進行。
3、語文、數學、英語三科試卷卷面分數均為150分,考試時間各120分鍾;其他學科卷面分數均為100分。思想品德、物理二科考試時間各90分鍾,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四科考試時間各60分鍾。九年級畢業、升學考試安排在三天內結束。
根據福建省教育廳規定:2008年所有參加初中畢業、升學考試的考生都必須進行體育考試,按A、B、C、D四個等級記載,具體實施方案按榕教體([2007]90號)文件規定執行。
4、語文、數學、英語3科的成績按原始分記載。思想品德、物理、化學3科的成績按A(85—100分)、B(70—84.5分)、C(60—69.5分)、D(0.5—59.5分)四個等級記載,若當年思想品德、物理、化學3科所劃等級人數不能滿足普通高中達標校計劃招生數錄取要求時,可降低思想品德、物理、化學3科的等級檔次成績,每下降一個檔次為5分。等級原始分不公布。歷史、地理、生物3科的成績按C(合格)、D(不合格)兩個等級記載。缺考、0分的不記等級。八年級地理、生物2科考試成績達不到C級的考生,允許在九年級參加重考。思想品德、歷史兩科實行開卷考試。考試成績只通知考生本人(在報考的學校或中招辦領取),考生若對個人某學科成績有疑問,可在規定的時間內到報名所在學校或縣(市)區中招辦查詢分塊得分情況,但不查卷。
5、學校考查科目包括音樂、美術、理化生實驗操作、英語口語,綜合實踐活動(含勞技、信息技術、社區服務、研究性學習等)以及地方和學校課程,考查時間安排在該學科課程完成時進行,考查成績分為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級。
6、考試時間安排
⑴6月1日(星期日)上午2009屆初中畢業班學生考試:
8:30—9:30 地 理
10:00—11:00 生 物
⑵6月1日(星期日)下午2008屆初中畢業班學生重考:
3:00—4:00 地 理
4:30—5:30 生 物
⑶2008年中考科目和時間:
上 午 下 午
6月10日(星期二) 語 文
(8:30——10:30) 數 學
(3:00——5:00)
6月11日(星期三) 英 語
(8:30——10:30) 物 理
(3:00——4:30)
6月12日(星期四) 思想品德 歷史
(8:30—10:00)(10:30—11:30) 化 學
(3:00——4:00)
其中6月11日上午8:30—8:50進行英語聽力考試,時間為20分鍾,分值佔英語考試總分的20%。
E. 2008年高考情況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從2005年秋季開始,江蘇省進行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為了與高中新課程相配套,江蘇省教育廳組織專門力量,研製了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
江蘇省2008年普通高考模式為「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
一、指導思想
高考方案的制定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從江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實際出發。
高考方案的實施要有利於中學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利於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利於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擇優選拔人才。
二、科目設置
(一) 統考科目
語文、數學、外語三門。
(二)學業水平測試科目
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等七門。其中選修測試科目兩門,必修測試科目五門。
選修測試科目由考生在歷史、物理中選擇一門,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中選擇一門。七門學業水平測試科目中,考生選定的兩門選修測試科目之外的五門為必修測試科目。
藝術類、體育類考生選修測試科目為藝術或體育專業;如不兼報普通類專業,可選擇七門必修測試科目。
(三)綜合素質評價
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
三、考試安排及成績處理
(一) 語文、數學、外語考試
1.考試日程和時間
語文:6月7日上午,150分鍾。
數學:6月8日上午,120分鍾。
外語:6月8日下午,120分鍾。
語文、數學設附加題,加試附加題的考生考試時間增加30分鍾。
選修測試歷史的考生加試語文附加題,選修測試物理的考生加試數學附加題。不兼報普通類專業的藝術類、體育類考生不考附加題。
外語考試包含聽力測試,外語專業的口語測試另行安排。
2.成績處理
每門150分,總分450分。
另外,語文、數學附加題各設30分。
(二) 學業水平測試
1.測試日程和時間
必修科目測試:高二下學期、高三下學期,每年的4月8日全天和9日上午,每科75分鍾。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可報考兩次。
選修科目測試:高三下學期,每年的4月7日,每科100分鍾。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只可報考一次。
技術科目的測試另行安排。
2.成績處理
實行等級計分,分成4個等級,用A、B、C、D表示。
必修測試科目等級:各科滿分100分。100分~90分為A級,89分~75分為B級,74分~60分為C級,59分及其以下為D級。參加兩次測試的,取較高等級計算成績。
選修測試科目等級:各科滿分120分。按考生成績分布劃出等級。A級為前20%(含20%)的考生,B級為前20%至前50%(含50%)的考生,C級為前50%至前90%(含90%)的考生,D級為90%以後的考生。
四、命題工作
