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学师生 > 中学生学习状况

中学生学习状况

发布时间:2020-11-27 00:44:15

❶ 初中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现在来升学确实对于一部分孩子自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对于成绩不好的初中高中学生 来说 可能家长越是要求学习 ,学习成绩越差,甚至厌烦学习,产生抵触 ,如何坚决这种情况,有两个方案可以尝试

1.家长以引导为主,了解孩子为啥不愿意学习的原因 对症下药 培养小孩的学习兴趣

2.如果真的学不进去 成绩不好 其实 也不一定非要走学历教育这一块 ,职业教育也是目前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哦,可以选择一个培训学校,学校一个技术了。现在比较好的技术,就是中餐、西餐、西点等厨师类的技术了。你可以去专业的厨师烹饪学校去学习的。将来肯定有前途。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帮助

❷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以下我分别从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课外学习、实验课等七个方面,谈一下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
一、预习。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所以预习就是自学。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过程中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二、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考生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做到:
1.课前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不懂的问题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三、作业。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
2.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和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
4.作业要独立完成。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
5.作业要规范。切忌涂改过多。书写工整,步骤简明有条理。
6.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四、复习。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2.单元复习。在课程进行完一个单元以后,要把全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
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5.假期复习。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业外,要把以前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复习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
五、考试。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
1.要正确对待考试。考得好,可以促进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考得不好,也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
2.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对各科功课进行系统认真的复习,这是考出好成绩的基础。
3.答卷时应注意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答题先从简单的开始,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答题步骤要完整。
4.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要对试题进行逐一分析,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5.各科试卷要分类保存,以便复习时参考。
六、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课外学习应注意:
1.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原则是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弥补自己的学习弱点。
2.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些有关学科的课外读物学习。
3.课外阅读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切忌好高骛远、贪多求全。
七、实验课。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实验的目的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有效地扩大知识领域,培养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验课要做到:
1.实验前做好准备,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步骤等。
2.注意熟悉实验用仪器设备的名称、功能和操作方法。
3.实验要自己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测定数据,做好记录。
4.实验完成后,要认真且实事求是地写好实验报

❸ 中学生心理状况与特点

目前我国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又从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讨论来看,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合调查结果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学习方面:

调查表明: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20%注意力不集中;63%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没有恒心和毅力;6%受到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责备、嘲笑、歧视而引起心理紧张;9%基础比较差;2%智力因素。(注:本材料来自本学校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可见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品质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较大的心理压力,会使学生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神经衰弱、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经调查有21%的学生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厌学情绪。

(二)人际交往方面:

学生不良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些不好的人格特征和个性心理如:自卑、自傲、过于内向、心胸狭窄、仇视等,有的学生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及个别学生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学生的不良人际关系有: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有50%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好或很好,43%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般,有7%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好,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而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不够耐心,处理问题不公正,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做法和态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使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8%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好,27%的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一般,有6%的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经调查和讨论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却又不知该如何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7%~82%与父母的关系比较好,有6%~8%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与父母的关系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父母教育方法不得当,简单、粗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孩子孤僻、专横、与父母有敌对情绪。第二,父母关系不和,对中学生的心理伤害很大,他们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视,富于破坏性……会认为是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第三,学生自身青春期不良的心理情绪。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情绪方面: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现为爱哭、爱笑喜怒无常;易急躁、易冲动自我失控;过度焦虑紧张、自私、狭隘;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调查表明:30%的学生有情绪方面的问题。

2.行为方面:一方面世界观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等;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自我体现意识,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3.个性方面:主要表现为任性,自尊心、好奇心特别强,过高估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片面,总把错误归于别人,爱嫉妒他人。

4.异性交往方面: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学会和异性交往,在交往中认识异性,是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初中生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异性感兴趣、有爱慕心理,对两性关系意识朦胧,喜欢通过看言情片或读言情小说感受爱情。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在同异性相处时又感到害羞不自在、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对与异性交往有误解。有36%的学生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感到恐慌或害怕这说明他们还很不成熟。基于上述原因中学生在人格上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不容易和异性相处甚至可能产生心理、生理上的扭曲。

