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告诉我一篇中学生写的驳论文
也就是在两三年前,一声惊雷,炸响全国,一个名叫韩寒的上海高中生经“新概念作文”大赛而一鸣惊人,名扬四海。韩寒,以其成熟老练的笔法,新颖独特的见解,调侃谐谑的语气,指陈弊病,指点江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又因其除语文之外其他功课一概一塌糊涂,以“专才”自居,从而博得了众多中学生的喝彩和欢呼。毋庸置疑,韩寒是个文学奇才,无师自通,却也能妙笔生花;不读名著,倒也下笔有神。现在“韩寒热”可谓一浪高过一浪,但我认为是没有必要过分推崇韩寒的。
韩寒,被认为有着与应试教育相背离的勇气,可是他自己又示范着什么样的学习轨迹呢?“上课睡觉”,认为“数学学到初二就足够了”;自然“五门功课不及格”,将与大学失之交臂,却拿当年考入清华时数学才30分,终被破格录取的钱钟书做挡箭牌。殊不知钱钟书并非不愿学数学,只是为时已晚罢了。此外,今天绝不能与钱钟书所处的时代同日而语。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健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是社会对人才的必然要求。
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西方国家的个性教育,宗旨无非是培养学生最大限度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发展,博学多才,又学有所长的“通才”,将比“专才”更适应社会的竞争。“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涌现出许多具备这种“通才”素质的学生,他们才是我们真正的榜样,而非韩寒。我担心,只精通一门,纵使是“马中赤兔”,也终会错失前蹄;即使是璀璨的
流星,也终要稍纵即逝。
恃才傲物似乎是才华横溢者的专利。如果说韩寒没有资格“傲物”,是不客观也不实际的。显然他的杂文已见诸各大报纸杂志,小说也已相继出版,读者群日益壮大。更何况他也“拎得清”(明白事理的意思)自己是天才,自称是本班语文最好的学生。但清高也得有个限度,不能总用高傲的态度和偏激的言辞将自己全副武装,拒人于千里之外。诗苑巨匠白居易曾请老妪评诗,文坛泰斗郭沫若要拜“一字之师”。纵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应忘了内敛。比如是个球吧,总愿做有弹性的弹力球,谁愿做一碰就头破血流的玻璃球呢?
有主见的人,可以跻身强手如林的社会,据一席之地为己有,也可能陷入盲目自负、冥顽不化的囹圄。我不知道很有主见的韩寒会走向哪一个极端。我也不明白,一个并非家财万贯的高中生为什么仅以结交朋友为目的,就用四五千元去进行西藏之行,也许义无返顾的韩寒自觉得它有意义。我也不理解,韩寒为什么要主动向语文以外的学科投降,为什么完全放弃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幸与不幸、选择与被选择、乐意与无奈、自愿与被迫,每个人一生都在奋斗、挣扎。虽则“人生得意须尽欢”,然而不得意之时,也不宜丢盔弃甲、卷铺盖走人,或干脆找个敷衍塞责的理由。人发挥潜能适应环境才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很难想象,失聪后的贝多芬用木棍顶在自己与钢琴之间,依靠振动辨音,不是为了在音乐领域登峰造极,而仅仅是由于心血来潮而已。
无论如何,韩寒是幸运的;他在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虽然对与错还不得而知。但作为年龄相仿的莘莘学子,我们在关注韩寒的同时切不可盲从,一条新踏出的小道不一定适合另外的人去行走。因此,我觉得“韩寒热”也该冷一冷了,否则说不定哪一天学生们将要得“恐寒症”了。
㈡ 中学生议论文
在抖音软件上,一些凭借自己的才华立足于平台的人点赞率最多三四万,而那些单单凭借高颜值立足的人却有八九十万,这种现象在其他平台也屡见不鲜。后者与前者形成巨大反差折射出的是社会对颜值的病态关注。
诚然,颜值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人是视觉动物,高颜值带来的视觉冲击使人感到赏心悦目。拥有高颜值的人似乎从一开始就比他人更有优势,在工作方面,交友方面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适当去美化颜值无可厚非,可是现在社会却对此过分关注,而忽视了实力的重要性,爱美便成了一种病。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每天花几小时化妆打扮自己;有些人义无反顾地去整容;泛滥成灾的网红团体的一大共性就是依靠自己的高颜值博取他人的眼球,以此赚的点击率。
人们对颜值的过分关注而忽视了最本质的东西,本末倒置。这中现象的产生,一是人们内在的贫瘠,企图用高颜值来掩饰自己,二是社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使得人无法静下心来去发现真正的美丽而着眼于表面的浮华,如一些网红的高收入使得一些人认为颜值就是一切,抛弃所有只为当网红。但他们却忽视了高收入的背后更是强大实力的支撑,不然怎么能在千百万人中脱颖而出呢!其实,对人生而言,颜值只是一个暂时的跳板,唯有实力才能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拥有实力,颜值低有何妨。一些人相貌平平,还不是照样成功。凤雏先生面目鄙陋,令人生畏,而他却凭借着真才实学成为一代名士;霍金在物理学上的伟大,让人们注意到他的不是瘫坐在轮椅上的样子,而是他那为人类开辟星空的巨大力量;曾被福布斯评价为长相怪异的马云,他旗下的阿里巴巴却为世界所称道。