(一)命題原則
命題堅持科學性、創新性和公平性的原則。
1.科學性。語文、數學、外語科目測試依據國家課程標准和考試大綱要求命題;學業水平測試依據國家課程標准要求命題。力求做到試題設計與課程評價目標相一致,分別體現語文、數學、外語科目測試和學業水平測試的功能和特點。
2.創新性。試題設計突出新情境、新材料、新設計,更加註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力求聯系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
3.公平性。實現試題素材和解答要求對於所有考生的公平性,避免偏題、怪題,認真考慮城市和農村不同教學條件和能力,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識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題目。
(二)試卷結構與內容
1.語文、數學考試含高中新課程規定的該學科必修與選修的內容。數學必做題考察必修和選修系列1內容,附加題主要考察選修系列2和系列4內容。語文附加題的題型和考察要求在《考試說明》中公布。外語為中學英語八級考試。
2.必修科目測試考察高中新課程規定的該科目必修學分規定的學習內容;選修科目測試考察該科目必修學分與選修學分規定的學習內容。
3.凡需考察不同選修內容的試卷,均設計相對應的選做題。選做部分按不同選修系列或選修模塊命題,考生根據本人的選修情況選擇答題。
五、招生錄取工作
(一)招生制度
在全國統一招生政策的指導下,統一組織全國在江蘇招生高校的錄取工作。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特點高校的要求,分層次、分類別、按批次組織招生錄取工作。
各高等院校必須依據考生志願,按統考成績、學業水平測試等級和綜合素質評價情況擇優錄取。
不斷擴大自主招生高校的數量和錄取新生比例,逐步健全高校自主錄取機制。
(二)招生章程
各高等院校應根據國家和省定招生政策制定招生章程,並在考生填報志願前向社會公布。招生章程中應明確學業水平測試科目的等級要求和錄取辦法。有面試要求的高校,招生章程中應明確考核范圍和規則等。
(三)劃線辦法
1.按照不同錄取批次高校對生源質量的基本要求,分別對考生學業水平測試成績提出相應的等級規定。
2.根據不同錄取批次院校招生計劃總數,並放寬一定比例,按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統考成績(不含附加題分)劃定省最低控制分數線。藝術、體育專業成績劃線辦法另定。
3.對第一次參加必修科目和選修科目測試,六門科目成績均達到A級且技術測試合格的考生,在劃線前加10分計入統考成績。
(四)志願填報
1.考生在高考科目成績、全省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和學業水平測試等級要求公布後填報志願。
2.以下要求作為考生填報志願的必要條件:
必修測試科目D級(技術科目測試不合格視為D級)不超過三門。
綜合素質評價中的「道德品質」和「公民素質」合格。
3.以下要求作為考生填報普通類本科專業志願的必要條件:
必修測試科目均達到C級(技術科目測試合格視為C級)及其以上,選修測試科目均達到B級及其以上。
(五)投檔辦法
1.依據各高等院校招生計劃數和考生志願,按照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總分加附加題分數,以一定比例從高分到低分投檔。
2.體育、藝術類專業按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總分和專業加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投檔。
(六)錄取辦法
1.高校錄取工作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實行「學校負責、省招委會監督」的辦法,依據考分、等級和綜合素質評價,統一組織,擇優錄取。
2.經批准實行自主招生試點的院校,可以依據語數外三門統考成績、學業水平測試等級、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和面試成績,自主錄取。
3.在綜合素質評價中,考生「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單項達到A級且其他三項均為合格的,高校在同等條件下可以優先錄取;均為D級的,高校可以不錄取。
4.部分專科院校經批准,可以依據考生語數外三門統考成績、學業水平測試等級和綜合素質評價情況,試行注冊入學。
5.體育、藝術類院校和專業可以根據專業要求,按照文化與專業成績錄取新生。
六、保障措施
高考方案的實施需要地方政府和各有關部門以及高校、中學的共同配合,齊心協力,做好保障工作。
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採取切實的措施,督促學校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各地必須糾正單純以高考升學率評價學校的現象,努力營造實施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良好氛圍。
招生考試部門要適應高考改革的要求,加強報名、考試、評卷、錄取等各個環節的管理。招生考試部門和各高校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完善高考招生制度。要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此項工作的質量和安全。
中學要進一步深化高中課程改革,切實提高課程組織實施的能力,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按照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
F. 08年高考教材和07年是否一樣
你是哪個省的啊?我是江蘇省的.說說我們省的吧!