❹ 关于中学生学习生活论文

中学生 又有几个知道生活 有叫他们咋写

❺ 中学生学习为什么那么累放假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就是让人放松压力。缓解个人的精神状态。

❻ 中学生对现在的学习状况有什么看法

如果要的是政治课的答案: 1让中学生们能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3有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有利于履行自己的义务之后后面的自己加,有的是东西可以说的……

❼ 中学生学习压力有哪些

调节学习压力,一方面要学会放松,不要一味的扎到学习中去,学习之余做做运动,与朋友玩玩,听听歌等,做到劳逸结合。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在于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低下,导致一直忙忙碌碌,但学习成绩不见提高。所以提高学习是减少压力的根本办法:

1、高效的学习要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梳理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再者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任务,一一的去落实。

2、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3、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❽ 中学生学习压力的来源及应对

我国中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和同伴、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六方面,其中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源。而高中生的升学压力要比初中生大,这是因为高中毕业面临的升学和择业更为迫切。 在现实生活中,由生活事件所形成的生活压力不止一桩。而且,因每个人遭遇不同,有幸与不幸;有的人因上进不成而有生活压力,有的人因健康不佳而有生活压力,有的人因夫妻不和而有生活压力,也有的人因子女不肖而有生活压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心理学家们研究生活压力时,企图分析构成生活压力的来源,藉以了解一般人在不同生活层面上有那些生活事件,会构成他的生活压力。以先三方面是一般公认生活压力的来源: 1、生活改变 因为生活事件所形成的生活压力,都会给人以紧张的甚至痛苦的负面情绪经验。故而生活改变一事所指者,也多半指生活事件之带给人们负面情绪的事件而言。 2、生活琐事 所谓生活琐事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且无从逃避的小事件。此等琐碎事件,虽在性质上每件事的严重性均不足危害于人,但日积月累的结果,就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根据心理学家调查分析,在日常活动中成为生活压力的琐碎事件可归类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家用支出方面 (2)工作职业方面 (3)身心健康方面 (4)时间分配方面 5)生活环境方面 上述两类生活压力来源,在性质上均属于人与事或人与人关系的外在因素。除此之外,属于个人内在心理上的困难,也是形成人生活压力的重要原因。在生活压力的心理因素方面,挫折与冲突是其中最重要的二项。 综合以上的资料可以知道学生的压力来源不是单方面的,但更多的来源是学习带来的压力。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一般从早上7点到中午11点45,下午从3点到5点30,有些住校生还要上晚修,很多学生反映睡眠时间不够。但由报告中也看出了,学校有减负的现象,很多学校将作业量减少,考试的次数也明显降低了,这也为学生的学习减轻了压力。当代高中生面临的最大压力是高考,这是他们的一个转折点,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很在乎,他们希望考上一所好大学,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这也是大多数父母给孩子的压力。专家调查现在孩子因为学习方面的压力而自杀的比例在不断升高,他们也在找寻各种方法帮助孩子减少压力,从而降低死亡率。 从我们的这次调查中,了解到了关于学生学习压力的问题。学生压力问题的引发是多方面造成的,我们不能完全的解决它,也不可能让学生没有压力。但我们希望从这次调查中真正了解现在高中生的心声,从而更大限度的减少他们的压力。我们总结了五点,可以供家长实施,总结了七点,可以供学生实施,你觉得有效,那么我们做这份探究的目的也得到了。 (一)从孩子的内心出发 要想解决孩子的压力问题,应该先从他们的心理出发。家长可以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问题,不要一再强调孩子一定要在考试中考出成绩,且在假期给孩子请了一堆家教。其实家长可以和孩子沟通,用心和他们交谈,其实在课堂上学的比你请家教学的更多。每个孩子都是带有孩子气的,家长不妨偶尔也带点孩子气,这样,更容易和孩子交心,效果会更佳。 (二)帮助孩子走出恐惧 许多孩子对学习都产生了恐惧,在课堂上总提不起精神,老师的话就像催眠曲一样,一听到就想睡,在这方面家长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的原因,进而了解孩子喜欢的科目,然后和孩子一起学习,让他们发现学习的乐趣,或许可以建立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三)分享自己的经验 父母小时侯一定也曾经遇到过和孩子类似的情况,当时是怎样对待的或现在遇到了什麽难题又是怎样处理的,这些都可以用孩子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孩子分享。当孩子知道了父母原来也常常会面对压力和烦恼的时候,他们对父母所说的话就比较容易听进去了。父母告诉子女自己是怎样应付压力的,那实际上是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也就增强了孩子克服压力的勇气和信心了。 (四)增强孩子的自尊 培养孩子的自尊可以加强他们抗拒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比如让孩子发表一些建议,把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去做,并且重视孩子的想法和言行。这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较强的自尊就会有勇气、胆量和辨别力,不会同流合污。 (五)关心孩子的成长 鼓励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这对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裨益的。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应该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意愿。父母要付出爱心,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光心孩子交的朋友,多关心孩子的所想所做。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你能够及早发现并且加以恰当的引导,孩子就不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轻松愉快地度过少年时光。 面对学习和工作力而产生的种种心理上的问题,可借助以下方法自我调解。 1、不要把目标定得高于自己能力所及。 2、有效地分配时间,将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按轻重缓急编定先后次序,然后依次逐步完成,阶段性的成果可减低同时展开多份任务而又无法完成所带来的压力。 3、课余时应做适量运动,既可强健身体,亦可减压,或可在教室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减轻肌肉疲劳。 4、遇到困扰或情绪低落时,可与家人或朋友倾诉,通过与同学,同事的沟通获得支持和关怀,亦可发泄情绪, 5即使再忙,也要有必要而充分的睡眠,这对松弛绷紧的神经至关紧要,对于处在身体发育时期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6、如果实在感觉压力太大,无法应承致使情绪低落,不妨去听听CD,看看电视剧,或者到酒吧去坐一坐,哪怕偶尔“疯狂”消费一把也可以。当然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办法,不可频频使用,更不能成为你懒惰涣散的借口。 7、养成持之以恒,平衡有序的生活习惯,不要做“书呆子”,别放弃享受美食,享受户外活动或发展个人兴趣所带来的乐趣。

