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寧海縣柔石中學的校史進程
寧海縣柔石中學位於寧海躍龍街道西大街186號,地勢高踞,古木蔥蘢。明代地理學家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於此開筆,如今,學校大門西側仍矗立「徐霞客游記始發地」紀念碑,以供後人瞻仰憑吊。自從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本縣紳士楊鵬棲創建「文昌書院」開始,這里便成了培養人才的搖籃,橫跨三個世紀,至今依然書聲朗朗,可謂我縣近代和現代教育的發祥之地。該校前身是「寧海縣城關民辦中學」。1957年,為緩解寧海中學招生壓力,由縣工商聯出面和主管,集資創辦寧海城關民辦業余初中班。當年9月,招收初中新生2個班,共計112名,教師3名,負責人崔佩華。1958年3月,學校定名「寧海縣城關民辦中學」,隸屬城關鎮人民政府。首任校長由城關鎮鎮長王語平兼,崔佩華繼續任學校負責人。同年底,寧象兩縣合並,學校更名為「象山縣城關民辦中學」。
1960年初,學校遷至冠庄下洋庵,實行半農半讀。7月,首屆初中學生畢業,有11人考入中專,14人考入寧海中學。
1961年10月,寧海縣建制恢復,學校遷回城關,校名恢復為「寧海縣城關民辦中學」。1962年8月,縣文教局決定將原城西小學部分舊校舍正式劃歸民中使用。是年9月,學校招收初中新生1個班44名。全校共計2個班,學生64名,教師5名。從此,學校走上了正規發展道路。
1964年8月,學校由縣文教局和城關鎮雙重領導,享受區中待遇。同時,辦公費、教師工資、維修設施經費等均由縣教育局直撥,停止向社會各界集資。
1966年12月,根據「文革」形勢,上級決定學校更名「寧海縣紅衛中學」,性質不變。
1969年初,「寧海縣紅衛中學」被撤銷,城關四所小學設戴帽子初中,學校名稱為「寧海縣城關工農五七學校」,並建立革命領導小組。1973年9月,學校更名「寧海縣城關鎮城西學校」,工宣隊進駐學校,並建立校黨支部及領導小組。1975年9月,學校增設高中部,秋季招收高中新生一個班,56名學生,為該校正式辦高中之開端。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當年就有3名首屆高中畢業生考入高校。是年9月,學校招收初中6個班,高中6個班,中學部共計17個班,學生973名。
1978年2月,縣教育局將「寧海縣城關鎮城西學校」升格為「寧海縣城關中學「,屬普通完全中學、公辦性質,隸屬縣教育局、城關鎮雙重領導。7月,第二屆高中61名學生畢業,其中有15名學生考入高校,3名學生考入高中中專。9月,招收初中新生4個班,計229人、高中新生2個班,計111人。全校初高中共19個班級,學生總數為1033人。
1978—1992年,在這10多年時間里,學校總共向高校輸送人才356名,向中等學校輸送人才387名。同時,學校也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有知識的勞動後備力量,初中畢業生3502名,高中畢業生2322名。其中有「全國勞動模範」鮑作益、省「十大傑出女性」、全國農村科技致富能手陳冬娥、全國綠化祖國青年突擊手、全國優秀共青團員陳惠勇等。學校多次被評為縣級先進單位;1989年,被市教委命名為《辦學綱委》達標學校(良好級);1990年,被縣委、縣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1992年,被縣教委授予「文明學校」稱號。在此期間,學校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工作者,有近百人次獲得縣以上各類榮譽稱號。其中,樓紅斌教師1988年榮獲省「報暉」獎勵基金會優秀教師獎,198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教師。1992年8月,「寧海縣城關中學」更名為「寧海縣第二中學」,直屬縣教委主管。