颜值的高低终究具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论语有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的颜值,但可以给自己的魅力加分。有实力,有自信,会使一个人更加美丽。当我们在颜值方面受挫时,不妨去给自己的大脑充充电,提高自己的实力,在他人沉迷于高颜值网红时选择一本书,沉淀自己的心灵,这比整容或化昂贵的妆性价比高多了。
愿我们向社会发出呼吁,减少这种病态的关注,期待的社会是一个唯实力论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唯颜值论的社会。
㈢ 中学生议论文范文!急!
诚信的主题
----------------------------------------
诚信——为人之本
身不正,不足以服;
言不诚,不足以动。
----题记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灵魂,是一个公民立足的基石。诚信,是一
种品行,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道义,是一种准则。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诚信能创造财富。
诚信交友
刘基在他的名著《郁离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商在过河时因触礁翻船,他在水中大声呼
喊:“谁能救我,我就给他100两金子!”一个善良的渔夫把他就上了岸,可是富商只给了80两,渔夫指
责富商不讲信用,商人则训斥渔夫太贪婪。第二天,渔夫坐船过岸,不巧又翻进了水里,富商仍旧在水
中喊:“谁能救我上岸,我给他100两金子。”曾经救过它的渔夫告诉周围的人这个富商言而无信,结果
他就淹死了。
一个不诚信、不守诺言的人,在关键时刻不但会出卖朋友,而且还会背叛自己的信仰和事见。交一
个知心的朋友是很难的,靠你的忠诚去播撒,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毕竟“万
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啊!古人有一诺千金的说法,这说法是很正确的。用自己的行动去证
明,身体力行才是最好的诺言。
诚信处世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这首歌几乎从孩提时代开始,每一个人都
会唱。它是一种拾金不昧的表现。这种品行比金子还贵重。
某小学同学捡到钱包后毫不犹豫地决定失主的到来,却上学迟到了,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事后,当
这位同学阐明了原由后,老师表扬了他。
诚信是每一个中学生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相反的,却总有一些同学捡到东西后,占为己有
,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为人处世的方面当然不止拾金不昧了,想做一个成功者。就要有良好的作风。中学阶段正是学生长
身体、长知识和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倘若这一时期教育不好必将殆勿终生。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最大程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世之道”。为人要诚实,厚道。这是一句真话。
一个不讲诚信的人,是无法立足的。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文化的繁荣,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富康,这一切的一切,
都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人民勤劳和智慧的汗水去创造。天上不会掉下一个馅饼,这一切全靠
大家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不可能急于求成,更不可能靠投机取巧和浮夸虚假来实现。
------------------------
㈣ 以中学生自理能力写一篇100-200字的驳论文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是溺爱,从而影响了独立意识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想要克服这种依赖心理,培养独立自理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努力创造条件,珍惜锻炼机会。
如果父母现在还是过分娇惯溺爱你,你可以在感谢他们良苦用心的同时,跟他们说明道理,让他们认识到培养我们独立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你的建议和要求,请求得到他们的支持.理解与配合,以便为自己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
2、从点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学会自理。