❾ 初中生的学习状况如何

受教育部委托,国家统计局于2005年9月开展了“中小学学生学习生活状况专项调查”。调查涉及4个直辖市、26个省会城市(不包括拉萨)和5个计划单列市(均含市辖县)的276所中学、105所小学,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8省的29所中学(被调查的高中和初中为同一所学校的,按两所学校分别计算)。在被调查的中学里,既有设在城市的中学,也有设在城关镇和其他乡镇的中学;既有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学,也有办学条件一般和办学条件较差的中学。 调查的登记时间为2005年9月27-29日。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41595份,教师问卷6649份,校长问卷381份,回收率均为100%;发放家长问卷32801份,回收30488份,回收率为93%。在回收的学生问卷中,小学生问卷10175份,其中四年级和毕业年级(因地区间存在五年制小学教育和六年制小学教育的差异,本次调查将小学最高年级统称为毕业年级)学生分别占49%和51%(因在调查的各问题中均存在少量被调查对象未填选项的情况,各分类构成相加可能不等于100%)。在回收的31420份中学生问卷中,初二占16%,初三占17%,高二占34%,高三占33%。被调查的中学生居住在城镇的占74%,居住在农村的占26%。 本次调查的内容涉及中小学学生在学校和家庭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了解中小学学生每天用于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利用情况外,还了解了中小学生本人、学校老师、校长和学生家长对一些相关问题的看法,收集了部分调查对象关于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留言。 1.作息时间 (1)起床时间。中学生在日常上学期间,平均每天早晨的起床时间为6点07分;其中,高中生为6点04分,初中生为6点12分。有28%的中学生在早6点钟以前起床。 (2)入睡时间。中学生在日常上学期间,晚上的平均入睡时间为10点45分;其中高三学生最晚,为11点03分,其他年级为10点和11点之间。有27%的中学生在晚11点半以后入睡。 (3)睡眠时间。中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20分(按照国家的规定要求,中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其中,高三学生为6小时58分,高二为7小时12分,初三为7小时38分,初二为8小时04分。 (4)到校时间。中学生早上的平均到校时间为6点55分;其中高中生为6点49分,初中生为7点06分。近30%的中学生在早7点以前校,早6点40分以前到校的中学生比例超过10%。 (5)离校时间。中学生下午的平均离校时间为6点35分;其中,高三学生为7点12分,高二为6点46分,初三为6点20分,初二为5点48分。三分之一的中学生晚7点以后离校,超过三分之一的高三学生和超过四分之一的高二学生晚8点以后离校,晚8点以后离校的初三学生和初二学生比例分别为8%和2%。 2.在校内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 (1)课时情况。在调查的上一周,中学生平均上课55节,平均每天上课11节。其中,高中生平均每天上课12节,初中生9节。高中生平均每天有3节自习课,初中生有1节自习课。初、高中生每天所上文化课的节数基本接近,高中生略多。 自习课被占用的情况为:“经常占用”的为22%,其中,初三年级最高(33%),高二年级最低(18%);“有时占用”的达到了40%(各年级比例相近)。体育或音乐、美术课被改上其他课程的情况为:“经常占用”和“有时占用”的合计超过25%,初三年级为40%。 (2)考试测验次数。在调查的上一周,中学生语文、数学和外语课的平均考试与测验次数为3次。其中,高中生为3次,初中生为4次。 (3)午休(含午餐)时间。中学生的平均午休时间为96分钟,其中,高中生为102分钟,初中生为84分钟。有60%的中学生有两个小时以内的午休时间,午休时间在一小时以内的学生为16%。 (4)放学后在校内的自由活动时间。中学生放学后在校内的自由活动时间平均为37分钟。