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獲得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三等獎可以上自主招生的哪所大學
2017年自主招生的情況來要看各學源校公布的招生簡章, 像2016年各學校基本都是1月10日前公布招生簡章。各院校制定招生章程、招生計劃表。並報省教育廳和省教育考試院審核批准後向社會公布(各院校公布時間不同)。自主招生考試的難度比高考要簡單得多,你可以找網上一些免費的自主招生模擬題參考一下哦~~
2. 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全國一等獎高考能不能加分
不能加分。
可以加分6類比賽獲獎項目包括: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獲得一、二等獎,或參加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獲獎者。
高考加分政策:
1.體育特長生高考加分項目調整為三大類學生有加分資格。一是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參加重大國際體育比賽集體或個人項目取得前6名;二是全國性體育比賽個人項目取得前6名;三是獲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稱號並參加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組織的統一測試達到相應標准。加分的前提也是應屆畢業當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決定是否在其考成績基礎上增加不超過20分向高校投檔。
2.體育特長生高考加分項目的省(區、市),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組織的測試項目限定在中學普及程度高、鍛煉效果好的田徑、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術、游泳、羽毛球8項。各有關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還可根據本地中學生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在上述運動項目之外增加一般不超過兩個強身健體項目。
3.獲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的學生;授予「教育世家」稱號的教師直系子女報考師范院校的考生、飛行學員早期培訓基地初檢合格的考生;獲省教育廳等五單位共同表彰的「創業明星」稱號的對口考生、全省職業學校技能比賽獲一等獎的對口考生。都將取消加分和降分資格。
3. 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獲獎名單
可以找你的語文老師幫你查。
4. 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國家級一等獎高考可以加分嗎
不加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高考加20分:
1、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跡受到省級及以上黨委、政府表彰者;
2、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一等獎或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的考生;
3、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及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一、二等獎者;
4、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在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者;
5、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的考生和參加重大國際體育比賽、全國運動會、全國中學生運動會、世界中學生體育比賽選拔賽獲前六名以及參加上述比賽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的考生均須經由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的全省統一認定。
退出部隊現役的考生、殘疾軍人、因公犧牲軍人的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的子女、駐邊疆國境的縣(市)、沙漠區、國家確定的邊遠地區中的三類地區和軍隊確定的特、一、二類島嶼部隊現役軍人的子女以及殘疾人民警察、因公犧牲人民警察的子女。
以及一級至四級殘疾人民警察的子女報考高校、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享受優先錄取。自謀職業的退役軍人,可以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加10分投檔;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可以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加20分投檔。
5. 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
我去年初一時參加過,我們是全部由學校組織參賽,一切流程由學校完成。如果你們學校沒有組織,可以在網上查詢,好像是查《關於××省第×屆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相關事宜》,祝你取得好成績!
6. 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初一決賽結果/排名
第七屆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
石泉賽區(北區片)決賽在我校舉行
第七屆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石泉賽區(北區片)決賽於12月23日在池河中學舉行,我校有27名同學、迎豐中學有8名同學參加了決賽,縣教研室教研員戴騰銀老師親臨檢查指導。