1992—1997年,學校累計培養高中畢業生765人,初中畢業生1661人。1993年,寧海縣實施高中總體規劃改革,寧海中學、知恩中學面向全縣招生,該校生源檔次下降,但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1996年,該校高中畢業人數141人,高考上線68人,錄取68人,升學率達到48%。中考成績更為優秀,兩位學生以545分的高分並列全縣第一,並有6名學生進入全縣前20名。同時,該校運動員代表縣參加市運動會取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學生籃球隊代表縣參加市中學生籃球比賽也取得冠軍。學校也被評為「全國群眾性體育訓練先進集體」。
1997年9月,該校舉辦創校四十周年校慶活動。9月30日,縣政府批復(寧政發[1997]158號)同意更名為「寧海縣柔石中學」。
1998年學校被評為市「示範性文明學校」,2000學年被縣教委評為縣「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同時,校工會被評為市「先進工會組織」,校團支部被評為縣「優秀團支部」。
2002年9月始,童富軍擔任校長。新的領導班子提出口號:兩年抓穩定,三年有起色,五年見成效。
2002年9月26日,紀念柔石誕辰100周年暨柔石烈士雕像揭幕儀式在該校隆重舉行。省、市、縣有關領導出席,並為雕像揭幕。
2002年11月15日,市、縣督導評估驗收組對該校辦學水平上省A級標准進行評估驗收,以達標率90.5%的優秀成績通過驗收。這樣,該校成為全縣繼寧海中學、知恩中學之後第三所省A級辦學標準的普通高中。同年12月5日,縣教育局批准該校建造新教學大樓(現正學樓)。該教學樓建築面積3612平方米,投資500多萬元。百年老校開始走向復興之路。12月12日,中央電視台《世紀回眸》欄目對該校作了專題報道。2003年,該校全國首創「校園110」應急援助系統,並著手開展「校園綜合治理運行機制的實踐和研究」課題研究。1月14日,市、縣總工會驗收認定該校工會為「市先進教工之家」和「縣先進基層工會」。4月18日,縣人大、教育局、衛生局聯合檢查組對該校食堂進行等級驗收,確認為「A級示範性食堂」。12月30日,學校被寧波市教育局授予「現代化達綱學校」。
2004年,學校被縣教育局評為「縣藝術教育先進集體」,實驗室被評為「縣2003學年度先進實驗室」,同時,學校還被市教育局和市公安局評為「市治安安全示範單位」。 5月14日,寧海縣中小學法制工作現場會在該校報告廳舉行,是年,柔石中學最後一屆初中以突出的成績,為學校結束初中招生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2005年,該校被評為寧波市國防教育先進單位,寧波市治安安全示範單位、寧波市先進保衛組織、寧海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這一年,該校上重點線3人,上中國美術學院錄取線2人,第二批39人,第三批139人,組檔線以上453人。這是該校歷年來取得的最好成績。
2006年,該校獲得5項市級榮譽:寧波市高中會考工作先進集體、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示範學校、市治安安全示範學校、市先進保衛組織、檔案管理上省二級單位。12月29日,「省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在該校隆重召開,省教育廳副廳長張緒培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
2007年高考成績該校取得了歷史性的新突破:上重點線14人,二本線以上68人,三本線以上215人。 2008年,該校取得了三項省級榮譽:浙江省創建治安安全示範單位,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浙江省普高會考工作先進單位。同時,高考成績再次刷新記錄:上重點線11人,本科線204人,上線率97.97%。
該校擁有佔地面積26476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0951平方米,體育運動場所面積10465平方米。116名在職教職工、1463名在校生,全校師生秉承百年老校自強不息、開拓奮進的辦學遺風,文明務實,努力開創柔石中學美好的明天。
