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胃湿热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湿热病篇
清·薛生白
建档:中国医药学院学士后中医学系 高尚德主任
(一)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自注,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湿热病属阳明太阴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 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 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乾呕,发痉发厥,而提纲中不言及者,因以上诸证,皆湿热病兼见之变局,而非湿热病必见 正局也,始恶寒者,阳为湿遏而恶寒,终非若寒伤於表之恶寒,后但热不寒,则郁而成热,反恶热矣,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甚舌白,湿热交蒸则舌黄,热则液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然所云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而非太阳之表,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故胸痞为湿热必有之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亦必并见,其所以不干太阳者,以太阳为寒水之腑,主一身之表,风寒必自表入,故属太阳,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 也,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要之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温病乃少阴太阳同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而提纲中言不及脉者,以湿热之证,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格,故以一之脉,拘定后人眼目也。湿热之证,阳明必兼太阴者,徒知脏腑相连,湿土同气,而不知当与温病之必兼少阴比例,少阴不藏,木火内燔,风邪外袭,表 相应,故为温病,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及之谓,若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或有先因於湿,再因饥劳而病者,亦属内伤挟湿,标本同病,然劳倦伤脾为不足,湿饮停聚为有馀,所以内伤外感孰多孰少,孰实孰虚又在临证时权衡矣。
(二)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求皮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
自注,身重恶寒,湿遏卫阳之表证,头痛必挟风邪,故加羌活,不独胜湿,且以祛风,此条乃阴湿伤表之候。
(三)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汪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鲜荷叶白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术皮。