江蘇省2008年普通高考模式為「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
一、指導思想
高考方案的制定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從江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實際出發。
高考方案的實施要有利於中學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利於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擇優選拔人才。
二、科目設置
(一)統考科目
語文、數學、外語三門。
(二)學業水平測試科目
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七門。其中選修測試科目兩門,必修測試科目五門。
選修測試科目由考生在歷史、物理中選擇一門,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中選擇一門。七門學業水平測試科目中,考生選定的兩門選修測試科目之外的五門為必修測試科目。
藝術類、體育類考生除參加七門學業水平測試外,還需參加藝術或體育專業測試。如不兼報普通類專業,七門學業水平測試可均選擇必修測試科目;如兼報普通類專業,應按普通類考生要求確定學業水平測試科目。
(三)綜合素質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
三、考試安排及成績處理
(一)語文、數學、外語考試
1.考試日程和時間
語文:6月7日上午,150分鍾。
數學:6月8日上午,120分鍾。
外語:6月8日下午,120分鍾。
語文、數學設附加題,加試附加題的考生考試時間增加30分鍾。
選修測試歷史的考生加試語文附加題,選修測試物理的考生加試數學附加題。不兼報普通類專業的藝術類、體育類考生不加試附加題。
外語考試包含聽力測試。外語口語測試另行安排。
2.分值設定
語文,160分;數學,160分;外語,120分。總分440分。
另外,語文、數學附加題各設40分。
(二)學業水平測試
1.測試日程和時間
必修科目測試:高二下學期、高三下學期,每年的4月8日全天和4月9日上午,每科75分鍾。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可報考兩次。
選修科目測試:在高三下學期,每年6月9日,每科100分鍾。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可報考一次。
藝術、體育和技術科目的測試時間另行安排。
2.計分辦法
學業水平測試實行等級計分,分成4個等級,用A、B、C、D表示。
必修測試科目等級:各科滿分100分。100分~90分為A級,89分~75分為B級,74分~60分為C級,59分及其以下為D級。參加兩次測試的,取較高等級計算成績。
選修測試科目等級:各科滿分120分。按考生成績分布劃出等級。A級為前20%(含20%)的考生,其中前5%(含5%)的考生為A+。B級為前20%至前50%(含50%)的考生,其中前20%-30%(含30%)的考生為B+。C級為前50%至前90%(含90%)的考生。D級為90%以後的考生。
(三)綜合素質評價
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三方面的評定,凡符合標准者,可評為合格。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三方面評定等第,分A、B、C、D四級。
四、命題工作
(一)命題原則
1.科學性。語文、數學、外語科目考試依據國家課程標准和考試大綱要求命題,學業水平測試依據國家課程標准要求命題。命題工作力求做到試題設計與課程評價目標相一致,分別體現語文、數學、外語科目考試和學業水平測試的功能和特點。
2.創新性。試題設計突出新情境、新材料、新設計,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力求聯系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
3.公平性。實現試題素材和解答要求對於所有考生的公平性,避免偏題、怪題,認真考慮城市和農村不同教學條件和能力,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識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題目。