学会生活自理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需要的就是努力尝试、不懈坚持。进入到中学的新环境,对大家来说一切都是新的,起点也一样,都没有了父母的照顾和“约束”。这是一个多好的自我锻炼的机会啊!也许一开始我们做事毛毛躁躁、笨手笨脚,同学们可能还会拿这些开些玩笑,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能力是慢慢培养的,做好了吃饭、洗衣、搞好个人卫生这些小事,自理能力自然就逐渐拥有了。
3、注意方法,逐步培养。
拥有必要的独立意识,并不是说不顾自身实际,一味追求偏激的目标。对父母长辈必要的关心、指导,我们要耐心听取,他们丰富的阅历是我们所必需的宝贵财富。另外,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力不从心的事学着做,在锻炼中要做到即不畏缩害怕,也不盲目逞能。
㈤ 呼吁中学生禁止上网的驳论文
其实上网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㈥ 驳论文,中学生失掉了时间吗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先进性。
1、论文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9、论文摘要之撰写通常在整篇论文将近完稿期间开始,以期能包括所有之内容。但亦可提早写作,然后视研究之进度作适当修改。有关论文摘要写作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0、整理你的材料使其能在最小的空间下提供最大的信息面。
11、用简单而直接的句子。避免使用成语、俗语或不必要的技术性用语。
12、请多位同僚阅读并就其简洁度与完整性提供意见。
13、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但亦不要矫枉过正,将应有之字眼过份删除,如在英文中不应删除必要之冠词如a''an''the等。
14、尽量少用缩写字。在英文的情况较多,量度单位则应使用标准化者。特殊缩写字使用时应另外加以定义。
15、不要将在文章中未提过的数据放在摘要中。
16、不要为扩充版面将不重要的叙述放入摘要中,即使摘要仅能以一两句话概括,就让维持这样吧,切勿画蛇添足。
17、不要将文中之所有数据大量地列于摘要中,平均值与标准差或其它统计指标仅列其最重要的一项即可。
18、不要置放图或表于摘要之中,尽量采用文字叙述。
㈦ 中学生不应该带手机回校,作文,驳论文
我个人觉得不应该,作为一个中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手机作为一种通讯手段,与他人联系会带来方便,可是手机辐射却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机,以为这对身体没多大影响.其实,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达到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
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所以还是避免使用手机!好的方面可以通讯啊 如果对方觉得会导致攀比,那举例说衣服好了,穿衣服也有人攀比,是不是不要穿衣服了?时代在进步,既然家庭负担得起,用手机就是可以的,没什么坏处。 其实你说得越多,就越容易说错话,反而容易让对方攻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便于和家长、老师及时沟通; 2.便于及时收到师长、同学之间的消息传递; 3.便于同学之间的沟通; 等等。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曾主抓学生思想,更困惑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其中学生消费尤为关心,关爱,对学生兴趣培养尤为关注。曾记得二十几年前,普通家庭把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作为三大件时,那时如果同学拥有手表、自行车羡慕死了。记得那时也曾讨论过学生该不该佩带手表,骑自行车,其势之壮观不低于今日,权威部门也曾发表演辞大论攀比心理,校风问题,甚至可能用佩带手表而引发早恋问题,学校投资盖车棚问题、交警对自行车管理问题等等,打油严禁之势。然而带手表,骑自行车的学生群体却因社会物质的丰富而急速增大,现在随身听、复读机、甚至专为孩子用的电视机、VCD等等,学生也由刚开始的迷恋电视到电脑,今天又由开始的传呼机到手机……攀比之风未降,而品位档次却渐高,人们早已忘掉昔日的三大件为何物。如果今天仍有人在议论手表是否可以佩带,恐怕会让读者笑掉大牙,嘲其浅薄吧!
得到手机后的目的 1. 亲人赠送手机的目的 ①调查中有的同学家长经商,有时会长期不在家,孩子有手机方便联系,且可以了解孩子目前的情况; ②奖励:有的家长买手机作为孩子生日礼物,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有的家长则应孩子要求,成绩进步后买手机作奖励; ③去接补习的孩子走岔路。有些老师的家地方偏僻,家长有时会找不到路,为了及时接孩子回家,家长愿意给孩子买手机。 2. 自己买手机的目的 ①与同学联系,增进友谊,把烦恼和同学讲,减轻压力;学习上交流,共同进步; ②与家长联系,有时家长在外,学生遇到困难,可及时向家人反映,寻求帮助; ③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疑难问题也可及时找老师请教,在学校遇到困难也可跟老师反映。
㈧ 一篇《上网有利于中学生》的300字驳论文
我方可问问题:
问1:现在学校里装了“班班通”,如果上网不好的话,学校为什么要装“班班通”呢?
