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沈陽育才中學的老師
英語王力老師,數學臧健老師都當過我孩子的班主任,課講的超好。
『貳』 武漢育才中學有那些優秀老師
胡斌 嚴威 熊千
『叄』 青島育才中學的育才名師
姓 名:桑達夫
性 別:男
所教學科:英語
職 稱:中學高級教師
桑達夫老師名言:
教學是一種藝術,出色的引導,會使學生激情昂然,充滿信心和興趣去探求知識,感覺上課是一種享受,而不是枯燥無味。
析:
首先是講的藝術,生動、形象、准確、條理清晰,使學生聽其一而盼其二,要十分講究語言的運用,要讓每一句話都能打動學生的心。
其次是寫的藝術,教師一筆好字,會影響學生的一生,評語、作業批語、板書能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這是心語的交流,能讓學生信心備增,終生效仿。
三是運用教學原則的藝術,它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精心設計,言傳身教,使每一節課都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推動力,使他們逐步樹立起遠大的理想,逐步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四是心理溝通的藝術,尊重每一位學生,真真實實地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爭取每一天的進步,使學生尊其師而信其道,這樣才能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產生理想的效果。
藝術出於勞動,辛勞又能完善藝術,所以說:無藝之師不足為師。
榮譽稱號:
1985年 省市兩級優秀教師,三次獲市優秀班主任稱號;
1988年 市首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後連任至今;
1988年 市團結先進個人
1994年 市教育名家
1991年 省教學能手
1997年 省特級教師
主要成果:
從八二年起連任六屆(共十八年)市初中美語教改實驗,並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其經驗多次在市省乃至全國范圍內進行介紹,逐步總結出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法。有效地克服了美語學習中的分化現象,全面提高了教學水平。多次在報刊上發表了有關美語教學的文章,兩次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外語教學研討會,均被推薦為大會論文宣讀。97年在北京的會議上,論文被選入全國優秀論文集,在對青年教師的帶動和培養方面成績顯著,與全市20多位教師簽有師徒合同,多年來悉心幫助,使他們在多種大賽中多次獲獎,他們現已都是美語教學的帶頭人,有些已被評為特級教師走上領導崗位。 姓 名:孫迥
性 別:男
所教學科:語文
職 稱:中學高級教師
孫 回老師名言:
「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習」
析:
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首先要為學生創造愉快的環境,而愉快的環境的創設應在教育的組織者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念的引導,師生共同創設。
引導學生快樂的學習是一種觀念,我們老師要不斷學習,主動為學生減負,更要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念。
引導學生快樂的學習是一種方法,教師要講究教法,學生要講究學法,這也給教、學兩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引導學生快樂的學習是一種心態,要培養學生正確看待苦與樂的關系。如果價值觀錯位,快樂的心態便難以談起。
引導學生快樂的學習,更是我們教師的責任,只有意識到這種責任,「為學生一生奠基,為民族的未來負責」才能成為現實。
如果都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環境,如果學生都能快樂有學習、成長,學生怎能厭學,教師的工作就會成為天底下最美好的工作。
榮譽稱號:
1982—1983評為青海省優秀班主任、省先進工作者;
1984年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獲金質獎章,國家勞動人事部獎勱一級工資 ;
1992年後二次被評為青島德育先進工作者;
山東省家庭教育先進個人,山東省優秀教育世家;
現為山東省中語會會員。
主要成果:
多年來,堅持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倡導素質教育,主張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良好素質基礎取得優異的成績。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勇於創新在教學工作中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編制了「五環學習法」(92年在青島中學語文老師教研會上介紹、推廣)形成民「單元教學法」、「長文短數法」、「點面結合學習法」、「同心輻射學習法」、「語文素質培養法」編制了「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學生在家量化評定」等。有多篇文章在有關省市雜志上發表。所教班級在中考、高考中獲得優異成績。評為省、市先進班集體。 姓 名:謝川田
性 別:男
所教學科:數學
職 稱:中學高級教師
謝川田老師名言:
我的教育理念之一:既要和學生一起畫圓;又要和學生一起畫稜角。
析:它是一般與特殊的共融;
是圓滿與殘缺的共融;
是繼承與創新的共融;
也是人性與個性的共融。
榮譽稱號:
1980年、1986年、1988年三年被授予青島市優秀班主任和德育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0年獲得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山東省先進兒童少年工作者」稱號;
2001年被評為青島市優秀教師
主要成果:
身為教研組長,帶領組里老師獲得青島市先進教研組稱號;
2000年指導該校青年教師代表青島市參加全省優質比賽,獲山東省一等獎;
2003年指導該校青年教師,在全市推薦的省數學教學能手比賽中獲得參加省比賽資格(全市各科只一人去省比賽);
身為青島市數學中心組成員,指導全市的一部分市級公開課和3 名中心組成員出版過數學專著;負責出版過青島市使用的初二幾何目標書;參與一定量的全市青年教師說課、講課及評優的評委工作。 姓 名:李殿毅
性 別:男
所教學科:政治
職 稱:中學高級教師
李殿毅老師名言:
以一顆博大的愛心對待學生
析:
二十多年來,我常常會有這樣一種感受:歲月是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流,我的生命的每一天,都在引領著我的學生,一次又一次地歡度一條又一條的激情之河。
當看到有的同學因為鑄成大錯而痛苦不堪,快要跌倒的時候,我會扶住他的肩頭,告訴他失去滿天星星,就會迎來一個嶄新的黎明;當看到有的同學遇到挫折時,我會告訴他,抬起頭來,把淚水擦乾,遠方就是那個晴朗的天空;為了學生,教師甘為春蠶,願做紅燭,宵衣旰食,嘔心瀝血!
榮譽稱號:山東省優秀教師;青島市德育先進個人;青島市師德先進個人;青島市中學教學研究會政治專業理事。
主要成果:
1、1998、4舉行全市公開課,論文獲全國一等獎、青島市二等獎;
2、2000年所寫教案被選入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學文件課堂教學模式一書(177-182頁),全市中學文科教師人手一冊;
3、1998—2003年參加了教輔教學目標與檢測(6冊)的編寫工作;
4、1999—2003年參加了青島市初中政治教學目標升學指導(3冊)的編寫工作;
5、2001—2003年參加了青島市思想政治中考叢書《一本必勝》(3冊)的編寫工作;
6、1997、1998所教畢業班升學成績全市第一 姓 名:羅瑜
性 別:女
所教學科:英語
職 稱:中學高級教師
羅 瑜老師名言:
關愛學生以情明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積極指導,促成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寬容學生以情促思,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的行為,不僅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給了學生反思自己行為的時間和餘地,而且必然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激勵學生以情導行,對學生取得每一點微小的成績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學生增強成就感,調動其積極性激勵其不斷取得新成就。
榮譽稱號:
曾獲教委德育先進;多次獲得英語奧林匹克競賽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等輔導教師獎。
主要成果:
多年擔任班主任曾獲市、校先進班集體,多次帶師范實習生指導教師和青年教師師傅;優秀試題分析和試題曾發表在《英語學習》雜志;多次獲得校先進和三八紅旗手;論文曾發表於育才中學《教育教改》一書。 姓 名:宋曉瑜
性 別:女
所教學科:語文
職 稱:中學高級教師
宋曉渝老師名言:
教育理念之一:做學生真誠而忠實的朋友
詮釋:曾有人說過,一個從不閱讀文學作品的人,縱然他有「碩士」、「博士」的學位,他也只能是一個高智商的野蠻人。我是在讀文學作品中成長的,讀書使我成為精神的貴族。我願意,引領學生親近文學,無拘無束地漫遊歲月的長河;我願意,引領學生探索文學,讓他們懂得人生的真諦;我願意,為使他們成為有知識、有追求、有修養的現代文明人,真誠地奉獻自己微薄之力。
榮譽稱號:
