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学师生 > 初中学生特点

初中学生特点

发布时间:2020-11-27 04:57:22

1. 初中孩子有什么心理特点

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复一。制这个阶段,身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处于童年与少年两个阶段的过渡,理性思维的发展有限,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
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争取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或自满,或自卑。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一方面不希望大人管束、制约自己,另一方面又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在生活学习中帮助自己。
新鲜感和紧张感的统一。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学科感到新鲜,但不久后,由于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学与小学不同,使其感到紧张。

2. 有潜力的初中学生有什么特点呢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有潜力的学生有什么特点呢?

一、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思维活跃

中考中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的,而是一题多解的。通过方法选择、解题时间长短,区分出考生能力的差异。因此,学生应该能够广泛涉猎,博学多识,学贯古今,触类旁通。学生应该对每个门类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并能从中抽象出共通性的理性知识,进而将其储存在记忆当中。当学习者发现抽象出的东西中具有某种共性的时候,进而就可以将不同领域的知识串联起来。一种领域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迁移到另外的领域,这样思维就可以活跃起来。

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呢?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重视学习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提高所学知识的应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家庭中的各类资源,拓宽孩子主动学习的空间环境,创造出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孩子在体验和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研讨解决方案。

初中生要想自己变优秀,一定要把知识融会贯通,思维活跃;要广泛阅读,知识面广;要动手能力强,综合素养好。

3.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分别是什么

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是成熟阶段(集中力 记忆力 思维有形 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在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对知识认知度的最好的时机。

4. 初中生的普遍心理特点

学生进入初中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错综交织的矛盾和激烈振荡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点。
1、 已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观察、记忆、想象、诸种能力迅速发展,能超出直接感知的事物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论证,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但由于还不成熟,所以容易固执和偏激。
2、 随着思维的日渐成熟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初中生情感的指向日益广泛,既有社会性情感,也有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
由于处在身心剧变时期,各种需要日益增长,加之此时还缺乏较强的文饰情绪的能力,所以他们容易动感情,且这种感情强烈而不稳定,具有两极性(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特点。
开始经常地、较明显的出现一些持续性的情感状态如焦虑、憧憬、性爱倾向等,代表性地表现为孤独、苦闷的闭锁心理。
3、 行动的依赖性逐渐减少,根据目的而作出决定的水平不断提高,但仍较多地体现出服从倾向,在行 动自决方面的轻率或优柔寡断都时表现。
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所增强。
仍有较强的受暗示性,喜欢并善于模仿。
4、 性格开始朝着稳定与成熟的方向发展,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气质的本能表现渐少,开始打上社会影响的烙印。
5、 因为有了较深刻的内心体验,所以社会性的、精神的需要范围扩大了,对需要的质量要求也提高了。
因各种需要互相交织,所以满足需要和需要得到满足的体验都较过去强烈和丰富。
6、 行为选择方面的无意识和习惯性逐渐减少,开始较多地体现出主观能动作用。随着实践的增加和思维的发展。各种动机开始出现间接性(不直接表现为某种行为)、稳定性(较长久地保持某一动机)、迟效性(动机的行为表现不立即显现效果)的特点。
7、 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以及需要的不断丰富,使初中学生的兴趣广度大为增加。
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更大的坚持力,即有了较为长久稳定的兴趣。
参与感和表现欲的产生,致使兴趣明显出现了“赶时髦”的特点。
8、 社会经历的匮缺,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情绪的易于波动,导致他们的态度较少定势。但从小便习得的、已定型的态度仍具有持续性。、
态度的认识因素与情感因素易于产生不协调性,即理智上认为应该(或不应该)而情感上却不然。这是由此阶段学生情感特点所决定的。
9、 由于身体急剧变化,他们感到已长大成人,希望自己支配自己,并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不少情况下开始对师长表现出不驯服,要来成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但因为处在转折时期,思想和行动还未脱稚气,所以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常常充满矛盾,很容易自以为是。
由于发现了不同于外部现实的内心世界,所以初中时期便产生了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欲望和能力。他们开始较为强烈地关注自己的相貌、成就、地位等,并据此确定自己的行动目标和方式。
10、 为了补偿由闭锁心理而带来的孤独感和苦闷感,友谊便成了青年期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他们渴望得到安慰理解和以此充实精神生活。
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价值观逐步定向,导致他们开始以地位对等、态度一致、情趣相投等原则来选择交往对象和朋友。
一旦根据上述择友原则加入或组成某一非正式群体,便会对该群体的规范产生极大的认同,从而该群体便会成为影响个人品质的重要因素。
11、性意识的普遍萌生,致使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且交往方式带有很强的个性特征。如有的仍然格守“男女界线”,有的喜欢与异性同学(往往并非特指)一起参加活动,有个别的已开始思慕起某个特定的异性。
由于这个时期比较缺乏青春期知识、自制能力和社会道德意识,所以相对高中时期来说,男女同学的交往中“出格”的较多。
12、 开始将个人的主动适应替代了原先对外界要求的被动迎合,即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得到飞跃性的发展。

