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泰安市中小學校名單
小學:北實小,南實小,雷鋒學校,倉庫路小學,文化路小學,泰師附小,農大版附小,馮玉祥小學。。權。。。想起來得就這些了
初中:六中,迎勝中學,東岳中學,御碑樓中學。。。。。
高中:一中,二中,泰中,外國語,現代中學,十九中,英雄山中學。。。。。。
『貳』 泰安新六中2017初中錄取名單
這個……到時候會通知你去學校的
『叄』 國家計生委山東泰安人口學校9824班的畢業生名單有哪些
畢業生名單只有學校保存有
外部人員是沒有這個的
如果是那一屆畢業生
可以到學校去查一下
『肆』 山東泰安烈士名單
四川省:30789名 黑龍江省:8222名河南省:10673名 湖南省回:10687名 山西省:5853名 江蘇省:7268名 河北省:10155名 浙江省:3732名 安徽省:4151名 湖北答省...
『伍』 第十五屆快樂作文泰安市泰安獲獎名單
第十一屆全運會開幕式定於2009年的10月11日在山東省舉行,10月23日舉行閉幕式。十一屆全運會賽區安排根據2009年十一屆全運會總體賽區安排,全省17個市均安排競賽項目。除主會場濟南外,青島市將承辦射箭、擊劍等9個項目的比賽;日照市將承辦賽艇、皮劃艇等5項比賽;泰安4項;淄博和煙台各3項;濰坊、威海、臨沂、濱州各2項,棗庄、東營、濟寧、萊蕪、德州、聊城、菏澤各1項。此外,除花樣滑冰等冰上項目,我省將委託東北有關省、市協助承辦外,馬拉松項目的比賽也將按照國家體育總局的相關規定,放在北京市舉辦。開幕式將在新建的濟南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閉幕式則安排在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開、閉幕式方案都將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向社會公開徵集,力求體現創新、精彩、節儉,體現民族傳統和時代精神,展示中華文化和齊魯文化風采,展現體育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今年8月份,將面向社會公開徵集開幕式文體表演方案,明年4月份確定開幕式的具體方案。會徽吉祥物今年10月揭曉今年10月,第十一屆全運會會徽、吉祥物、主題口號、宣傳畫都將揭曉。同時,將設立第十一屆全運會倒計時牌,舉行倒計時兩周年宣傳活動。今年9月,還將公開徵集第十一屆全運會聖火火種採集儀式、火炬式樣和傳遞方案。會歌也將於當月揭曉。2009年5月,將舉行聖火火種採集儀式,8月將舉行火炬傳遞活動點火起跑啟動儀式及火炬傳遞活動,9月底各路火炬在濟南匯集後,於10月11日在開幕式上點燃主火炬。濟南將承辦23項賽事第十一屆全運會共設33個大項、360個小項,將分布在全省17市舉行。在各市申辦的基礎上,經綜合平衡並報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確定了以濟南為主賽區、17個市共同參與、全省設置60個分項賽區的項目布局。其中濟南將承辦23項賽事,包括田徑、游泳(跳水、男子水球)、羽毛球、男子籃球、拳擊、馬術(速度賽馬)、男子足球(小組賽及1-4名)、體操(藝術體操、蹦床)、男子手球、網球、男子排球、女子排球、舉重、摔跤、射擊、曲棍球、棒球、壘球。青島將承辦11項,日照6項,其他各市1到3項。馬拉松和部分冰雪項目,將安排在外省市舉行。共需新建41個場館按照節儉、精品、可持續原則,根據賽事需要,全省共需維修、新建130個比賽和訓練場館。其中,利用現有場館71個,新建41個,維修改造18個。新建場館中,主會場濟南奧體中心已於去年5月28日開工建設。項目用地81公頃,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包括主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網球館。目前主體育場已經封頂,體育館、游泳館、網球館將於今年8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整個奧體中心項目預計2008年底竣工。