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学年份 > 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时间

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时间

发布时间:2020-12-04 13:20:21

A. 郑国民的学术成果

1.《巧妙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效率》,《学周刊》,2011年第28期
2.《教师培养要适应基础教育需要》,《中国教师》,2011年第5期
3.《培养高素质教师是师范大学的使命——与温总理一起度过第26个教师节感言》,《中国教师》,2010年第20期
4.《汉语拼音教学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第5期
5.《诵读优秀诗文的价值》,《瞭望》,2009年第31期
6.《 一节美国的中学语文课 》《中学语文教学 》 2008年 第01期
7.《课程改革视野中语文教材的发展》,《语文建设》,2004年第1期
8.《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对“课标”第二学段阅读目标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01期
9.《 中年级作文教学的改革——对《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习作目标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4期
10.《侧重展示阅读的过程与方法,强调个性化的体验与理解——对<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文学作品阅读目标的认识 》,《 语文教学通讯 》,2003年第08期
11.《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表述 》《 中学语文教学 》2003年第08期
12.《道尔顿制教育在中国试验的启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3.《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学科教育》,2003年第4期
14.《关于新课标中阅读教学改革的对话(一)》,《语文建设》,2002年第12期
15.《关于新课标中阅读教学改革的对话(二)》,《语文建设》,2003年第1期
16.《关于新课标中阅读教学改革的对话(三)》,《语文建设》,2003年第2期
17.《语文课程价值取向之思考》,《语文建设》,2003年第4期
18.《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改革——<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教学》, 2003年 第01期
19.《鼓励自由表达 注重兴趣培养——谈小学低年级习作教学的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 》2003年第5期
20.《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 》2003年 第09期
21.《略读、浏览: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对<语文课程标准>略读和浏览教学要求的认识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 第06期
22.《对于第四学段写作教学改革的认识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03年第12期
23.《制约课程目标取向选择的因素 》,《课程.教材.教法 》,2002年第12期
24.《 对语文“基础知识”的重新审视 》,《中学语文》,2002年第01期
25..《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学科教育》,2002年第11期
26.《尝试构建新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1年 第01期
27.《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变革 》,《 课程.教材.教法 》,2000年 第04期
28.《关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 》,《 课程.教材.教法 》,2000年 第10期
29.《近代普及教育思想的发展对文言文白话文教学的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30.《胡适对白话文教学的贡献》,《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31.《清末民初语文教学发展的矛盾及其变革》,《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 第03期
32.《对语文“基础知识”的重新审视——从中考语文试卷“基础知识”部分看语文教育改革 》,《中国教育学刊 》2001年 第05期
33.《 二、三十年代我国初等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变革 》,《小学语文教学 》,1999年第04期
34.《 民国时期小学国文教学方法的嬗变 》,《 小学语文教学 》,1999年第09期
35.《谈韩愈的阅读理论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1999年第04期
36.《继承与创造──韩愈散文语言刍论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02期
37.《近代学制中的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 》,1996年第12期
38.《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 》,《 中学语文教学》, 1995 第04期
39.《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1995年第04期
40.《从“教授法”到“教学法”——陶行知对我国现代教学理论的贡献》,《教育研究 》,1994年第09期 1.主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成果“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丛书”。
2.《当代语文教育论争》,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 年6月版。
3.《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3月版。

B.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的什么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每个学科的考试大纲根据本学科特点制定,基本包含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内容。

学科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是指即所学的专业在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

教学能力: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

(2)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时间扩展阅读: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C.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强调课程的人性化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课程呈现方式并非一定要刻板、单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如日本、南朝鲜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所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 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二、力求课程的生活化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而见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未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课程的生活化正是这一发展潮流的产物。它主张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认为教育活动应重视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教育……等一些实用取向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应只是单一形式的训练或机械记忆,课程内容也不应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杂乱无章的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零碎知识。所以,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成为课程生活化之要旨。 三、注重课程的整合化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而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则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四、采行课程的弹性化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与僵化的缺失而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事实上,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行不通的,这有违教育原理,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在此原则下,欧美出现了所谓"变通学校"、"开放学校"、"自由学校"和"教育公园"等具有弹性的教育环境设施,此类学校在学制、课表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伸缩性,在教学方式和学业成绩评定方面也采取多元化标准,以便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日本也有"空白课程"的安排,其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程,选择补充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目前,世界各国在课程的改革中都避免课程单一化及形式化、僵化的缺失,而力求达到弹性化、有效化的目标。

