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61中學和13中相比哪個好如果在普通的學校,年級排到多少名了以上(161中學)
北京161中學和13中相比,各有千秋,但前者比後者更有歷史積淀,規模更大,在教學質量上也更甚一籌。
1、北京161中學
北京一六一中學的前身是著名的「北京女一中」,創建於1913年,建校初期即得到革命先驅李大釗同志的關懷,現在的北校區就是1926年李大釗同志親自為學校選定的新校址。
學校環境幽雅,是城區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學校之一。
學校地理位置優越,高中部所在的中校區和北校區地處北京市中心,位於故宮、北海、中南海、中山公園的環抱之中。中校區在南長街南口,是新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花園式校區;北校區在北長街南口,也是由一組仿古建築構成。學校的建築風格古樸典雅,校園環境幽雅怡人。
為"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帶動作用",2000年學校與原北京三十中學合並,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初中部。2003年學校迎來了九十周年校慶,北京市領導出席了慶祝大會。2004年遵照區教委"優化教育資源,疊加教育優勢"的精神,學校又與原長安中學合並,使學校規模進一步擴大。學校現有北、中、南三個校區,初、高中共68個教學班,近2700名學生,教職工近300名,是北京市城區規模最大的一所學校。
學校的教學設備先進,信息化程度高。有專用藝術教室、形體教室、科學實驗室,有完善的計算機網路系統,近百個教室及理化生實驗室均裝有多媒體設備和實物展示設備,並備有機器人研究的教具,學校有現代化的體育操場。
2、北京13中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原輔仁大學男附中)位於西城區柳蔭街27號,成立於1929年,為西城區屬重點中學。校園佔地五十餘畝,由清朝"濤貝勒府"改建而成,(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校園內蒼松翠柏、四季常青,學習環境幽雅怡人,教學樓寬敞明亮,1999年,由西城區政府投資興建的7000平方米現代化的實驗樓拔地而起,提供了各種裝備先進的專業教室,如: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電子備課室和室內體育場、室外橡膠跑道及天文觀象台等。
根據北京市第十三中學網站,截至2014年9月,該校共有:高級教師53人,中級教師42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人,獲得北京市班主任"紫金杯"榮譽稱號4人,西城區優秀園丁8人,西城區先進工作者27人、西城區優秀班主任6人,區、校學科帶頭人34人。
② 北京小學到中學的排名是啥情況啊
小學最全排名出爐
朝陽區
朝陽區一流二類小學順序排名(共2所)
1.朝陽實驗小學;
2.芳草地國際學校
朝陽區二流一類小學順序排名(共8所)
1.陳經綸帝景;
2.朝陽外國語學校;
3.白家莊小學;
4.呼家樓中心小學;
5.朝師附小;
6.陳經綸嘉銘分校;
7.星河實驗小學;
8.花家地實驗小學
朝陽區二流二類小學順序排名(共6所)
1.安慧里中心小學;
2.南湖東園小學;
3.勁松四小;
4.南湖中園小學;
5.垂楊柳中心小學;
6.八里庄中心小學
海淀區
海淀區一流一類小學順序排名(共5所)
1.中關村第三小學;
2.中關村第一小學;
3.中關村第二小學;
4.人大附小;
5.人大附中實驗小學
海淀區一流二類小學順序排名(共7所)
1.海淀實驗小學;
2.五一小學;
3.上地實驗小學;
4.翠微小學;
5.石油附小;
6.北師大附小;
7.北大附小
海淀區二流一類小學順序排名(共16所)
1.林大附小;
2.科大附小;
3.北理工附小;
4.中關村第四小學;
5.萬泉小學;
6.七一小學;
7.北航附小;
8.農科院附小;
9.二里溝中心小學;
10.北醫附小;
11.育英小學;
12.育新學校小學部;
13.海淀實驗二小;
14.清華附小;
15.建華實驗;
16.海淀外國語
海淀區二流二類小學順序排名(共38所)
1.玉泉小學;
2.羊坊店中心小學;
3.羊坊店第四小學;
4.太平路小學;
5.育鷹小學;
6.首師大附小;
7.永泰小學;
8.交大附小;
9.育鴻學校;
10.九一小學;
11.花園村第二小學;
12.雙榆樹中心小學;
13.羊坊店第五小學;
14.立新小學;
15.圖強第二小學;
16.西苑小學;
17.海淀民族小學;
18.今典小學;
19.雙榆樹第一小學;
20.群英小學;
21.紅英小學;
22.培英小學;
23.北窪路小學;
24.八里庄小學;
25.彩和坊小學;
26.西頤小學;
27.學府苑小學;
28.北外附校;
