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成績排名 > 常德第七中學2018高考成績

常德第七中學2018高考成績

發布時間:2021-01-28 11:45:12

⑴ 常德市七中中考的分數線是好多

2008年市直普通初中招生辦法
一、招生范圍
1、武陵區江北城區公辦初中招收江北城區戶口及護城鄉戶口的小學畢業生;
2、市二中招收德山開發區指定區域的小學畢業生;
3、芷蘭實驗學校、英語實驗學校(並入武陵區鴻升實驗學校招生)和英才中學主要招收城區小學畢業生,可適當招收少量縣市區學生;
4、有江北城區戶口的回籍小學畢業生和父母或監護人到市城區務工就業或居住的小學畢業生到相應學校就讀。

二、招生計劃

單位
招生班數
招生人數
備注

市二中
6
330


市三中
6
330


市四中
8
440


市五中
12
660


市六中
6
330


市七中
6
330


市十一中
16
880


市十三中
8
440


芷蘭實驗學校
8
440


英語實驗學校
4
220
並入鴻升實驗學校招生

英才中學
1
55


合計
81
4455


三、招生原則
1、公開公平的原則。招生計劃、招生區域、招生辦法均向社會公布。
2、公辦初中就近入學的原則。按生源分布情況劃定招生范圍,根據學生居住地址相對就近確定就讀學校。
3、民辦初中雙向選擇的原則。學生自願選擇學校,到學校報名,學校自主招生。
四、招生辦法
1、公辦學校招生辦法
①公辦初中實行免試入學,不招收「擇校生」,不組織任何形式的文化考試、特長測試和綜合素質測試;
②根據初中學校招生計劃,生源分布情況和學生居住地址,按照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確定學生就讀學校。生源學校要提供學生父母或監護人的房產證、戶口、暫住證等有關資料,由武陵區教育局審核後報市教育局核查,沒有房產證的以房屋租賃證為依據。
2、民辦學校招生辦法
①由學校制定招生方案,經市教育局審批後,向社會公布;
②學生憑戶口、學生手冊、獲獎證明等材料,到學校報名;
③學校根據招生計劃、學生基本情況,自主招生。學校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文化考試和有命題測試的面試;
④錄取結果報市教育局審核後,由市教育局發放錄取通知書。被民辦學校錄取的學生,公辦學校不重復錄取。
五、整檔要求
1、各校要認真填寫《小學畢業生登記表》。填寫內容必須真實,不得弄虛作假,填寫家庭住址前必須查驗房產證明,跨區域入學的還要將房產證明復印件保留備查。
2、學校要匯總填寫《小學畢業生花名冊》,花名冊一律按學籍號(考籍號)順序填寫,不參加城區中學錄取的畢業生在備注欄中說明,小學畢業生登記表順序應與花名冊完全一致。
六、時間安排
1、報送小學畢業生登記表、花名冊時間:7月8日;
2、招生錄取時間:8月中下旬;
3、初中新生報到注冊時間:8月30日。



附件二:
2008年市直普通高中招生辦法

一、招生范圍
1、市直普通高中主要招收武陵區、德山開發區和市直中學初中畢業生。在外地寄讀回市城區參加了學業考試的初中畢業生,可參加市直高中學校錄取。
2、市一中面向縣市區招收少量文化擇優生。
3、市一中、二中、六中、七中面向全市(含市直)招收少量音樂、美術、體育(「飛苗」)特長生。
4、芷蘭實驗學校、匯文中學、英才中學以市城區生源為主,面向全市招收部分初中畢業生。

二、招生計劃





單位
招 生 計 劃

班數
人數
其 中

特長生
面向區縣擇優生

市一中
16
880
55
110

市二中
8
440
55


市三中
12
660



市六中
13
715
55(飛苗)


市七中
12
660
330(其中區縣110)