1998年青島隊優秀輔導員;
1995年青島市德育先進個人
1996年青島市德育先進個人
2000年山東省德育先進個個
山東省中語會會員
青島市初中語文中心組成員
主要成果:
多次參加青島市初中語文目標檢測的編寫工作;
參加初中語文「課程標准理解與實踐」的編寫工作,擔任編委;
參加新課程改革語文九年級上冊「學習目標與檢測」編寫工作,擔任編委;
參加華師大新課程改革語文七年級上冊「自主探究學語文」編寫工作,擔任主編;
參加華師大新課程改革語文八年級上冊「自主探究學語文」編寫工作,擔任主編;
擔任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課堂教學設計與案例」第一單元《在山那邊》、《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五單元《鳳箏》、《羚羊木雕》、《散步》、《詩兩首》、《世說新語》兩則的編著;
擔任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課堂教學設計與案例」第五單元《偉大的悲劇》、《荒島餘生》《真正的英雄》《短文兩篇》的編著;
擔任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課堂教學設計與案例」第一單元《新聞兩則》、《蘆花蒿》、《蠟燭》《就英法聯軍聯軍遠遠征中國給巴勒上尉的信》、《親愛的爸爸媽媽》的編著
2002年受人教社委派代表青島市到沈陽介紹新課改實驗情況;
2003年受人教社委派代表青島市到內蒙古介紹新課改教材使用情況;
多次受青島教育學院邀請培訓青島市語文青年教師;
多次代表青島教研室語文學科培訓縣市語文教師。 姓 名:孔新會
性 別:女
所教學科:數學
職 稱:中學高級教師
孔新會老師名言
如果你想通過科學教育學生,你就要熱愛自己所研究的科學,並且精通它,那麼學生就會愛你,也會愛科學,你也就能夠教育他們;但是,如果你自己並不熱愛科學,無論你怎樣強迫他們學習,科學也不會起任何作用。
榮譽稱號:教育局三八紅旗手,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
主要成果:輔導的學生獲全國和省市競賽一、二、三等獎。 姓名:林建明
性別:女
所教學科:數學
職稱:中學高級教師
林建明老師名言:
以嚴導其行,以愛暖其心
對待學生,既要嚴格規范學生的行為,更要關注與愛護學生的心靈。教育者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教師的典範比教育更快、更能強烈地銘刻在人心裡。
榮譽稱號:
1984年評為青島教育局先進工作者;
1990年評為青島教育局先進工作者;
1995年評為青島教育局三八紅旗手及崗位明星;
2000年評為青島育才中學巾幗文明標兵;
2001年評為青島育才中學優秀共產黨員、三八紅旗手;
2001年參加山東省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評為優秀學員
主要成果:
1996年5月舉行青島市級公開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001年5月舉行青島市級公開課「二次函數的應用」
2002年11月舉行青島市中小學數學學專題講座;
2002年4月在第二屆全國義務教育(初中)課改研討會上舉行
觀摩會「樹狀圖」
2003年7 月在全省新課改、新教材培訓會上舉行省級公開課「中位數與眾數」;
2003年錄像在中央電視台有關欄目中皤出;
2003年錄像課「課題學習,製做視力表」被教育部確定這新教材配套的教輔材料;
1999年論文「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獲青島市優秀論文評選二等獎;
2000年論文獲市教科研論文評選二等獎;
2002年「合作學習的認識與實踐」獲全國課改研討會論文評選一等獎,及省級論文評選一等獎;
2002年論文「合作學習的認識與實踐」發表在北京師范大學課改中心的實驗工作通訊的第三期,及新世紀數學教材試驗工作簡報上;
2002年參加了「數學課程標準的理解與實踐」的(副主編)編寫工作;
2003年主編了數學新教材九年級以上的同步訓練;
2003年參加了七年級(下)八年級(下)的數學學習目標的編寫工作 姓 名:馬紅光
性 別:女
所教學科:語文
職 稱:中學高級教師
馬紅光老師名言:
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要育人,先律已;教學相長,學無止境。
解讀:
「認認真真」,指「做事」要求真、求細;「踏踏實實」指「做人」要求實、求穩。這是我追求的本色,也是我人生的原則。育人者,需要不斷反思自己,嚴於律已。
教學應該相長,在嚴謹、寬松的互動交流中,師生間相互給予,才能在探索中得到和諧發展。別人的東西只有結合自己的實踐才能為我所用。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自己拿鑰匙開門。
社會在發展,知識在更新,學問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就像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一樣,把每一步看作是新的起點。