29.海淀第三實驗小學;
30.海淀第四實驗小學;
31.巨山小學;
32.田村小學;
33.前進小學;
34.車道溝小學(並入北理工附小);
35.六一小學;
36.清華東路小學;
37.魏公村小學(並入北外附校;
38.萬壽寺小學(並入到北外附校)
豐台區
1.豐台第一小學;
2.豐師附小;
3.東高地第一小學;
4.東高地第二小學;
5.豐台第五小學;
6.雲崗第一小學(與雲崗二小合並,改名首師大附屬雲崗小學北校區);
7.東高地第三小學;
8.雲崗第二小學(與雲崗一小合並,改名首師大附屬雲崗小學南校區);
9.北京小學萬年花城分校
石景山區
1.石景山區實驗小學;
2.古城第二小學;
3.京源學校小學部;
4.六一小學;
5.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附屬小學(原古城中心小學);
6.石景山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7.石景山區外語實驗小學;
8.金頂街二小;
9.景山遠洋分校;
10.京原學校(小學);
11.楊庄小學;
12.石景山區第二實驗小學
高中
初中
【東城區】
第一層次:北京五中、北京二中、匯文中學;
第二層次:171中學、166中學、景山學校、東直門中學、文匯中學。
【西城區】
第一層次: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的3個數實(1個競賽班,2個數學實驗班)、四中(4個實驗班)、三帆的3個數實(其中的1個競賽班);
第二層次: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2個英實、三帆的3個英實、八中的實驗班、十三分的2個數學實驗班、十三分的1個英實、西城實驗學校(2個優能班);
第三層次: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十三分、三帆、八中的普通班、161中、156中、35中;
第四層次:西城實驗學校4個普通班、鐵二、三中、13中、西城外國語學校。
【海淀區】
第一層次:人大附、北大附、清華附、101中學、首師附、十一學校;
第二層次:理工附中、交大附中、中關村中學、八一中學、首師大附屬育新學校、育英中學、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北航附中、海淀實驗中學、五十七中;
重點民辦校:北達資源、師達中學、理工附中分校、海淀外國語、建華實驗中學、人大附中分校。
【朝陽區】
第一層次:八十中學、陳經綸中學、北京工業大學附中、陳分實驗班;
第二層次:朝陽外國語、八十中學管庄分校、陳經綸中學分校、RDF朝陽分校、日壇中學、和平街一中、九十四中、十七中、北師大朝陽分校、清華附朝陽分校。
③ 北師大實驗中學分校、魯迅中學、三十五中、161中、八中分校、四十四中、三十一中和二龍路中學,學校排名
學校排名:
1、北師大實驗中學分校,即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初中部,是西城區排名最好四所中學之一。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初中部,是由西城區教委主辦、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承辦的、在原北京市第37中學的校址上創辦的一所體制改革學校。分校成立幾年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懷和支持,在體制改革中充分利用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教育資源的優勢,圍繞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核心深入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在較短的幾年內,從根本上改變了原北京市第37中學基礎薄弱校的面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目前任課教師中有近百名是實驗中學的教師,還有7名教師是當時畢業分配到原37中學的大學生,師資隊伍整體素質較高,這是實驗中學分校高質量教育的根本所在。
2、魯迅中學
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北京市魯迅中學現有31個教學班,其中初中18個班,高中13個班,學校共有學生1400餘人,教職工140餘人,其中教師97人。區級學科帶頭人及兼職教研員10人。是一所完全公立中學。 高中學生大部分由該校選拔直升,部分參加外考的初三畢業生,成績突出,絕大部分進入市、區重點。