芷蘭實驗學校
8
440



匯文中學
5
275



英才中學
3
165



合 計
77
4235
495
110

三、招生原則
1、公開公平的原則。招生范圍、招生計劃、招生辦法、錄取標准、錄取結果,均向社會公布。
2、擇優錄取的原則。公辦普通高中依據學校招生計劃和學生志願情況,綜合學業考試、綜合素質評價與特長測試情況,擇優錄取。
3、雙向選擇的原則。民辦普通高中招生由學生自願報名,學校根據學生學業考試、綜合素質評價與特長測試情況,自主錄取。
四、志願填報
考生可填報4個升學志願,其中省級示範性高中學校2個,其他普通高中學校2個。此外設立1個考生是否願意服從分配志願。沒有被志願學校錄取,但有服從分配志願的,由市教育局根據學業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情況調劑錄取到生源不足的學校。沒有填報志願的,不予錄取。
五、整檔要求
考生檔案材料包括《常德市城區中學招生志願表》、《初中畢業生登記表》、《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中學生體格檢查表》和其他證明材料。所有檔案材料填寫必須規范、統一、真實、准確,志願匯總表內志願應與檔案袋內其它資料所填志願完全一致。因志願填報和整檔不合要求影響考生錄取的,由考生本人和畢業學校負責。各校應在規定的時間內送交考生志願匯總表和檔案,第一志願報普高的考生,檔案按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捆好;第一志願報考其他類別的考生單獨打捆,並造具花名冊。
六、招生辦法
(一)公辦普通高中招生辦法
1、特長生招生辦法
①市一中面向全市(含市直)招收體育、藝術(含美術、音樂)特長生55人。市七中面向全市(含市直)招收藝術(含美術、音樂)特長生330人,其中市直220人,縣市區110人。市二中、六中面向全市(含市直)各招收體育(市六中含飛苗)、藝術(含美術、音樂)特長生55人。
②學校制定特長生招生方案,報市教育局審批後,向社會公布。有意願的學生憑戶口、學籍證,到學校報名,並參加學校組織的特長測試。
③學校根據特長測試成績、學業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確定預錄名單。
④特長測試成績和預錄名單報市教育局審批後,提前錄取。
2、市一中面向縣市區招生辦法
①市一中面向縣市區招收110名文化擇優生,由學校制定招生方案,報市教育局審批後,向社會公布。
②招生實行雙向選擇。學生憑學籍證、學業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等級證明等材料到學校報名,學校不組織任何形式的文化考試,學校根據學業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等級等情況,擇優錄取。
③錄取結果報市教育局審批備案,再發放錄取通知書。
3、劃線招生辦法
①根據學生志願和學業考試等級評價結果(含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體育及綜合素質評價,共8個等級),按統一劃線錄取人數150%左右的比例,確定入圍學生。
②在入圍學生中,根據學生語文、數學、英語學業考試成績總分,劃線錄取。
③省級示範高中對學業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達到最低控制標准且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學生,可根據需要自主招生,與統一劃線招生一並進行,自主招生人數控制在學校招生總計劃的10%以內。
(二)民辦普通高中招生辦法
1、由學校制定招生方案,經市教育局審批後,向社會公布。
2、招生實行雙向選擇。學生憑戶口、學籍證、學業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等級證明、獲獎證書等材料到學校報名。學校以學業考試、綜合素質評價等級和獲獎證書等為依據,不得另行組織文化考試。對市城區外的學生也可採取生源所在學校推薦、查看檔案資料及音體美特長測試的辦法,自主招生。
3、錄取結果報市教育局審批備案,再發放錄取通知書。
(三)外地學生招生辦法
參加了市城區初中畢業學業考試的,參與市城區普通高中招生統一錄取。沒有參加市城區初中畢業學業考試的,原則上不能參與市城區統一錄取,確因特殊原因要求回城就讀的,憑戶口、學籍證等證明材料向市教育局基教科提出申請。在外省、市參加考試的,需提供地市教育行政部門審核的學業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等級;在本市其它縣市區參加考試的,由市教育局審核學業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等級,再統一安排到生源相對不足的普通高中學校。
七、時間安排
1、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時間:5月下旬開始,6月13日上報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3、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時間:6月18日至20日。
4、特長生測試和面試時間:6月下旬。
5、中考成績查詢時間:6月27日。
6、初中畢業生填報志願時間:7月1日。3日上交學生志願匯總表。
7、上交初中畢業生檔案:7月8日。
8、提前錄取時間:7月上旬公辦高中提前錄取縣市區新生及特長生;民辦高中上報初錄名單。
9、公辦高中劃線錄取時間:7月中下旬。
10、高中新生軍訓時間:8月下旬。
11、全市統一開學時間:8月30日。