37%的中学生放学后没有在校内的自由活动时间,19%的中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在半小时之内。 (5)师生关系。中学生平均有任课教师10位,其中他们喜欢的教师比例为50%,不喜欢的教师比例为24%,不同年级间这一比例差异不大。 中学生“有时”和“偶尔”受到老师表扬与批评的比例分别为74%和69%;有73%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被所在班的班主任忽视,有25%的中学生认为自己被忽视。 (6)同学关系。绝大多数中学生与班内的同学关系良好。“经常”和“有时”感受到班级同学的“友好与关心”的比例分别为57%和30%,没有受到班级同学“欺负与嘲笑”的中学生比例为71%。 (7)教辅资料。在上学期,中学生人均购买教辅资料近11册。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两册。 3.放学回家后的活动和周末、暑期的学习活动 (1)放学回家后的活动。中学生放学回家后平均用118分钟做老师留的作业,15分钟参加课外班或家教的补习,20分钟看电视,7分钟上网,15分钟参加体育活动,10分钟做家务劳动,30分钟做其他活动。近四分之一(24%)的中学生用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完成作业;放学后请家教或参加课外班的比例有13%;64%的中学生不做任何家务劳动,63%的中学生回家后没有任何体育活动,58%的中学生晚上不看电视。 (2)周末学校加课。中学生周末平均用6小时14分到校上课。周末到学校上课超过8小时的中学生比例为39%,高三学生达58%。周末没有到校上课的中学生比例为31%。 (3)周末的其他学习活动。中学生周末平均用近5小时从事其他学习活动:56分钟参加校外班或请家教,3小时20分钟完成老师留的作业,34分钟完成家长或家教留的作业。26%的中学生在周末上校外班或请家教,31%的中学生在周末要做家长或家教留的作业,93%的中学生要完成学校留的作业。周末参加校外班或家教在2到3个小时之间的中学生比例为10%,做学校留的作业在2到4个小时之间的超过40%,做家长或家教留的作业在1到2个小时之间的为12%。 (4)暑假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2005年暑假期间平均放假42天,其中高三34天,高二和初三均为45天,初二53天;平均上课21天,其中学校上课12天,校外补习班上课7天,家教上课2天。现已进入毕业班的高三和初三学生暑期上课分别为24天和21天。其中,高三学生在校上课20天,初三学生参加校外补习班和家教上课11天。36%的高三学生暑期在校上课1个月以上,其他年级的这一比例都在10%以下。 4.学生的自我感受 (1)对课业负担的评价。多数中学生认为自己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或“过重”,二者的比例合计占全部中学生的58%。 (2)上学的心情。中学生每天在步入校门时心情“愉快”和“平静”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二,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学生感到“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或“恐惧”。不同年级中学生步入校门时的心理感受相近,其中感觉“郁闷”和“疲惫”的中学生比例均达到10%。高三学生感觉“疲惫”的比例最高,为18%。 (3)对学习的兴趣。对学习“很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的中学生占40%,28%的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般”,认为学习“比较枯燥”和对学习“厌烦”的中学生比例超过20%,11%的学生选择“说不清”。 (4)对未来的信心。近四分之一的中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说不清”和“没想过”,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和“有信心”,对自己的未来“没信心”的占6%。