3、三十五中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始建於1923年,前身為志成中學, 1949年,學校更名為新生中學,1952年定名為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2005年被認定為北京市高中示範性學校,目前有初中部、高中部、國際部和北京市貫通培養項目亦庄部四個校區。
4、161中
北京市第161中學現有北、中、南三個校區及行政辦公區,佔地面積46047平方米,共47個教學班,近2000名學生,230餘名教職工。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其中特級教師及高級教師所佔比例為41%,市、區級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51人。 2005年,學校被評定為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
5、二龍路中學
2014年7月10日,西城區教委與北京師范大學合作辦學協議,二龍路中學更名北京師范大學實驗二龍路中學。學校由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實施「一體化」的教育教學管理,通過合作辦學共同推動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建設。
6、四十四中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學位於西城區三里河南橫街一號。學校始建於1953年9月,是新中國誕生以後,市政府在北京創建的第一批公立中學之一。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學校躋身於西城區較高水平學校的行列之中,並被社會譽為「准重點學校」。
學校的規模為30個教學班,學生總數近1200人,有140名教職工。學校佔地面積約1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 20000平方米。
7、三十一中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前身是建於1911年的崇德中學。始建於1911年,是北京市建校最早的完全中學之一。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兩彈元勛"鄧稼先以及著名建築工程學家梁思成等十位中科院院士,著名藝術家孫道臨、林連昆、凱傳,渡海英雄張健,全國勞動模範、小學特級教師、北京育民小學校長翟京華,錫華集團董事長張傑庭等都曾在該校就讀。
現有初中18個教學班,高中12個教學班,在校生1300餘人,教職工133人。
8、八中分校
北京市第八中學分校,前身為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學。始建於1930年,是一所有著80多年歷史的老校,學校現有校舍兩處,總佔地面積9176平方米,建築面積達到8890平方米。
④ 北京市所有中學排名
北京市重點初中前十名列表(初中排名)
一、北京四中(西城區)
北京市第四中學,簡稱北京四中(BHSF),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也是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北京市第四中學創建於1907年,初名順天中學堂;1912年,更名為京師公立第四中學校;1928年,改名為北平市市立第四中學校;1949年改名北京市第四中學;2002年增設國際部;2005年與北海中學合並。
截至2013年9月,北京市第四中學高中部共有近30個班級,學生數1153人;截至2012年,北京市第四中學初中部共有20餘個班級,學生數1200餘人。
二、人大附中(海淀區)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簡稱人大附中,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該校成立於1950年,是一所享譽中外的著名中學,多次榮登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所公布的中國高中排行榜排名首位。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先後被授予「北京市高中示範校」、「全國勞技教育先進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等稱號,2007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擁有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分校,以及開展國際課程的人大附中西山學校等多家知名分校。