⑵ 常德市第七中學的介紹

常德市第七中學是一所市直屬完全中學,1922年創辦,是湖南省級示範性高中,坐落在常德專市人民西路屬317號。校園佔地88324.5㎡,建築面積60000㎡,館藏圖書7萬冊,教學與實驗設備設施均屬省級一類標准。學校2007年有6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426人,在編教職工258人,其中專任教師205人,高級教師76人,國家、省、市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17人,市級學科帶頭人5人,碩士6人,在讀碩士20人。

⑶ 關於常德七中。

坐落在常德市人民西路317號的常德市第七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富有光專榮革命傳統的完屬全中學。她從1922年創辦至今,經歷了新舊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五遷校址(常德城區經歷司灣、鼎城區滄浪鄉唐家溪、太平鄉的太平山、港二口鄉桅子崗、大西門外現校址),五更其名(縣立女子高級小學、縣立女子初級中學、市立女子初級中學、市女中、市七中)。80多個寒來暑往,學校已由創辦之初的女子高小演變為現在這所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先進、師資力量雄厚的新型的省級示範性高級中學
坐落在常德市人民西路317號的常德市第七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完全中學。她從1922年創辦至今,經歷了新舊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五遷校址(常德城區經歷司灣、鼎城區滄浪鄉唐家溪、太平鄉的太平山、港二口鄉桅子崗、大西門外現校址),五更其名(縣立女子高級小學、縣立女子初級中學、市立女子初級中學、市女中、市七中)。80多個寒來暑往,學校已由創辦之初的女子高小演變為現在這所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先進、師資力量雄厚的新型的省級示範性高級中學。

⑷ 2018常德各校清華北大錄取情況

你好,你的問題回答如下: 1、清華北大在各個省的招生名額不同,而且各個省的分數線也不同,報考人數不同。 2、所以2018清華北大在各個省的錄取分數線都不同。

⑸ 2018年常德市臨澧四中高考喜報

新的知識一定要弄懂,除了問老師,課余時間和同學交流也很重要,同學之間容易溝內通,遇到得容問題往往比較相似,通過互相討論,互相啟發,很多原來不太清楚的問題,在輕輕鬆鬆的交流中解決了。
四、多看課外書籍
每天作業做完後,養成看課外書籍的習慣,老師推薦的書,自己挑選的,長輩贈送的,不限范圍,開卷有益,主要是增加閱讀量,開闊知識面 。

⑹ 常德市第七中學的傑出校友

1.王櫟來鑫,中國歌手、演員源。2007年「快樂男聲」廣州賽區冠軍 ,全國總決賽第七名,當時年齡最小的選手 (18歲)。
2.陳思思,中國著名青年歌唱家,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青聯委員;中國新民歌領域的領軍人物。
3.瞿穎,中國女模特、演員、主持、唱歌等多棲明星,國際知名品牌代言人。

⑺ 今年湖南常德高考哪所市中學好哪所縣中學好

高中的話常德市一中是不用說的
石門一中一直都很不錯
而且今年的高考成績也很好

⑻ 2018年高考成績出來了嗎

2018年全國普通高考已經落幕,各地高考成績查詢時間陸續公布。 隨著高考結內束,多地都將緊鑼容密鼓地進入到閱卷時間。為保障高考閱卷工作的公平、安全,不少地區都出台了相關舉措。 例如,在黑龍江,每道題在評卷結束後

