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柳關中學老師名單
柳是報春的使者,杜甫有詩:「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它告知楊柳是春天氣息的預報員,因而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愛楊柳,形成許多與柳有關的民間風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插柳】我國古代寒食節,清明節,那天家家門前有插柳枝的風俗。到宋代時,這種習俗更盛,不僅門前插柳枝,而且還在頭上戴個柳條帽圈,坐著插滿柳條的車子、轎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還有不少人在清明掃墓時把柳條插墳頭上以示紀念,這種習俗也就是由此而來的。【折柳】折柳贈別之俗始於漢朝。「折柳」一詞最早見於六朝無名氏所撰的《三輔黃圖》一書。此後「折柳」在詩文中為送別的同意語。古人贈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樹易生速長,用它送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而纖柔細軟的柳絲則象徵著情意綿綿。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戴柳】「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含有願春色長留人間,永葆青春的意思,表現了人們珍惜春光的良好心願,此為其一,其二,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柳既是很容易扦插的樹種,又是極易長大的速生樹木,可謂生機蓬勃,戴柳又有前程發達之意。相傳,黃巢起義時,曾規定戴柳為號,就是取其生機勃發、容易成功的寓意,現在我國北方及閩台等還有清明戴柳的習俗。【射柳】據有關資料講,這是古人在清明前後開展的一項娛樂活動,即在距離柳樹一百步遠的地方,用弓箭射擊懸掛的柳葉。這一活動起始於戰國,流行於漢朝,至唐時,被官方確定為正式比賽項目。以後,不知何人又出新招,把原來射柳葉改成射葫蘆:在葫蘆里裝一隻鵓鴿,掛於百步之外的柳樹上,射中葫蘆,驚飛鵓鴿,以命中率高低決定勝負。雖是射葫蘆,仍舊叫「射柳」。【賞柳】清明是踏青的大好時機。《武林舊事》記載:「清明前後十日,城中仕女艷妝飾,金翠琛玉,接踵聯肩,翩翩游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踏青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看柳,這點,從許多關於清明的詩詞可以看出來,如,宋人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喻柳】柳是美好的象徵。柳葉初生,似睡眼剛展,故稱「柳眼」。李商隱《二月二日詩》:「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女子秀眉細長為柳葉,喻為「柳眉」。王衍詩《甘州曲》:「柳眉桃臉上勝春」。女子身腰若柳條柔軟,故稱「柳腰」。韓屋詩:「柳腰蓮臉本忘情。」晉代衛灌的書像柳葉,世稱「柳葉篆」。柳絮散落為絮綿,又稱「柳綿」。晏殊《寓意詩》:「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蘇東坡有「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詞句。【詠柳】歷代詩人以柳入題,歌詠不絕。古代的《詩經》中所寫的「楊柳依依」,早已成為人們吟詠的佳句。唐以後,詠柳的詩詞名篇迭出,如「柳絮飛來片片紅,夕陽方明桃花塢」,「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等等。但是在詠柳的詩詞中,把柳樹的柔美形象描繪得最真切動人的,要數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愛柳】春秋時,有個柳下惠,原來不姓柳,因為很愛柳才改姓,於是,他的後代都姓柳了;東晉陶淵明,特意在堂前栽了五棵柳樹,自號「五柳先生」;北宋歐陽修曾在揚州平山溏掘土種植柳樹,人稱「歐公柳」;唐代文成公主在拉薩的大昭寺前栽植一柳樹,後人名之為「唐柳」;明末清初的蒲松齡臨泉卜居,泉邊栽柳,便自稱「柳泉居士」;清末名將左宗棠出征西北時,命令軍隊在河西走廊沿途種柳,長達數千里,人稱「左公柳」。現代畫家豐子愷曾將屋子取名為「小柳屋」;現代史學家陳寅恪也特別愛柳,他的書房叫「寒柳堂」,其著述編為《寒柳堂集》。【詠柳詩】柳詩文「春風楊柳萬千條」,柳樹在春風中吐綠綻芽,隨風起舞,搖曳生姿,極具風流,很早就贏得了國人的喜愛,成了歷代文人題頌謳歌的對象,寫下了大量的詠柳詩文。縱觀古代詩文,有關「柳」的形象比比皆是,如「章台柳」、「灞橋柳」、「水邊柳」、「隋堤柳」、「青門柳」、「江邊柳」、「城邊柳」、「東門柳」、「亭柳」、「河柳」、「垂柳」、「新柳」、「秋柳」、「煙柳」、「風柳」、「問柳」、「柳色」、「柳絮」「楊柳曲」、「折楊柳」、「楊柳枝」、「柳枝詞」等諸多柳詩、柳賦、柳記、柳詞、柳曲,構成「柳文化」的重要內容。柳作為文學形象出現是在先秦時期,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采微》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雨雪霏霏」之句,西漢枚乘《忘憂館柳賦》是第一篇柳賦。魏晉六朝時期伴隨著詠物詩的產生,出現了以柳為題材的詠柳詩,梁簡文帝《折楊柳》則是第一篇詠柳詩。