截至2012年,學校有本部和人大北校區兩個校區,設有高中部、初中部、國際部三個教學序列,在校學生4500餘人。
三、北師大實驗中學(西城區)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創建於1917年,前身為師大女附中。學校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中國教育部和北京師范大學進行中學教育改革的實驗基地。
截止2014年年底學校有高中32個教學班,初中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453人;外國留學生107人。
四、北京二中(東城區)
北京市第二中學,簡稱北京二中,是北京市示範高中,前身是清朝左翼宗學,創建於1724年。學校處在北京市的中心區域,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內務部街,師資雄厚,教學設施先進、全面,在社會上擁有良好聲譽。每年,超過95%畢業生考入第一批重點大學,六分之一左右的學生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二中先後與11個國家和地區的學校建立了友好關系。
五、北大附中(海淀區)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是北京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校也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全國先進體育傳統基礎學校。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成立於1960年,前身為1951年開辦的「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1957年,「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改制為「北京市104中學」;1960年,「北京市104中學」改為「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佔地70畝,建築面積65000平方米;共有高中教學班34個,初中教學班16個,學生共2500多人;在崗教師188人。
六、北京80中(朝陽區)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普通高中示範校。學校為初高中分址辦學,初中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
白家莊,佔地約50畝;高中示範校校址坐落在朝陽區望京科技開發區,佔地141.6畝。學校先後被授予「北京市德育先進校」、「北京市科技活動示範校」、
「北京市體育運動(田徑)傳統項目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校」和「北京市校園環境示範校」等榮譽稱
號。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創建於1956年,是北京市示範高中和朝陽區唯一一所市級重點中學。截至2011年,初高中學生共有3000多名、港澳台學生和外籍留學生近300餘名。
七、北京八中(西城區)
北京市第八中學,簡稱北京八中,最初由1921年建立的私立四存中學和1947年建立的北平市立八中發展而來。1949年,兩校合並為北京市第八中學。
北京市第八中學是北京市的一所公立完全中學,也是首批北京市示範高中之一。1985年設立了超常兒童教育實驗班(簡稱少年班)。
截至2009年,北京八中已經成長為一所含有高中、初中、超常教育實驗班共有學生近3000人的市屬高中示範校。學校總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其中高中部佔地3.2萬平方米,初中部佔地1.3萬平方米。
八、北京五中(東城區)
北京市第五中學(Beijing No.5 High School)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始建於1928年5月,為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首都文明單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學校。
截至2015年5月,北京五中總佔地面積達到3376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到32937平方米。
截至2015年,專任教師136人,其中有9位特級教師,市級骨幹教師11人,區級骨幹教師30人。其中高級教師65人,占教師總數的48%。
