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生考試成績用A.B.C表示的,這三個等級分別代表的是多少分
學生考試成績用A、B、C表示,這三個等級分別代表的是:A-85分(良好);B75以上;C60分以上(及格);D55分以上;D以下(不及格)。
這種按等級來結算成績的方式是賦分制,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計算成績,用來統計選考科目的成績。也就是將學生的卷面總分,按照參加考試人數的排名把一定區域內的學生劃分為一個等級。
而除了語數英三門學科的成績依然是按照原始分數計算之外,賦分制的重點在於排名。但因為涉及到考生的選擇科目不同,各科的難度也不同,所以等級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是為學生分數的公平制定。
賦分制重點在排名,是將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績,也就是卷面分進行高低排行,在排行過程中,將考生的各科成績按照分數劃分為不同等級,並「賦予不同的等級分」。可以很明顯的表現每個學生在總體水平中所處的位置高低,也就是學生所處等級。
如:甲學生考歷史考80分,在全省排名中是在35%-45%以內,等賦分之後,就變成了76分。乙學生物理考80分,在全省排名中是1%-3%以內,等級賦分,就變成了100分。
因此,很明顯,在賦分制中,不管分數是多少,在考生中排名的佔比位置,才是決定選考成績的最終因素。
(1)高中學生等級怎麼看排名擴展閱讀:
等級分數廣泛用於網路上積分類型的網站,內容眾多。教育也引入了等級分數這一概念,廣泛的進行A、B、C、D四級評定。
等級賦分需要增加科目的區分度,所以在這種制度下考試難度可能會加大。而文科又不像理科的成績,都集中在60-80分之間,所以很難區分開,文科科目試題難度會加大。
這種賦分制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不同學科之間的可比性問題,避免了分分計較的現狀。
B. 高中生學業水平測試等級怎麼分的
1.學業水平測試實行等級計分,分為4個等級,用a、b、c、d表示。技術科目測試等級為合格、不合格。
2.必修學科等級計算方法:各科原始分滿分為100分。100分~90分為a級,89分~75分為b級,74分~60分為c級,59分及其以下為d級。單科c級及其以上的比例一般控制在95%以上。
3.選修學科等級計算方法:各科原始分滿分為120分,根據考生成績按比例折換成相應的等級。a級為前20%(含20%)的考生(前5%為a+),b級為前20%至前50%(含50%)的考生,c級為前50%至前90%(含90%)的考生,d級為90%以後的考生。
C. 高中會考成績等級怎麼劃分的
會考很簡單來的!這只是省教育局自,為了檢測學校教學質量而設置的,只要學生考試通過了就可以拿到畢業證書,(按一定的比例通過)! 說真的,會考的成績並不重要,只是畢業證書上的有「優良」之份,好看點而已!對你高考沒有影響!只要考上大學有沒有畢業證書,都無所謂的! 何況現在的高中畢業證書就是廢紙一張!誰看你的高中畢業證書呀``` 會考前簡單的復習一下,會考通過絕對沒有問題!!
D. 高中會考成績等級怎麼劃分的
會考復很簡單的,這只是省教制育局,為了檢測學校教學質量而設置的,只要學生考試通過了就可以拿到畢業證書,(按一定的比例通過), 說真的,會考的成績並不重要,只是畢業證書上的有「優良」之份,好看點而已,對你高考沒有影響,只要考上大學有沒有畢業證書,都無所謂的, 何況現在的高中畢業證書就是廢紙一張,誰看你的高中畢業證書呀``` 會考前簡單的復習一下,會考通過絕對沒有問題。
E. 2016年學業水平測試等級怎麼劃分
1.學業水平測試實行等級計分,分為4個等級,用A、B、C、D表示。技術科目測試等級為合格、不合格。
2.必修學科等級計算方法:各科原始分滿分為100分。100分~90分為A級,89分~75分為B級,74分~60分為C級,59分及其以下為D級。單科C級及其以上的比例一般控制在95%以上。
3.選修學科等級計算方法:各科原始分滿分為120分,根據考生成績按比例折換成相應的等級。A級為前20%(含20%)的考生(前5%為A+),B級為前20%至前50%(含50%)的考生(前20%至25%為B+),C級為前50%至前90%(含90%)的考生,D級為90%以後的考生。
4.必修學科的成績從應屆高考之年起算,三年有效;選修學科的成績當年有效。
5.必修科目考試只要有一項科目為D等者(信息技術考試不合格視作D等),將不能填報高考普通類志願。
6.第一次報名參加必修科目考試單科成績每得到一個A等級,則可在2010年高考總分中加1分,如得4個A,則可以加5分。
(5)高中學生等級怎麼看排名擴展閱讀:
1.全省高中生學業水平測試工作由省教育廳統一領導,省考試院統一組織和管理。各市、縣(市、區)招生辦公室在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負責實施和管理本地區學業水平測試的具體工作。
2.學業水平測試單科進行,由省考試院統一命題、統一閱卷和統一計分,各市具體實施報名、測試工作。技術科目中的通用技術由學校組織測試,省、市抽查認可。
3.學業水平測試按照考試的要求,切實加強質量管理、過程管理和目標管理,以提高測試的效度和信度。
4.省考試院向社會公布「學業水平測試說明」,規定測試內容、試卷構成、試題形式、計分體制等。「學業水平測試」保持相對穩定。
