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外地户籍能在北京读高中吗
不可以。
北京市教委要求,各校要严格按照招生计划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招生工作。在招生录取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招生工作纪律,自觉维护招生工作秩序,未经批准,任何学校不得擅自到京外招生。
艺体类中等专业学校、北京体育职业学院从外省(市、自治区)招收的学生,须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考试招生部门批准,报北京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后,由北京教育考试院统一将录取名单报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学校自行办理北京市城镇集体户口手续。
其中,艺体类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户口不得随意转出。应届毕业生在京报考高等学校,艺术类考生只准报考全国统一招生艺术类专业,体育类考生只准报考体育类单独招生。未被高等学校录取或未能择优录用的毕业生,其户口当年必须转回生源所在地。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招收的外地生源,在完成三年中专学段教育后,运动成绩达到入队水平,通过校内升学考试后,可升入两年制高职学段学习。未符合升学条件者颁发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其户口当年必须转回生源所在地。
(1)北京市2018年中学划片情况扩展阅读:
北京市教委表示,将继续加强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布局调整,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积极引导职业高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按照要求,未经市教委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增减招生计划和变更招生方式,严格依照北京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备案后的新生名册为新生建立学籍。
2. 北京市靠买房进名校容易吗
近日北京市各区相继发布了今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记者梳理发现,“六年一学位”、“多校划片”等关键词,进一步降低了房子的“择校”属性。以后靠买房进名校,将变得越来越难。
“租购同权”开辟新入学渠道
从市级层面来看,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升学政策的最大变化之一在于为本市户籍无房家庭的子女提供了一种新的入学渠道——今年本市首次在小学入学政策中规定,本市户籍无房家庭,长期在非户籍所在区工作、居住,符合在同一区连续单独承租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登记备案、夫妻一方在该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的,其适龄子女可在该区接受义务教育。
“六年一学位”渐成各区共识
继海淀区、石景山区等明确提出“六年一学位”之后,东城区、通州区今年也明确提出开始实施“六年一学位”。
东城区明确,今年起东城区教委将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地址及适龄儿童就读学校实施记录,自该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通州区也表示,今年起开始实行“六年一学位”。
记者梳理发现,海淀区2016年就已经正式推出“六年一学位”;今年海淀区明确将继续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就读学校实施记录,与2016年该地址入学信息进行比对,自该套住房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丰台区虽未明确“六年一学位”的政策,但是在去年提出,开始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就读学校实施记录管理。
朝阳区也在去年提到,对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地址实施记录管理,实际居住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小学六年内、初中三年内只提供实际居住地址服务范围内的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石景山区自2015年起就有“同一房屋地址六年解决一户入学申请”的政策。其政策明确,当划片服务学校学位不足时,划片服务范围内每个住房产权地址6年内只能协调解决一户对口入学申请;小区配套学校为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的,划片服务范围内每个住房产权地址9年内协调解决购房人子女一户对口入学申请。
3. 2018年北京将新建10所左右的优质学校吗
据报道,北京市教委近日公布2018年度预算重点投入方向,在近郊区、重点项目和人才引进密集地区统筹新建10所左右优质学校;优化调整高中学校布局,扩大优质高中规模;依托高精尖创新中心推进学科建设,鼓励、支持部门办园,大力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
在统筹推进北京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的高校和学科,支持建设若干所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地方高水平大学,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一批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学科,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
据悉北京还将开展普职融通育人模式探索,在农村地区建设综合高中。支持民办高中发展,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多样选择,支持城区优质高中国际部转制,探索多元体制。
4. 北京的小学初中是不是都是划片上学为孩子上小学中学考虑,在北京海淀哪一片买房比较好
要说小学当然是二环里的好了 北京重点小学有:中关村一小 实验二小 黄城根小学 史家小学 府学小学 景山小学(全国重点)除了中关村一小都在二环内。但是二环里的楼房很少。而且很贵.除了景山都是划片的。但这些小学都在平房区里,所以想划片上学就得买平房了,好多家长都是有楼房然后再买个平方,而且象这样的重点小学很严格一般都有要求大人和孩子的户口在房子的期限,就是说不是只要你买了就能上学,比如黄城根小学要求大人户口3年小孩户口2年 所以要决定就得抓紧哦!