(二)試卷結構與內容
1.語文、數學考試含高中新課程規定的該學科必修與選修的內容。數學必做題考查必修和選修系列1內容,附加題主要考查選修系列2和系列4內容。語文附加題的題型和考查要求在《考試說明》中公布。外語為中學英語八級考試。
2.必修科目測試考查高中新課程規定的該科目必修學分規定的學習內容;選修科目測試考查該科目必修學分與選修學分規定的學習內容。
3.凡需考查不同選修內容的試卷,均設計相對應的選做題。選做部分按不同選修系列或選修模塊命題,考生根據本人的選修情況選擇答題。
五、高校招生工作
(一)招生原則
1.在全國統一招生政策的指導下,由省教育考試院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特點高校的要求,分層次、分類別、按批次統一組織招生工作。
2.招生高校必須依據考生志願,按統考成績、學業水平測試等級和綜合素質評價情況擇優錄取。
3.不斷擴大自主招生高校的數量和錄取新生比例,逐步健全高校自主招生機制。
(二)招生章程
招生高校應根據國家和省定招生政策制定招生章程,並在考生填報志願前向社會公布。招生章程中應明確對學業水平測試科目的等級要求和錄取辦法。有面試要求的高校,招生章程中應明確考核范圍和規則等。
(三)劃線辦法
1.招生高校對考生學業水平測試成績提出相應的等級要求。
2.省教育考試院根據高校招生計劃總數,並放寬一定比例,按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統考成績(不含附加題分)劃定省最低控制分數線。藝術、體育類專業劃線辦法另定。
3.對第一次參加必修科目和選修科目測試,六門科目成績均達到A級且技術科目測試合格的考生,在劃線前加10分計入統考成績。
(四)志願填報
1.考生在高考科目成績、全省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和學業水平測試等級要求公布後填報志願。
2.以下要求作為考生填報志願的必要條件:
(1)綜合素質評價中的「道德品質」和「公民素養」合格。
(2)普通類考生必修科目測試等級均需達到C級及以上等級(技術科目必須合格)。
(3)普通類考生如填報本科院校志願,選修科目測試等級均需達到B級及以上等級。
(4)藝術、體育類考生如兼報普通類專業,必修科目測試等級要求和普通類考生一致;如不兼報普通類專業,必修科目測試等級中D級(技術科目測試不合格視為D級)不超過三門。
(五)投檔辦法
省教育考試院依據各高校招生計劃數和考生志願,按照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總分加附加題分數,以一定比例從高分到低分投檔。藝術、體育類專業投檔辦法另定。
(六)錄取辦法
1.高校錄取工作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實行「學校負責、省招委會監督」的辦法,依據統考科目成績、學業水平測試等級和綜合素質評價,統一組織,擇優錄取。
2.經批准實行自主招生試點的高校,可以依據統考科目成績、學業水平測試等級、綜合素質評價和面試成績,自主擇優錄取。
3.在綜合素質評價中,考生「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單項達到A級且其他三項均為合格的,高校在同等條件下可以優先錄取;均為D級的,高校可以不錄取。
4.部分專科院校經批准,可以依據考生統考科目成績、學業水平測試等級和綜合素質評價,試行注冊入學。
5.體育、藝術類院校和專業可以根據專業要求,按招生章程中公布的錄取辦法擇優錄取新生。
六、保障措施
高考方案的實施需要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以及高校、中學的共同配合,齊心協力,做好保障工作。
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要採取切實措施,督促學校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各地必須糾正單純以高考升學率評價學校的現象,努力營造實施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良好氛圍。
招生考試部門要適應高考改革的要求,加強報名、考試、評卷、錄取等各個環節的管理。招生考試部門和各高校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完善高考招生制度。要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此項工作的質量和安全。