⑼ 常德市第七中學的學校沿革

常德市第七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完全中學。從1922年創辦至2004年,經歷了新舊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五遷校址(常德城區經歷司灣、鼎城區滄浪鄉唐家溪、太平鄉的太平山、港二口鄉桅子崗、大西門外現校址),五更其名(縣立女子高級小學、縣立女子初級中學、市立女子初級中學、市女中、市七中)。學校已由創辦之初的女子高小演變為現在這所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先進、師資力量雄厚的新型的省級示範性高級中學。 常德縣立女子高級小學是在民主革命浪潮到來之時毅然肩負起民族重任,於1922年誕生。為民族解放而生,為民族振興而長。
1922年「女高」校址在常德城區的經歷司灣(現常德市武陵區區委大院內)。每年春、秋兩季各招一班學生,常年保持學生在140人左右。到1940年小學部撤消時為止,共畢業32個班,畢業生約1500人。「女高」一經建立,立即被推入到民主革命的浪潮之中。年輕的共產黨員章致全、周子玉、歐陽曦等首任「女高」教師,他們在學校傳播革命思想,推行剪發、放足,帶領進步師生參加反日愛國活動。北伐軍興,「女高」師生積極支持革命,宣傳革命、參加革命。1927年5月,許克祥在長沙製造「馬日事變」後,駐常反動部隊在常德包圍所有革命團體,搜捕、槍殺共產黨和進步人士。「女高」三班學生周鳳鳴慘遭逮捕英勇就義。章致全、周子玉等黨員師生死裡逃生,流落異鄉。時任校長的熊述皆先生系國共合作時期的國民黨常德縣黨部執行委員(左派),因曾利用其身份掩護地下黨湘西總指揮戴修文同志,也被抄家通緝,經託人打點,倖免於難,但已傾家盪產。學校後被改名為「常德縣立女子初級中學」,校址未變。
「女高」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創立的。當時條件簡陋,環境惡劣,學生不多,學校規模很小。全體「女高」師生克服重重困難,經過千辛萬苦,讓這所學校在風雨中慢慢成長起來。 任何新的生命只有經歷了風雨才能成熟,「女中」就是在惡劣的環境下創建,在坎坷中成長起來的。這個新的生命在風雨如磐的抗日時期,沒有被扼殺在搖籃當中,而是茁長成長。
1939年暑假,日寇南犯湘北,常德告急,學校遷至距常德城百里之外的滄浪鄉唐家溪,堅持正常上課。
1940年8月,校長周寶善以學校地處窮鄉僻壤,交通不便為由,遷校於距城30里的太平鄉(今太陽山),小學部至此停辦。學校以明代古剎白鹿寺為校舍,暫借私立國維女校校具使用,艱苦辦校。
1943年3月,日寇由荊江各渡口南犯,常德再次告急,學生紛紛離校,接任校長職務僅一個月的張楠先生,率無家可歸的40餘名學生,為避難轉徙於常德前河滄浪鄉、仙池鄉等地,最後在港二口桅子崗租定鄉紳唐伯雲家宅26間,並新建8間茅屋作為校舍,4月1日即通告回家避難的學生來學校上課。同年11月,常德一度淪陷,校長張楠又率師生400餘人避難於距校30里的楓樹灣,12月,常德光復,學校才又遷回桅子崗。
1939年至1943年,是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也是女中開創以來最艱苦的階段。這幾年裡,學校四易其址,師生顛沛流離,但由於陳中一等校長固守嚴謹的辦學宗旨,延請各方熱心教育的飽學之士任教,教學質量始終保持優良,教學秩序保持穩定。不僅如此,女中師生還積極參加抗日救亡的宣傳活動,為喚起民眾投入抗戰,增強民眾勝利信心做出了貢獻。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學校奉命復員。於1946年2月遷回經歷司灣原址,結束了長達6年的輾轉遷徙。
在這風雨如磐的抗戰期間,龍丕欽、陳中一、戴修鷺、張楠等多位校長,延聘陳琴石、劉承健、董作豪、李先治、陳鳳靈、黃伯敏、龍學思、羅世泮、陳大剛、張鍾靈、李子新、劉乃知、王才慧等許多有名望的教師,率全校師生於兵荒馬亂、戰火紛飛的歲月之中,艱苦掙扎,履險圖存,渡過難關,為常德教育事業和女子人才的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這期間,學校始終維持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00人左右的規模,共畢業29個班,畢業生約1500人。
女中進步師生為迎接常德解放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常德解放,8月,學校由軍管會接管。學校更名為「常德市女子初級中學」,原校長張楠留任,同時派共產黨員范群任副校長,校址仍在經歷司灣。
解放初期,女中除了留用一些原有教師外,又陸續吸收了一批思想進步、學識豐富的教師來校任教,並於1950年在師生中建立了青年團組織,在黨的領導與教育下,師生政治熱情很高。抗美援朝運動開始,不少師生參加宣傳,捐款購買飛機大炮,有的還報名參加志願軍。1950年和1951年兩次的參干運動,適齡青年百分之百報名,先後有三十名學生進入軍事幹校學習,不少人走上了保衛祖國的崗位。1951年和1952年冬,先後有20多位教師參加地區組織的土改工作隊到澧縣參加土地改革運動,得到了鍛煉,受到了教育。這一階段,學校工作有很大變化:在教學內容上,去掉了內容反動的教材,增開了《社會發展史》、《中國革命史》等課程,強調各學科教學貫徹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學方法上,要求學習運用蘇聯的教育理論;在學生管理上,廢除舊的訓育制度,強調民主管理,師生平等,建立班主任制度,教師堅持用說服教育的方法教育學生,師生關系十分親密。