其他各市新建的22個場館中,5個已完工,11個已開工,5個將於近期開工,另有一個項目正在落實規劃。由省體育局承建的6個比賽場館、9個訓練場館,已於今年5月開工建設。為第十一屆全運會配套建設的廣電主播台、信息中心已規劃落地。辦賽同時發展全民健身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業已被納入到第十一屆全運會辦賽宗旨中來。我省計劃將開展了一系列「全民健身與奧運、全運同行」主題活動,制定了「一點三線」全民健身工程和「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規劃,並開始付諸實施。2009年以前,以濟南為中心,以市級城市為支點,結合城市規劃建設改造,建設一批健身中心、健身工程和基層健身站點,構築沿海、沿黃和歷史文化三條全民健身景觀線。同時,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全省所有行政村建設適合農村特點的體育健身設施,力爭2010年基本實現體育設施「村村有」。十一運會徽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會徽發布儀式2008年11月18日晚在濟南舉行。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孫大剛等集體創作的 「和諧中華,活力山東」圖案最終被選定為十一運會會徽。十一運會會徽以「和諧中華、活力山東」命名,以11個「競技人形」為主要構成元素。整體結構創意來源於中國古代文字小篆中繁體「中華」的「華」字,代表此次運動會是全中國人民的一次體育盛會;其中造型語言借鑒中國傳統吉祥飾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個運動人形的組合,在點明「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的同時還具有吉祥美好的象徵意義;會徽整體圖形創意還融合了中國傳統紋樣「同心結」的概念,寓意此次全運會將是一次「團結、和諧、圓滿」的體育盛會。據專家介紹,會徽設計中巧妙地融入了具有山東文化傳統特色的特徵元素。會徽中的幾何形構成元素來源於山東濟南出土的戰國時期「錯綠松石銅豆」上的「幾何勾連雷紋」和西漢時期「規矩紋銅鏡」上的規矩紋飾,文化內涵深厚;會徽選用的色彩取材於山東傳統木版年畫中的顏色,蘊含了山東民間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其中的「紅、黃、藍、綠、黑」五種顏色,還代表了奧林匹克五環色彩;同時,會徽表現手法輕松、活潑、現代,既體現了深厚的齊魯文化底蘊,又表現出現代山東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的新形象。十一運會會徽通過面向社會公開徵集的方式產生。在徵集期間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應征作品3040件。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將於2009年10月在山東舉辦。十一運吉祥物「泰山童子」理念來源:吉祥物「泰山童子」以充滿文化、自然內涵和動人傳說的泰山為基礎,並結合現代體育理念、國泰民安的吉祥寓意進行創作。泰山地處山東,東臨大海,西近黃河。它濃縮著東方文化精髓,是民族的根、生命的根,是天人合一、社會和諧的美好精神象徵。「登泰山而攬眾山小」,既體現了堅韌不拔、奮勇爭先的體育精神,又展現了登高望遠、憧憬未來的寬廣胸懷。數千年文化精神滲透和現代文明渲染,賦予「五嶽之首」更加豐富的積極內涵。泰山的歷史由石頭寫起。傳說在巍峨的泰山腳下有一位青年石匠,他體魄強健,武藝高強,行俠仗義,保佑百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保護神,並將其刻在泰山石上,取名「石敢當」,作為鎮宅之寶,祈願平安吉祥。