縱觀歷代詠柳詩文,則以唐賀知章的《詠柳》詩最著名、最傳神,詩曰:「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作為文學作品中的「柳意象」最具象徵意義是表達「離情別意」的符號。柳色如煙,柳條曼長,猶如親友間繾綣的柔情,彷彿離人不盡的別恨,加之「柳」與「留」諧音,人們樂意把柳當做情感的寄託物和負載體,產生了「折柳贈別」和「折柳寄遠」的風俗。長期以往就把柳視為別離的代名詞,從而植根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自春秋時期產生「折柳」風俗以後,代代相傳。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折柳枝》(又名《折楊柳》、《楊柳枝》)的樂府詩。《宋書•五行志》載:「晉太康末,京洛為折楊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辭。」《唐書•樂志》也載:「梁樂府有鼓吹歌雲:『上馬不提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此歌辭源出北國,即鼓角橫吹《折楊柳枝》是也」。梁•簡文帝《折楊柳》就有「楊柳亂成絲,攀折上春時」的詩句。唐代以後詩詠折柳極為興盛,如唐•王之渙《送別》有「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詩句,孟郊《古離別》詩有「楊柳織別愁,千條萬條絲」,李白《勞勞亭》詩有「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楊柳青」,白居易《青門柳》詩也有「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許渾《重別》詩有「留卻一枝河畔柳,明朝猶有遠行人」,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有「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施肩吾《折柳枝》有「傷見路邊楊柳春,一重摺盡一重新;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宋•韓琦《新柳》有「驛路行人東復西,等閑攀折損芳枝;有生自是無根物,忍向東風贈別離」,歐陽修《詠柳》有「長亭送客兼迎雨,費盡春條贈別離」,周邦彥《六丑》詞有「長條故意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明•晏鐸《詠柳》有「河橋楊柳半無枝,多為行人贈別離」,等等,不勝例舉。學者羅宗濤先生分析古代文學作品中大量出現的以柳象徵「別離」原因時說:「我國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植物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楊柳,有人說『中國文學作品中最常見的樹木是楊柳』,似有道理。楊柳是別離的象徵,而中國人喜聚不喜散,最怕與別人與朋友分開。但在人生旅途中,不管是生離還是死別,別離又是經常發生的,於是在我國詩歌中,別離成為最重要的主題,詩人筆下經常出現那依依的柳條,飄舞的柳絮,以及笛聲鳴咽的折楊柳曲。」[36]正是如此。古代詩文中還出現「折柳寄遠」的亞意象符號意義。如唐•許景先《折柳篇》詩有「折芳遠寄相思曲,可惜容華難再持」,盧照鄰《折楊柳》詩有「攀折將安寄,軍中音信稀」,張九齡《折楊柳》詩有「纖纖折楊柳,持取寄情人」,張旭《柳》詩有「濯濯煙條拂地垂,城邊樓畔結春思」,李賀《致酒行》詩有「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唐彥謙《柳》詩有「春思春愁一萬枝,遠村遙岸寄相思」,等等,都是詩詠折柳寄遠的事象,藉此以表達對遠方親友的思念,祈盼早日歸來。
B. 撫順市第一中學的學校名師
馮春和: 中學政治特級教師,撫順一中校長,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遼寧省基礎教育領域專家型名校長,遼寧省「十五」期間中學骨幹校長,遼寧省名校長,榮獲遼寧省「五一」勞動模範獎章,撫順市優秀校長,撫順市中小學教師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委,撫順市第八屆黨代會代表、市第十三屆、第十四屆人大代表、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先後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模範教育工作者、特等勞動模範等稱號。先後主持並參與了國家教育部、遼寧省「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間的多項重點課題研究,撰寫的論文多次獲得省級、部級科研成果一等獎。
張昕: 中學生物高級教師,國家級、市級骨幹教師,東北三省評優課一等獎,東三省觀摩課一等獎,遼寧省評優課一等獎,,2002年代表遼寧省參加了「第三屆國際教師教育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所撰寫的《語言藝術的情境創設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一文被選錄,並發表在「中國教師教育網上。2001年參與《高中生物學科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的探討》科研課題,評為國家級「優秀科研論文」,遼寧省示範性重點高中命題組成員、市高中教學研究生物科中心組成員、市高中教材選用委員會委員。撫順市優秀觀摩課,連任兩屆撫順市教師進修學院高中研訓部生物兼職教研員。撫順市「百花獎」教師,市中學生物學科教學基本功二等獎。在全市高中生物會考研討會上,做「生物會考對策經驗介紹」。所指導的學生6人在省中學生物競賽中獲一、二、三等獎。