㈡ 寧海中考錄取分數線
寧海縣2014年中考錄取分數線公布 寧海中學最低控制分數線為607分。 知恩中學最低控制分數線為582。 預測2015年分數線, 在2014年分數線上, 上、下浮動15分。 建議以上限為奮斗目標。
中考錄取,分數線\寧海
寧海縣2014年中考錄取分數線公布 寧海中學最低控制分數線為607分。 知恩中學最低控制分數線為582。 預測2015年分數線, 在2014年分數線上, 上、下浮動15分。 建議以上限為奮斗目標。
㈢ 2018年寧海中考各校的取分線
寧海縣2014年中考錄取分數線公布 寧海中學最低控制分數線為607分。 知恩中學最低控制分數線為版權582。 預測2015年分數線, 在2014年分數線上, 上、下浮動15分。 建議以上限為奮斗目標。中考錄取,分數線\寧海寧海縣2014年中考錄取分數線公布 寧海中學最低控制分數線為607分。 知恩中學最低控制分數線為582。 預測2015年分數線, 在2014年分數線上, 上、下浮動15分。 建議以上限為奮斗目標。
㈣ 溫州蒼南中學,龍港一中,平陽浙熬中學09年的高考成績
浙江省普通高考(含單考單招高職)考點(共372個)名單如下:
一、杭州市(57個)
杭二中分校、杭四中分校、杭六中、杭十中、杭高中、杭十四中、杭七中、青春中學前進校區、學軍中學、浙大附中、西湖高中、保俶塔實驗學校、杭師院附高、杭九中、夏衍中學、源清中學、杭十一中、長征中學、長河高中、杭州中策職校、杭州電子職校、杭州商貿職高、浙江省蕭山中學、蕭山區第二高級中學、蕭山區第五高級中學、蕭山區第八高級中學、蕭山區第十高級中學、蕭山區第十一高級中學、蕭山區高橋初中、蕭山區朝暉初中、蕭山區第一職高、桐廬中學、分水中學、富春中學、永興學校、富陽市二中、新登中學、城鎮職高、臨安中學、臨安於潛中學、臨安天目高級中學、臨安昌化中學、臨安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餘杭高級中學、杭州市瓶窯中學、杭州市餘杭中學、杭州市塘棲中學、餘杭第二高級中學、餘杭區臨平職業高級中學、嚴中梅城校區、嚴中新安江校區、新安江中學、壽昌中學、淳安縣威坪中學、淳安縣汾口中學、淳安中學、淳安二中。
二、寧波市(38個)
寧波中學、寧波二中、寧波三中、寧波四中、寧波效實中學、寧波李惠利中學、寧波職教中心、北侖中學、北侖明港中學、鎮海中學、慈溪中學、慈溪市滸山中學、慈溪市楊賢江中學、慈溪市三山中學、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慈溪市上林初級中學、慈溪市職業高級中學、餘姚中學、餘姚市職成教中心、餘姚市高風中學、餘姚市職技校、餘姚二中西北校區、奉港高級中學、奉化中學、奉化職教中心、象山中學、象山縣職業高級中學、象山廣播電視大學、寧海中學、寧海知恩中學、寧海柔石中學、寧海教育中心、寧海一職高、寧波市鄞州中學、寧波市鄞州區姜山中學、寧波市鄞州區高級中學、寧波市鄞州區鄞江中學、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
三、溫州市(74個)
溫州市第四中學、溫州市第十四中學、溫州市第二十一中學、溫州市第二高級中學、溫州市第二十二中學、溫州市實驗中學南浦校區、溫州中學、溫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溫州市龍灣中學、溫州市龍灣區永強中學、溫州市第十五中學、溫州市第二十中學、甌海中學、甌海第二高級中學、甌海區梧田第一中學、甌海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洞頭縣第一中學、樂清市職業中專、樂成鎮二中、樂成鎮四中、樂清中學、樂清市二中、樂清市三中、樂清市興樂中學、樂成鎮實驗中學、樂清市育才中學、溫州市教師教育院附屬學校、樂成鎮公立寄宿學校、樂清市虹橋中學、虹橋職業中學、虹橋鎮一中、永嘉縣上塘中學、永嘉縣職業中學、永嘉縣楠江中學、永嘉縣城關中學、永嘉縣城西中學、永嘉電大(新校區)、永嘉中學(老校區)、瑞安中學、瑞安市第十中學、瑞安市玉海中學、瑞安市安陽一中、瑞安市第四中學、瑞安市濱江中學、瑞安市隆山高級中學、瑞安市安陽實驗中學、瑞安市莘塍鎮一中、瑞安市職業中專、平陽中學、平陽鰲江中學、平陽浙鰲高中、平陽新鰲高中、平陽鰲江四中、平陽實驗中學、平陽第三中學、平陽職教中心、蒼南中學、蒼南縣求知中學、蒼南縣靈溪一高、蒼南縣靈溪二高、蒼南縣靈溪一中、蒼南縣靈溪二中、蒼南縣靈溪三中、蒼南縣龍港高中、蒼南縣龍港二高、蒼南縣龍港一中、蒼南縣龍港二中、蒼南縣龍港三中、蒼南縣巨人中學、蒼南縣職業中專、文成中學、文成二中、泰順縣第一中學、泰順縣育才高中。