這一獨具特色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並擴展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成為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吉祥信仰。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設計釋義:吉祥物「泰山童子」主體形象以泰山石為核心表現內容。石頭被譽為「生命之魂」,寓意著「健康與長壽」,特別是2008奧運會獎牌的設計,把中國的石文化推向一個新高潮。結合動人傳說,通過時空轉換、視覺過渡,形成了一個充滿朝氣、活潑英武、活力四射的卡通形象,給擬人化的泰山石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吉祥寓意,是歷史和自然文化與當代視覺藝術的交流,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憧憬,也表達了好客的齊魯兒女以特有的吉祥形式,贊美第十一屆全運會的空前盛況,激勵中華兒女的拼搏精神,充滿了和諧與圓滿、提高與發展的良好祝福。「泰山童子」設計將傳統與現代元素融入其中,吉祥紋樣與五官形象巧妙穿插,石與肢體靈活組合,既有整體概括,又有細節體現;既傳達了傳統文化內涵,又強調了現代精神風貌。造型獨特,簡潔大方,生動可愛,積極向上,為吉祥物宣傳推廣與開發應用提供了寬廣的空間,是「和諧中國、全民全運」概念最為直觀的藝術延展。同時,以石頭為基礎進行設計也是吉祥物創作的一個創新。十一運會志願者標識2008年10月13日,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組委會在濟南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十一運會志願者標識。志願者標識的塑形手法和色彩源自奧運五環及十一運會的會徽,圖形的主要構成元素來源十一運會會徽的設計圖形,用兩個勾連的人形組成了蘊含志願者特徵的「心」形圖案。三個圓點與勾連紋樣的共用形態中,能看到三個緊緊相擁的人形,充分表達出志願者的組織形態和特徵,傳達了十一運會志願者精神「團結協作,真誠奉獻,奮發有為,共創和諧」的核心理念。據了解,十一運會將招募志願者3萬名。志願者崗位分賽會志願者和城市志願者兩類。賽會志願者從事賽會志願服務,包括開閉幕式服務、場館服務、會務服務、團隊聯絡、技術服務、資料查詢、應急服務等。城市志願者從事城市志願服務,包括文明拉拉隊、禮儀接待、環境整治、導游導購等。在山東工作、學習、生活,年齡18周歲以上,身體健康,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具備志願服務崗位必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充足時間參加十一運會志願服務的社會公眾和在校大學生,均可報名申請成為志願者。凡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均可登陸十一運會官方網站進行報名。十一運會宣傳口號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2、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構建和諧社會3、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加快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4、抓住承辦全運會機遇,實現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5、高舉旗幟,科學發展,建設經濟文化強省6、和諧中國,全民全運7、體育的盛會,人民的節日8、弘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9、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