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要东庐中学校长的基本资料
陈康金校长:“南京市名校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内访问学者”、“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007年获”陶行知奖“,现任江苏南京东庐中学校长。他在1999年在学校实施”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教改新路。1999年他在东庐中学推出一份承载”教学合一“理念的”讲学稿“改变了东庐中学,使学校不仅逃脱了”险被撤并“的命运,还解决了”分数怎么给“这个全国性的教育难题,破格通过了省级示范初中验收,获得了南京市”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素质教育创新奖“等诸多荣誉。陈校长的”讲学稿“是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的,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通过”讲学稿“这个载体”合二为一“了,给了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这一点其实在我们的平常教学中也经常用到,例如讲某节公开课或示范课,课前准备一份答题卡什么的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知道这节课要学习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要练习什么等等,而我们为什么不能达到东庐中学那样的效益呢?我想关键在于一个”备“字上。”“备课担负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总体策划和设计的重任,是解决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的矛盾的主要途径。”陈校长说,“‘讲学稿’的设计要过两关。一是学生关: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和主要困难,从而确定切实有效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关: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以及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等。”如果我们在平常教学中能够节节课这样去做,我想也能达到“教学合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