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灣初中學習哪些科目
目前 台灣還沒開放大學 中學部份更是遙遙無期
所以 你還是以念大學為目標
預估明年 台灣將開放台灣部份大學 給大陸學生就讀
以下給你一份資料 我住台灣歡迎追問
開放陸生來台政策轉彎。台灣新任教育部門領導人吳清基2009.09.10宣布,開放陸生來台,將由技職教育先行,與原規畫第一階段開放一般大學,第二階段才開放技職教育明顯不同。
吳清基主持首次部務會報,他表示,他八月到大陸訪問,發現台灣的技職教育領先大陸很多,具有利基,因此,開放陸生來台應由技職教育先行,或者研究所先走,這樣社會應能接受。
台灣教育部門去年底完成開放陸生來台政策規畫,征詢學者專家意見後,傾向公立大學僅開放碩、博士生,不能招大學生;私校可同時招收大學生及研究生。依此規畫,預計開放的兩千個名額,來台念公立大學研究所者可能不超過一百人,其他都將就讀私大。
台灣教育部門次領導人林聰明表示,這項方案原預計在兩岸條例等三法修正通過後實施,明年春天可招收大陸來的研究所學生,秋天再收大學部學生,第一階段先小規模推動,再視開放情況,第二階段開放技職體系招收陸生。
但林聰明指出,由於各界一再反映,台灣的技職體系優勢大,大陸專科學生只要來台攻讀大陸沒有的「二技」,就可獲取學士學位,對大陸專科生吸引力很大;且台灣二技學生源減少,開放陸生不會有排擠台生就學權益的問題。
2. 台灣大學排名
第六名:台北醫學大學
台北醫學大學是一所台灣醫科專門大學,1960年創辦,其前身為台北醫學院,2000年改名為台北醫學大學。
校區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目前校內建築物有教研大樓、型態學大樓、醫檢大樓、口腔大樓、體育館、杏春樓、教學大樓、醫學綜合大樓。自1960年至2002年,台北醫學大學已有約22,150名畢業生,校友遍布各大醫療機構、私人診所、研究單位及政商各界等。
北醫醫療體系包括擴建中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委託台北醫學大學經營的市立萬芳醫院、以及以BOT方式興建及經營的衛生署署立雙和醫院。
第五名:台灣藝術大學
台灣藝術大學簡稱台藝大,成立於1955年10月31日,位於台灣新北市板橋區浮洲地區,前身為藝術學校及後來的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簡稱藝專)。台灣藝術大學是台灣地區歷史最悠久、學科結構最均衡的藝術高等學府,也是近代台灣藝術教育的重鎮。
第四名:台灣成功大學
成功大學簡稱成大,為台灣南部地區的頂尖國立大學,有北台大南成大之美譽。前身為日治時期(1931年)創立於台南市現址的台灣總督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在亞洲高校綜合排名上僅次於台灣大學,位列全台第二。國際上聲譽不亞於大陸清華、北大。
第三名:台灣交通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簡稱交大,大陸慣稱台灣交通大學或新竹交大,是一所頂尖的研究型國立大學。台灣交大前身為1896年創立的南洋公學,即西安交通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大陸的交通大學由上海市軍管會高教處接管,國民政府下的交通大學校務被迫中斷。
第二名:台灣清華大學
台灣清華大學(新竹)(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NTHU)為中國台灣地區頂尖級研究型大學之一,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中歐商校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