5. 初中学生有什么特点,

课前可以热热身,然后适当的教一些篮球知识,分散小组练习。老师在旁辅导。
最好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切记不要滔滔不绝的唱独角戏。我也是个初中生,我很反感老师滔滔不绝的讲,总也听不进去多少,这是很无谓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6. 中学生群体有什么特征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及对策在各中学,几乎都可看到有三五成群的学生喜欢经常聚在一起,形成一种群体。这种学生群体从现代行为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说,就是非正式群体。近年来,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集体的面貌及学生个人的成长等产生多方面的明显的影响,有些地方甚至困扰着学校的组织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消极影响。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一些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科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拟就中学生非正式群体问题作一些探索,并以之求教于方家。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因初探人只要在社会上生活,就总得和周围的人们发生各种各样的交往。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形成的基础是人们的交往。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在学生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心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了共同的行为习惯和共同的价值观念等,从而在此基础上自发地形成群体。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有这样一些特点:由学生自发形成,没有组织名称、章程和制度,不是一种定型的群体。每一个非正式群体都有它们的迹指核心人物,这些核心人物不是由教师或学校指定,也不是由成员正式推选的,而是在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他们在成员中较有威信和影响这种群体形成之后,便会进一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等。这种群体是一种自愿的组合,靠道义的和情感的因素来制约成员的行为,一旦情感破裂或情感需要不强烈就自动离散或重新组合。这种群体往往具有一定的排它性,吵州哗容易导致与正式群体或不同升行非正式群体间的矛盾冲突。

7. 中学生的情绪有何特点

一、 情绪体验丰富多抄彩。
中学生处在心理未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期,他们的情绪表现既有儿童时期留下的天真幼稚,又有成年期的深思熟虑。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社会性情感趋于丰富,积极的思索人生倾向。另一方面不同个体在情感发展、情绪表现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男女的情绪各有特点。
二、情绪的波动较大
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知识经验的累积,有的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情绪趋于稳定。但同成年人相比,中学生情绪仍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时而激动时而平静,时而消极时而积极。学习成绩的优劣、同学关系的好坏等等,都会引起情绪的波动。
三、情绪的不稳定性
中学生对于情绪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仍带有明显的波动性。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常形于色,但又有意识的控制自己情绪,学会了一些曲折的文饰的表达方式。冲动性与理智性并存。
四、情绪体验强烈并易冲动
中学生在外界刺激下表现出强烈的情绪体验很容易产生冲动性行为,表现的感情用事,也表现得情绪易心境化。中学生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太多源于此。

8. 当代中学生具备哪些特点

我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我儿现在就是初中生,我觉得有些事情是很头疼的,我之前的时候以为只有我家孩子纤老是颤竖顷这茄陆样,后来我打听了下其他的家长,几乎都是这样的,身上普遍的特点就是做事独立性差,缺乏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凡事过分依赖家长。

9. 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是什么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八年级学生尤为明显教育界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八年级学生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八年级现象”。八年级的学生的特点:

  1. 生理特点,八年级学生年龄基本上在14岁左右,普查资料表明,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性行为,这些问题他们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但由于家长和社会对性知识教育采取闭锁甚至耻于谈论的态度,致使同学们产生青春期烦恼。

  2. 升学压力,八年级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是翻开初二课本,老师们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与七年级知识相比,八年级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时间一长甚至破罐破摔,放弃了学习。这也是八年级生学习方面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3. 心理特点,八年级学生心理开始发生较大变化。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年幼天真,一般都能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行为乖巧,守规矩。升入初中后,第一学年对新的校园和学习生活都有陌生感,胆子小,自觉遵守纪律。而进入初中二年级后,同学们的心理就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青春期的孩子们认为自己身体上已经发育成熟,心理上也已经成熟,他们自认为什么都懂,甚至比师长都理性,于是渴望独立的空间,不习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对家长特别逆反。

阅读全文

与初中学生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