❿ 中学生学习时间表

一天要保证8小时睡眠,再除掉吃饭洗澡等零碎时间3小时,剩下13小时就是可以好好规划的。
初一要学习7科,地理、生物、历史是第一次接触,所以这三科的学习方法较为重要。
地理:首先要学会识图:经纬图,地形剖面图,天气图等等;第二步该背的要背,上课时要注意把重点画出;最后可以把重点分类整理,分成各个板块,方便记忆。
生物:活跃性强,要明确重点,多做题
历史:归类记忆,将不同时间发生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好,历史要多背,可以采取每天背1、2页的做法,但是必须过一段时间再重复记忆一次,加深印象。如果是人教版的课程,可以浏览大事年表。注意看一下中央电视台的历史频道,可以给你增加许多了解历史的机会,还可以买一些历史书回家看。
PS:我们老师曾说过,要抓住学习的每一分钟,而不是抓住每一分钟学习。我很赞成这句话,但是这并不是说你就可以在平时不学了,该学还得学,只是注意一下方法。我们班有很多比我勤劳的人,但学习还是没有上去(我不是夸自己聪明哦),其实说实话,我这个人比较懒散,所以要我像他们一样死学似乎不太可能。可是要我做一份计划的话,我也未必能按计划做。所以,听好哦(秘诀):
晚上不要熬夜,熬夜非但没有效率,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听课状况,这是那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做法;
上课好好听讲,做好笔记,其实一节课有45分钟要一分钟也不走神是不太可能啦,所以要把握重点(说实话我上课走神比较多,所以落下的也比较多,不过那些都不是很重要的,问问别人就补上了,不过别学我啊);
找一个小本子,每次考试的错题啊、比较模糊的东西啊、不会的啊……都记在上面,复习时,拿出它就可以(最好一科一个,否则容易混),这是我认为最好的方法了,其实这种方法可以省好多时间,还可以避免做无用功,比较有针对性;
关于做题,其实并不是做题越多越好,我不赞成题海战术(因为本身比较懒吧,呵呵)注意总结题型,掌握的题型可以少练,但没掌握的就要研究了;
遇到不会的题,不要上去就问老师,要先经过自己的研究深思熟虑,如果想不出,但有一点眉目这时,就要和同学争论,错了也不必不好意思,反正学会的是自己的嘛!如果争论没有结果,这时就要问老师了;
计划么,(反正我没有)如果你有的话,劝你最好松一些,因为每天有许多未知的事发生,计划不如变化嘛!但一些固定的时间是一定要遵循的,比如我,虽然没有计划,但是除了上课之外,在晚自习,老师都把我们的时间划分成一块一块的;
还有要有自制力哦!

最后祝楼主学习进步,加油!!!

阅读全文

与中学生学习状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