台灣清華大學前身為1911年在北京設立的清華學堂。1925年設大學部。對日抗戰期間,西遷至雲南昆明,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合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解放戰爭後,清華大學被分成兩個,北京的清華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管,而台灣當局則於1955年於台灣省新竹市讓清華大學復校,新竹清華與北京清華更有「一筆寫不出兩個清華」的說法。
第一名:台灣大學
台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簡稱台大(NTU),成立於1928年,是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的一所研究型公立綜合性大學,素有「台灣第一學府」之稱,也是一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學術聲譽的大學。
其前身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所建立的台北帝國大學,為當時日本建立的九所帝國大學之一。1945年,台灣光復後,改名為「台灣大學」。
1949年,蔣介石政府遷往台灣,台大取代了當時尚未在台復校的中央大學,成為了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資助經費第一的高校。
3. 台灣有什麼比較出名的中學~
以下是台灣最有源名的中學:
台北市:建國中學北一女中師大附中政大附中成功高中中山女高松山高中大同高中麗山高中中侖高中板橋中學桃園:武陵高中中壢高中台中:台中一中台中女中台南:台南一中台南女中高雄:高雄中學高雄女中高師大附中
4. 台灣哪間初中(國中)比較好
介壽國中:松山區介壽里8鄰延壽街401號
敦化國中 :松山區中正里11鄰南京東路3段300號
中侖高中國中部 :松山區吉祥里10鄰八德路4段101號
民生國中 :松山區新東里2鄰新東街30巷1號
中山國中 :松山區民有里11鄰復興北路361巷7號
永吉國中 :信義區四育里8鄰松隆路1617號
五常國中 :台北市復興北路430巷1號
以上為松山區公立國中學校, 基本上七所學校來說敦化國中, 介壽國中升學率較高,每學期額滿速度最快的學校
5. 台灣有哪些中學
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的國中共745所,公立730,私立15。
縣市 學校名稱
台北縣 私立時雨國中
台北縣 私立康橋國中(小)
台北縣 縣立板橋國中
台北縣 縣立重慶國中
台北縣 縣立江翠國中
台北縣 縣立中山國中
台北縣 縣立新埔國中
台北縣 縣立新莊國中
台北縣 縣立新泰國中
台北縣 縣立福營國中
台北縣 縣立頭前國中
台北縣 縣立光榮國中
台北縣 縣立明志國中
台北縣 縣立碧華國中
台北縣 縣立永和國中
台北縣 縣立福和國中
台北縣 縣立中和國中
台北縣 縣立積穗國中
台北縣 縣立漳和國中
台北縣 縣立鶯歌國中
台北縣 縣立柑園國中
台北縣 縣立土城國中
台北縣 縣立三峽國中
台北縣 縣立八里國中
台北縣 縣立泰山國中
台北縣 縣立五股國中
台北縣 縣立蘆洲國中
台北縣 縣立林口國中
台北縣 縣立汐止國中
台北縣 縣立淡水國中
台北縣 縣立三芝國中
台北縣 縣立石門國中
台北縣 縣立萬里國中
台北縣 縣立坪林國中
台北縣 縣立文山國中
台北縣 縣立五峰國中
台北縣 縣立瑞芳國中
台北縣 縣立欽賢國中
台北縣 縣立貢寮國中
台北縣 縣立深坑國中
台北縣 縣立平溪國中
台北縣 縣立烏來國中(小)
台北縣 縣立溪昆國中
台北縣 縣立丹鳳國中
台北縣 縣立自強國中
台北縣 縣立中正國中
台北縣 縣立義學國中
台北縣 縣立中平國中
台北縣 縣立鳳鳴國中
台北縣 縣立三和國中
台北縣 縣立光復國中
台北縣 縣立竹圍國中
台北縣 縣立尖山國中
台北縣 縣立正德國中
台北縣 縣立安溪國中
台北縣 縣立樟樹國中
台北縣 縣立育林國中
台北縣 縣立青山國中(小)
台北縣 縣立崇林國中
台北縣 縣立二重國中