在山東舉行10、祝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圓滿成功11、齊魯大地煥新顏,同慶祖國60華誕12、與祖國同慶,與全運同行13、舉省一致辦全運,展示齊魯新形象14、人人都是東道主,我為全運做貢獻15、手拉手當好東道主,心連心辦好全運會16、支持全運會、參與全運會、奉獻全運會17、迎全運盛會,創文明城市18、齊心辦好十一運,攜手共建新山東19、喜迎全運會,建設新山東20、當好東道主,辦好全運會21、和諧齊魯風,精彩全運情22、相約禮儀之邦,共創全運輝煌23、全民全心全運會,新風新貌新齊魯24、相約活力山東,共享激情全運25、活力新山東,激情十一運26、齊魯齊心,全民全運27、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攀登新高峰28、為全運加油,為健兒喝彩29、祝全國體育健兒取得優異成績30、友誼第一,比賽第二31、全民全心全運,更快更高更強32、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33、活力,健康,和諧34、全民健身,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35、健身,健康,健美36、運動是健康之源37、我運動,我快樂38、與全運同行,與健康為伴39、大家動起來,全運更精彩40、人人爭做文明市民,熱情歡迎八方來賓41、有朋遠方來,全運更精彩42、山東人民歡迎您43、熱烈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體育健兒44、感謝全國人民對山東的支持
『陸』 2018。泰安三中南校學生名單。
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逐年大幅度增長,2001年達到269人,2002年又回增至306人,2003年達到645人,2004年705人,2005年又有了新的突破,答突破800人大關。2006年再破歷史記錄上線人數為869人。前後共有120餘人考入清華、北大、人大、同濟、南開等全國名牌大學,數千人考入本科院校。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網路建設示範單位」、「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山東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山東省電教實驗先進單位」、「泰安市教學工作先進單位」等幾十項省市級榮譽稱號。
『柒』 泰安市第10屆山東省政協委員名單
山東省政協第十屆山東省委員會委員名單
發布時間:2008-01-19 09:39:18 發布人:魯商網 新聞來源:
(2008年1月5日省政協九屆二十九次常委會議審議通過)
(748名,按界別和姓名筆畫為序)
中國共產黨(23名)
於 剛(女) 於國光 王鳳勝 王存榮
王寶山 王泉恩 馮育軍 畢泗生
喬延春 齊乃貴 孫一軍 孫立新
孫淑義 孫德漢 楊慶文 鄒大民
張心驥 張傳林 尚書國 周以忠
趙玉蘭(女) 徐長玉 惠菽林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8名)
馬亮寬 王坤英(女) 王魯一 孔維克
尹明琴(女、朝鮮族) 史 東 包蘭英(女)
畢華林 任懷平 劉曉靜(女)
李德強 宋新強 張時彥 饒明忠
祝發龍 徐恩虎 盛玉麒 崔 瑜
中國民主同盟(20名)
毛秀鳳(女) 達建文 劉懷榮 劉繼雙
江玉民 安利國 孫岱峰 李春虎
肖 天 宋廣文 張繼平 遲萬勝
周 傑 耿 越 梁雲愛 董業明
董利忠 程衛民 蔡福安 魏春香(女)
中國民主建國會(19名)
王可敏 王兆文 王法亮 王若雄
王福泰 史汝霞(女) 呂永忠 劉 傑(女)
李 瑩(女) 李旭茂 李克學(回族)
吳國瑞(女) 陳增敬 郇起鴻 鄭汝智
顧 楓(滿族) 郭愛玲(女) 滕先森
霍孟友
中國民主促進會(11名)
王昌元 方 漪 李良品 張志勇
