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騰沖益群中學大門對聯
為您原創:
有益於學子我輩爭先;
造福在民間蒼生感喟。
益群中學
⑵ 騰沖和順的主要景點
和順古鎮自然生態優越,鎮內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有近百棵,除了魁閣的兩棵禿杉,位於和順張家坡的千手觀音古樹群也頗具特色,古樹群由七棵拔地參天的百年古樟樹組成。其中五棵沿一直線而列,近觀如綠色華蓋,擎天巨傘,遠望似千支手臂向四周展開,神似傳說中的千手觀音。
兩棵古樟站立兩旁,恰似觀音菩薩的文殊、普賢弟子。從西往東看五棵古樹分而列之,與遠處的魁星閣相望,故又被稱為「五子登科」。寄託了古代人們功名仕途的追求。 古樹群下,一條歷經數百年滄桑的火山石古驛道蜿蜒西去,與村前的捷報橋相連。一輩輩的和順人先到千手觀音古樹群下許下祈福求財的願望,然後從這條古驛道上懷揣著有朝一日能從村口的捷報橋上衣錦還鄉的夢想,開始「走夷方」 。 滇緬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與美、英盟軍殲滅日本侵略者的戰場,是中國人民在近現代史上第一次將侵略者趕出國門的戰斗。
滇緬抗戰博物館館址是當年遠征軍反攻騰沖指揮部的舊址。滇緬抗戰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個民間出資建設、民間收藏、以抗戰為主題的博物館。
6000多件文物、1000幅老照片,不乏珍品、絕品。其中39件曾作為中美友誼的見證隨江澤民訪美。博物館分5個部分:山河破碎、悲壯遠征、淪陷歲月、劍掃烽煙、日月重光。通過大量老照片、紀錄片、史實資料、油畫、連環畫等,和館藏文物一起,真實再現了那段歷史。
博物館2005年7月7日開館,原中國國民黨黨主席為博物館題詞,央視《面對面》欄目破例在這里製造了三期節目。接待了五十餘位當年參加過滇緬抗戰的美國老兵。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彎樓子」因樓房沿巷道的曲線修砌,所以和順人形象地把它稱為「彎樓子」。「彎樓子」不僅是一座民居,也是著名商號「永茂和」的李氏家族代稱。「彎樓子」民居為三進三房一照壁的庭院組合式建築群,現被辟為「民居博物館」。
「永茂和」商號是經商致富的代表,在騰沖商界有「東董西董彎樓子」之稱譽。清道光年間商號主人到緬甸經商謀生,逐漸發展成為跨國商號,總號設在緬甸曼德勒,國內上海、拉薩、昆明、下關、保山、騰沖等地設有分號,商號歷經五代人,有100多年的輝煌歷史。
熱播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曾在此取景。 和順百歲坊有三座,水碓李德貴妻百歲石牌坊、賈家壩賈李氏百歲木牌坊,東山腳許廷龍百歲木牌坊。其中,賈氏百歲木牌坊中門門楣有雲南省都督蔡鍔題書「民國人瑞」、水碓李氏石牌坊上有雲南省主席唐繼堯題寫的「天姥峰高」。百歲坊是和順人家長壽的象徵,也是和順一景。和順共有牌坊9座,可惜均毀於「文革」。
改革開放後,新建、恢復了和順順和、文治光昌、冰清玉潔、盛媺幽光四座牌坊。 劉氏宗祠建於清咸豐五年,建築臨溪伴水、布局錯落有致、風格精緻典雅,宗祠兩側園中植以梅蘭竹菊,環境清幽,存有「永免錢糧」、「保我子孫」乾隆時的古碑和漢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昭烈帝劉備的三祖遺訓碑;有目前國內最大的「家堂」(供奉祖先的神龕);宗祠內匾聯、題詞比比皆是,彌漫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內設和順茶館,這里可品到用當地龍潭水、栗炭火烹制的各色名茶,是品茗休閑、陶冶性情的首選之地。
世界雕版藝術的原生態與根——騰越神馬藝術館
神馬也叫甲馬、神馬,是中國民間進行祈福、禳災、祭祀等活動時,用來焚燒的各種雕版印刷品的總稱。神馬藝術館內共展出了303塊神馬雕版。其中清代道光以後的雕145塊,民國雕版136塊,當代版22塊。從藝術上來展現了神馬的雕版藝術價值。神馬的雕版的拓版被眾多政商名人收藏。
作為民間藝術家的創作,神馬在藝術上達到了「法無定法」、「返樸歸真」、「大象無形」的境界。被專家們認為是世界雕版藝術的原生態與根。 文昌宮建於清代道光年間,是和順文化的搖籃,曾是1940年由華僑捐資創辦的益群中學舊址。由大殿、後殿、魁星閣、朱衣閣、過廳、兩廂、大門及最前面的大月台組成,左右樓閣下鑲嵌的《和順兩朝科甲題名碑》記錄了和順歷史上出了8個舉人,403個秀才。殿閣雄偉、雕梁畫棟、石欄回環,氣勢軒昂。現被辟為騰沖神馬藝術館、魅力名鎮展廳。
⑶ 雲南省騰沖縣一共有幾所高中 要求都在縣城上的,並且簡單說下排名如何。
最好的是騰沖市第一中學,其次的益群中學、騰沖縣民族中學、騰沖縣第八中學、騰沖縣第五中學彼此部分伯仲。
一、騰沖市第一中學
騰沖市第一中學位於雲南省騰沖市,學校共有教職工308人,其中專任教師270餘人,有雲南省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90人,一級教師72人;國家、省、市、縣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18人;獲碩士學位、研究生結業20餘人;本科以上學歷佔98.3%。
二、益群中學
益群中學有初中6個班,高中21個班,在校學生約1700人,老師近150人;學校校園佔地有60多畝,環境綠化非常優美,校舍漂亮,教學設施齊全。
三、騰沖縣民族中學
學校佔地120畝,現有教職工142人,在校學生1800餘人,其中傣、僳僳、回、佤、阿昌、白等14種少數民族學生800人。36個教學班(初中18個班,高中18個班).校舍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8000平方米。
四、騰沖縣第八中學
騰沖縣第八中學建成於2004年,位於騰越鎮中綺羅村貧熱海路,按照省一級完中的標准規劃設計,校園規劃佔地面積150畝,在校學生班數為48個班,其中:高中36個班,初中12個班,在校學生2400人。
五、騰沖縣第五中學
現有43個教學班,2656名學生。管理科學有序,教學規范合理,教研開拓創新,校園和諧美麗,教育資源優質,師生勤奮進取。秉承「德育為基礎,教學是中心,質量是關鍵,關愛每個人」的辦學宗旨,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以課堂教育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⑷ 雲南保山市騰沖縣第五中學還有益群中學在什麼位置 還有學校環境,求圖,謝謝 我不是雲南的
圖片為google地圖截圖+標注!看不清的話,建議打開google網站地圖對照著看,有什麼疑問可以百版度hi··權····· 至於自然環境的話,益群中學優於五中。教學水平的話,益群就遜色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