四、嘉興市(25個)
嘉興一中、嘉興秀州中學、嘉興三中、嘉興四高、嘉興五高、嘉興高級中學、浙江科技工程學校、嘉善高級中學、嘉善中學、嘉善中專、平湖中學、平湖當湖高級中學、平湖乍浦中學、平湖職業中學、海寧高級中學、海寧一中、海寧南苑中學、海寧職業高級中學、元濟高級中學、海鹽高級中學、海鹽職成教中心、桐鄉高級中學、茅盾中學、桐鄉一中、桐鄉外國語學校。
五、湖州市(15個)
湖州中學弁山校區、湖州二中、菱湖中學、吳興高級中學、南潯中學、湖州中學蓮花庄校區、菱湖中學西藏班、湖州五中、德清一中、德清高級中學、長興高級中學、長興縣職教中心、安吉高級中學、安吉昌碩高級中學、安吉職教中心。
六、紹興市(44個)
紹興一中、紹興稽山中學、紹興高級中學、紹興一中分校、紹興中專、紹興縣柯橋中學、紹興縣鑒湖中學、紹興縣華甫中學、紹興縣魯迅中學、紹興縣越崎中學、紹興中國輕紡城高級中學、紹興縣職教中心、上虞春暉中學、上虞東關中學、上虞豐惠中學、上虞崧廈中學、上虞小越中學、上虞城南中學、上虞中學、上虞華維學校、上虞市職中專、嵊州市崇仁中學、嵊州市長樂中學、嵊州市黃澤中學、嵊州市第一中學、嵊州市第二中學、嵊州中學、嵊州市愛德外國語學校、嵊州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新昌縣新昌中學、新昌縣鼓山中學、新昌縣澄潭中學、新昌縣知新中學、諸暨中學、諸暨牌頭中學、諸暨學勉中學、諸暨里浦中學、諸暨草塔中學、諸暨湄池中學、諸暨二高、諸暨海亮學校、諸暨榮懷學校、諸暨天馬學校、諸暨中專。
七、金華市(48個)
金華一中、金華二中、金華市艾青中學、金華市湯溪中學、金華八中、金華六中、金華十五中、金華市西苑中學、金華十三中、金華五中、金華市第一職業學校、金華四中、蘭溪市第一中學、蘭溪市蘭蔭中學、蘭溪市第三中學、蘭溪市第五中學、蘭溪市職業中專、永康第一中學、永康第二中學、永康麗州中學、永康明珠學校、永康古麗中學、武義一中、武義二中、武義三中、武義職校、吳寧一中、東陽中學、東陽二中、外國語學校、中天高中、順風高中、吳寧二中、吳寧三中、磐安中學、磐安縣職業技術學校、義烏中學、義烏二中、義烏三中、義烏四中、義烏稠州中學、義烏綉湖中學、義烏賓王中學、義烏城鎮職校、浦江中學、浦江二中、浦江三中、浦江實驗中學。
八、衢州市(14個)
衢州一中、衢州二中、衢州興華中學、衢州巨化中學、衢州第三中學、龍游中學、龍游縣華茂外國語學校、常山縣第一中學、開化中學、瑞園外國語學校、江山中學、江山濱江中學城南校區、江山濱江中學清湖校區、江山實驗中學。
九、麗水市(14個)
麗水中學、麗水市第二高級中學、青田中學、雲和縣雲和中學、龍泉一中、龍泉市中職校南秦校區、浙江省慶元中學、浙江省慶元職業中學、縉雲中學、壺鎮中學、縉雲實驗中學、遂昌中學考點、松陽一中、景寧中學。
十、台州市(32個)
台州一中、椒江職業中專、台州中學、臨海回浦中學、臨海大田中學、杜橋中學、臨海第六中學、臨海中等職技校、黃岩中學、黃岩實驗中學、黃岩職技校、溫嶺中學、溫嶺市第四中學、溫嶺市第二中學、溫嶺市之江高級中學、溫嶺市溫中實驗學校、溫嶺市實驗學校、溫嶺師范、溫嶺市第三中學、溫嶺市太平高級職業中學、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仙居中學、仙居二中、天台中學、天台平橋中學、天台育青中學、三門中學、三門第二高級中學、玉環縣玉城中學、玉環縣城關一中、玉環縣實驗學校、路橋中學。
十一、舟山市(11個)
舟山中學、定海第一中學、舟山第二中學、南海實驗學校、定海第四中學、定海區東海中學、普陀中學、普陀第三中學、岱山中學、大衢中學、嵊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