D. 新课程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E.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语文读本 第15册(八年级上学期用) 求着本书的目录 各位神人啊帮帮我

问:重庆户口在来外地上小学的想自上南开中学。成绩非常优秀,得过很多大奖。如何报名南开?有何条件?答:就读重庆南开中学,首先要到南开中学进行登记,拿着孩子的小学起降的证书去报名,户口是本地户口和外地户口都无关系,进行小升初登记的时候把户口地址记清楚就可以,在初中毕业前把户口转到重庆就行,但是此类学生一般需要交费就读。开学后半年多就要填关于你的个人资料,比如:小学的地址,老师名字,有没有转过学

F. 高考改革,如何影响初中小学教育

高考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来说,意味着“指挥棒”变了,高中教育也必须顺势而变。不少教育界专家认为,改革为高中教育转型落下重子,很多过去被视为在应试背景下难以解决的瓶颈、困难,现在有了新出路。

新改革解开教育界“死结”

长久以来,有一个重要问题一直躲在高考“指挥棒”背后,即高中的定位。高中教育究竟是为大学招生、选拔人才服务,还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公民?即便在教育界,对此也有不同看法。

虽然大多数专家认为,高中的主要任务显然应该是后者,但事实上,在实行多年的高考政策下,很多高中的使命已经简化成为大学招生服务——整个高中三年,就为一次高考而忙碌。

华东师范大学普通高中教育研究所相关负责人称,过去每次召集中学的校长和老师们开会,一旦谈到高中教育,大家无不牢骚满腹,认为“应试教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但一旦谈到具体的改革,大多数中学校长的意愿都不够强烈。一位示范中学校长坦言:“虽然大家都有美好的愿望,但毕竟高考分数会成为衡量各个高中办学水平的标准,乃至会影响到中考时的招生质量。”

这个“死结”怎么解?新高考方案有了破题之举:这项将稳步推进的改革,尝试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纳入高校招生、作为对考生的评价依据之一。显然,仅这一条,就会给中学教育带来不小的“冲击波”。

实际上,今年以来,沪上部分高中已经先行一步,在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评价体系上有“新动作”。比如,复旦附中尝试实行“走班制”,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以后,今年又提出从新高一学生开始,将综合素质评价体现在学校设置的每个活动中。学生在学校内外参加的所有活动都必须有记录,并且对老师进行培训,明确如何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落实到学生平日里的评价体系中。上海交大附中、市西中学和曹杨二中等中学则从今年开始将加大对学生生涯教育所占的课时比例,希望能够通过生涯教育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使学生未来能够更适应新的人才选拔标准。

大小学科都将迎来“春天”

在分析上海的改革方案时,不少学者认为,中学长期形成的教学惯性,会在新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出现变局。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这两天,很多高中老师都在认真研究高考新政对自己任教学科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采访一位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语文老师时,记者听到了这样的答案——不管是主课老师还是教小学科的老师,都在这轮改革中看到了“利好”。这位有十余年教龄的老师以语文为例作分析,由于今后高考成绩计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语数外三门统考成绩,二是学业考三门选考成绩。假设一名考生今后要考比较好的大学,学业考3门科目实行等级性评分,3门加起来的区分度一共只有90分,从选拔来看,辨识度较过去有所降低,而语数外则按实际考分计入高考。所谓“主课”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自明。

根据上海高考的方案,三门选考的学业考科目折算入高考总分时,每门满分70分,即A+级,而学生只要完成一定题量,每门最低也可以获得40分,即E级。

有专家认为,语文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门不抓分的科目,临时抱佛脚难有突破。改革后,语文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如果今后出台的课标对这门学科的人文性有更多要求,毫无疑问将促进语文学科的教学。