九、師大附中(宣武區)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北師大附中,是教育部直屬北京師范大學的第一附中,北京首批市級重點中學、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北京師大附中的前身是成立於1901年的五城學堂,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公立中學,是中國最著名的中學之一,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北師大附中佔地面積4387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8078平方米,截止到2014年學校共有在校學生2453人;外國留學生107人,在職教職工245人。
十、師大二附中(西城區)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始建於1953年,簡稱北師大二附中、師大二附,創辦於1953年9月1日,是北京市示範性高級中學、教育部直屬重點學校、北京市首批示範高中校。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有32個教學班,在職全體教師152人,學生1500餘人。分為初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
以下是十名以外的學校
北京101中(海淀)
匯文中學(崇文)
首師大附中(海淀)
景山學校(東城)
北京15中(宣武)
育英中學(海淀)
北京12中(豐台)
北京161中(西城)
⑤ 急求:八中、清華附中、師大二附中、師大附中、首師大附中、一六一中、一零一中學、十一學校排名順序!
北京高中分五流,五流裡面又分三類。這是朋友給我的微信,僅供你參考
一、北京市五流高中名單、與幼升小、小升初的關聯、高考升學對應結果
(註:五流中學是指近3年北京市中考錄取分數線400分以下學校)
1.北京五流中學名單
東城區:無
西城區:無
海淀區:尚麗外國語學校、清華育才實驗學校、溫泉二中、105中學
朝陽區:信息學院附屬中學
2考入五流中學所要面對的高考結果 無緣一本線、二本線,進入三本線也屬極端奢望,考上大專也很不易 3.與小升初的關聯 若沒有極其特殊的上學需求,小升初時應當棄選 4.與幼升小的關聯 小學根本不需要擇校、不需要課外補習、小學隨便上
二、北京市四流高中名單、與幼升小、小升初的關聯、高考升學對應結果 (註:四流中學是指近3年北京市中考錄取分數線405~440分學校)
1.北京四流中學名單
第三類:405分~425分 東城區:125中學
西城區:教育學院附中宣武分校、154中學
海淀區:67中學、中關村外國語學校、一佳高級中學、太平路中學、六一中學
朝陽區:青年政治學院附屬中學
第二類:430分~440分 東城區:龍潭中學、21中、50中分校
西城區:140中學、教院附中、56中、63中、214中
海淀區:明光中學、北大附中香山學校、永定路中學、科迪實驗中學、礦院附中
朝陽區:119中學、垂楊柳中學、中醫學院附中、二外附中、化工學院附中、團結湖三中、東北師大附中朝陽學校、華中師大一附中朝陽學校
第一類:441分~448分 東城區:165中
西城區:62中、西城實驗學校、宣武外國語學校
海淀區:地大附中、農大附中
朝陽區:無
2考入四流高中所要面對的高考結果
A.四流三類高中基本沒有考上一本線的學生;考上二本線難度很大;進入三本線比例不高;
B.四流二類高中考上一本線的學生微乎其微;考上二本線比例不大;進入三本線比例較高;
C.四流一類高中考上一本線比例不高;考上二本線比例較大;進入三本線比例很高;
3.與小升初的關聯 想上以上高中的初中校不需要課外文化課補習、不需要佔坑,參加大派位或入學考試就行了
4.與幼升小的關聯 不需要擇校、更沒必要跨區、不需要課外補習、小學就近上
三、北京市三流高中與幼升小、小升初的關聯、高考升學對應結果 (註:三流中學是指近3年北京市中考錄取分數線450~480分學校)
1.北京三流中學名單與排名
第三類:450分~460分 排名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為: 1.41中、43中並列;2.華夏女中、54中學並列;3.三里屯一中、北外附校並列;4.知春里中學;5.翠微中學、東方德才學校並列;6.黃岡中學、師達中學並列;
第二類:461~470分 排名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為: 1.96中學;2.和平街一中、142中學、人大附中二分校並列;3.魯迅中學;4.24中、39中並列;5.鋼院附中、玉淵潭中學並列;6.北京7中、17中並列;7.北京25中;8.清華附中朝陽學校;
第一類:471~480分 排名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為: 1.海淀外國語、57中並列;2.北醫附中;3.立新學校;4.北京27中;5.回民學校、二龍路中學並列;6.北師大三附中;