台北縣 縣立大觀國中
台北縣 縣立成林國中(籌)
台北縣 縣立忠孝國中
台北縣 縣立鷺江國中
台北縣 縣立桃子腳國中(籌)
台北縣 縣立豐珠國中(小)
台北縣 縣立三多國中(籌)
台北縣 縣立達觀國中(小)(籌)
宜蘭縣 縣立宜蘭國中
宜蘭縣 縣立中華國中
宜蘭縣 縣立復興國中
宜蘭縣 縣立羅東國中
宜蘭縣 縣立東光國中
宜蘭縣 縣立國華國中
宜蘭縣 縣立頭城國中
宜蘭縣 縣立蘇澳國中
宜蘭縣 縣立文化國中
宜蘭縣 縣立南安國中
宜蘭縣 縣立三星國中
宜蘭縣 縣立礁溪國中
宜蘭縣 縣立吳沙國中
宜蘭縣 縣立冬山國中
宜蘭縣 縣立順安國中
宜蘭縣 縣立五結國中
宜蘭縣 縣立興中國中
宜蘭縣 縣立利澤國中
宜蘭縣 縣立員山國中
宜蘭縣 縣立榮源國中
宜蘭縣 縣立壯圍國中
宜蘭縣 縣立大同國中
宜蘭縣 縣立凱旋國中
宜蘭縣 縣立慈心華德福實驗國中(小)
宜蘭縣 縣立人文國中(小)
桃園縣 縣立桃園國中
桃園縣 縣立青溪國中
桃園縣 縣立文昌國中
桃園縣 縣立建國國中
桃園縣 縣立中興國中
桃園縣 縣立山腳國中
桃園縣 縣立大竹國中
桃園縣 縣立大園國中
桃園縣 縣立竹圍國中
桃園縣 縣立大溪國中
桃園縣 縣立大漢國中
桃園縣 縣立仁和國中
桃園縣 縣立壽山國中
桃園縣 縣立大崗國中
桃園縣 縣立八德國中
桃園縣 縣立大成國中
桃園縣 縣立中壢國中
桃園縣 縣立平南國中
桃園縣 縣立新明國中
桃園縣 縣立內壢國中
桃園縣 縣立大侖國中
桃園縣 縣立龍岡國中
桃園縣 縣立興南國中
桃園縣 縣立自強國中
桃園縣 縣立東興國中
桃園縣 縣立楊梅國中
桃園縣 縣立仁美國中
桃園縣 縣立富岡國中
桃園縣 縣立瑞原國中
桃園縣 縣立新坡國中
桃園縣 縣立觀音國中
桃園縣 縣立草漯國中
桃園縣 縣立新屋國中
桃園縣 縣立大坡國中
桃園縣 縣立永安國中
桃園縣 縣立龍潭國中
桃園縣 縣立凌雲國中
桃園縣 縣立石門國中
桃園縣 縣立介壽國中
桃園縣 縣立慈文國中
桃園縣 縣立平興國中
桃園縣 縣立楊明國中
桃園縣 縣立龍興國中
桃園縣 縣立福豐國中
桃園縣 縣立東安國中
桃園縣 縣立光明國中
桃園縣 縣立同德國中
桃園縣 縣立幸福國中
桃園縣 縣立大有國中
桃園縣 縣立龜山國中
桃園縣 縣立會稽國中
桃園縣 縣立楊光國中(小)
桃園縣 縣立回龍國中(小)
桃園縣 縣立平鎮國中
桃園縣 縣立武漢國中
桃園縣 縣立經國國中(籌)
桃園縣 縣立過嶺國中(籌)
桃園縣 縣立瑞坪國中(籌)
新竹縣 縣立竹東國中
新竹縣 縣立二重國中
新竹縣 縣立員東國中
新竹縣 縣立關西國中
新竹縣 縣立石光國中
新竹縣 縣立富光國中
新竹縣 縣立新埔國中
新竹縣 縣立照門國中
新竹縣 縣立竹北國中
新竹縣 縣立鳳岡國中
新竹縣 縣立六家國中
新竹縣 縣立芎林國中
新竹縣 縣立新豐國中
新竹縣 縣立精華國中
新竹縣 縣立橫山國中
新竹縣 縣立華山國中
新竹縣 縣立寶山國中
新竹縣 縣立北埔國中
新竹縣 縣立峨眉國中
新竹縣 縣立新湖國中
新竹縣 縣立中正國中
新竹縣 縣立五峰國中
新竹縣 縣立尖石國中
新竹縣 縣立忠孝國中
新竹縣 縣立博愛國中
新竹縣 縣立仁愛國中
新竹縣 縣立自強國中
苗栗縣 縣立苗栗國中
苗栗縣 縣立大倫國中
苗栗縣 縣立明仁國中
苗栗縣 縣立頭屋國中
苗栗縣 縣立公館國中
苗栗縣 縣立鶴岡國中
苗栗縣 縣立文林國中
苗栗縣 縣立三義國中
苗栗縣 縣立致民國中
苗栗縣 縣立通霄國中
苗栗縣 縣立南和國中
苗栗縣 縣立烏眉國中
苗栗縣 縣立啟新國中
苗栗縣 縣立西湖國中
苗栗縣 縣立頭份國中
苗栗縣 縣立文英國中
苗栗縣 縣立竹南國中
苗栗縣 縣立照南國中
苗栗縣 縣立三灣國中
苗栗縣 縣立南庄國中
苗栗縣 縣立造橋國中
苗栗縣 縣立大西國中
苗栗縣 縣立後龍國中
苗栗縣 縣立維真國中
苗栗縣 縣立大湖國中
苗栗縣 縣立南湖國中
苗栗縣 縣立獅潭國中
苗栗縣 縣立泰安國中(小)
苗栗縣 縣立建國國中
苗栗縣 縣立大同國中
台中縣 縣立豐原國中
台中縣 縣立豐東國中
台中縣 縣立豐南國中
台中縣 縣立潭子國中
台中縣 縣立大雅國中
台中縣 縣立神岡國中
台中縣 縣立後里國中
台中縣 縣立外埔國中
台中縣 縣立大甲國中
台中縣 縣立日南國中
台中縣 縣立大安國中