此条外候与上条同,惟汗山独异,更加关节疼痛,乃湿邪初犯阳明之表,而即清胃 之热者,不欲湿邪之郁热上蒸,而欲湿邪之淡渗下走耳,此乃阳湿伤表之候。
(四)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此条乃湿邪挟风者,风为木之气,风动则木张,乘入阳明之络,则口噤,走窜太阴之经,则拘挛,故药不独胜湿,重用息风,一则风药能胜湿,一则风药能疏肝也,选用地龙诸藤者,欲其宣过脉络耳。或问仲景治痉,原有桂枝加栝娄根及葛根汤两,方岂宜於古而不宜於今耶,今之痉者,与厥相连,仲景不信及厥,岂金匮有遗文耶,予曰,非也,药因病用,病源既,异,治法自殊,伤寒之痉自外来,治以散外邪为主,湿热之痉自内出,波及太阳,治以息内风为主,盖三焦与肝胆同司相火,中焦湿热不解,则热盛於 ,而少火悉成壮火,火动则风生,而筋挛脉急,风煽则火炽,而识乱神迷,身中之气,随风火上炎,而有升无降,常度尽失,由是而形若尸厥,正内经所谓血之与气,并走於上,则为暴厥者是也,外窜经脉,则成痉,内侵 中,则为厥,痉 并见,正气犹存一线,则气复反而生,胃津不克支持,则厥不回而矣,所以痉之与厥,往往相连,伤寒之痉自外来者,安有是哉,暑月痉证,与霍乱同出一源,风自火出,出火随风转,乘入阳明则呕,贼及太阴则泻,是名霍乱,窜入筋中者挛急,流入脉络则反张,是名痉,但痉证多厥,霍乱少厥,盖痉证风火闭郁,郁则邪势愈甚,不免 乱神明,故多厥,霍乱风火外泄,泄则邪势外解,不至循经而走,故少厥,此痉与霍乱之分别也,然痉证邪滞三焦,三焦乃火化,风得火而愈煽,则 入 中而暴厥,霍乱邪走脾胃,脾胃乃湿化,邪由湿而停留,则淫及诸经而拘挛,火郁则厥,火窜则挛,又痉与厥之遗祸也,痉之挛急,乃湿热生风,霍目之转筋,乃风来胜湿,痉则由经及脏而厥,霍乱则由脏及经而挛,总由湿热与风,淆乱清浊,升降失常之故,夫湿多热少,则风入土中而霍乱,热多湿少,则风乘三焦而痉厥,厥而不返者死,胃液乾枯,火邪盘踞也,转筋入腹者死,胃液内涸,风邪独劲也,然则胃中之津液,所关顾不巨哉,厥证用辛开,泄胸中无形之邪也,乾霍乱用探吐,泄胃中有形之滞也,然泄邪而胃液不上升者,热邪益炽,探吐而胃液不四布者,风邪更张,终成死候,不可不知。
(五)湿热证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神昏,谵语或笑,邪灼心包,荣血已乾,官犀黄羚羊角连翘生地元叁钩藤银花露鲜菖蒲至宝丹等味。
上条言痉,此条言厥,温暑之邪,本伤阳气,及至热极, 入营阴,则津液耗而阴亦病,心包受灼,神识昏乱,用药以清热救阴,泄邪平肝为务。
(六)湿热证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开泄不效者,湿热蕴结胸膈,宜仿凉膈散,若大便数日不通者,热邪闭结肠胃,宜仿承气微下之例。
此条乃阳明实热,或上结,或下结,清热泄邪,止能散络中流走之热,而不能除膈中蕴结之邪,故阳明之邪,仍假阳明为山路也。
(七)湿热证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胸痞,自利神昏,痉厥,热邪充斥表 三焦,宜大剂犀角羚羊角生地元叁银花露紫草方诸水金汁鲜菖蒲等味。
此条乃痉厥中之最重者,上为胸闷,下挟热利,斑疹痉厥,阴阳告困,独清阳明之热,阳明之液为急务者,恐胃液不存,其人自焚而死。
(八)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乾菖蒲六一散等味。
疟由暑热内伏,秋凉外束而成,若月腠理大开,毛窍疏通,安得成疟,而寒热有定期,如疟证发作者,以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 ,湿热阻遏,则营卫气争,证虽如疟,不得与疟同治,故仿又可达原饮之例,盖一由外凉束,一由内湿阻也。
(九)湿热证数日后, 中湿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
