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成績排名 > 民國中學排名

民國中學排名

發布時間:2020-12-15 02:22:02

⑴ 民國時期中學實行什麼考試

民國時期的中學考試跟當今類似,具體的考試科目包括公民,國文,英語,數學,地理,物理,化學,自然等十數個科目,另外還有一些專業科目~

⑵ 民國時期的中學教督屬什麼職務

你所咨詢的這樣一個職務呢,其實在我們現代這種學校的植物應該來說是一個教導主任或者是一個類似於高於班主任的這樣的一個職位廣告公司。

⑶ 民國中學學生一般都多大年齡 最大的是多少

最大的是20

⑷ 北京民國時期有哪些著名的中學

北京市第四中學,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等等。
北京市第四中學,簡稱北京四中(BHSF),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也是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北京市第四中學創建於1907年,初名順天中學堂;1912年,更名為京師公立第四中學校;1928年,改名為北平市市立第四中學校;1949年改名北京市第四中學;2002年增設國際部;2005年與北海中學合並。
北京市一零一中學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是中國共產黨在老區創辦並遷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學,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
師資隊伍強大,學校硬體設施先進、齊全,不僅高考成績優異,更注重素質教育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北京市一零一中學是郭沫若親自題名,意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校是一所有90多年歷史的學校,原在騎河樓蒙福祿館,現在北京東城區交道口東大街77號,是省級示範高中。
學校前身為北京市私立大中公學,創辦於1924年,首任校長蔡元培,董事長李石曾。1930年更名為北京市私立大中中學,1949年9月更名為北京市私立育德學,1952年9月更名為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

⑸ 民國初年的學制與現今有哪些區別

你要的應該是是民國初年的,那應該是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學制。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把1922的壬戌學制也放上來了。

民國時代,正式頒布過兩次學制,即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學制和1922年的壬戌學制。

一、壬子癸丑學制

民國元年(壬子年),蔡元培任教育總長時,改革了清末1902年制定的壬寅學制,次年又作了部分修改,合稱壬子癸丑學制。這個學制批判了清政府的「忠君尊孔」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方針。它既有資產階級教育對道德的要求,又反映了儒家之美、恕、仁的道德意識。在壬子癸丑學制中提出的許多改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的進步要求。主要有:(1)廢止小學讀經,禁止使用清學部頒行的教科書,廢止給畢業生獎勵出身的制度;(2)縮短了普通教育的學習年限,把原來壬寅學制中初等小學5年、高等小學4年、中學5年改成初等小學4年、高等小學3年、中學4年,即縮短了3年;(3)開始承認女子受教育的權利,提出小學可以男女同校,可以設立女子中學和女子職業學校。除直系教育外,還有師范教育和實業教育兩個系統。師范教育有中、高兩級,均是本科3年、預科1年;實業教育分甲、乙兩種,均3年畢業,分農業、工業、商業等類,所居地位為初等和中等兩段。實業教育與師范教育比較起來,實業教育的要求較低,僅相當於三年制的高小和四年制的中學。另外還有補習班與專修科和小學教員講習所等,是上述各校附設或特設的。

在推行壬子癸丑學制的同時,教育部又於1912年九十月間頒布了《大學校令》、《中學校令》、《專門學校令》,對各級各類學校的目的、任務、課程設置、入學條件等都作出了具體的規定。《中學校令》提出中學教育的宗旨為:中學校以完足的普通教育,造成健全的國民。規定學習的科目有生物、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這樣,課程的門類比過去合為一門就增多了,而中小學學習的年限卻縮短,就使學生同時學習的課時增加。另一方面,中學生畢業後不可能全部升學,這時學生年齡尚小,缺乏參加工作的能力。這樣的學制,對中學畢業後的出路帶來了問題,就需要設法解決。