5. 201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招生多少人
201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为45547人,职业高中招生规模为4554人。
2018年市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为15712人,其中博士生招生计划1137人,硕士生招生计划14575人。市教委表示,本市将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未来五年以2017年招生规模为基数,各学校年度增量根据办学容量、培养质量和承担任务情况等因素动态调整。不断优化学位类型招生结构,继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加大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
6. 北京市2018年 中考各科分值
北京市2018年中考总分580分。
各科分值:
语文、数学、外语均为100分,
按实计入中考成绩。
7. 北京2018年小学入学登记全面启动了吗
本周末,北京市2018年各区小学入学登记全面启动。
根据北京市教委规定,6月16日、17日两天均为“幼升小”入学审核相关材料阶段。家长在为孩子办理入学登记时,需要根据学校要求,出示户口簿原件复印件、房产证、出生证明等有关资料。
在今年西城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中,“幼升小”首增“学区派位”入学方式,其中,西师附小、黄城根小学、西师附小展览路校区、育才学校、奋斗小学这5所优质小学,面向西城区8个学区进行“学区派位入学”。据了解,去年,西城区西师附小展览路校区、黄城根小学、育才学校这三所小学已经试点了“多校划片”,今年的“学区派位”是去年“多校划片”的延伸,在“学区派位”中,这5所学校会在相对应的学区内拿出一定名额供有资格的家庭申请。
在西城教育考试中心看到,5所学校“学区派位”的录取名单均已发布,最终共录取377人。西城教育考试中心规定,已被录取的适龄儿童不能再参加片区内登记入学或其他入学方式。所以,已被录取的儿童,不需要再参加这两天的“片区内登记入学”。但是,学区派位“落榜”的儿童还需继续完成这个程序。
“由于户籍和实际住所地在学校招生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人数增加,而学校学位有限,可能出现无法满足所有适龄儿童入学需求的情况。依据西城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办法,学校会根据家长提交的相关材料进行排序……”在三里河三小的大屏幕上有这样一条公告。已经完成登记的家长告诉,如果孩子户口挂靠“四老”而不是爸妈这,孩子虽然也有机会入学,但在登记时可能会排到第二顺位,学校会根据孩子落户和居住年限考虑先后顺序。同样,在宣师一附小现场了解到,家长所填的入学登记审核表上“审核情况”一栏会有相关的序号,一般序号开头为“1”,说明房子产权是父母的;开头为“2”,说明房子的产权是“四老”的。
从现场了解到,西城多所小学不设“现场面试”环节,家长不需要带孩子到现场。据部分家长反映,在入学登记当天,学校不会在现场立即告诉家长录取结果,学校还需要将入学儿童有关信息、资料上报区里审核,在规定时间内将由市级平台发送录取短信给家长,家长接到通知后需要自行登录网址查询学校录取通知。同时,多所学校强调,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到校登记的适龄儿童,学校不保留本校学位,相关信息登记后由学校将有关信息、资料上报区教委行政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学校负责办理登记入学手续,并通知法定监护人。
根据西城教育考试中心规定,通过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审核的单位集体户籍适龄儿童、按本市户籍对待(工作居住证、父母一方、博士后子女、台胞子女、随军家属、华侨子女等)适龄儿童及通过街道办事处“五证”审核并取得就读批准书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将以全区派位方式入学,不需要到校登记。
多年的宣传已经让很多家长知道“入学登记的先后顺序与录取顺序无关”。昨天上午9点,来到刚刚更名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河分校”(原清河一小)时,并没有见到预想中的排长队现象。
第一批登记完的家长和孩子正走出校园,还有家长正在陆续赶来。“前期多收集信息,材料准备齐全,没什么可急的。”一位刚带着孩子完成登记的高先生告诉:“(学校更名)当然是大利好!学校进入清华附小这个舰队了,对未来发展肯定有好处。听说清华附小特别重视阅读,入学前这个暑假我打算让儿子开始看一些简单的书。”
清华附小清河分校的片区与海淀实验二小的片区毗邻,前几天,后者的片区里贴出通知,表示“结合清河学区2018年适龄儿童信息采集情况和学校学位实际情况,清华附小清河分校面向海淀实验二小服务片区招收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监护人可自愿申请进行意向登记。”昨天,就遇到一位“跨片”登记的家长。她告诉:“我家房子在海淀实验二小橡树校区的片区内,不过我们是非京籍,虽然材料齐全,但学校表示顺位比较靠后,可能录不到橡树校区,现在清河一小变成清华附小分校了,我觉得也是很好的选择。”
部分海淀区的小学在办理入学登记时要对孩子进行简单问答。在海淀实验二小橡树校区,孩子大多不知道什么叫问答。除了名字和年龄,常问的问题有:家住哪里、家庭成员都有谁;喜欢玩什么;喜欢看什么书或动画片;用英语说出老师衣服的颜色,等等。永泰小学的问题则包括父母的姓名、电话及自己的姓名拼音,还当场让几个小朋友分组做游戏。