此湿热已解,馀邪蒙蔽清阳,胃气不舒,宜用极轻清之品,以宣上焦阳气,若投味重之剂,则与病情不相涉矣。
此条须与第三十一条叁看,彼初起之实邪,故宜涌泄,投此轻剂,不相合矣,又须与后条叁看,治法有上中之分临证审之。
(十)湿熬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乾菖蒲佩兰叶六一散等味。
浊邪上干则胸闷,胃液不升则口渴,病在中焦气分,故多开中焦气分之药,此条多有挟食者,其舌根见黄色,宜加瓜娄查肉莱菔子。
(十一)湿热证数日后自利溺赤,口渴,湿流下焦,宜滑石猪苓泽泻 通草等味。
下焦属阴,太阴所司,阴道虚故自利,化源滞则溺赤,脾不转津则口渴,总由太阴湿胜故也,湿滞下焦,故独以分利为治,然兼证口渴胸痞,须佐入桔梗杏仁大豆黄卷。开泄中上,源清则流自洁,不可不知,以上三条,俱湿重於热之候。
湿热之邪,不自表而入,故无表 可分,而未尝无三焦可辨,犹之河间治消渴以分三焦者是也,夫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多热少,则蒙上流下,当三焦分治,湿热俱多,则上闭下壅,而三焦俱困矣,犹之伤寒门二阳合病,三阳合病也,盖太阴湿化,三焦火化,有湿无热,止能蒙蔽清阳,或阻於上,或阻於中,或阻於下,若湿热一合则身中少火悉化为壮火,而三焦相火,有不皆起而为虐者哉,所以上下充斥,内外煎熬,最为酷烈,兼之木火同气,表 分同,再引肝风,痉厥立至,胃中津液几何,其能供此交征乎,至其所以必属阳明者,以阳明为水谷之海,鼻食气,口食味,悉归阳明,邪从口鼻而入,则阳明必由之路,其始也邪入阳明,早己伤残其胃液,其继也邪盛三焦,更欲取资於胃液,司命者可不为阳明顾虑哉,或问木火同气,热盛生风以致痉厥,理固然矣,然有湿热之证,表 极热,不痉不厥者何也,余曰,风木为火热引动者,原因木气素旺,肝阴先亏,内外相引,两阳相煽,因而动张,若肝肾素优,并无 热者,火热安能招引肝风也,试观产妇及小儿,一经壮热,便成 者,以失血之后,与纯阳之体,阴气未充,故肝风易动也,或问曰,亦有阴气素亏之人,病患湿热,甚至斑疹外现,入暮? y昏迷,而不痉不厥者何也,答曰,病邪自甚於阳明之营分,故由上 而薰胸中,则入暮? k,邪不在三焦气分,则金不受囚,木有所畏,未敢起而用事,至於斑属阳明,疹属太阴,亦二经营分热极,不与三焦相干,即不与风木相引也,此而痉厥,必胃中津液尽涸,耗及心营,则肝风亦起,而其人已早无生理矣。
(十二)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湿滞阳明,宜用辛开,如厚朴草果半夏乾菖蒲等味。
此湿邪极盛之候,口渴乃液不上升,非有热也,辛泄太过,即可变,而为热,而此时湿邪尚未蕴热,故重用辛开,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也。
(十三)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馀湿犹滞,宜辛泄佐清热,如蔻仁半夏乾菖蒲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六一散等味。
此湿热叁半之证,而燥湿之中,即佐清热者,亦所以存阳明之液也,上二条凭验舌以投剂,为临证时要诀,盖舌为心之外候,浊邪上薰心肺,舌苔因而转移。
(十四)湿热证初起,即胸闷不知人,瞀乱大叫痛,湿热阻闭中上二焦,宜草果槟榔鲜菖蒲芫荽六一散各重用,或加皂角,地浆水煎。
此条乃湿热俱盛之候,而去湿药多,清热药少者,以病邪初起即闭,不得不以辛通开闭为急务,不欲以寒凉凝滞气机也。
(十五)湿热证四五日,口大渴胸闷欲绝,乾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胃液受劫,胆火上冲,宜西瓜汁金汁鲜生地汁甘蔗汁磨服郁金木香香附乌药等味。
此营阴素亏,木火素旺者,木乘阳明,耗其津液,幸无饮邪,故一清阳明之热,一散少阳之邪,不用煎者,取其气全耳。