盧奕玲:中學物理特級教師,撫順一中物理教研組組長,省級、市級骨幹教師,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9篇,入選遼寧省百千萬層次人才工程,擔當主持完成省級課題《建構主義理念下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研究》,撫順市優秀教師,撫順市第二屆名師,享受撫順市市政府特殊津貼,市教師進修學院物理學科中心組成員、兼職教研員。撫順市「教學百花獎」百名優秀教師,撫順市優秀班主任,撫順市自然科學青年學科帶頭人,撫順市中小學推進素質教育拔尖人才,撫順市模範教師,撫順市「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教育論文《高考復習幾多愁,我自從容迎刃解》被收入紅旗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走進中華名校系列叢書之十———甘泉》。獨立撰寫38萬字教學專著《高中物理教與學—精簡教案》,合作出版教學著作五部,.。多年來一直擔任學校實驗班和班主任的一線教學工作,成績十分優秀,教出數位清華,北大等名校學生。
孫秋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撫順一中語文教研組組長,高三備課組組長。市級「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骨幹教師,蟬聯三屆骨幹教師,國家級「葉聖陶杯」作文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參與國家級「全國個性化作文實驗研究」課題研究並結業獲獎,在國家級期刊《中國中等教育論文集》和《教育改革論文匯編》上發表論文2篇。遼寧省中級職稱評委,參與省級「快速作文法實驗研究」課題研究結業並獲獎,2006年1月主持研究《 職業咨詢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學生升學與擇業指導研究》課題並承擔了《高中生考前心理調試研究》科研任務 ,並獲得省「十五」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10年參與「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魏書生教育思想研究」課題研究並經遼寧省基礎教育考研培訓中心評審後准予結題,科研能力突出。多次被評為撫順市優秀班主任。撫順市中高級職稱評委,撫順市優秀青年教師,市首屆班主任工作技能大賽中獲個人優勝獎。市教育局「兩級聯創、六崗評優」優秀教師,撫順市優秀共產黨員。曾獲撫順市優秀課和優秀活動課,所教班級多次被評為市級三好班級和先進團支部,多次在全市班主任骨幹培訓班做經驗交流。有22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的評比中獲獎、或發表。校首席名師,多年來一直擔任學校實驗班和班主任的一線教學工作,成績十分優秀,教出張昊元,苗玉麒等數位清華,北大等名校學生。
王悅: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市級骨幹教師,參與2010年全國卷數學科高考命題工作,並在2012年撰寫遼寧省數學科高考考綱,多次參與遼寧省高考及地區信息測試命題工作,東北三省數學年會上《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與發展》論文獲一等獎,論文《談數學研究性學習》獲遼寧省一等獎,遼寧省優秀課,撫順市高中數學中級、高級職稱評委。撫順市優秀觀摩課,2006年論文《數學課程教學展開策略》發表於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科學與人文》一書中,近年以來指導的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五人獲得省二等獎及以上,2010年優秀課例《橢圓的標准方程教學設計》收錄於撫順市中小學教師培訓成果系列叢書。教育論文《用愛呵護心靈,用心傳遞信任》被收入紅旗出版社出版的《走進中華名校系列叢書之十———心燈》中。多年來一直擔任學校實驗班和班主任的一線教學工作,成績十分優秀,教出苗玉麒,欒福軍等數位清華,北大名校學生。
宋濟鑾: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撫順一中教導處副主任,省級、市級骨幹教師,撫順市研究型名師,遼寧省高三復習課獲省級評優課一等獎,撫順市優秀教師,撫順市優秀課,撫順市首屆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優勝個人,撫順市首屆「好而特」杯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優秀教師,撫順市優秀青年教師,2008年所帶班級被評為撫順市三好班級,撫順市優秀教師,2000年以來《我的興趣作文教學》等四篇論文發表在省級刊物上,教育論文《師如春泥——宏志班管理經驗點滴談》被收入紅旗出版社出版的《走進中華名校系列叢書之十———心燈》中。參加市級課題《快速作文實驗法研究》和省級課題《高中生考前心理調試》。多年來一直擔任學校實驗班和班主任的一線教學工作,成績優秀.