2考入三流高中所要面對的高考結果 A.三流三類高中高考一本線15%左右;二本線比例大於38%;三本線比例55%左右; B.三流二類高中高考一本率約24%;二本線比例接近50%;三本線比例68%左右; C.三流一類高中高考極個別會出現600分;一本率約30%;二本線62%;三本線約80%; 3.與小升初的關聯 除師達中學、57中外其他學校都沒有坑班,小升初主要通過推優、特長、大派位等進入,沒必要上坑班,不需要課外補習 4.與幼升小的關聯 不需要擇校、不需要跨區、不需要課外過度補習,適當補習對分入理想的班級有幫助
四、北京市二流高中與幼升小、小升初的關聯、高考升學對應結果 (註:二流中學是指近3年北京市中考錄取分數線481分~510分學校)
1.北京二流中學名單與排名
第三類:481~490分 排名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為: 1.日壇中學;2.工大附中、11中、石油附中並列;3.育英學校;4.北京44中學;5.首師大二附中、31中並列;6.北京65中、66中並列;
第二類:491分~500分 排名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為: 1.建華實驗學校;2.北京三中、育新學校並列;3.北京19中;4.北京55中;5.北京109中學、159中學並列;6.育英中學;7.海淀實驗中學;8.北京22中;
第一類:501~510分 排名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為: 1.陳經倫中學、北航附中並列;2.北京156中學;3.北京14中;4.景山學校、清華附屬實驗學校並列;5.海淀教進、20中並列;6.民大附中、166中學;7.北京50中;
2考入二流高中所要面對的高考結果
A.每所學校都可能出現數量不等的600分考生;
B.一本率約在40%至85%之間;
C.部分學校出現中考錄取分數低的在高考中超過中考錄取分數線高的學校,如159中超越北京3中;156中學高考分數超過某些市重點中學;育新學校高考成績甚至可以與35中齊平等。
D.78%以上都能考上二本線大學、95%以上都能上三本大學。
3.與小升初的關聯 如果是進入上述學校初中部的普通班在課外是不需要額外補習也不需要上占坑班的;但要進入重點班或實驗班是需要在課外補習奧數、英語和語文的,但補習強度不需要很大,順勢而為就好。這些學校主要的小升初渠道是:推優、特長、大派位、走關系等。 4.與幼升小的關聯 A.對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的學生而言就近上學就可以了;對朝陽區的學生而言如果不離開朝陽區就要選擇好一點的小學; B.對東西海的孩子而言可以在課外適度學習,爭取幼升小考試能進入較好的班級,對朝陽區的孩子來說除了適度學習之外,選擇非劃片的較好小學最主要的是靠父母的關系; C.對這類幼升小的孩子去考試的小學而言,面試的重要程度大於筆試,但面試的內容很多涉及到筆試的知識點; D.孩子在考試前最好有一項較突出的特長或突出的良好習慣。
五、北京市一流高中(註:一流中學是指近3年北京市中考錄取分數線511分~545分學校)
1.北京一流中學名單與排名
第三類:511~520分 排名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為: 1.人大附中分校;2.北京80中、理工大附中並列;3.匯文中學、171中學、13中並列;4.交大附中、廣渠門中學並列;5.中關村中學、35中、15中並列;6.鐵二中、西城外國語學校、東直門中學;
第二類:521~530分 排名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為: 1.北京101中學;2.十一學校;3.首師大附中、北師大附中、161中、二中並列;4.八一中學;5.北京五中;
第一類:531~545分 排名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為: 1.人大附中、四中並列;2.實驗中學;3.師大二附中;4.清華附中;5.北大附中;6.北京八中。
2考入一流高中所要面對的高考結果 A.一本率均保持在90%以上,600分學生非常多,最多可達到80%以上;B.大量學生考入世界知名大學;C.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統考錄取的北京生源90%以上來自以上中學;D.部分中考錄取分數線低的學校在高考中分數超越中考錄取分數線高的學校,如101中學、十一學校超越了北大附中、清華附中、北京八中,北京五中超越八一中學等。