(十六)湿热证呕吐清水,或痰多,湿热内留,木火上逆,宜温胆汤加栝娄碧玉散等味。
此素有痰饮,而阳明少阳同病,故一以涤饮,一以降逆,与上条呕同而治异,正当合叁。
(十七)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
肺胃不和最易致呕,盖胃热移肺,肺不受邪,还归於胃,必用川连以清湿热,苏叶以通肺胃,投之立愈者,以肺胃之气非苏叶不能通也,分数轻者,以轻剂恰治上焦之病耳。
(十八)湿热证 嗽,昼夜不安,甚至喘不得眠者,暑邪入於肺络,宜葶苈枇杷叶六一散等味。
人但佑暑伤肺气则肺虚,而不佑暑滞肺络肺实,葶苈引滑石直泻肺邪,则病自除。
(十九)湿热证十馀日,大势已退,惟口渴汗出,骨节痛,馀邪留滞经络,宜元米汤泡於术,隔一宿去术煎饮。
病后湿邪未尽,阴液先伤,故口渴身痛,此时救液则助湿,治湿则劫阴,宗仲景麻沸汤之法,取气不取味,走阳不走阴,佐以元米汤,养阴逐湿,两擅其长。
(二十)湿热证数日后,汗出热不除,或痉忽头痛不止者,营液大亏,厥阳风火上升,宜羚羊角蔓荆子钩藤元叁生地女贞子等味。
湿热伤营,肝风上逆,血不荣筋而痉,上升巅顶则头痛,热气已退,木气独张,故痉而不厥,投剂以息风为标,养阴为本。
(二一)湿热证胸痞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者,腠理暑邪内闭,宜六一散一两,薄荷叶三四分,泡汤调下即汗解。
湿病发汗,昔贤有禁,此不微汗之,病必不除,盖既有不可汗之大戒,有得汗始解之治法,临证者当知所变通矣。
(二二)湿热证按法治之,数日后忽吐下一时并至者,中气亏损,升降悖逆,宜生谷芽莲心扁豆米仁半夏甘草茯苓等味,甚者用理中法。
升降悖逆,法当和中,犹之霍乱之用六和汤也,若太阴惫甚,中气不支,非理中不可。
(二三)湿热证十馀日后,左关弦数,腹时痛,时圊血,肛门热痛,血液内燥,热邪传入厥阴之证,宜仿白头翁法。
热入厥阴而下利即不圊血,亦当宗仲景治热利法,若竟 入营阴,安得不用白头翁汤凉血而散邪乎,设热入阳明而下利,即不圊血,又宜师仲景下利谵语,用小承气汤之法矣。
(二四)湿热证十馀日后,尺脉数,下利或咽痛,口渴心烦,下泉不足,热邪直犯少阴之阴,宜仿猪肤汤凉润法。
同一下利,有厥少之分,则药有寒凉之异,然少阴有便脓之候,不可不细审也。
(二五)湿热证身冷脉细,汗泄胸痞,口渴舌白,湿中少阴之阳,宜人叁白术附子茯苓益智等味。
此条湿邪伤阳,理合扶阳逐湿,口渴为少阴证,乌得妄用寒凉耶。
(二六)暑月病初起,但恶寒,面黄口不渴,神倦四肢懒,脉沉弱腹痛下利,湿困太阴之阳,宜仿缩脾饮,甚则大顺散来复丹等法。
暑月为阳气外泄,阴气内耗之时,故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滋,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古法最详,医者鉴诸。
(二七)湿热证按法治之,诸证皆退,惟目瞑则惊悸梦惕,馀邪内留,胆气未舒,宜酒浸郁李仁姜汁炒枣仁猪胆皮等味。
滑可去着,郁李仁性最滑脱,古人治惊后肝系滞而不下,始终目不瞑者,用之以治肝系而去滞,此证借用,良由湿热之邪,留於胆中,胆为清净之府,藏而不写,是以病去而内留之邪不去,寐则阳气行於阴,胆热内扰,肝魂不安,用郁李仁以泄邪而以酒行之,酒气独归胆也,枣仁之酸,入肝安神,而以姜汁制,安神而又兼散邪也。
(二八)湿热证曾开泄下夺,恶候皆平,独神思不清,倦语不思食,溺数唇齿乾,胃气不输,肺气不布,元神大亏,宜人叁麦冬石斛木瓜生甘草生谷芽莲子等味。开泄下夺,恶候皆平,正亦大伤,故见证多气虚之象,理合清补元气,若用腻滞阴药去生便远。
(二九)湿热证四五日,忽大汗出,手足冷,脉细如丝或绝,口渴茎痛,而起坐自如,神清语亮,乃汗出过多,卫外之阳暂亡,湿热之邪仍结,一时表 不通,脉故伏,非真阳外脱也,宜五苓散去术加滑石酒炒川连生地 皮等味。
此条脉证,全是亡阳之候,独於举动神气,得其真情,噫此医之所以贵识见也。