隨著國民經濟的好轉,教育事業的逐步發展,女中學校規模也逐步擴大。1952年下期女中一次招進5個班,學生由原來300人左右一下增加到500人。為了解決校舍不夠的矛盾,市政府將瑪瑙巷原四維女中校舍撥給女中,名為女中分校。1953年下期又一次招進新生6個班。至1954年7月,學校已有13個班,在校學生達600多人。從1949年7月到1954年7月,歷時5年的常德市立女子初級中學共有11個班,500餘名學生畢業。
1954年,常德專署文教科決定在學校增設高中,並選定大西門外原私立春芳學校校址為新校址。並安排女中面向常德地區(含現在常德市及益陽地區)招收高中女生,學校成為常德地區唯一的女子完全中學,更名為「常德市女子中學」,並舉校遷至大西門外新校址(即現校址)上課,調市委委員丁正同志任校長。
1956年學校建立黨支部,丁正同志為第一任支部書記。1954年至1957年間,女中校舍增加很快。新建磚木結構教學樓3棟(18個教師),學生宿舍4棟(可容納寄宿生700人),實驗室一棟。教學設備、生活設施基本完善。在教學方面:教師鑽研業務的風氣十分濃厚,教學質量高。1957年女中第一屆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在當年大專院校招生人數銳減的情況下,升學率仍然在50%以上。
1962年下期,常德專署決定將女中改為男女兼收的完全中學,定名為「常德市第七中學」。同年撤消常德市四中高中部,並入第七中學。改為常德市七中後,學校狠抓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在1954—1962年期間,學校保持20—24個班的規模,8年間共有高中19個班,初中37個班畢業,畢業生約2800人。 新時期,上級根據幹部「四化」要求,全面調整了學校領導班子。劉金城校長上任以後,向全體師生提出了「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奮發圖強,振興七中」的總體目標,在劉金城校長的帶領下,常德七中開始以嶄新的姿態向前邁進。1994年8月—2003年7月,石振亞擔任校長期間,帶領師生員工一步一個腳印前進。學校規模逐步擴大,到2002年底,學校已有49個教學班,在校生近2000多人,校園面積130餘畝,校園建設發展很快,建有自強樓、芙蓉樓、科教樓、圖書館、雙馨樓、學生公寓等現代化教學中心、科教中心、藝術培訓中心和生活服務中心,校園美化、綠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被評為省園林式單位。
如何將學校辦出特色來,一直是幾代七中人的致力追求。他們認為,特色就是學校的品牌,一所沒有特色的學校是很難叫的響的。於是以石振亞為首的學校領導明確了「按教育方針育人,憑師生素質立校」的辦學原則,「努力培育現代人、文明人、成功人」的育人目標,提出了「德育為首,全面發展,心育深入,藝術見長」的辦學目標,並經過認真的分析和論證,最終把七中的特色定位在「藝術」上,要把七中辦成培養藝體人才的搖籃。
學校先後被授予湖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南省文明建設單位、湖南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文明衛生單位、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重點中學(現更名為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常德市雙文明建設標兵單位、常德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2003年7月,李中英校長上任以來,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學校佔地面積14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60000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27658平方米,辦公用房867平方米,生活用房7100㎡,其他用房1525㎡。體育場館、體育器材、音樂器材、美術器材、理化生實驗儀器均已配備並達國家標准。學校教學設施先進,擁有現代化的電腦房、語音室、校園區域網。圖書館藏書豐富,藏書約10萬余冊。學校還裝備了閉路電視系統和校長辦公系統。到2003年底學校已發展到54個教學班,高中42個教學班。教職員工230名,高級教師64人,教師黨員105名。學校學生3031名。「以發展為主題、以教學為中心、以藝術為特色,以創新為重點、以管理為依託」,這是李中英校長的辦學主張。在正確的辦學思路指導下,學校各方面成績斐然。

閱讀全文

與常德第七中學2018高考成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