陳立寶 金德嶺(回族) 榮 瑋
趙高潮 栗 甲 郭永軍 曹金萍(女)
中國農工民主黨(11名)
馬 華 王 亞 王 軍 王冰芬(女)
王倫善 王新陸 呂善勇 喬俊良
張京河 周振安 董志祥
中國致公黨(8名)
王志民 安 驪(女) 李 靜(女) 肖培樹
吳宗傑 張 慧(女) 賈光旭 徐文方
九三學社(17名)
王玉志 王濟眾 田幼勤(女) 付廷安
曲岩濤 李 玲(女) 李 燕(女)
李紹木 宋蘭會(女) 陳 勝 林壽先
羅玉順 胡勁松 侯 婕(女)
姜 岩(滿族) 郭新民 韓 瑋
無黨派人士(18名)
萬永格 王方正 王傳禮 王春法
王留峰 王曉嫚(女) 劉均剛 江志剛
楊 麗(女) 李海峰 吳霽雯(女)
宋守軍 張蘭好(女) 羅新軍 賀艷麗(女)
徐文業 黃淑玲(女) 溫江鴻(女)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6名)
王 磊(女) 呂珊珊(女) 江敦濤
楊玖慶(女) 張廣宇 謝 寧
山東省總工會(21名)
馬東向 王祝玉 王星海 王繼文
田曙莉(女) 馮 宇 朱自全 孫家友
楊乃瑞 李漢文 李秀川 何蓮閣(女)
張聖亮 張憲誠 陳萬光 郎慶田
趙聯冠 黃明水(女) 渠玉橋 董福茂
滿郭強(女)
山東省婦女聯合會(21名)
馬亞娟(女、回族) 曲靜娟(女) 劉 勤(女)
劉東玲(女) 劉麗萍(女) 劉冠鳳(女)
李恆光(女) 李曉明(女) 宋 焱(女)
宋立華(女) 張化琴(女) 張照華(女)
周 勇(女) 侯洪春(女) 姜 明(女)
班 博(女) 聶振萍(女) 徐春梅(女)
管艾宏(女) 廖國英(女) 翟乃翠(女)
山東省青年聯合會(8名)
劉文蓉(女) 李劍萍 嚴中華 張德琦
鄭希鵬 戰嘉瑾 侯瀟艷(女) 秦學昌
山東省工商業聯合會(23名)
王乃靜 王曉煒 劉 鳳(女) 孫龍平
孫傳宏 孫喜海 杜國忠 楊 濤
楊肖青 楊寶友 張慶明 陳守國
胡少誼 姜俊平 徐 航 郭建新(女)
高元坤 欒文通 欒魯閩 黃棟標
崔西成 董學武 翟 君
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16名)
王以琳 邢慶毅 劉雙珉 劉志堅
劉英弟 孫培峰 宋金明 張 偉
張義泉 陳永順 陳時軍 胡維軍
宮振法 賈堂宏 徐 群 譚繼文
山東省台灣同胞聯誼會(5名)
葉武傑 吳 晨 沈玉英(女)
林 青(女) 韓中光(高山族)
山東省歸國華僑聯合會(12名)
於 湖 馬 磊(女) 王 革
王 琳(女) 劉愛麗(女) 安全忠
孫正凱 李運才 吳玉明
張悅英(女) 賀培蔚(女) 黃毓軍
文化藝術界(37名)
丁小秋(回族) 丁汝燕(女、回族) 馬 駿
馬立華(回族) 馬秀花(女) 王華瑩(女)
王曉暉(女) 孔慶生 孔祥林
盧 雪(女) 呂鳳琴(女) 劉玉鳳(女)
劉玉民 孫清華 杜 華(女) 李先鋒
李國琳(女) 李瑞華(女) 宋昌林
張 煒 張 瑛(女) 陳雪雲(女)
周 峰 胡立東 趙 燮 姜正軒 聶鴻立
徐少華 徐章練 殷允嶺 高 靜(女)
戚建波 梁文博 韓玄真 雷 岩
潘魯生 魏君文
科學技術界(50名)
於建洋 於泉德 亓久平 王兆連 王洪光
方寶明 田亮光 付永寬 馮典英 畢玉平
呂東嵐 呂關仁 喬明琦 劉 蘇 劉俊福
閆相禎 許 敏(女) 孫建國 楊合同
李志文 李志勇(女) 李作良 李懷新
吳秀祥 宋傳傑 張 凱 張成如 張頌軍 陳 強 陳寶明 周惠敏(女) 宗成中
趙 方 趙 斌 趙培錄 侯一筠 賈 平
徐 清(女) 徐茂波 唐 波 梅玉泉
黃太嶺 商振敏 隋志光 董 傑 董全宏 蔣德平 程少博 蔡緒旺 魏正連
社會科學界(10名)
馬來平 劉德龍 張衛國 張樹驊
宣兆琦 袁淑玲(女) 徐凡渠 魯文生
曾振宇 褚慶觀
經濟界(50名)
於樹傑 王 兵 王 旋 王仁華 王鳳朝
王克治 王柏華 王哲中 王景春 田友海
馮學會 呂黎楓(女) 曲進勝 朱 峰
劉 戰 劉安平 齊德武 許 健 孫孟全
楊 震 李 偉 李 鋼 李長寧 李玉華
李松群 李茹蘭(女) 鄒樂平 張昭珩
陸 錦 陳 華 陳樹明 郝在傑
侯風雲(女) 姜言禮 姚桂林 袁 傑(女) 郭元強 黃 華 黃 磊 曹慶禮 隋學禮
韓方如(女) 韓彥明 彭德洲 董子春
程 平 溫永林 謝訓長 潘 澍(女)
潘智群