在《大學校令》和《專門學校令》中提出,高等學校的宗旨為: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才,以應國家需要。這是對高等教育的重視。又規定大學設評議會和各科教授會,審議全校各科教學和其它重要的教育問題。這清楚地體現了教學民主和高等學校里以教學為主的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對清末學制中在大學以上的通儒院改稱為大學院,相當於後來的研究(生)院。大學分為壬子癸丑學制圖文、理、法、商、醫、農、工等科,並以文、理兩科為主。凡只設法、商而不設文科者,不得稱大學;只設醫、農、工科而不設理科者,也不得稱大學。各省已辦的高等學校程度不齊,教學上有困難者可改為預科,附設於大學。這些改革和規定,確實有利於保證教學質量,也有利於物理教育的發展。另外,在《大學校令》中又提出,除高等師范學校外,其它各級各類學校,均可允許私人或團體開辦。這項措施,一方面為此後的教育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為外國教會在我國開辦學校提供了依據,而且日益擴張,造成了喪失教育自主權的後果。

二、壬戌學制

民國初年的壬子癸丑學制,主要精神是廢止讀經尊孔,這是一次很重要的改革。但是這個學制所採用的學校系統是以日本學制為藍本的。由於政治局勢的影響,在執行中又出現了幾次復辟倒退。有些已經廢除的內容又卷土重來。從民國元年至1919年「五四」運動前的八年中,發生了袁世凱、張勛,段祺瑞的三次復古活動,總是含有恢復讀經尊孔的內容,而削弱自然科學的教育。他們的反動措施,不斷地受到革命人民的批判和抵制。此時,留美學者回國的日漸增多,美國教育家杜威和孟祿相繼來華,美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逐漸引入我國。國內各教育團體在新文化運動民主與科學口號的推動下,提出了許多改革的要求。對壬子癸丑學制中存在問題的討論,開始於1916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教育聯合會第二屆年會上,討論後指出兩個問題,一是壬子癸丑學制所規定的中學學習年限為4年,而《中學校令》中規定的教育宗旨是要求給予「完足的普通教育」,這是難以達到的。而且中學畢業後繼續升學者僅佔十分之二三,又無法補足其缺失。二是由於學習年限太短,學生在校時缺少謀求職業的訓練,畢業後就缺少就業的本領,因此,中學畢業後在升學、就業兩方面都感到困難。為此建議教育部改變普通教育的宗旨,由「完足的普通教育,造成健全的國民」,改為「以完足的普通教育為主,而以職業教育、預備教育為輸。」教育部接受了這個建議,於1917年3月通令全國普通中學增設第二部,招收志願於中學畢業後就業的學生。課程設置可以酌減而增加工業、農業或商業的課目。這一增設第二部的辦法,是對壬子癸丑學制關於課程過分劃一所作的變通。然而,執行這種變通辦法的學校很少。原因是,進入普通中學的學生,不願選擇這種職業性質的學科,而且學校又需要增添教師和設備,就是增設第二部的學校,也僅開商科,因為開設商科,不需要增加多少設備;有些已經進入第二部者,又請求轉入普通科。因此,這種變通辦法,並不能解決普通中學存在的問題。本來,國外的中等學校並不是採取統一的模式的,一般都分為初中、高中兩級,各學習3年,美國的初中是普通中學,高中則採取分科制和選課制;德國的中等學校,分文科學校和實科學校。壬子癸丑學制規定中學學習年限只有4年,所以全國教育聯合會認為中學學習年限必須改為6年,則上述問題才可以得到解決。因此於1922年(壬戌案)9月提出了《學校系統改革案》稱《壬戌學制》,這個改革案於同年11月經大總統批准後公布。

現今的還真的是很難說,大部分的如下吧:
小學的學制六年
初中三年
高中三年
大學學制四年(醫學類為5年)
但是有的貧窮的地方不是這樣的,而且還有彈性學制。
而且所謂的現今的學制范圍也很寬泛,各地的具體實施也各不相同。

我也就只能憑著我的知識盡力而為了,胡言亂語之處莫怪。。。呵呵,算是略盡綿薄之力吧

⑹ 民國時期貴陽有哪些中學。

1 . 師大附中(1901--清末)
貴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The 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th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雲岩區,貴州省首批省級示範性高中。
創建於1901年,100多年來,貴州師大附中經過達德學堂、正誼中學和南明中學、省立貴陽二中(1950)、貴陽師院附中(1964)、貴州師大附中(1985)等幾個薪火傳承的階段,成為了享譽貴州並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百年名校。