8. 北京新入学政策对本市户籍无房户入学有何规定
4月25日下午,北京2018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正式发布!今年小学和初中入学在保持2017年入学政策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加大市级统筹力度,初中特长生招生比例将控制在本区初中招生计划4%以内,逐步降低公办校寄宿生招生数量和比例。
今年北京将继续稳妥推进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入学方式,对房产、户口具备条件且居住达到一定年限的老居民子女继续实行原有单校划片,不完全符合学校单校划片入学的将实施多校划片。由各区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制定相应办法。
首次在小学入学政策中规定,本市户籍无房家庭,长期在非户籍所在区工作、居住,符合在同一区连续单独承租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登记备案、夫妻一方在该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的,其适龄子女可在该区接受义务教育。
区教委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审核入学资格。特别是对本市户籍无房家庭、合法稳定工作、实际居住等条件的审核,重点对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户等情况进行核查,凡不符合实际居住等条件的,均不得作为入学资格条件。
同时,将依托北京市住房租赁监管平台核验本市户籍无房家庭住房租赁登记备案信息,租赁信息核验自5月7日与入学信息采集工作同步启动。
9. 北京2018年义务教育入学新政有哪些内容
北京2018年义务教育入学新政的内容:
1、租房入学须在同区就业。
2018年,本市首次在小学入学政策中规定,本市户籍无房家庭,长期在非户籍所在区工作、居住,符合在同一区连续单独承租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登记备案、夫妻一方在该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的,其适龄子女可在该区接受义务教育。
2、租房入学顺位次于户籍有房。
“对于符合京籍无房子女入学政策的人群,本市有一个基本摸底数据,数量并不太多,不会对各区基础教育入学造成太大影响。”,租房家庭的派位序列将排在户籍有房家庭之后。
3、高校附属校纳入统招管理。
2018年,高校附属中小学入学管理纳入地方统一招生管理。市教委介绍,2017年一部分学校入学已纳入各区统一管理,特别是海淀区等高校附属中小学较多的区,已经将部分校学位纳入大派位范畴。2018年,类似举措的覆盖面将更大。
4、划片入学新老居民有别。
2018年,本市明确,由各区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制定相应办法。对房产、户籍具备条件且居住达到一定年限的老居民子女继续实行原有单校划片,不完全符合学校单校划片入学的适龄儿童,将实施多校划片。
5、2019年取消特长生招生。
按照教育部“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的要求,本市提出2019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6、释放优质学位便于就近入学。
2018年义务教育入学,本市进一步完善入学规则,释放更多优质学位用于就近入学,让更多孩子公平享有优质教育机会。2020年寄宿招生实行登记派位入学,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高校附属学校纳入统招管理等政策落实到位,更多优质学位将被释放,用于就近入学。
(9)北京市2018年中学划片情况扩展阅读:
北京2018年义务教育入学新政对教育机构的要求:
各区教委严格执行市教委统一规定的时间表和入学工作程序。
1、坚决治理乱收费;
2、坚决禁止任何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举办各类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培训班;
4、坚决禁止学校私自招生;
5、坚决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和面试选拔学生,严禁将各种考试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
6、坚决禁止初中校违规在小学非毕业年级提前招生。
认真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依法严肃处理违规违纪事件。对违规违纪事件在依法处理前要及时通报。
各区教委是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主责单位,要统一组织入学工作,加强对本区义务教育学校入学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会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在新学年开学时入校就读,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
市区教委和教育督导室将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开展重点督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