3.與小升初的關聯 A.以上學校的初中部絕大部分都有坑班,想進入這些學校的初中實驗班、重點班必須要課外占坑並在課外進行強化補習,奧數是最重要的選拔科目; B.佔一個坑往往不夠要組合占坑; C.這些中學高考的高分段考生主要是來自小升初實驗班的學生,其中連續5年來北京的文科、理工科高考狀元更是全部來自坑班; D.某些高中之所以能夠在高考時超越中考錄取分數線高於自己的高中,就在於這些學校小升初實驗班、重點班的實力和規模,因此看北京一流的高中不能僅看中考時的錄取分數線,更要看這所學校小升初實驗班、重點班的實力、水平和培養力度; 4.與幼升小的關聯 A.對海淀區家長而言最好選擇規模大、知名的小學,這樣的話進入海淀區知名一流中學的考試機會更多、課外補習氛圍最濃、學習競賽最頻繁、上課外輔導力度最大、課內作業量也最大,海淀區的掐尖教育就是從此時開始的;
B.對東城區家長而言,上中等(全校超過400人)規模以上小學最為穩妥,不需要一定選擇名校;東城區每所小學校內提供的重點中學升學率均為20%,沒有差異,對普通家庭而言中等規模小學小升初重點中學升學機會更為公平,機會更大,而這些小學的課內教學水平從全區統測成績來看與本區知名小學幾乎沒有差異,有很多還超過知名小學 。其他80%左右的升入重點初中的機會完全靠課外學習的內容;
C.對西城區的家長而言,只要你和孩子喜歡又就近,所有的小學都可以隨便選(最好是原西城的),根本沒必要上什麼重點、知名小學;如果你很介意打工子弟,建議不超過60%的比例,如果你不介意就可以隨便選。西城區每所小學提供的校內升重點初中的機會均為30%,學校越普通升學機會越平等越多,人生的學習是長跑不是短跑,「活」下來總比累死強,西城區的教育水準提供了這種可能。其他升入重點初中的機會完全靠課外學習的內容。
D.對朝陽區重視教育而又不便離開朝陽區的家長而言,幼升小選擇重點小學、知名小學是幾乎唯一的選擇,這個區學校的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生源又是北京最復雜的,只有重點小學才有比較可靠的校內教育保障。
E.隨著幼升小人數的逐年增加,進入東城、西城、海淀的孩子會越來越難,以上三個區的選拔力度都空前加大,定位上一流初中、高中的家長,需要在幼升小時增加孩子的競爭實力。但無論如何,關系是最重要的,沒有關系所有的東城、西城、海淀的知名小學,即便孩子數學、語文、英語再好都是無法獲得考試機會的;
⑥ 北京市西城區161中學分校怎麼樣,了解的說一下!萬分感謝
北京市第一抄六一中學分校是公辦全日制完全中學,坐落於西城區月壇北街西端,毗鄰釣魚台國賓館,是一處潛心辦學的理想所在。
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整潔,育人氣氛濃厚,教學條件良好,設施齊備,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科學規范,教師隊伍思想新、業務強、善合作、肯奉獻。
現有高級教師26名,一級教師32名,區級學科帶頭人3名,區首席班主任1名,區骨幹教師20名。
學校是全國可再生能源教育先進學校、西城區生涯規劃教育實驗校、西城區心理教育生涯專項示範學校、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西城區「非遺進校園」和「非遺進社區」項目學校。
(6)北京161中學附屬小學排名擴展閱讀:
1、辦學思想:
以學生和教師的發展為本,為學生成長、教師成才服務。
2、辦學理念:
學生的成績只是學校的榮譽,學生的成長才是學校的成就。
3、校風、學風、教風:
校風:勤奮、朴實、團結、進取。
學風:勤學、好問、求實、創新。
教風:嚴謹、善誘、格高、業精。
⑦ 北京重點初中排名
第
一
檔
次
1.
人大附中:繼04、05兩年人大附中驕人的高考成績後,06年人大附再創輝煌,600分以上全年級460人左右,重點大學升學率98%.
2.
北京四中:400人左右。四中考生由於只有人大附中的一半,平均水平無校能敵,但分數主要密集於600-650之間,而人大附培養了強中之強的王牌近衛軍,幾個實驗班分數集中於650分以上,考上清華北大人數多出於此王牌近衛軍。四中第一地位只能拱手相讓.
3.
師大實驗中學:300人左右。整體水平發揮正常,仍穩居全市第三的位置,但由於考生分數普遍偏高,導致實驗中學的部分考生未能上線第一志願,文科班重點大學升學率96%,理科班94%.
4.
師大二附中:300人左右,師大二附中文科之強,可從文科600分70多人,多於人大附的50餘人看出,文理綜合位列第四,重點大學升學率94%左右,直逼實驗中學,與其幾乎不相上下.
第
二
檔
次
5.
北大附中:260人左右,整體發揮一般,跟往年的差別較小。與前面4所第一檔頂尖學校相比就太中規中矩,第四的地位被師大二附中取代.
6.
牛欄山一中:230人左右,但和幾年前接連出理科狀元縱向比較,整體發揮一般偏上.
7.
北京八中:出了711分的北京市理科狀元,但整體發揮不較前些年,600分以上全年級220人左右,與北大附中並列第四的地位被師大二附中、牛欄山一中取代.
8.
北京二中:200人左右,整體發揮正常。分析很久之前北京二中在全市的地位可謂相當領先,但經過幾年的發展,二中的地位漸漸被眾多示範高中取代,二中,這所老牌名校已與人們心目中的光輝形象漸漸遠去,但相信再經數年,二中的地位會突破東城第一.
9.
清華附中:200人左右,出了海淀理科狀元.
第
三
檔
次
10.