问2:既然对方辩友觉得上网是不好的,那么请问对方辩友有哪一位没有上过网?既然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就要带头!如果对方辩友认为上网不好的话,那为什么你们要上网呢?
问3:如果上网不好的话,那么当初为什么要发明网络呢?
问4:我们小学生仅仅是针对找资料、学习这方面来上网,难道这也有错吗?
对方可能会问的问题:
问1:现在因为上网过度而引发的疾病并不少,像“上网综合征”等等,对方辩友对此又如何解释呢?
答辩:诸如“上网综合征”等等疾病的确是有一些,但是,对方辩友,你们难道没有上过网?你们上过网,又为什么没有得“上网综合征”呢?我们小学生还是有一点自制力的,不会上网过度,因此,这类的疾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问2:请问对方辩友,你们口口声声说上网是为了查资料,那么你们在网上用来查资料的时间究竟占总时间的百分之几呢?!
答辩:诚然,我们上网并不一定是去查一些资料,但是难道游戏就没有好处了吗?不知对方辩友是否玩过一款名为《牧场物语》的游戏,在这款游戏里,你需要自己经营一个牧场。这样从小培养我们的责任感,难道有弊处吗?
问3:请问对方辩友,你们上网究竟是为了干什么?难道仅仅是查资料,从来没有去BBS上灌水、去泡泡堂玩过吗?
答辩:我们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对方,我们在查资料,有时也玩玩游戏。但请对方辩友明确今天的辩题: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上网利大还是弊大,而不是玩游戏好不好!游戏可以寓教于乐,在玩游戏的同时,我们依旧可以得到许多启示。游戏就像一个童话故事,请问对方辩友究竟是喜欢三字经呢还是喜欢听童话?
㈨ 作文:中学生失掉自信力的吗驳论文
现在的中学生身上肩负着重大使命——学习。而过多的学习任务则使有些学生承受不了,有些很有自信的同学在接二连三的考试中失利后,便十分失望,甚至不免怀疑:中学生失掉自信力了吗?
如果单从这一点现象来说,自信力只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罢了,与考试成绩并无因果关联。考高中不仅仅是靠几次心理暗示就够了的,而更多的是日积月累的知识与临“考”不乱的头脑。
说中学生失掉自信力了,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但也有事实:在三年一次的中考中,的确是有许多失利的聪明人,但他们也会犯傻,自以为没希望了,没前途了,就缺失了自信,从此便觉得自己真是块榆木疙瘩,不智慧,不开窍。这是一种扭曲的心理暗示,会造成人的的自甘堕落。这是不明智的但也是事实。
中学生现在正发展着“自骗力”。
许多中学生可能会想:不读书,没事儿,俺家有钱有关系,保得进的,这么多指标,总有俺一份。
如果你这样想的话,我真要嘲笑你的无知与幼稚了。
这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别说中国人多得数都数不过来,有钱人也是不计其数,不差你家那点儿。人人都想自己的儿女上好学校,难不成人人都要找关系?当然不是。大多数人还是凭本事的,你有能力,不花一分钱照样大摇大摆进高校,你若没能力,花个千把万好说苦说磨破嘴皮子也未必进得了。就算进去了,也是听天书,看电影,占一个冷板凳罢了。
所以自己骗自己是根本行不通的。
“自骗”也不是现在的潮流物了,只是这种现象显得越来越突兀,危害毕露。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也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
有些才子才女在学习上可谓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起码在外人看来如此。于是也一帆风顺地进了心仪的名校,毕业后大多成了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人才。可在他们最真实的一面却往往没有几个人看见。比常人多数倍的汗水与艰辛、苛刻严厉的父母的教管,老师们殷切的目光。然而肩负着这么多期望,他们并没有失掉自信力,难道他们就没有考砸过,没有被父母老师训斥过吗?
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存在的。
汪国真也说过:“成功的人很少会讥笑失败的人,因为在成功之前他也失败过。无所事事的人喜欢嘲笑那些失败的人,因为他从来不懂得什么叫成功。”
我们总是为胜利者鼓掌,却忽视了一旁想成功的失落者。可没有失败的成功路我还从未见过。
说中学生失掉自信力了,用来指一小部分不思进取的人则可,若是加于全体,那简直是大错特错。
要论中学生,必须不被亮在外表的美丽光坏所误导,却看看他的努力与坚持。自信力的有无,考试成绩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深入生活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