2 . 貴陽一中(1906--清末)
貴陽市第一中學(The No.1 High School in Guiyang)
貴陽市第一中學創辦於1906年,前身是由清前禮部尚書李端棻、清末大臣陳夔龍與華之鴻等貴州名仕在貴陽府中學堂的基礎上創辦的貴州通省公立中學堂,是貴州第一所省級一類示範性高中。

3 . 貴陽五中(1930--民國)
貴陽市第五中學(Guiyang No.5 Middle School)
創建於1930年,前身為「貴陽縣立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具有光榮傳統的老學校。學校擁有貴陽市文物保護單位棠蔭亭,環貴陽市第二中學創建於1931年,毗鄰貴陽勝跡文昌閣、貴山書院、中共地下黨貴州省工委舊址,是一所省級重點中學,學校前身是貴州省立貴陽女子中學,1969年更名為貴陽市第二中學。

4 . 清華中學(1938--民國)
貴陽市清華中學(Guiyang Tsinghua Academy)
貴陽市清華中學是一所公立中學,學校坐落在貴州省著名的高原明珠-花溪。
創辦於1938年5月1日,創辦人均系清華大學畢業生。前身是為教育青年抗戰救國而誕生的貴陽私立清華中學,在十分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幾年時間就辦成貴州省中學中聲譽遠播的上乘學校。這除了有一支以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生為主體的教師隊伍外,還與當時許多熱心教育事業的專家學者、社會賢達、民國政要的關心、支持分不開。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教育學家任可澄任名譽董事長。第一任校長是王萬福。1951年8月清華中學由國家接辦為公辦學校。

5 . 修文中學(1939--民國 1508--明)
貴州貴陽修文縣修文中學(Xiuwen High School)
建於1508年,坐落於修文縣最高的山上,公元1508年,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陽明先生)在修文「龍場」悟道,創建龍岡書院,為修文中學的誕生奠定了深厚的歷史淵源。公元1785年,修文縣令秦睿復建龍岡書院再興文教。1939年,貴州省立高級中學(今貴陽一中前身)遷至修文,協助修文籌建初級中學,命名為"貴州省立貴陽高級中學附屬修文初中部",次年更名為"修文縣立初級中學"。1956年,學校發展為完全中學,並改名為"貴州省修文中學"是當時貴州省8所重點中學之一。校內環境古色古香,書香氣十足,每棟樓都有雅緻的命名,傳承著陽明智慧。

⑺ 關於民國時期中小學科目

課程可以參考一下這個:http://culture.ifeng.com/shen/special/minguojiaocai/ziliao/detail_2010_12/01/3294719_0.shtml
英語開始大規模學習是從鴉片戰爭專之後,最先由傳屬教士創辦的學校開始,1862年的同文學堂是中國最早的外語學院,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開始成為高中必須課。詳見:http://wenku..com/view/275d7ae84afe04a1b071de13.html

⑻ 民國時期成都中學有哪些

民國時期成都中學有三江中學

⑼ 大陸民國時期著名中學有哪些

北京市第四中學,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等等。
北京市第四內中學,容簡稱北京四中(BHSF),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也是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北京市第四中學創建於1907年,初名順天中學堂;1912年,更名為京師公立第四中學校;1928年,改名為北平市市立第四中學校;1949年改名北京市第四中學;2002年增設國際部;2005年與北海中學合並。
北京市一零一中學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是中國共產黨在老區創辦並遷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學,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
師資隊伍強大,學校硬體設施先進、齊全,不僅高考成績優異,更注重素質教育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北京市一零一中學是郭沫若親自題名,意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校是一所有90多年歷史的學校,原在騎河樓蒙福祿館,現在北京東城區交道口東大街77號,是省級示範高中。
學校前身為北京市私立大中公學,創辦於1924年,首任校長蔡元培,董事長李石曾。1930年更名為北京市私立大中中學,1949年9月更名為北京市私立育德學,1952年9月更名為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

⑽ 民國北平最好的中學都有哪幾所

貝滿女中,孔德中學,育英中學,匯文中學,很多。
北師大附中一直非常有名。
二中和四中的前生也比較出名。

閱讀全文

與民國中學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