師大附中、首師大附中(海淀)、匯文中學、一零一中學、潞河中學、北京八十中:600分以上150—200人不等。師大附中作為北京師范大學的第一附中,該校退步不淺,與師大實驗中學和師大二附中相比,差之甚遠。:170人左右。
另外,暫且把八十中排在15名,基於前些年八十中「買狀元」的風波後,八十中的地位已漸漸在人們心目中排後,作為朝陽區的市級示範校,八十中近些年(含06年)重點大學上線率不到50%的高考成績實在令人瞠目結舌,如八十中還未意識到危機的存在,不久的將來連15名的地位也會被同區的陳經綸中學以及其他重點校無情取代.網路地圖
⑧ 北京西城區有哪些重點小學和重點中學
1、北京市育民小學(重點小學)
創建於1959年,前身是中央財政部子弟學校。1961年改屬市教育局領導,辦成幹部子女寄宿學校。
1974奉命接受外國專家子弟,先後有日本、柬埔寨、寮國、斯里蘭卡、義大利、阿爾巴尼亞等九個國家的學生在校就讀。1978年由市教育局確定為北京市重點小學。
2、北京小學(重點小學)
北京小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小學,誕生於1949年6月19日,是建國初期由北京市委親自組建的規模最大的公立寄宿制學校。
學校佔地28567平方米,建築面積53000平方米(其中包含佔地9567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5000平方米的北京小學廣外分校留學生部)。由於多媒體技術直接應用於課堂的教與學,從而促進了學校的現代化發展。
3、北京市第四中學(重點中學)
簡稱北京四中(BHSF),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也是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北京市第四中學創建於1907年,初名順天中學堂;1912年,更名為京師公立第四中學校;1928年,改名為北平市市立第四中學校;1949年改名北京市第四中學;2002年增設國際部;2005年與北海中學合並。
4、北京市第八中學(重點中學)
簡稱北京八中,最初由1921年建立的私立四存中學和1947年建立的北平市立八中發展而來。1949年,兩校合並為北京市第八中學。
北京市第八中學是北京市的一所公立完全中學,也是首批北京市示範高中之一。1985年設立了超常兒童教育實驗班(簡稱少年班)。
5、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重點中學)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創建於1917年,前身為師大女附中。學校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中國教育部和北京師范大學進行中學教育改革的實驗基地。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2012年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獲一等獎兩項,校游泳隊建隊至今近十餘年間,先後6次代表中國中學生出征國際大賽,獲得多個國際一等獎、二等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市育民小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小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市第四中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市第八中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⑨ 161中學在北京排名第幾 十四中在北京排名第幾
2020年北京最新中學排名一覽表:
1、北京四中
2、人大附中
3、北師大實驗中學
4、北京二中
5、北大附中
6、北京80中
8、北京五中
9、師大附中
10、師大二附中
11、北京101中(海淀)
13、首師大附中(海淀)
14、景山學校(東城)
15、北京15中(宣武)
16、育英中學(海淀)
17、北京12中(豐台)
18、北京161中(西城)
19、育才中學(宣武)
20、北京161中(西城)
21、北京35中(西城)
22、北京22中(東城)
23、八一中學(海淀)
24、北京13中(西城)
25、蘋果園中學(石景山)
26、牛欄山一中(順義)
27、潞河中學(通州)
28、北京10中(豐台)
29、北京14中(宣武)
30、北京十一學校(海淀)
31、大峪中學(門頭溝)
32、北京171中(東城)
33、東直門中學(東城)
34、密雲二中(密雲)
35、八大處中學(石景山)
36、北京工業大學附中(朝陽)
37、陳經倫中學(朝陽)
38、北京66中(宣武)
39、北京109中(崇文)
40、北方交大附中(海淀)
41、北京55中(崇文)
42、北京25中(東城)
43、崇文門中學(崇文)
44、北京159中(西城)
45、北京63中(宣武)
46、北京156中(西城)
47、北京31中(西城)
48、魯迅中學(西城)
49、北京19中(海淀)
50、西城區外語學校(西城)
(9)北京161中學附屬小學排名擴展閱讀:
北京161中學是一所由北京市西城區教委管理的全日制公辦中學。是北京市重點高中,北京市示範性高中。學校前身為北京師范大學第一公立女子中學,始建於1913年。1950年更名為「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學」。1972年更名為「北京市61中學」。
據2019年6月學校官方網站顯示,學校佔地46047平方米,有47個教學班,近2000名學生和230多名教職工。2019年10月,他入選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2]於2020年5月入選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