榮譽稱號:
青島市教師優秀專業人才(1995-1996);
青島市中小學師范德育工作先進個人(1995-1996);
校先進工作者、校先進班主任、校三八紅旗手(1993-2001);
校巾幗示範標兵、校優秀黨員(1993-2001);
主要成果:
1、論文《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探究》,獲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語文課程發展中心、人教社中學語文室頒發的一等獎。同時,該論文又獲中國語文報刊協會,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單元教學研究中心、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雜志社,2002年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學習、發展與人文」徵文大賽二等獎;
2、論文《德育在作文中的點撥作用》,獲青島市教師優秀論文二等獎,同時,該論文被收錄於青島出版的《教壇風景線》一書中;
3、論文《淺談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獲青島市教師優秀論文三等獎,同時,這該論文被收錄於珠海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語文教師優秀論文集成》一書;
4、1997-2003年一直參加青島市教研室組織的《初中語文目標檢測》的編寫;
5、先後參加青島市出版社出版的《中考作文盡導評》、《當代中學生性情作文》、《中考作文題型分析與訓練》等書的編寫工作,2003年,擔任《中華名校—教學與輔導叢書》(人教社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的副主編,(已由青海出版社出版)
6、指導學生參加第六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獲全國二等獎,作為指導教師獲中國語文報刊協會、中國共青團委學校部、少年部、中語會會刊會報編輯部頒發的優秀指導獎;
7、舉行市級公開課《作文審題訓練》;
8、200、2-2003、4參加跨世紀工程中小學骨幹教師省級培訓;
9、所帶班多獲校級先進班集體、精神文明班級,優秀團支部等獎。也曾市級優秀團支部獎『
10、擔任家長學校主講人,探索「三向同步教育」為多屆不同年級的學生分別進行了專題講座。
11、2004年參加《中學語文升學指導》一書的編寫工作,已由青島出版社出版。
12、2004年3月,撰寫的論文《從習慣入手,培養學生環境道德意識》,在青島市第九屆中小學德育理論研討會論文評選中榮獲二等獎。 姓 名:徐鳳翥
性 別:女
所教學科:化學
職 稱:中學一級教師
徐鳳翥老師恪守的教育理念:
以自己淵博的知識去換取學生的知識淵博;
以自己優良的品德來換取學生的品德優良;
以自己正直的為人來換取學生的為人正直。
解讀:
我始終認為:身教重於言教;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一個教育者本身,最重要的是付出真情,只有你的教育是出於真情的流露,受教育者才能真正的接受,才樂於接受。 如果缺乏真情,詞藻再華麗、理論再無懈可擊,可能一時鎮住學生,但經不起推究,也只能是空洞的教育。回顧做學生也做過老師的經歷,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者自身的知識淵博、品德優良和為人正直對受教育者有著常常的震撼力,時時的感染和影響著學生,使學生信服你,才能樂於接受你教育,正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所以,作為一個教育者不斷的去充實自己、豐富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榮譽稱號:
1994年、1999年兩次在青島二中青年教師崗位比武聯賽中,均獲「崗位比武十佳稱號」;
2001年獲「青島市教學能手」稱號;
2003年被評為「青島市青年教師優秀專業人才」。
主要成果:
教育教學方面:多年來一直擔任初三畢業班的化學教學工作,所帶畢業班情緒穩定,在畢業及中考中考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受到各方面的認可。
教研方面:擔任初中化學中心組成員,並負責主持中心組工作,兼職區教研員。多年來,為市化學教學教研工作做出較大
的貢獻;多次在市省乃至全國優質課評比中獲獎,所寫論文也獲得全國二等獎;參編或主編過多部教學輔導資料。
積極參加教科研工作,承擔省級子課題的研究工作,參加與製作的課件也在省級獲獎。
學校校訓:厚德博學 廣雅和諧 務本求實 智存高遠
『肆』 杭州市育才中學的師資隊伍
該校教職員工近百人,教師來自全國各地不同的學校,在學歷結構上,有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在年齡結構上,中青年教師所佔的比例較大。
『伍』 柳關中學老師名單