台中縣 縣立清水國中
台中縣 縣立清泉國中
台中縣 縣立沙鹿國中
台中縣 縣立梧棲國中
台中縣 縣立龍井國中
台中縣 縣立四箴國中
台中縣 縣立大道國中
台中縣 縣立烏日國中
台中縣 縣立溪南國中
台中縣 縣立霧峰國中
台中縣 縣立光復國中(小)
台中縣 縣立太平國中
台中縣 縣立中平國中
台中縣 縣立石岡國中
台中縣 縣立東勢國中
台中縣 縣立東華國中
台中縣 縣立東新國中
台中縣 縣立成功國中
台中縣 縣立和平國中
台中縣 縣立北勢國中
台中縣 縣立鹿寮國中
台中縣 縣立光榮國中
台中縣 縣立潭秀國中
台中縣 縣立順天國中
台中縣 縣立清海國中
台中縣 縣立大華國中
台中縣 縣立新光國中
台中縣 縣立光正國中
台中縣 縣立豐陽國中
台中縣 縣立光德國中
台中縣 縣立立新國中
台中縣 縣立爽文國中
台中縣 縣立公明國中
台中縣 縣立龍津國中
台中縣 縣立神圳國中
彰化縣 縣立北斗國中
彰化縣 縣立鹿港國中
彰化縣 縣立鹿鳴國中
彰化縣 縣立線西國中
彰化縣 縣立陽明國中
彰化縣 縣立彰安國中
彰化縣 縣立彰德國中
彰化縣 縣立彰化國中
彰化縣 縣立芬園國中
彰化縣 縣立員林國中
彰化縣 縣立明倫國中
彰化縣 縣立萬興國中
彰化縣 縣立竹塘國中
彰化縣 縣立大城國中
彰化縣 縣立草湖國中
彰化縣 縣立芳苑國中
彰化縣 縣立溪湖國中
彰化縣 縣立埔鹽國中
彰化縣 縣立埔心國中
彰化縣 縣立福興國中
彰化縣 縣立秀水國中
彰化縣 縣立和美國中
彰化縣 縣立伸港國中
彰化縣 縣立大村國中
彰化縣 縣立花壇國中
彰化縣 縣立永靖國中
彰化縣 縣立田中國中
彰化縣 縣立二水國中
彰化縣 縣立社頭國中
彰化縣 縣立田尾國中
彰化縣 縣立溪州國中
彰化縣 縣立溪陽國中
彰化縣 縣立埤頭國中
彰化縣 縣立和群國中
彰化縣 縣立大同國中
彰化縣 縣立原斗國中
彰化縣 縣立彰興國中
彰化縣 縣立成功國中
彰化縣 縣立彰泰國中
彰化縣 縣立信義國中(小)
南投縣 私立普台國中(小)
南投縣 私立均頭國中
南投縣 縣立南投國中
南投縣 縣立南崗國中
南投縣 縣立中興國中
南投縣 縣立鳳鳴國中
南投縣 縣立埔里國中
南投縣 縣立大成國中
南投縣 縣立宏仁國中
南投縣 縣立草屯國中
南投縣 縣立日新國中
南投縣 縣立竹山國中
南投縣 縣立延和國中
南投縣 縣立社寮國中
南投縣 縣立瑞竹國中
南投縣 縣立集集國中
南投縣 縣立名間國中
南投縣 縣立三光國中
南投縣 縣立鹿谷國中
南投縣 縣立瑞峰國中
南投縣 縣立中寮國中
南投縣 縣立爽文國中
南投縣 縣立魚池國中
南投縣 縣立明潭國中
南投縣 縣立國姓國中
南投縣 縣立北梅國中
南投縣 縣立北山國中
南投縣 縣立水裡國中
南投縣 縣立民和國中
南投縣 縣立信義國中
南投縣 縣立同富國中
南投縣 縣立仁愛國中
雲林縣 私立淵明國中
雲林縣 私立東南國中
雲林縣 私立維多利亞國中
雲林縣 縣立東明國中
雲林縣 縣立大埤國中
雲林縣 縣立飛沙國中
雲林縣 縣立四湖國中
雲林縣 縣立水林國中
雲林縣 縣立二侖國中
雲林縣 縣立褒忠國中
雲林縣 縣立莿桐國中
雲林縣 縣立侖背國中
雲林縣 縣立古坑國中
雲林縣 縣立東勢國中
雲林縣 縣立元長國中
雲林縣 縣立斗六國中
雲林縣 縣立雲林國中
雲林縣 縣立虎尾國中
雲林縣 縣立崇德國中
雲林縣 縣立西螺國中
雲林縣 縣立北港國中
雲林縣 縣立建國國中
雲林縣 縣立宜梧國中
雲林縣 縣立口湖國中
雲林縣 縣立台西國中
雲林縣 縣立土庫國中
雲林縣 縣立蔦松國中
雲林縣 縣立東和國中
雲林縣 縣立馬光國中
雲林縣 縣立石榴國中
雲林縣 縣立林內國中
雲林縣 縣立東仁國中
嘉義縣 縣立朴子國中
嘉義縣 縣立東石國中
嘉義縣 縣立布袋國中
嘉義縣 縣立過溝國中
嘉義縣 縣立大林國中
嘉義縣 縣立新港國中
嘉義縣 縣立民雄國中
嘉義縣 縣立大吉國中
嘉義縣 縣立六嘉國中
嘉義縣 縣立太保國中
嘉義縣 縣立嘉新國中
嘉義縣 縣立溪口國中
嘉義縣 縣立鹿草國中
嘉義縣 縣立東榮國中
嘉義縣 縣立水上國中
嘉義縣 縣立忠和國中
嘉義縣 縣立中埔國中
嘉義縣 縣立昇平國中
嘉義縣 縣立義竹國中
嘉義縣 縣立民和國中
嘉義縣 縣立梅山國中
嘉義縣 縣立大埔國中