我校207位同學參加了11月25日舉行的第七屆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初賽,經過全市評卷評比,我校有27名同學獲得決賽資格。
名單如下:
初一年級: 李相根(6班) 李 繪(1班) 陳 爽(6班) 張東升(2班)
唐國文(6班) 陳 芳(1班) 李巧利(2班) 周 甜(6班)
陳相琳(6班)
初二年級: 劉茹夢(3班) 代尚逍(3班) 劉玉香(3班) 陸 倩(3班)
楊明輝(3班) 陳 麗(3班)
初三年級: 張夢潔(2班) 胡 潔(4班) 歐田田(2班) 胡瑞霞(3班)
李 萍(3班) 李 衛(2班) 羅小雙(1班) 袁 琪(2班)
高一年級: 李婷婷(1班) 尹 嫚(1班)
高二年級: 鄧 恆(3班)
高三年級: 王亞莉(6班)
7. 如何查詢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成績
2017年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成績山西賽區
8. 全國中學生八年級語文能力競賽成績名單
2009年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初賽)東春中學八年級成績單
姓名 班級 分數 指導老師 名次 備注
成琪琪 八(1)班 100 佘洪瑤 1 入圍決賽
朱海菲 八(1)班 100 佘洪瑤 1 入圍決賽
陳凱 八(2)班 97 汪承興 3 入圍決賽
鄭雅娟 八(3)班 97 袁慎柏 3 入圍決賽
成志洋 八(5)班 97 柯敏賢 3 入圍決賽
陳新學 八(1)班 96 佘洪瑤 6
陳晴 八(5)班 96 柯敏賢 6
劉思雲 八(1)班 94 佘洪瑤 8
朱淑田 八(3)班 94 袁慎柏 8
何濤 八(1)班 93 佘洪瑤 10
陳開輝 八(2)班 93 汪承興 10
汪海兵 八(5)班 92 柯敏賢 12
陳小龍 八(2)班 91 汪承興 13
陳新臣 八(4)班 91 肖清萍 13
陳開梁 八(4)班 91 肖清萍 13
陳蒙 八(1)班 90 佘洪瑤 16
朱耀貴 八(4)班 89 肖清萍 17
石瑩 八(5)班 89 柯敏賢 17
張文強 八(5)班 89 柯敏賢 17
劉會強 八(1)班 86 佘洪瑤 20
陳世金 八(1)班 86 佘洪瑤 21
陳志平 八(2)班 85 汪承興 22
成群慧 八(1)班 84 佘洪瑤 23
成家飛 八(2)班 84 汪承興 23
王慶玉 八(3)班 84 袁慎柏 23
王功前 八(3)班 84 袁慎柏 23
陳世凱 八(2)班 83 汪承興 27
成菲 八(3)班 83 袁慎柏 27
朱慧林 八(3)班 81 袁慎柏 29
汪凱 八(3)班 80 袁慎柏 30
陳文敏 八(5)班 80 柯敏賢 30
胡倩 八(1)班 79 佘洪瑤 32
邢廷棟 八(2)班 79 汪承興 32
朱懷瑞 八(2)班 79 汪承興 32
陳春會 八(3)班 78 袁慎柏 35
陳毛毛 八(1)班 77 佘洪瑤 36
陳菲 八(3)班 77 袁慎柏 36
胡彩芸 八(5)班 77 柯敏賢 36
王銀山 八(5)班 75 柯敏賢 39
王美林 八(5)班 74 柯敏賢 40
劉曉青 八(4)班 73 肖清萍 41
張永清 八(2)班 72 汪承興 42
朱錫凱 八(3)班 71 袁慎柏 43
陳雯 八(1)班 69 佘洪瑤 44
陳希 八(5)班 68 柯敏賢 45
陳文靜 八(3)班 65 袁慎柏 46
尹早媛 八(4)班 61 肖清萍 47
成曉倩 八(5)班 61 柯敏賢 47
成宇靖 八(2)班 59 汪承興 49
朱曉凡 八(4)班 51 肖清萍 50
何祥傑 八(4)班 50 肖清萍 51
胡能剛 八(4)班 40 肖清萍 52
9. 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
綜合性實踐題
試題的類型主要有:
(1)語言創作類:①編擬欣賞廣告、宣傳語;②對聯知識及創作賞析;③心願表述;④主題訪談;⑤話題辯論;⑥景點介紹。
2)材料整理類:①語段壓縮;②材料的整合與探究。
(3)圖表轉述類:①表格分析;②圖表理解。
(4)活動參與類:①擬活動方案或計劃;②設計活動主題或主題語;③解決問題的建議。
還有多種類型融為一體的,在設置的情境或活動中去考查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判斷、歸納推理、總結概括、觀察理解、聯想想像、語言表達等各方面能力。由於中考過程限於以筆試的形式呈現,因此知識與能力綜合型、專題活動型是主要的考查方式。
[應考策略]
要做好綜合性學習復習備考,我們必須注意:
1.實際操作,貯備技能。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性強,必須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去經歷,去探究,有了活動的積累和貯備,就不會擔心臨場的考試,從一定程度上說,考試是對過去語文活動的回顧及梳理總結。
2.吃透教材,提煉主題,適當歸類。通過對教材的充分掌握,注重在教材所體現的幾大主題(體驗成長類、語言文字類、歷史文化、專題探究類、科技生活、其他類)上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3.剖析考題,緊抓考點。通過對典型考題的剖析,從中總結出行之有效的解題規律。
4.精選試題,強化訓練。選擇典型試題,實戰演練,將方法規律內化為能力。
要解答好綜合性學習試題,必須做到:
1.善於運用積累,有效調用知識。解題時先認真回憶有關知識,及時把與試題相關的知識有效的提取出來,以備答題之用。
2.仔細揣摩題意,提煉答題信息。要善於利用已有的知識背景,去揣摩命題者的意圖。解答試題時,要從題目和材料中篩選重要信息,並按要求處理好這些信息,針對題目要作出簡明的回答。
3.發散多種思維,合理展開想像。有些綜合性試題需要我們多角度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展開合理的想像與聯想。
4.關注社會熱點,豐富信息。綜合性學習有許多是結合社會熱點事件而設題的,這些富有文化氣息的社會熱點事件構成了綜合探究題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這些事件,學生有所了解,解答起來就從容一些。
5.積累文化常識。尤其是我國傳統禮儀、風俗風情、風景名勝、地域特產、地方名人等知識。
6.握實踐方法,增強實踐能力。平時在語文實踐的過程中,多參與、多探究,如搜集信息的方法,提出好的建議等。同時掌握一些基本的實踐方法。如提出的建議一是要緊扣主題,二是要具有可行性。
7.根據情境,恰當表達。首先要結合現實生活情境和既往經驗。二是內容要切合主題;三是語言要准確、凝練、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