柳是報春的使者,杜甫有詩:「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它告知楊柳是春天氣息的預報員,因而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愛楊柳,形成許多與柳有關的民間風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插柳】我國古代寒食節,清明節,那天家家門前有插柳枝的風俗。到宋代時,這種習俗更盛,不僅門前插柳枝,而且還在頭上戴個柳條帽圈,坐著插滿柳條的車子、轎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還有不少人在清明掃墓時把柳條插墳頭上以示紀念,這種習俗也就是由此而來的。【折柳】折柳贈別之俗始於漢朝。「折柳」一詞最早見於六朝無名氏所撰的《三輔黃圖》一書。此後「折柳」在詩文中為送別的同意語。古人贈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樹易生速長,用它送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而纖柔細軟的柳絲則象徵著情意綿綿。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戴柳】「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含有願春色長留人間,永葆青春的意思,表現了人們珍惜春光的良好心願,此為其一,其二,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柳既是很容易扦插的樹種,又是極易長大的速生樹木,可謂生機蓬勃,戴柳又有前程發達之意。相傳,黃巢起義時,曾規定戴柳為號,就是取其生機勃發、容易成功的寓意,現在我國北方及閩台等還有清明戴柳的習俗。【射柳】據有關資料講,這是古人在清明前後開展的一項娛樂活動,即在距離柳樹一百步遠的地方,用弓箭射擊懸掛的柳葉。這一活動起始於戰國,流行於漢朝,至唐時,被官方確定為正式比賽項目。以後,不知何人又出新招,把原來射柳葉改成射葫蘆:在葫蘆里裝一隻鵓鴿,掛於百步之外的柳樹上,射中葫蘆,驚飛鵓鴿,以命中率高低決定勝負。雖是射葫蘆,仍舊叫「射柳」。【賞柳】清明是踏青的大好時機。《武林舊事》記載:「清明前後十日,城中仕女艷妝飾,金翠琛玉,接踵聯肩,翩翩游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踏青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看柳,這點,從許多關於清明的詩詞可以看出來,如,宋人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喻柳】柳是美好的象徵。柳葉初生,似睡眼剛展,故稱「柳眼」。李商隱《二月二日詩》:「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女子秀眉細長為柳葉,喻為「柳眉」。王衍詩《甘州曲》:「柳眉桃臉上勝春」。女子身腰若柳條柔軟,故稱「柳腰」。韓屋詩:「柳腰蓮臉本忘情。」晉代衛灌的書像柳葉,世稱「柳葉篆」。柳絮散落為絮綿,又稱「柳綿」。晏殊《寓意詩》:「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蘇東坡有「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詞句。【詠柳】歷代詩人以柳入題,歌詠不絕。古代的《詩經》中所寫的「楊柳依依」,早已成為人們吟詠的佳句。唐以後,詠柳的詩詞名篇迭出,如「柳絮飛來片片紅,夕陽方明桃花塢」,「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等等。但是在詠柳的詩詞中,把柳樹的柔美形象描繪得最真切動人的,要數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愛柳】春秋時,有個柳下惠,原來不姓柳,因為很愛柳才改姓,於是,他的後代都姓柳了;東晉陶淵明,特意在堂前栽了五棵柳樹,自號「五柳先生」;北宋歐陽修曾在揚州平山溏掘土種植柳樹,人稱「歐公柳」;唐代文成公主在拉薩的大昭寺前栽植一柳樹,後人名之為「唐柳」;明末清初的蒲松齡臨泉卜居,泉邊栽柳,便自稱「柳泉居士」;清末名將左宗棠出征西北時,命令軍隊在河西走廊沿途種柳,長達數千里,人稱「左公柳」。現代畫家豐子愷曾將屋子取名為「小柳屋」;現代史學家陳寅恪也特別愛柳,他的書房叫「寒柳堂」,其著述編為《寒柳堂集》。【詠柳詩】柳詩文「春風楊柳萬千條」,柳樹在春風中吐綠綻芽,隨風起舞,搖曳生姿,極具風流,很早就贏得了國人的喜愛,成了歷代文人題頌謳歌的對象,寫下了大量的詠柳詩文。縱觀古代詩文,有關「柳」的形象比比皆是,如「章台柳」、「灞橋柳」、「水邊柳」、「隋堤柳」、「青門柳」、「江邊柳」、「城邊柳」、「東門柳」、「亭柳」、「河柳」、「垂柳」、「新柳」、「秋柳」、「煙柳」、「風柳」、「問柳」、「柳色」、「柳絮」「楊柳曲」、「折楊柳」、「楊柳枝」、「柳枝詞」等諸多柳詩、柳賦、柳記、柳詞、柳曲,構成「柳文化」的重要內容。