台南縣 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中(國中)
台南縣 私立城光國中
台南縣 私立昭明國中
台南縣 縣立仁德國中
台南縣 縣立文賢國中
台南縣 縣立歸仁國中
台南縣 縣立關廟國中
台南縣 縣立永康國中
台南縣 縣立龍崎國中
台南縣 縣立新化國中
台南縣 縣立善化國中
台南縣 縣立玉井國中
台南縣 縣立山上國中
台南縣 縣立安定國中
台南縣 縣立楠西國中
台南縣 縣立新市國中
台南縣 縣立南化國中
台南縣 縣立左鎮國中
台南縣 縣立麻豆國中
台南縣 縣立下營國中
台南縣 縣立六甲國中
台南縣 縣立官田國中
台南縣 縣立大內國中
台南縣 縣立佳里國中
台南縣 縣立佳興國中
台南縣 縣立學甲國中
台南縣 縣立西港國中
台南縣 縣立將軍國中
台南縣 縣立後港國中
台南縣 縣立竹橋國中
台南縣 縣立北門國中
台南縣 縣立南新國中
台南縣 縣立太子國中
台南縣 縣立新東國中
台南縣 縣立鹽水國中
台南縣 縣立白河國中
台南縣 縣立柳營國中
台南縣 縣立東山國中
台南縣 縣立東原國中
台南縣 縣立後壁國中
台南縣 縣立菁寮國中
台南縣 縣立大橋國中
台南縣 縣立沙侖國中
高雄縣 私立義守大學國際中(小)學
高雄縣 縣立鳳山國中
高雄縣 縣立鳳西國中
高雄縣 縣立五甲國中
高雄縣 縣立鳳甲國中
高雄縣 縣立忠孝國中
高雄縣 縣立大寮國中
高雄縣 縣立潮寮國中
高雄縣 縣立大樹國中
高雄縣 縣立溪埔國中
高雄縣 縣立鳥松國中
高雄縣 縣立大社國中
高雄縣 縣立岡山國中
高雄縣 縣立前峰國中
高雄縣 縣立永安國中
高雄縣 縣立橋頭國中
高雄縣 縣立梓官國中
高雄縣 縣立燕巢國中
高雄縣 縣立阿蓮國中
高雄縣 縣立湖內國中
高雄縣 縣立茄萣國中
高雄縣 縣立田寮國中
高雄縣 縣立彌陀國中
高雄縣 縣立旗山國中
高雄縣 縣立圓富國中
高雄縣 縣立大洲國中
高雄縣 縣立美濃國中
高雄縣 縣立南隆國中
高雄縣 縣立龍肚國中
高雄縣 縣立寶來國中
高雄縣 縣立杉林國中
高雄縣 縣立內門國中
高雄縣 縣立甲仙國中
高雄縣 縣立中芸國中
高雄縣 縣立中庄國中
高雄縣 縣立蚵寮國中
高雄縣 縣立三民國中
高雄縣 縣立青年國中
高雄縣 縣立一甲國中
高雄縣 縣立大灣國中
高雄縣 縣立嘉興國中
高雄縣 縣立茂林國中
高雄縣 縣立桃源國中
高雄縣 縣立中侖國中
屏東縣 私立南榮國中
屏東縣 縣立明正國中
屏東縣 縣立中正國中
屏東縣 縣立公正國中
屏東縣 縣立鶴聲國中
屏東縣 縣立至正國中
屏東縣 縣立長治國中
屏東縣 縣立麟洛國中
屏東縣 縣立九如國中
屏東縣 縣立里港國中
屏東縣 縣立鹽埔國中
屏東縣 縣立高樹國中
屏東縣 縣立高泰國中
屏東縣 縣立內埔國中
屏東縣 縣立崇文國中
屏東縣 縣立竹田國中
屏東縣 縣立潮州國中
屏東縣 縣立光春國中
屏東縣 縣立萬巒國中
屏東縣 縣立新埤國中
屏東縣 縣立萬丹國中
屏東縣 縣立新園國中
屏東縣 縣立東港國中
屏東縣 縣立林邊國中
屏東縣 縣立南州國中
屏東縣 縣立佳冬國中
屏東縣 縣立琉球國中
屏東縣 縣立車城國中
屏東縣 縣立恆春國中
屏東縣 縣立滿州國中
屏東縣 縣立瑪家國中
屏東縣 縣立泰武國中
屏東縣 縣立牡丹國中
屏東縣 縣立獅子國中
屏東縣 縣立東新國中
屏東縣 縣立萬新國中
台東縣 縣立新生國中
台東縣 縣立東海國中
台東縣 縣立寶桑國中
台東縣 縣立卑南國中
台東縣 縣立豐田國中
台東縣 縣立知本國中
台東縣 縣立初鹿國中
台東縣 縣立鹿野國中
台東縣 縣立瑞源國中
台東縣 縣立關山國中
台東縣 縣立池上國中
台東縣 縣立大王國中
台東縣 縣立賓茂國中
台東縣 縣立大武國中
台東縣 縣立都蘭國中
台東縣 縣立泰源國中
台東縣 縣立新港國中
台東縣 縣立長濱國中
台東縣 縣立桃源國中
台東縣 縣立海端國中
台東縣 縣立綠島國中
花蓮縣 縣立玉里國中
花蓮縣 縣立玉東國中
花蓮縣 縣立三民國中
花蓮縣 縣立美侖國中
花蓮縣 縣立花崗國中
花蓮縣 縣立國風國中
花蓮縣 縣立秀林國中
花蓮縣 縣立新城國中
花蓮縣 縣立吉安國中
花蓮縣 縣立宜昌國中
花蓮縣 縣立壽豐國中
花蓮縣 縣立平和國中
花蓮縣 縣立光復國中
花蓮縣 縣立富源國中
花蓮縣 縣立鳳林國中