(三十)湿热证发痉神昏,足冷阴缩,下体外受客寒,仍宜从湿热治,只用辛温之品,煎汤 洗。
阴缩为厥因之外候,合之足冷,全似虚寒,乃谛观本证,无一大虚,始知寒客下体,一时营气不达,不但证非虚寒,并非上热下寒之可拟也,仍从湿热治之,又何以耶。
(三一)湿热证初起状热口渴, 闷懊恼,眼欲闭,时? y,语浊邪蒙闭上焦,宜涌泄用枳壳桔梗淡豆豉生山栀,无汗者加葛根。
此与第九条宜叁看,彼属馀邪,法当轻散,此则浊邪蒙闭上焦,故懊恼 闷,眼欲闭者,肺气不舒也,时? y者,邪郁心包也,若投轻剂,病必不除,经曰,高者越之,用栀豉汤涌泄之剂,引胃 之阳,而开心胸之表,邪从吐散。
(
㈡ 什么东西是通肠胃的啊
我听说过吃青萝卜或是喝青萝卜熬的水是通气的
你试试吧
㈢ 关于鲁迅的资料,急急急!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后改为周樟寿,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一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1881年9月25日出生。出身于落破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浙江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法等50多种文字。
鲁迅开始到日本时是学医的,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解救人民最要紧的不是“医”,而是需要打开思想上的枷锁,唤起民众起来斗争。于是,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用犀利的笔去挑开旧世界的黑幕,让人民群众看清统治者的丑恶面目,也看清自己的愚昧,赶快奋发起来,他的《狂人日记》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页,以后他又陆续创作了《药》、《阿Q正传》、《祝福》、《伤逝》等一批极为成功的现代小说。
㈣ 求通肠胃通大便的药,效果好一点的
润肠通便疗法:
1:水果类
若美尔美颜果:
以水果“顶级青梅”为载体,采用先进的超低温冷冻萃取技术,提取各类天然草本精华;风味独特,酸甜可口;让您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达到润肠通便、排毒养颜、清脂控重的效果。
产品优势:
1、定位独特:清肠、排毒、控重、塑身,三合一。
2、剂型独特:水果为载体、酸甜可口、专利配方。
3、效果独特:不拉水、不伤肠胃、无依赖;6-8小时见效,2~3天持续有效。
2:冲泡类:
碧生源肠润茶:
碧生源常润茶不含泻药,能清除肠道宿便垃圾及各种毒素,适用于各类型便秘。可滋补肾阴生肾水,散内火、去内热,洗肠更“润”肠。本品是以绿茶、土茯苓、沙参、淮山药、番泻叶、草决明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
3:药物类
果导片: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主要成份为酚酞,化学名称为3,3-双(4-羟基苯基)-1(3H)-异苯并呋喃酮。酚酞
果导片[非]的主要成分是酚酞,是一种刺激性泻药,口服后在肠内与碱性肠液相遇形成一种可溶性盐,刺激结肠壁,使肠的蠕动增加,促使粪便排出,它的作用温和持久,服药后4~8小时排出软便,一次服药作用可维持3~4天之久,适用于习惯性顽固性便秘。所谓习惯性便秘是由于直肠粘膜的排便感受器敏感性减弱或因老年人的肠蠕动无力,不能将粪便排出,长期持续,则形成习惯性便秘。但习惯性便秘的人,应养成定期定时排便的习惯,注意饮食调节,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或水果,如苹果、香蕉、青菜,还要加强运动,增强肠道的蠕动能力,切不可长期依赖泻药,长期依赖泻药只能使便秘越来越严重,因果导是通过刺激肠粘膜促进肠蠕动而排便,长期用药会使肠粘膜的敏感性越来越低,即使药物刺激也不能促使其蠕动增强,结果反而加重了便秘。