G. 急求素质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参考文献

1. 创新 教育改革的灵魂——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陈夙 文献来自: 创造 2005年 第10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如果教师不去有意识地诱发学生品味每篇课文各具风采的精髓和领悟作者的创新 教育改革的灵魂——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陈夙$曲靖市麒麟区一中 ...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2. 中学语文的创新教育
谢福成 文献来自: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5年第2期〔巫」中学语文的创新教育@谢福成$福清南宵初级中学<正>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巧 ...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3. 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对谈
孙绍振 文献来自: 书屋 2005年 第09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就需要加强中学语文教育学的科学研究。记得 我在刚介人中学语文教育时,就曾经发表过这样的观 点:“在我看来,加强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是能否建 立起本民族语文教育的科学体系的一个前提性条件, 在一定意义上,这是语文教育改革能 ...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刘秀美 文献来自: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 2005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刘秀美$河南省民权县第一中学 ...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创新教育
陈富清 文献来自: 青海师专学报 2005年 第S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语文教学离不开创新教育。而我们目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形成创新性格。一、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法。首先,激发 ... 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创新教育@陈富清$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教育局 ...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与健康人格教育
宗平 文献来自: 怀化师专学报 1994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现代健康人格的教育。中学语文教学与健康人格教育@宗平<正>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7. 坚持正确方向 不断深化改革——谈中学语文教材的思想道德教育
钟雨 文献来自: 课程.教材.教法 2005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坚持正确方向 不断深化改革——谈中学语文教材的思想道德教育@钟雨$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 100009中学语文教材;;思想道德教育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应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二者不可偏废。在当前课程教 ...
被引用次数: 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8. 中学语文现状的改变有赖创新教育的介入
李敏 文献来自: 内江科技 2005年 第S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中学语文现状的改变有赖创新教育的介入@李敏$内江市翔龙中学创新教育的介入让我们看到语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本文对此从各方面进行论述。创新教育 ...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9. 语文教师的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
丁青敏 文献来自: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语文教师的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丁青敏$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海南 海口 571158语文教师 ...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10. 论中学语文教育评价
李丽慧 文献来自: 华中师范大学 2006年 硕士论文 CAJ下载 在线阅读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5 THESIS 一、现阶段中学语文教育评价的现状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通过教育,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才得以传承,通 过教育,人类社会才得以进步。在这国际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的时代,各国都面 临着新的挑战与机 ...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H. 高中学习的科目都有什么

文化课:语文、数学、外语、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物理、生物。

素质教育课:体育、美术、音乐、技术。

考试科目有:

1,通行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综合。

2,公共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3,文科综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通行考试方案,应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

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具体考试时间:

6月7日 (上午) 09:00-11:30 语文(下午)15:00-17:00 数学(文科数学或理科数学)。

6月8日 (上午) 09:00-11:3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下午)15:00-17:00 外语。

(8)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时间扩展阅读:

改革方案,应用地区:上海市、浙江省。

上海方案: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其中英语一年两考,取最高分。

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选3门,每科70分,按照A A+……比例给分,总分660分。

浙江方案: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

选考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学生要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每门总共安排3次统一考试,考生可自行决定参加时间,每门科目最多参加2次,选考科目成绩实行等级赋分,如成绩在前1%者赋分100分加入高考总成绩。总分750分。

参考资料:

网络--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I.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定义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现状是什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素质教育,现在仍为应试教育,解放老师和学生,不在以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更加侧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J. 浙江教师资格证 高中语文 教材版本

2015年教师资格证实行全国联考 改革后报考条件也有较大调整

调整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时间从2015年考试正式实施,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科目为:幼儿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初中、高中教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改革后考试内容增加、考试难度加大。

报考条件提高(在校专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报考)。

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

改革后不管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

2014年9月1日之后考取的教育学、心理学成绩单教育局不再承认,即9月1日之后考的教育学、心理学成绩单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

2014年9月1日之前拿到的成绩单在2017年之前可以继续向教育局申请教师资格证,教育局最新改革细则给14年9月1日之前拿到成绩单的学生两年的改革过渡期限。

普通话等级不受教师资格证改革影响,普通话等级证书永久有效、全国通用,目前“已经考取了教育学、心理学成绩单”、“已经考试还没拿到成绩单”的学生不用担心改革的影响,只要在17年之前拿着“两学成绩单”+“普通话等级证书”+“毕业证书(学历证)”到户口所在地教育局申请教师资格证即可。

阅读全文

与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时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