中學要進一步深化高中課程改革,按新課程標准和要求組織教學工作,切實提高課程組織實施的能力,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按照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原則,努力探索建立新的評價體系,激勵和促進學生全面協調地發展。
附件: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方案附件:
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方案
1、 目的與意義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教基[2003]6號)和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試行)》(蘇教基[2005]16號)的精神,設置全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測試。
實行學業水平測試是為了加強對高中的課程管理和質量監控,同時,向高校提供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實行學業水平測試有利於促進高中學生全面發展,有利於高校更加科學、自主地選拔人才。
學業水平測試從2005年秋季入學的學生開始實行。
2、 科目設置
學業水平測試是對高中生在校期間學習情況的全面檢測。學業水平測試與語數外科目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共同構成完整的高中學生綜合評價體系。
學業水平測試科目根據高中學生修習的要求設置。鑒於語文、數學、外語另外組織考試,藝術、體育、研究性學習等列入綜合素質評價,這些學科不再列入學業水平測試的科目。
學業水平測試科目設置堅持基礎性與選擇性相結合原則,既有共同必修的科目,也有個人選修的科目。為減少測試科目與測試次數,選修科目測試的內容包括該學科的必修內容。
具體科目設置如下:
1.學業水平測試科目共有7門: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信息技術、通用技術)。
2.學業水平測試分必修科目和選修科目,其中必修科目5門,選修科目2門。選修科目由考生在歷史、物理兩門中選擇一門,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中選擇一門。7門學業水平測試科目中,2門選修科目之外的5門為必修科目。
3.藝術類、體育類考生如不兼報普通類專業,可選擇7門均為必修科目。
3、 時間安排
1.必修科目水平測試時間每科為75分鍾。
必修科目測試安排在高二下學期、高三下學期進行,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可報考兩次。
2.選修科目水平測試時間每科為100分鍾。
選修科目測試安排在高三下學期進行,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報考一次。
3.全省學業水平測試具體日程安排:
必修水平測試為每年的4月8日、9日(一天半)。
選修水平測試為每年的6月9日。
技術科目測試另行安排。
普通高考學業水平測試考試時間表
4月8日 (必修科目考試日) 4月9日 (必修科目考試日) 6月9日 (選修科目考試日)
上 午 物理 (8:30-9:45) 歷史 (8:30-9:45) 物理、歷史 (2門選修科目同時開考) (9:30-11:10)
政治 (10:30-11:45) 化學 (10:30-11:45)
下 午 生物 (2:00-3:15) 化學、生物、 政治、地理 (4門選修科目同時開考) (2:30-4:10)
地理 (4:30-5:45)
4、 內容與形式
1.學業水平測試為常模相關—目標參照考試。測試內容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各學科課程標准為依據,考查學生學習的狀況,重點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並注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能力。
2.必修科目水平測試考查該科目必修學分規定的學習內容,一般為3個模塊的學習內容。
政治學科考查必修模塊1、2、4的內容。
歷史學科考查必修模塊1、2、3的內容。