崔麗娟:中學歷史高級教師,市級骨幹教師。東三省中學歷史研討會論文一等獎《淺談新課改下的歷史教學》,東三省優秀科研課題《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研究》一等獎,遼寧省高中歷史評優課一等獎,撫順市中小學教師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委。市級優秀觀摩課,撫順市優秀班主任,2012年11月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課題論文評比一等獎《淺談班主任如何科學指導家庭教育》,2009年被評為撫順市優秀教師,2010年所帶班級被評為撫順市三好班級。1999年承擔中央教科所重點課題《基礎教育歷史課程改革》,通過驗收;所主持的市級課題《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研究》通過驗收,順利結題;所參與的省課題《中學歷史教師創造性教學研究》經省級驗收合格。2003年上公開課《紅軍的戰略轉移》獲東三省優秀課一等獎;2009年上公開課《夏周制度與西周封建》獲遼寧省優秀課一等獎。2009年論文《淺談研究性學習與高中歷史教學的整合》在東三省第六屆年會上獲一等獎,2011年論文《淺談新課改下的歷史教學》在東三省中學歷史研討會上獲一等獎,教育論文《十年風雨,樂而忘憂》被收入紅旗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走進中華名校系列叢書之十——心燈》。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課題課件評比二等獎《北美大陸的新體制》,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課題教學案例評比二等獎《英國的制度創新》,2013年5月遼寧省高中歷史教學研討會,指導的《農耕時代的手工業》一課一等獎,2013年5月遼寧省高中歷史教學研討會,論文《高中歷史導學案設計的探索》一等獎。所教學生錢姝楠同學榮獲2002年高考撫順市文科狀元。
特級教師:馮春和,盧奕玲,袁振文等。
國家級骨幹教師:張昕,張東風等。
省級骨幹教師:焦傑,宋濟鑾,盧奕玲,於斌,等。
市級骨幹教師:孫秋艷,金春梅,王寶,王悅,付利中,房曉南,姜義國,姚成飛,佟麗薪,郝紅,翟宇實,唐英柱,周鐵麗,崔雪峰,宋楊,崔麗娟,張宏利,張庭威,唐麗,包鳳玲,梁鴻燕等40餘位教師。
C. 撫順五十中學今年2012初一有幾個數學班主任
3個,男的一個
D. 數學老師名單
人生總有許多的第一次,而初為人師,對於我們師范生而言,卻是件極具挑戰,又頗富誘惑的事情。金秋十月,我們一行28人,浩浩盪盪開進甌海中學,開始了為期50天左右的教育實習,實習的點點滴滴折射出我們隊員的無限努力和太陽底下最光榮的事業的崇高和艱辛。
在浙師大帶隊老師和甌海中學的相關領導和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們28名隊員始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宗旨,牢記鄭書記「努力學習求真知,虛心求教長才幹」的教誨,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把大學課堂所學知識和實踐教學相結合,認真開展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實習,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我們付出很多,收獲很多。
一、轉變角色,調整心態,統籌規劃,全面做好前期工作
於9月12日入住甌海中學,我們隊及時召開全體會議,布置落實現階段工作。《浙師大實習教師作息表》,《浙師大實習教師衛生值日安排表》,《浙師大實習教師聽課安排表》,《浙師大實習教師行為規范》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實施保障了我們實習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以第一時間使隊員們完成角色轉換,以准教師的身份要求自己的言行。
校領導及指導老師的見面會,讓我們迅速明白自己所帶班級的基本情況和所要進行教學工作的具體任務,一切准備就緒,我們以最佳的精神風貌和心態去迎接之後繁忙而復雜的實習工作。二、名師指導,自己努力,總結提高,全面提高教學水平
