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认同度有多高
在普通人看来,能够参选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了
能够获奖的话,专奖项本身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拿了属这个奖就证明你在数学领域相较大多数人
你有更好的数学学习起点。
当然你可以的话,可以发几篇论文,关注度高的话很有可能被名校看上
B. 丘成桐中学生数学竞赛获奖者能上名校吗
两人和丘成桐来(中)源合影(左为杨东辰,右为任之)。穿着校服,浓眉大眼,爱笑,说话落落大方,看上去没有一点“学霸”气……昨天下午,杭二中男生杨东辰在学校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学习经验。老搭档任之因在上海参加一项民间英语交流活动而没有出现。
C. 看杭州二中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得主杨东辰、任之是怎样学习数学的
两人和丘成桐(中)合影(左为杨东辰,右为任之)。 穿着校服,浓眉大眼,爱笑,说话落落大方,看上去没有一点“学霸”气……昨天下午,杭二中男生杨东辰在学校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学习经验。老搭档任之因在上海参加一项民间英语交流活动而没有出现。 杨东辰和任之,都是杭二中高二学生,在上周揭晓的第五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中,两人凭借论文《数学物理中的一个丢番图问题》获得银奖,并获得10万元人民币奖金。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称得上是国际含金量最高的中学生数学奖之一。和单纯为竞赛而竞赛不同,丘成桐设立这个比赛,是为了激发华人青少年对数学的兴趣和创造力,希望培养新一代中学生的数学素养。他强调这个比赛并不是选状元,而是希望学生通过难得的与国际知名教授交流的机会,开阔眼界,扩充经验,最终明白科学的真谛,走向学术上的成功。 前四届获奖学生大多被国内外名校录取。 让他讲讲学好数学的经验,杨东辰笑说,小学前基本没接触过数学,也没学过珠心算什么的。 “其实数学好是从一次重大打击开始的。”他挤挤眼。四年级时,他去徐家私塾学奥数,“一直自我感觉良好”,一次考试不重视,“考得很差,差点没有办法继续读”。 “后来在数学上花的时间就多很多,成绩一直很前面。小孩子总是这样的,得到鼓励,就更有兴趣和自信心。”杨东辰说,自己不像有些“数痴”,看到什么都会想到数学,但他觉得“数学很有意思,看到图形、方程,会觉得这些东西有本身的逻辑在,有韵味”。 “其实对小朋友来说,不要怕学数学,多思考,老师可以给你结论,但自己要学会思考,数学是兴趣问题,千万不要盲目追求分数。” 杨东辰对人文科学类也很有兴趣,课余生活很丰富,喜欢演讲、主持,经常在学校各种活动中做主持,热爱声乐,从小学唱歌,小时候参加过全国的卡拉ok电视大赛,会拉大提琴,也是篮球好手。 “有人说我每天赶来赶去,像个救火队长。”他笑,但这样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他乐此不疲。
D. 最高荣誉的数学奖是哪个
菲尔兹奖(Fields Medal),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John Charles Fields)要求设立的国际回性数学奖项,于1936年首次颁发答,常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本身未设数学奖)。
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奖一次,在由国际数学联盟(IMU)主办的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举行颁奖仪式,每次颁给二至四名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1][2]获奖者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每人将得到15000加拿大元(CAD)的奖金和金质奖章一枚。
截止2018年,世界上共有60位数学家获得过菲尔兹奖,其中2位为华裔数学家,分别是1982年获奖的数学家丘成桐和2006年获奖的数学家陶哲轩。
据相关资料统计,截止2018年,哈佛大学相关的菲尔兹奖得主数量(校友、教授和正式研究人员等)位列世界第一(18位),巴黎大学(16位)位列世界第二,普林斯顿大学(15位)位列世界第三,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4位)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4位)并列世界第四名。
E. 2018年高校自主招生认可的竞赛奖项有哪些
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全国创新数学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东润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东润丘成桐中学物理奖、“登峰杯”全国中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中学生基础学科创新能力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可持续发展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中华之星国学大赛等等。
以上内容摘自<多高创新教育>,仅供参考。另外,里面还有各竞赛详细的竞赛时间、竞赛方式、竞赛内容等,由于太多了,偶就不一 一赘述了,大家请自查哈~
F.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可否直接获得清华自招降分
丘成桐数学奖很厉害,清华自招是另一回事了,你要是拿到这个奖,国内高校对你的邀请函会很多。就是破格录取。
G.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鼓励奖有奖金吗
应该没有奖学金
H. 丘成桐的主要成就
丘成桐是公认的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工作深刻变革并极大扩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几何中的作用,影响遍及拓扑学、代数几何、表示理论、广义相对论等众多数学和物理领域。
解决Calabi猜想, 即一紧Kahler流形的第一陈类≤0时,任一陈类的代表必有一Kahler度量使得其Ricci式等于此陈类代表。这在代数几何中有重要的应用。