農業界(26名)
於建基 王志學(回族) 王培亮 公茂田
蘭東利 劉世琦 劉慶華 劉自傑
劉愛武(女) 閆家河 牟志美(女)
牟春生 孫慶傳 李魯生 吳 科 宋志樂
張萬峰 張培良 陳松林 林 海 孟慶偉
趙洪林 段登選 袁崇仁 崔新花(女)
魏昌啟
教育界(67名)
王 澍 王化學 王慶昭 王秀娟(女)
王麗萍(女) 鄧相超 尹龍衛
左金朝(回族) 付魯閩 叢魯會(女)
畢芳芳(女) 呂魯平 劉書龍 劉兆軍
劉吉純 劉建東 劉德勝 劉德增 閆志強 閆秉科 孫世春 杜德新 楊 文(女)
李 新(女) 李廣雪 李術才 李多川
李慶芝 李紅婷(女) 李掖平(女)
李靖環(女) 吳 侃 何愛華(女)
宋煥新 張體勤 張怡明 張曉東 陳貞凱 陳慶春 陳尚勝 陳增紅(女) 周桂珍(女)
鄭其緒 鄭經堂 柳淑花(女) 姜 生
姜建壯 姚 軍 姚偉明(女) 耿玉松
袁一堂 徐躍通 唐功友 唐家路 陶緒堂
桑新華(女) 曹憲忠 崔秀山 梁作堂
韓廣潔 韓兆義 董新華(女) 程竹坤
魯長保 溫金祥 鞠玉梅(女) 戴偉娟(女)
體育界(10名)
王延奎 葉國雄 劉同林 劉春紅(女)
吳述成 沙 峰(回族) 張志奇
張艷霞(女、滿族) 張增惠 潘來軍
新聞出版界(5名)
王小舒 任志鴻 苑嗣文 錢 捍 徐 偉
醫葯衛生界(46名)
丁元慶 丁新甫 王 磌(女) 王旬果
王家富 王鑾第 仇冰玉 石作榮(女)
田滿菊(女) 白咸勇 司淑芳(女)
劉 君 劉長清 劉玉光 劉玉欣
劉金同 劉樹偉 紀 霞(女) 李光榮(女)
邸寶成 宋長征 宋修岐 張志勉(女)
張榮新(女) 陳 震 陳煥新 周 晶(女) 龐 琦 鄭 心(女) 孟慶躍 胡燕燕(女)
榮風年(女) 趙家軍 鍾國棟 侯桂華(女)
聶清生 徐富雲(女) 郭洪敏 焉傳祝
梁 輝 梁緒國 董 蒨 程清鈞 譚明剛
樊兆民 魏希啟
對外友好界(6名)
王建功 劉方會 孫淵鯤 李玉洪
李冠營 張建華
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8名)
馬金波(回族) 王 帆 仉興玉(女)
喬貴良 劉書笙 李桂秀(女)
焦桂雲(女) 魏玉玲(女)
少數民族(17名)
丁永峰(回族) 於洪文(回族)
馬文藝(回族) 伊國華(滿族)
關立強(滿族) 楊廣勤(回族)
楊學英(女、回族) 李全福(回族)
李治勇(回族) 李海濤(回族)
張德卿(女、滿族) 宛秋生(回族)
趙光輝(回族) 趙家富(回族)
黃 靜(女、壯族) 溫偉重(回族)
藍先洪(畲族)
宗教界(9名)
丁文方(回族) 劉懷元 吳建寅 張憲旺
明 哲 房興耀 覺 映 高 峰 霍德忠
特別邀請人士(150名)
丁聖光 於 樺 於蘭模 於樹健
馬傳先(女、回族) 馬傳凱(回族)
馬志毅 王正寶 王同和 王志剛 王伯明 王建剛 王勇萍 王家惠 王淑梓(女)
王新力 王新文 王瑞明 牛志春 鄧滕生
孔令昌 孔黛碧(女) 葉樂明 田玉茂
申長印 白兆富(回族) 馮夢令 呂 濤
呂培森 呂錫柱 朱 瑞 朱心雪 朱永強
朱星光(壯族) 朱銘泉 朱新勝 劉士凱
劉玉黨 劉阿平 劉良臣 劉維國 劉敬錕
孫軍利 孫亞非 孫青松 孫明明 孫承金
孫愛玲(女) 紀寶華 紀梅英(女)
麥當雄 麥海雄 楊世杭 楊慶林 蘇 波
蘇文德 李 萍(女) 李 魯 李士來
李元東 李發智 李守民 李同道 李賢書 李國華
李洪信 李桂祥 李淑華 李魯煙(女)
時 明 吳金娃(女) 汪 江(女)
宋國章 張樂欣(女) 張傳玄 張傳普
張安康 張成錦 張震遠 陳 偉 陳天浩
陳漢才 陳樂章 陳吟揮(女) 陳明旭
陳建國 陳殿傑 邵公田 范慶梅(女)
郁有寧 歐潤榮 岳長志 岳根才 周德雲
鄭玉濤 鄭和國 孟凡光 孟憲海 柯利德
胡升秀(女) 趙 奎 趙立群 趙華民
趙興濤 趙國棟 趙樹國 趙振蘭(女)
趙振璽 施教益 宮瑞卿 姜永正 姜延偉
姜銀浩 姚 明 姚健池 袁慶宏
聶海燕(女) 賈鳳英(女) 賈麗建
夏曉峰 倪勝希 徐滋濱 郭長玉 高 岩
高大強 高木斗 高月明 高鎮東 高儒林
黃義滿 黃惠珍(女) 龔秋水 宿 華
梁悅明(女) 梁望東 韓 兵 董延諒
蔣華漢 蔣麗莉(女) 謝碩文 蔡淑好(女)
臧愛民(女) 臧健和(女) 譚小瑩(女)
譚學林 潘立芳 薛 平(女)
燕欽國 魏玉萍(女) 魏建國