教學工作的開展,我們主要分三階段。實習第一個星期,全面熟悉高一政治教材,聆聽指導老師的每一堂政治課,深入了解課堂教學的要求和過程。在此基礎上,各位同學根據教學安排,自主備課、寫教案、試講。每備一課,將教案交於指導老師嚴格審查,並加以修改,然後進行分組試講,在指導老師的指導和隊員的修改意見下進行二度修改;最後在至少試講三次的前提下,進實習的班級進行授課。授課後根據課堂效果和指導老師評課,全面總結,努力改進不足之處,以便在下節課中達到更好的效果。每位同學的四堂授課,總是在不斷的進步,從教態、語言、板書、說話藝術、課堂氣氛無不顯示出「初生牛犢不怕虎」及虛心求教長才乾的蓬勃朝氣,使我們的教學水平有了質的提高。
最後的公開課也正是由於大家的通力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受到指導老師和校領導的好評。
學生的肯定、指導老師的肯定和校領導的肯定是對我們教學水平的肯定,也是我們教學工作的完美追求。正如金校長說的「教學上要不斷追求、不斷努力」,我想我們每一位隊員都是這樣做的,也會一如既往的這樣做。三、認真負責,勤勤懇懇,為人師表,積極開展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細致、認真和負責,是我們實習隊的最大特色,正如汪海老師的評價「他們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勤奮、謙遜、塌實……」
從全面熟悉了解班級學生概況,到每天早上6點出現在田徑場監督學生晨跑,到課間操、夜自習的管理,再到班會課、競賽場上的指導,無一不顯示出我們的敬業和刻苦。教室里、操場上、學生寢室里、病床前無不閃動著我們的身影。
批改作業、周記;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朋友、師生、師姐、師兄,這就是多變而又朴實的稱謂。
學會了寫班主任工作計劃、主題班會活動方案;學會了制定班規;學會了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學會了……嘗試了家訪,嘗試了召開班委會,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實習工作的真實寫照。四、相互關心,團結協作,齊心協力,做好總結收尾工作
從前期的准備工作,到期間的具體工作開展,再到後期的總結、反思,我們28名隊員緊緊圍繞著「浙師大實習隊」的旗幟,團結協作著。日常生活中,我們相互照顧,齊心協力,確保每一位隊員的健康開心;教學過程中,我們相互鼓勵,相互提攜,在批評與被批評中不斷進步;班級管理中,我們相互幫助,相互督促;在分工合作中,不斷完善,無論是男還是女,無論是忙是閑,無論是晴是雨,我們一如既往,不斷總結,不斷前進。無論是隊員間的批評指導,還是指導老師、校領導的批評指導,還是指導班主任的經驗之談,我們都虛心接受,不斷改進。正是在這樣的大家庭中,我們才有如此大的收獲,如此快的成長。
正如中秋節時那圓圓的明月,團團圓圓,合合美美。那皎潔的月光、悠揚的歌聲,見證著我們的一切、訴說著我們28人的點點滴滴。
雖說我們實習已接近尾聲,但我們對教學的追求和努力將一如既往,永不停息,我們對學生的關愛也將永不褪色。正如金校長所說「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我們這些准老師將在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不斷努力,不斷前進,不斷成長。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E. 撫順市第五十中學在校學生或老師.
說吧,什麼
F. 撫順市五十中學教的最好的老師
詹瑩
G. 我是撫順市六年級的小學生,馬上就升入五十中學了,哪個老師教得好
我都畢業好幾年了,也不知道誰是上屆初三班主任。張再國,李英同,趙四新,劉曉蓉,袁明霞··· ···都不錯。
實際上,在五十的老師都是好老師,不必強求最好,關鍵是自己的學習態度!
H. 在撫順五十中學當老師怎麼樣待遇如何
看你教什麼了
要是數學,英語,化學,物理,收入會相當的高了,因為補課掙的多
要是語文么,會稍微低點,但也不少
一句話,在50當老師就是牛比!!!!!
I. 遼寧省撫順市五十中學有位女體育老師的名字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撒進窗內,眼睛下意識的被刺醒,蒙的意識到,「遲到了」! 頓時堆積如山的工作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