地理學科考查必修模塊1、2、3的內容。
物理學科考查必修模塊1、2,並由學生在選修模塊1-1、3-1中選擇1個模塊的內容。
化學學科考查必修模塊1、2的內容,並由學生在選修模塊「化學與生活」或「有機化學基礎」中選擇1個模塊的內容。
生物學科考查必修模塊1、2、3的內容。
技術科目(含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的考查內容另行制定。
3.選修科目水平測試考查該學科必修的全部內容與選修的內容。選修內容按照《江蘇省普通高中新課程選修Ⅰ模塊開設指導意見》(蘇教基[2005]33號)執行。其中,物理、化學、生物學科按理工方向要求執行。
選修政治學科考查必修模塊1、2、3、4的內容,並由學生在選修模塊「經濟學常識」或「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中選擇一個模塊的內容。
選修歷史學科考查必修模塊1、2、3的內容,並由學生在選修模塊「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世界文化遺產薈萃」 中選擇2個模塊的內容。
選修地理學科考查必修模塊1、2、3的內容,並由學生在選修模塊「海洋地理」「旅遊地理」「城鄉規劃」「環境保護」 中選擇2個模塊的內容。
選修物理學科考查必修模塊1、2、選修模塊3-1的內容,並由學生在選修模塊 3-2、3-3、3-4、3-5中選擇3個模塊的內容。
選修化學學科考查必修模塊1、2的內容,並由學生在選修模塊 「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與性質」「實驗化學」中選擇3個模塊的內容。
選修生物學科考查必修模塊1、2、3和選修模塊「生物技術實踐」「現代生物科技專題」的內容。
4.學生水平測試根據各學科不同情況,合理設置客觀題型與主觀題型,客觀題型一般不超過試卷總分的50%。
5.另行制訂「學業水平測試說明」,明確各學科測試具體內容、題型、試卷結構等。
5、 計分辦法
1.學業水平測試實行等級計分,分為4個等級,用A、B、C、D表示。技術科目測試等級為合格、不合格。
2.必修學科等級計算方法:各科原始分滿分為100分。90分~100分為A級,89分~75分為B級,74分~60分為C級,59分及其以下為D級。單科C級及其以上的比例一般控制在95%以上。
3.選修學科等級計算方法:各科原始分滿分為120分,根據考生成績分布劃出等級。A級為前20%(含20%)的考生,其中前5%(含5%)的考生為A+;B級為前20%至前50%(含50%)的考生,其中前20%-30%(含30%)的考生為B+;C級為前50%至前90%(含90%)的考生;D級為90%以後的考生。
4.必修學科的成績從應屆高考之年起算,三年有效;選修學科的成績當年有效。
6、 組織與管理
1.全省高中生學業水平測試工作由省教育廳統一領導,省考試院統一組織和管理。各市、縣(市、區)招生辦公室在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負責實施和管理本地區學業水平測試的具體工作。
2.學業水平測試單科進行,由省考試院統一命題、統一閱卷和統一計分,各市具體實施報名、測試工作。技術科目中的通用技術由學校組織測試,省、市抽查認可。
3.學業水平測試按照標准化考試的要求,切實加強質量管理、過程管理和目標管理,以提高測試的效度和信度。
4.省考試院向社會公布「學業水平測試說明」,規定測試內容、試卷構成、試題形式、計分體制等。「學業水平測試」保持相對穩定。
5.加強對學業水平測試命題計劃、命題、試測項目、審題、統計分析、試卷評價等環節的管理,保證各科試卷都能滿足預定的質量要求。
6.客觀性試題採用機器閱卷,主觀性試題採用網上閱卷。加強質量控制,保證評分具有較好的一致性。評卷按學科成立評卷組,負責本學科評卷的組織、管理工作。
7.測試成績只記載等級,不記載原始分。測試成績通知考生本人,不公布、不查卷。
8.全省按統一標准和要求設置考點、考場。測試時間、測試考場的條件、測試指令、考場管理等每一環節均實行統一規范的管理。
考點按考生及考場數量配備足夠數量的監考員和其他工作人員,每個考場配監考員兩名(體育類、藝術類單獨編排考場的,應配備三名監考員)。同一考場中的監考員應來自兩個不同的中學。
7、 關於社會考生
全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測試向社會開放。在江蘇省參加高考必須按照本規定參加學業水平測試。
2008年以前的往屆生已取得江蘇省普通高中綜合考試成績的,在原成績有效期內,可視為必修水平測試的成績,並轉換為相關必修科目的等級。但必須參加當年選修科目的測試.