与萧荫堂合作证明单连通Kahler流形若有非正截面曲率时必双全纯等价于复欧氏空间, 并给Frankel猜想一个解析的证明。
在各种Ricci曲率条件下估计紧黎曼流形上Laplace算子的第一与第二特征值。
1976年解决关于凯勒-爱因斯坦度量存在性的卡拉比猜想,其结果被应用在超弦理论中,对统一场论有重要影响。第一陈类为零的紧致凯勒流形称为卡拉比-丘流形,在数学与弦论中都很重要。作为应用,丘成桐还证明了塞梵利猜想,发现Miyaoka-丘不等式。丘成桐对c1> 0 情形的凯勒-爱因斯坦度量存在性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猜想了它与代数几何中几何不变量理论意义下的稳定性的关系。这激发了Donaldson 关于数量曲率与稳定性等一系列的重要工作。
与郑绍远合作证明实与复的Monge-Ampère 方程解的存在性,并证明高维闵科夫斯基问题,拟凸域的凯勒-爱因斯坦度量存在性问题。
丘成桐开创了将极小曲面方法应用于几何与拓扑研究的先河。通过对极小曲面在时空中行为的深刻分析,1978年他与R.舍恩合作解决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正质量猜想。
丘成桐与Karen Uhlenbeck 合作证明了任意紧致凯勒流形上稳定丛的Hermitian-Einstein 度量的存在性,推广了Donaldson 关于射影代数曲面,以及Narasimhan 和Seshadri 关于代数曲线的结果。
丘成桐与Meeks 合作解决了三维流形极小曲面一个著名的问题,即一条极值约当曲线的极小圆盘的Plateau 问题的Douglas 解,当边界曲线是一个凸边界的子集,那么它在三维空间中是嵌入的。他们接着证明这些嵌入极小曲面在有限群作用下是等变的。他们的工作与Thurston 的工作相结合,可以推出著名的史密斯猜想。
丘成桐与连文豪、刘克峰合作证明了弦论学家提出的著名的镜对称猜想。这些公式给出了用对应的镜像流形上的Picard-Fuchs 方程表示的一大类卡拉比-丘流形上有理曲线数目的显式表达。
丘成桐与刘克峰、孙晓峰合作证明曲线模空间上各种几何度量的等价性,被国际学术界命名为刘孙丘度量。
1984年与Uhlenbeck合作解决在紧Kahler流形上稳定的全纯向量丛与Yang-Mills-Hermite度量是一一对应的猜想,并得出陈氏的一 个不等式。
丘成桐正研究的镜流形, 是Calabi-丘流形的一特殊情形, 与理论物理的弦理论有密切关系, 引起数学界的广泛注意等等。 丘成桐教授是第一位荣获菲尔兹奖的华裔人士。他热心于帮助发展中国的数学事业。自1979年以来多次到中国科学院进行高质量的讲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微分几何》,内容主要是他的研究结果。他还直接指导培养中国的数学博士生,至今已有10余人,成绩显著。1994年6月8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虽然丘成桐是在香港长大的,但他出生于中国大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坚信帮助中国推动数学发展是自己的责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对外开放后,丘成桐受到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邀请,于1979年访问中国。
为了帮助发展中国数学,丘成桐想尽了各种办法,与他钻研数学问题颇为相似。他培养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建立数学研究所与研究中心,组织各种层次的会议,发起各种人才培养计划,并募集大量资金。
丘成桐建立的第一个数学研究所是1993年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研究所。第二个是1996年建立的北京晨兴数学中心。中心建立与运作的大部分经费都是丘成桐从香港晨兴基金会筹得的。第三个是建立于2002年的浙江大学数学科学中心。 第四个2009年建立的清华大学数学研究中心。
丘成桐是这三大研究机构的主任,经常例行工作视察,作报告,指导学生,组织学术会议与暑期学校等。除了这三个研究中心,丘对于台湾理论科学中心的建立以及台湾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97年,他受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长刘炯朗邀请,作为讲席教授访问一年。若干年后,他建议已是台湾国家科学委员会主席的刘炯朗,建立理论科学中心。正式成立是在1998年。他担任理论科学中心顾问委员会主任直到2005年。
为了增进华人数学家的交流与合作。丘成桐发起组织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会议每三年一届。除了邀请报告外,还邀请几位非华裔数学家作晨兴讲座。每次大会的焦点是颁发晨兴数学奖,陈省身奖。第一届大会于1998年12月12-18日在北京晨兴数学中心召开。来自世界各地华人数学家的反响与支持非常热烈,有400多人与会。这是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的重要数学国际会议。第二届大会于2001年在台湾召开,第三届大会2004年在香港举行,第四届大会2007年在浙江大学举行,第五届大会于2010年在清华大学举行。第六届大会于2013年在国立台湾大学举行。从第三届大会开始正式设立面向大学生,硕士与博士生的新世界数学奖。
为了激发中学生对于数学研究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和发现年轻的数学天才,2004年,丘成桐首先在香港成立了面向香港中学生的两年一届的“恒隆数学奖”。2008年,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正式成立,第一届和第二届颁奖仪式已分别在2008年10月和2009年12月举行。第三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颁奖仪式将于2010年12月在北京举行。
I.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的奖项设置
1.每个科目设立一项金奖,三项银奖和六项铜奖。此外,每个科目还有十五位参赛者得到回表扬。五个科目的单项答奖分别为:华罗庚奖、陈省身奖、周炜良奖、许宝騄奖和林家翘奖。
2.每位参赛者可参加至多五个科目的比赛,取参赛的三项最好成绩相加。一项金奖得五分,一项银奖得三分,一项铜奖得两分。得分最高的两位得金奖,接下来的三位得银奖,再接下来的五位得铜奖。他们均为丘成桐奖获得者。
3.团体赛奖励前五个队。金奖将给第一位。金奖获得者将得到奖杯。奖杯视比赛成绩轮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