5.加強對學業水平測試命題計劃、命題、試測項目、審題、統計分析、試卷評價等環節的管理,保證各科試卷都能滿足預定的質量要求。
參考資料: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試行)-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
F. 怎麼查詢學業水平考試成績
查詢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方法有:
網路「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查詢系統」,點擊第一條進入,在查詢框內輸入自己的考試編號,即可進行查詢。當然還能撥打本省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查詢熱線,在輸入自己的學號後,也可以進行查詢。
具體科目設置如下:
1.學業水平測試科目共有10門: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信息技術、通用技術);
2.學業水平測試分必修科目和選修科目,其中必修科目5門,選修科目2門。選修科目由考生在歷史、物理兩門中選擇一門,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中選擇一門。7門學業水平測試科目中,2門選修科目之外的5門為必修科目;
3.藝術類、體育類考生如不兼報普通類專業,可選擇7門均為必修科目。
(6)高中學生等級怎麼看排名擴展閱讀
學業水平考試可查詢成績的處理
1.學業水平測試實行等級計分,分為4個等級,用A、B、C、D表示。技術科目測試等級為合格、不合格。
2.必修學科等級計算方法:各科原始分滿分為100分。100分~90分為A級,89分~75分為B級,74分~60分為C級,59分及其以下為D級。單科C級及其以上的比例一般控制在95%以上。
3.選修學科等級計算方法:各科原始分滿分為120分,根據考生成績按比例折換成相應的等級。A級為前20%(含20%)的考生(前5%為A+),B級為前20%至前50%(含50%)的考生(前20%至25%為B+),C級為前50%至前90%(含90%)的考生,D級為90%以後的考生。
4.必修學科的成績從應屆高考之年起算,三年有效;選修學科的成績當年有效。
5.必修科目考試只要有一項科目為D等者(信息技術考試不合格視作D等),將不能填報高考普通類志願。
6.第一次報名參加必修科目考試單科成績每得到一個A等級,則可在2010年高考總分中加1分,如得4個A,則可以加5分。
G. 高中學生會等級劃分
校學生會以主席團為領導核心,包括學生會主席一人,副主席三人。在主席團以下專設八個職能部門,包括辦公屬室、學習部、實踐部、宣傳部、紀檢部、生活部、體育部、文藝部。各職能部設部長、副部長各一人,幹事若幹人。紀檢部、生活部下設日常工作檢查組,負責全校的日常檢查工作。
各年級設學生會年級分會,設分會主席(學生會相關部長兼任)一人,由學生會主席團推薦產生,負責傳達校團委、學生會工作,協助年級開展學生工作。
學生會下屬各班設班級管理委員會,包括班長一人和班委若幹人。由班級大會選舉產生;負責班級內部各項事務。
H. 一般普通高中學科等級是什麼
考試成績呈現方式。考試成績以「等級」或「合格、不合格」呈現。計入高校招版生錄取總成績的學業水平考權試3個科目成績以等級呈現,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現。
以等級呈現成績的一般分為五個等級,位次由高到低為A、B、C、D、E。原則上各省(區、市)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依次為:A等級15%,B等級30%,C等級30%,D、E等級共25%。D、E等級為不合格,具體比例由各省(區、市)根據基本教學質量要求和命題情況等確定。
考試成績使用。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作為普通高中學生畢業以及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要將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所有科目成績提供給招生高校使用,具體要求和使用辦法由各省(區、市)及高校確定。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業水平考試結果的研究與分析,做好教學反饋與指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根據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給學生排隊,不得僅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校和教師的依據。
學生跨省(區、市)轉學時,應由轉出地省級主管部門出具成績證明,接受學生的省(區、市)對用於高校招生錄取使用的科目等級成績進行具體轉換確定。
I. 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A B C等級的怎麼劃分的
平時在校的表現(成績,紀律,活動中的表現)及畢業會考成績等綜合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