G. 永州三中去年的高考上線率是多少
湖南省寧遠縣第三高級中學座落在湘南文化名城永州市九嶷山下,其前身為湖南私立北屏中學,創辦於1948年,1978年正式定名為寧遠縣第三完全中學,2002年改為寧遠縣第三高級中學。
寧遠縣第三高級中學佔地面積180多畝,建築面積66000平方米,學校環境優美,教學樓、科技樓、辦公樓、宿舍樓遙相呼應;學校按重點中學標准配置了各種設施,總資產達4000萬元。有80個座位的多媒體中心電教室兩個、64座語音實驗室兩個、三間共210台新型電腦的微機室、按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一類標准配備的理化生實驗室、勞技室、音樂室、美術室,擁有各類藏書八萬余冊的圖書室和師生閱覽室,學校還投資150萬元開通了校園網,為學生了解世界、走向世界架設了信息高速公路。
學校現有35個教學班,教職工189人,其中專任教師155人,高級教師36人,中級教師82人。近年來,學校注意強化內部管理,狠抓教學質量,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校繼1997年被評為十五重點課題「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合作研究單位、國家重點課題實驗學校、省自學考試優秀考點、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優秀考點;2001年獲永州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進步獎、永州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第一名、並被評為永州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2002年通過湖南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的評估驗收;2003年被評為永州市重點高級中學。
近幾年來,學校以「創建省屬重點中學,躋身省級文明單位」為發展目標,按照「深化改革,狠抓管理,提高質量,辦出特色」的整體思想,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
一是逐步建立一系系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對教師實行工作質量評價制,競爭上崗,優質優酬,多勞多得,並實行低職高聘和評選學科帶頭人制度,激發了教育活力。
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網路。學校圍繞「愛國、愛校」這一中心,注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依託舜文化的豐富底蘊,確立了舜道德教育主旋律,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人格。
三是強化質量意識,努力辦出特色。近兩年來,學校承擔了省級「十五」規劃課題三個,國家重點課題兩個,有120餘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1999年以來,高考應屆生上線率連續四年名列全縣第一。2001年,210多名考生參加高考,本科上線人數為119人,高考上級率為56.6%,全縣600分以上的五名學生中,三中獨佔三名。2002年高考實現了清華、北大「零」的突破,囊括了全縣理科一、二名。在優秀生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2003年高考本一、本二仍有87人上線。
四是增加硬體設施,改善辦學條件。2002年度,學校征地100多畝,校區由原來的60畝,擴大到了186畝,並按「省重點中學」的標准對學校重新進行了規劃;建築了白雲亭和學校文化長廊。2003年,校園平土、小河改道和橋梁建設基本完成,教學樓交付使用;2004年年暑假,學生公寓、教學樓、校園主幹道、學校標准運動場(塑膠跑道)等將交付使用;目前,學生公寓、多功能體育館正建設之中,為躋身省重點中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0年,適應教育改革,學校在由完全中學改為高級中學。為保證學校的可持續性發展,寧遠三中工會組織教師創辦了股份制民辦學校??寧遠縣茂源中學。目前,學校已集資400萬元,興建了一棟25間教室的教學樓、一棟近1000個床位的學生公寓樓,並修建了附屬設施。目前學校有19個教學班,學生約1200人。
三年來,寧遠縣茂源中學憑借一流的師資、優良優良的學風、優異的成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在縣教育局組織的歷次統考、抽考中,寧遠縣茂源中學學科綜合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省、市級學科競賽中有二十三人次獲獎。
2005年,按省重點中學標准規劃的三中新校區將基本建成,屆時一所全新的充滿現代氣息的學校將矗立在九嶷山下。三中人與時俱進,信心百倍,正以高昂的鬥志、不懈的精神,規劃著三中的美好藍圖,書寫著三中的輝煌篇章。
H. 初中各科分數各是多少,中考總分多少
每個省、市初中各科分數以及中考總分都不同,具體請參考下文:
1.吉林省 630分:語文(120) 數學(120) 英語(120) 物理(70) 化學(50) 政治(60)歷史(60)體育(30)
2.寧夏回族自治區 730分:語文(120分)、數學(120分)、英語(120分)、物理(85分)、化學(75分)、思品(70分)、歷史/地理/生物(30分)、體育(50分)、理化生實驗(10分)、綜合素質(25分)、英語口語(10分)、微機(15分)
1.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簡稱中考,它是檢測初中在校生是否達到初中學業水平的水平性考試和建立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的高中選拔性考試;它是初中畢業證發放的必要條件,考試科目將國家課程方案所規定的學科全部列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范圍。
2.學生可根據中考成績報考相應的普通高中、職業高中、中專、中技、中職等。其中以報考普通高中為主。中考要考慮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後繼續學習的潛在能力,普通高中教育還是基礎教育的范疇,因此,中考既要堅持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堅持考查學科能力。
I. 高中考試考查成績登記表中各學科成績是填寫分數還是合格
據了解,高中考試考查成績登記表中各學科成績一般要求是填寫各科的分數,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