花蓮縣 縣立萬榮國中
花蓮縣 縣立富里國中
花蓮縣 縣立富北國中
花蓮縣 縣立豐濱國中
花蓮縣 縣立瑞穗國中
花蓮縣 縣立東里國中
花蓮縣 縣立自強國中
花蓮縣 縣立化仁國中
花蓮縣 縣立南平國中(籌)
澎湖縣 縣立馬公國中
澎湖縣 縣立中正國中
澎湖縣 縣立澎南國中
澎湖縣 縣立湖西國中
澎湖縣 縣立志清國中
澎湖縣 縣立鎮海國中
澎湖縣 縣立白沙國中
澎湖縣 縣立吉貝國中
澎湖縣 縣立西嶼國中
澎湖縣 縣立望安國中
澎湖縣 縣立將澳國中
澎湖縣 縣立七美國中
澎湖縣 縣立文光國中
澎湖縣 縣立鳥嶼國中
基隆市 市立明德國中
基隆市 市立銘傳國中
基隆市 市立信義國中
基隆市 市立中正國中
基隆市 市立南榮國中
基隆市 市立成功國中
基隆市 市立正濱國中
基隆市 市立大德國中
基隆市 市立建德國中
基隆市 市立百福國中
基隆市 市立八斗國中
基隆市 市立碇內國中
基隆市 市立武侖國中
新竹市 市立建華國中
新竹市 市立培英國中
新竹市 市立光華國中
新竹市 市立育賢國中
新竹市 市立光武國中
新竹市 市立南華國中
新竹市 市立富禮國中
新竹市 市立三民國中
新竹市 市立內湖國中
新竹市 市立虎林國中
新竹市 市立新科國中
新竹市 市立竹光國中
台中市 私立葳格國中(小)
台中市 市立居仁國中
台中市 市立雙十國中
台中市 市立崇倫國中
台中市 市立大德國中
台中市 市立北新國中
台中市 市立東峰國中
台中市 市立黎明國中
台中市 市立光明國中
台中市 市立向上國中
台中市 市立育英國中
台中市 市立四育國中
台中市 市立五權國中
台中市 市立東山國中
台中市 市立中山國中
台中市 市立崇德國中
台中市 市立立人國中
台中市 市立漢口國中
台中市 市立安和國中
台中市 市立至善國中
台中市 市立萬和國中
台中市 市立大業國中
台中市 市立三光國中
台中市 市立四張犁國中
台中市 市立福科國中(籌)
嘉義市 市立大業國中
嘉義市 市立北興國中
嘉義市 市立嘉義國中
嘉義市 市立南興國中
嘉義市 市立民生國中
嘉義市 市立玉山國中
嘉義市 市立蘭潭國中
嘉義市 市立北園國中
台南市 市立後甲國中
台南市 市立忠孝國中
台南市 市立大成國中
台南市 市立金城國中
台南市 市立民德國中
台南市 市立成功國中
台南市 市立延平國中
台南市 市立建興國中
台南市 市立中山國中
台南市 市立安平國中
台南市 市立安南國中
台南市 市立安順國中
台南市 市立復興國中
台南市 市立新興國中
台南市 市立文賢國中
台南市 市立崇明國中
台南市 市立和順國中
台南市 市立海佃國中
台北市 市立介壽國中
台北市 市立民生國中
台北市 市立中山國中
台北市 市立敦化國中
台北市 市立興雅國中
台北市 市立永吉國中
台北市 市立瑠公國中
台北市 市立信義國中
台北市 私立立人國中(小)
台北市 市立仁愛國中
台北市 市立大安國中
台北市 市立芳和國中
台北市 市立金華國中
台北市 市立懷生國中
台北市 市立民族國中
台北市 市立龍門國中
台北市 市立長安國中
台北市 市立北安國中
台北市 市立新興國中
台北市 市立五常國中
台北市 市立濱江國中
台北市 市立螢橋國中
台北市 市立古亭國中
台北市 市立南門國中
台北市 市立弘道國中
台北市 市立中正國中
台北市 市立建成國中
台北市 市立忠孝國中
台北市 市立民權國中
台北市 市立蘭州國中
台北市 市立重慶國中
台北市 市立萬華國中
台北市 市立雙園國中
台北市 市立龍山國中
台北市 私立靜心國中
台北市 市立木柵國中
台北市 市立實踐國中
台北市 市立北政國中
台北市 市立景美國中
台北市 市立興福國中
台北市 市立景興國中
台北市 市立誠正國中
台北市 市立成德國中
台北市 市立內湖國中
台北市 市立麗山國中
台北市 市立三民國中
台北市 市立西湖國中
台北市 市立東湖國中
台北市 市立明湖國中
台北市 市立士林國中
台北市 市立蘭雅國中
台北市 市立至善國中
台北市 市立格致國中
台北市 市立福安國中
台北市 市立天母國中
台北市 私立奎山國中
台北市 市立北投國中
台北市 市立新民國中
台北市 市立明德國中
台北市 市立桃源國中
台北市 市立石牌國中
台北市 市立關渡國中