『捌』 誰能給個泰安所有初中的名單啊
泰中現代中學、外國語中學、一中西校、長城中學、英雄山中學、十九中、三中(後三所為岱嶽區的)
泰安試驗中學、泰山學院附屬中學、泰山實驗中學、東岳、六中、南關、迎春、民族中學、博文中學、黃山中學、鳳台中學……
岱嶽區:
山東省泰安英雄山中學
山東省泰安第四中學
泰安十五中學校
馬庄鎮回民中學
泰安二十二中
道朗一中
祝陽鎮第二中學
滿庄鎮第一中學
泰安十五中學校
邱家店二中
徂徠鎮一中
大汶口鎮第一中學
肥城市
肥城市第一高級中學 肥城市泰西中學
肥城市第二高級中學 肥城市第三高級中學
肥城市第四高級中學 肥城市第五高級中學
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 肥城市龍山中學
肥城市第一職業中專 肥城市第二職業高中
肥城市職業中專 肥城市教師進修學校
肥城市實驗中學
汶陽鎮中心初級中學
桃園一中
邊院鎮第一中學
儀陽鄉第一初級中學
孫伯鎮中心中學
肥城四中
湖屯一中
石橫一中
潮泉鎮第一中學
過村鎮第二中學
磚舍初中
新泰市
新泰一中
市中二中
汶南二中
新汶中學
新汶礦務局一中
新泰市第四中學
新泰三中
新泰市實驗中學
新泰市樓德一中
新汶礦業集團第二中學
汶南一中
新泰市翟鎮一中
新泰市谷里鎮一中
泉溝一中
果都鎮一中
新泰市宮里一中
天寶一中
谷里一中
西張庄鎮一中
東都二中
大東庄鎮一中
羊流鎮一中
東都一中
禹村鎮第一中學
新泰四中
新汶礦業集團公司協庄煤礦中學
放城一中
新泰市龍廷一中
東平
東平縣實驗中學
東平鎮第一中學(原宿城一中)
東平縣第三中學
東平高級中學
東平鎮中學
州城一中
新湖二中
斑鳩店鎮第一中學
梯門一中
大羊一中
接山中學
新湖一中
東平縣銀山鎮第二中學
梯門二中
彭集二中
彭集鎮中心中學
水河中學
寧陽縣
寧陽縣第四中學
寧陽縣第二中學
寧陽實驗中學
寧陽五中
寧陽十中
泰安市寧陽十一中
寧陽六中
寧陽十九中
寧陽八中
寧陽二十一中
寧陽二十二中
寧陽十八中
寧陽三十中
二十九中
寧陽二十三中
『玖』 泰安市政府官員名單
泰安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次會議,2008年2月18日,根據泰安市人民政府市長李洪峰的提請,決定任命:
孫運飛為泰安市人民政府秘書長;
單建軍為泰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王光鋒為泰安市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
桑新華為泰安市教育局局長;
郭向軍為泰安市科學技術局局長;
鄭岐浩為泰安市公安局局長;
楊淑東為泰安市監察局局長;
崔義明為泰安市民政局局長;
張政英為泰安市司法局局長;
任先德為泰安市財政局局長;
張書盈為泰安市人事局局長;
張甲軍為泰安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劉相玉為泰安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邢長彥為泰安市交通局局長;
和璽章為泰安市水利和漁業局局長;
趙明華為泰安市農業局局長;
於文龍為泰安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局長;
胡立東為泰安市文化局(市新聞出版局、版權局、文物事業管理局)局長;
艾憲淮為泰安市衛生局局長;
管相貴為泰安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
馬純勇為泰安市審計局局長;
張 韌為泰安市統計局局長;
艾慶森為泰安市環境保護局局長;
李際山為泰安市建設局局長;
蘇有森為泰安市體育局局長;
宗德峰為泰安市林業局局長;
盧成義為泰安市糧食局局長;
程 明為泰安市旅遊局局長;
白建新為泰安市民族與宗教事務局局長;
劉連功為泰安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
劉學保為泰安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