柳作為文學形象出現是在先秦時期,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采微》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雨雪霏霏」之句,西漢枚乘《忘憂館柳賦》是第一篇柳賦。魏晉六朝時期伴隨著詠物詩的產生,出現了以柳為題材的詠柳詩,梁簡文帝《折楊柳》則是第一篇詠柳詩。縱觀歷代詠柳詩文,則以唐賀知章的《詠柳》詩最著名、最傳神,詩曰:「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作為文學作品中的「柳意象」最具象徵意義是表達「離情別意」的符號。柳色如煙,柳條曼長,猶如親友間繾綣的柔情,彷彿離人不盡的別恨,加之「柳」與「留」諧音,人們樂意把柳當做情感的寄託物和負載體,產生了「折柳贈別」和「折柳寄遠」的風俗。長期以往就把柳視為別離的代名詞,從而植根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自春秋時期產生「折柳」風俗以後,代代相傳。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折柳枝》(又名《折楊柳》、《楊柳枝》)的樂府詩。《宋書•五行志》載:「晉太康末,京洛為折楊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辭。」《唐書•樂志》也載:「梁樂府有鼓吹歌雲:『上馬不提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此歌辭源出北國,即鼓角橫吹《折楊柳枝》是也」。梁•簡文帝《折楊柳》就有「楊柳亂成絲,攀折上春時」的詩句。唐代以後詩詠折柳極為興盛,如唐•王之渙《送別》有「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詩句,孟郊《古離別》詩有「楊柳織別愁,千條萬條絲」,李白《勞勞亭》詩有「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楊柳青」,白居易《青門柳》詩也有「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許渾《重別》詩有「留卻一枝河畔柳,明朝猶有遠行人」,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有「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施肩吾《折柳枝》有「傷見路邊楊柳春,一重摺盡一重新;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宋•韓琦《新柳》有「驛路行人東復西,等閑攀折損芳枝;有生自是無根物,忍向東風贈別離」,歐陽修《詠柳》有「長亭送客兼迎雨,費盡春條贈別離」,周邦彥《六丑》詞有「長條故意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明•晏鐸《詠柳》有「河橋楊柳半無枝,多為行人贈別離」,等等,不勝例舉。學者羅宗濤先生分析古代文學作品中大量出現的以柳象徵「別離」原因時說:「我國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植物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楊柳,有人說『中國文學作品中最常見的樹木是楊柳』,似有道理。楊柳是別離的象徵,而中國人喜聚不喜散,最怕與別人與朋友分開。但在人生旅途中,不管是生離還是死別,別離又是經常發生的,於是在我國詩歌中,別離成為最重要的主題,詩人筆下經常出現那依依的柳條,飄舞的柳絮,以及笛聲鳴咽的折楊柳曲。」[36]正是如此。古代詩文中還出現「折柳寄遠」的亞意象符號意義。如唐•許景先《折柳篇》詩有「折芳遠寄相思曲,可惜容華難再持」,盧照鄰《折楊柳》詩有「攀折將安寄,軍中音信稀」,張九齡《折楊柳》詩有「纖纖折楊柳,持取寄情人」,張旭《柳》詩有「濯濯煙條拂地垂,城邊樓畔結春思」,李賀《致酒行》詩有「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唐彥謙《柳》詩有「春思春愁一萬枝,遠村遙岸寄相思」,等等,都是詩詠折柳寄遠的事象,藉此以表達對遠方親友的思念,祈盼早日歸來。
『陸』 高密育才中學的老師都有誰
這個花名冊只有學校的人事部有吧
在這里恐怕是得不到答案的吧
也不知道你的用途
哪怕真有人知道也不會給你吧
『柒』 營口育才 中學都有哪些好老師,班主任,這一屆能下來的,主要是正值負責的jiu h
常樹萍啊,我當年的班主任,教英語的,超嚴
『捌』 武漢市育才高級中學的學校領導
任能祥
(右二)
任能祥,武漢市育才高級中學校長。
葉濤
(中)
葉濤,育才高中版黨總支權書記。
毛曉峰
(左二)
毛曉峰,育才高中教學副校長。
徐敏
(右一)
徐敏,育才高中德育副校長。
程勝
(左一)
程勝,育才高中工會主席兼總務主任。
『玖』 求重慶育才中學高2013級所有科目老師名單 急~~~~~
地理(王鳳)、化學(王明)語文(楊漢川)音樂(陳靜)
『拾』 畢節海子街育才中學有老師名單嗎
你到學校查詢。
這種信息只有在特定的場合才公布、公示的。
不會掛在互聯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