高雄市 市立鹽埕國中
高雄市 市立壽山國中
高雄市 市立明華國中
高雄市 市立左營國中
高雄市 市立大義國中
高雄市 市立立德國中
高雄市 市立龍華國中
高雄市 市立福山國中
高雄市 市立楠梓國中
高雄市 市立右昌國中
高雄市 市立後勁國中
高雄市 市立國昌國中
高雄市 市立翠屏國中(小)
高雄市 市立鼎金國中
高雄市 市立三民國中
高雄市 市立民族國中
高雄市 市立陽明國中
高雄市 市立正興國中
高雄市 市立前金國中
高雄市 市立七賢國中
高雄市 市立苓雅國中
高雄市 市立五福國中
高雄市 市立大仁國中
高雄市 市立英明國中
高雄市 市立獅甲國中
高雄市 市立前鎮國中
高雄市 市立瑞豐國中
高雄市 市立光華國中
高雄市 市立興仁國中
高雄市 市立旗津國中
高雄市 市立小港國中
高雄市 市立鳳林國中
高雄市 市立中山國中
高雄市 市立明義國中
高雄市 市立餐旅國中
金門縣 縣立金城國中
金門縣 縣立金湖國中
金門縣 縣立金寧國中
金門縣 縣立金沙國中
金門縣 縣立烈嶼國中
連江縣 縣立介壽國中
連江縣 縣立中正國中
連江縣 縣立中山國中
連江縣 縣立敬恆國中
連江縣 縣立東引國中
6. 台灣有哪些初中學校
有。我台灣朋友那裡的
永和國小---升學----福和國中
還有一大堆。福和國中好像是台北很棒的初中。
因為,我那朋友家長考慮過了。才決定。
你可以區google aerth and google map去找
7. 在台灣,小學初中高中分別叫什麼
以下是台灣的教育制度概況,並稍微做些說明:
幼稚園小中大班3年-->國民小學6年-->國民中學3年-->高級中學3年/高級職業學校3年/綜合高中3年/五年制專科學校5年-->普通大學4年/四年制技職院校4年/二年制專科學校2年/二年制技職院校2年-->研究所碩士班2年-->研究所博士班4年
幼稚園在大陸就是稱為幼兒園,而國民小學在台灣簡稱國小.
國民中學簡稱國中,也就是相當於內地的初中.從國中要再升學必須要考升學考試,名為基本學力測驗,簡稱基測,相當於大陸的中考.2011年台北、新北、基隆市獨自考試,名為北北基高中職聯合入學測驗,簡稱北北基聯測.根據此測驗成績再依個人志向選擇申請及分發高級中學、高級職業學校、綜合高中或五年制專科學校就讀.也有人是以藝術特長進入高中美術班、音樂班或以運動績優生的身分進入高中體育班就讀,這些學制就與大陸的藝術生、體育生相同了.
高級中學與大陸一樣簡稱高中,台灣有將近一半左右的國中生畢業後會選擇念高中學制,主要在培養基礎學科的能力,對於國中學科底子較好或是家境不錯的同學大部分還是會選擇高中就讀.高中要升學必須要考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根據此測驗成績可申請普通大學或四年制技職院校,之後還可再考大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以此成績進入普通大學.台灣的高中也是念三年,高一升高二時會開始分組,台灣的文科叫社會組(又稱第一類組),理科叫自然組,又分為第二類組與多念一科生物的第三類組.大部分女生會選一、三類組,男生則會選二、三類組.由於台灣重理輕文的觀念也蠻深的,所以近年來選自然組的人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台灣有名的公立高中如台北市的建國中學、北一女中、台師大附中、成功高中、中山女中,桃園縣的武陵高中,台中市的台中一中、台中女中,高雄市的高雄中學、高雄女中,這些學校每年考上台清交成政等頂尖普大和醫學系都是非常多人的.
美術班、音樂班與體育班的高中生要再升學至大學的美術、音樂、體育或其他相關專業,除了必須參加升學測驗外,還需通過術科考試測驗,應就相似於大陸藝術生的高考+統考成績.
高級職業學校在台灣簡稱高職,也就是類似大陸的中專、職高.與大陸的技職體系不同點在於高職有另外的技職院校升學考試,名為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簡稱統測,可根據此成績進入四年制技職院校、二年制專科學校或甄選普通大學,且好的技職院校也可以相當於大陸的二本甚至211、985.
國中畢業生會有超過一半左右的人選擇念高職,早期主要是一些家境不好或是想早點學到技能的同學會選擇就讀此學制,近幾年高職的分數線已大幅提升,能夠吸引很多同時考上不錯高中的同學前來就讀.產生此現象的主因在於讀高職進可攻退可守,暨可早點學到實作技能去就業或是參加技職考試進入技職院校,甚至普通大學.所以高職與大陸的中專、職高比起來水平算是好上很多.
高職需要念三年,主要分為高工(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與高商(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有很多專業,包括工科的機械、板金、鑄造、汽車、資訊、電機、電子、土木、建築、化工等等,商科的會計事務、資料處理、統計、商業設計、廣告設計、室內設計、商業經營、應用外語、國際貿易等等.其他還有一些家事或農業職業學校.較有名的頂尖公立高職如台北的大安高工、士林高商,台中的台中高工、台中家商,及其他地區著名的高職像是傳統八大省工、八大省商等等.這些學校每年考上台灣技職院校前三甲的台灣科大、台北科大、雲林科大都是大有人在,甚至近兩年開放甄選普通大學後,部分高職都有人考上台清交成政四中等國立名牌普大.
還有一種是綜合高中的學制,介於高中與高職之間,屬於台灣近十多年來中等教育的新學制.可以報考高中、高職的升學考試,但因為兩邊都要准備,有點類似甚麼都學但都學不精,反而比較不受到青睞.
8. 台灣有什麼好的高中嗎那些高中分別叫什麼
公立
1、295分-台北市立建國中學。2、293分-台北市立北一女中。3、293分(男)-291分(女)-台北市國立師大附中。4、289分-台中市國立台中一中。5、288分-台中市國立台中女中6、287分-台北市立成功高中、高雄市立高學中學、桃園國立武陵高中、新竹國立新竹實驗中學。10、286分-台北市立中山女中。11、285分(男)-283分(女)-台北市立松山高中。12、285分(男)-280分(女)-台中市國立文華高中。13、284分-台北市國立政大附中。14、283分-台中縣國立大里高中。15、282分-高雄市立高雄女中。16、282分(男)-280分(女)-台北市立大同高中。17、280分-台南市國立台南一中。18、280分(男)-277分(女)-台北市立中侖高中。19、 279分(男)-278分(女)-台北市立麗山高中。20、277分(女)-274分(男)-台中市國立台中二中。21、276分-台北縣國立板橋高中、高雄縣國立鳳山高中。23、275分-台南市國立台南女中。24、274分-台北市立大直高中。25、270分-台北市立景美女中。
其中未公布的北市和平高中、北市內湖高中、高市的瑞祥高中、高雄師大附中等校的成績應有270分左右的最低錄取門檻。
若以各地區明星高中最低錄取分數方面,透過各校整理後,也正式出爐,包括:
*基北區:
建國中學295分,北一女中293分;師大附中293分(男)、291分(女);成功高中287分,中山女中286分;國立政大附中284分、台北市立松山高中283分(男)、282分(女)、台北市立大同高中282分(男)、280分(女)、台北市立中侖高中280分(男)、女生277分(女)、台北市立麗山高中279分(男)、278分(女)、國立板橋高中276分、台北市立大直高中274分、市立景美女中270分。
*桃竹苗區:
武陵高中今年登記分發最低分287分、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中287分、中壢高中274分、新竹高中是267分,新竹女中266分,桃園高中265分、內壢高中261分、陽明高中250分、平鎮高中248分、永豐高中241分、南崁高中234分、楊梅高中225分。
*中彰投區:
台中一中最低289分、台中女中288分、文華高中285分(男)、280分(女);台中縣國立大里高中最低錄取分數283分;台中二中277分(女)、274分(男)。國立彰化女中266分、國立彰化高中265分、國立豐原高中260分、國立員林高中252分。
*雲嘉南地區:
台南一中280分,台南女中275分、國立新營高中263分、家齊女中261分、南科實中高中部260分、台南二中258分。嘉義女中248分、嘉義高中243分。
*高屏地區:
高雄中學最低錄取分數為287分,高雄女中最低錄取分數為282分、國立鳳山高中276分、國立鳳新高中268分。屏東女中225分、屏東中學216分。
*花東澎地區:
花蓮女中204分、花蓮高中191分、馬公高中173分。
9. 台灣台北市最好的高中是什麼
台北市的高中名來校為男生、女生前自三大志願:
男生
1.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為純男校,簡稱建國中學、建中)
2.國立台灣師范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男女合校,簡稱師大附中、附中)
3.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為純男校,簡稱成功高中、成功)
女生
1.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為純女校,簡稱北一女中、北一女)
2.國立台灣師范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同男生所述)
3.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為純女校,簡稱中山女中、中山)
上述學校每年都有非常多人考上台灣的五大(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政治大學),皆是非常出類拔萃的高中.
剩下如第四志願的台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也很好,簡稱松山高中,為男女合校,因此皆為男女國中生(初中生)的第四志願.
另一所純女校台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早期為女生第三志願,簡稱景美女中、景女,近年來因為相對地處偏遠,且台北市新成立很多新的公立高中,因此分數掉到十幾志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