果导片口服每次1~2片,睡前服为宜,因白天服后造成夜间排便而影响睡眠。另外,口服吸收后的药物大部分由尿排出,在碱性尿液中,酚酞成为红色,会使尿液变红,应注意与血尿鉴别。婴禁用,幼儿孕妇慎用。
4:物理疗法类
“洗肠”也称“肠道水洗疗法”,是用一种精密的“洗肠机”注入经净化的38℃左右的水,进而把肠道表层清洗干净。当洗肠人预约前来时,专业医生首先会让洗肠人到厕所排尿,然后进入指定的房间中,舒服地躺在特制的治疗台上,一条润滑过、可灵活转动的细管,轻轻插入直肠,在仪器控制的低压下,经三层过滤、活性炭除味、紫外线杀菌的温水从结肠流进流出,你只需舒适地躺着,不用费力,仪器就能为你疏通阻塞的结肠,受过全面训练的人员,会确保洗肠人的安全和舒适。
㈤ 吃些什么可以通肠胃
番薯
多吃番薯,可治便秘,使大便畅通易解,民间多有此经验。《本草求原》亦有记载,认为红薯:“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瘀脏毒。”慢性便秘者食之尤宜。也可用鲜红薯叶250克,加油、盐炒菜吃,一次吃完,早晚空腹各吃一次,适宜大便燥结之人。
芝麻
能润肠通便,适宜肠燥便秘之人服食。《上海中医杂志》1963年9月介绍:赵某某,女,65岁,阴虚液燥,患有习惯性便秘已5年,每4~5天大便1次,伴有头晕肢麻,口苦咽干等症。选用古时《医镜》中桑麻丸方,以黑芝麻(炒)同冬桑叶等份为末,蜂蜜调和为丸,日服12~15克,1月而愈。
阿胶
能滋阴补血润肠,适宜体虚便秘者食用。《仁斋直指方》中介绍:“治老人虚人大便秘涩,阿胶二钱,连根葱白三片,蜜二匙,水煎,去葱,人阿胶、蜜溶开,食前温服。”此法对产后虚弱,大便秘涩者亦宜。
香蕉
能清热、润肠、解毒,适宜热性便秘和习惯性肠燥便秘之人服食。以香蕉生食,每日2~3次,每次2支。
桑椹
能滋液润肠,适宜体虚之人肠燥便秘,也适宜慢性血虚便秘者服食。可用新鲜黑桑椹挤汁,每次服15毫升,每日2次。或用鲜桑椹2千克,绞汁,白砂糖500克,将白砂糖放入铝锅内,加水少许,小火煎熬,待糖溶化后加入桑椹汁,一同熬成桑椹膏。每日2次,每次15克,开水化服,连服1周。
甘蔗
功在清热、生津、润肠,适宜热性便秘者服食。可用青皮甘蔗汁、蜂蜜各1酒盅,混匀,每日早晚空腹服下。
松子仁
适宜慢性肠燥便秘者食用,有养液、润肺、滑肠之功。可用松子仁30克,每日早晚同粳米煮稀饭吃。或用海松子仁250~500克,炒熟后捣烂,同白糖500克,再加适量清水,一同用文火熬成膏,冷却后装瓶内,每日早晚空腹食用,开水冲饮。
柏子仁
含有丰富的脂肪油,能润肠通便,适宜肠燥便秘之人服食。古时《世医得效方》中有润滑肠道而通便秘的“五仁丸”,就是以柏子仁配合松子仁、桃仁、杏仁、郁李仁为丸。也可用柏子仁、火麻仁各10克,微炒研细,以绢包水煎20分钟,过滤,加白糖适量,一次顿服,每日1次,便通为度。
胡桃
适宜大便燥结之人服食,古有记载。《医林纂要》中就说:“胡桃仁,润大肠,通热便。”民间常用胡桃仁、黑芝麻各500克,炒后共捣烂研碎,早晚空腹用少许蜂蜜调服,既可补养身体,又治习惯性便秘。也可单用胡桃肉30~50克,同粳米煮粥,早晚食用。
韭菜
可用新鲜韭菜,洗净,然后捣汁1杯,约30~50毫升,加15~20毫升黄酒,滚开水冲服,适宜便秘者食用。
萝卜
可用新鲜白萝卜250克,洗净后绞取萝卜汁,然后对入少量蜂蜜,空腹时1次服下,每日1次。《日用本草》云:“萝卜宽胸膈、利大小便。”此法尤其适宜气秘之人,气秘者欲便不得,甚则腹中胀痛,胸胁痞满。
苋菜
苋菜能清热利窍,民间多用苋菜炒食,治大便秘结干燥者。《滇南本草》云:“苋菜,治大小便不通。”《本草纲目》亦载:“六苋,并利大小肠。”习惯性便秘之人,也宜用苋菜煮粥服食。”
菠菜
慢性便秘者宜常食之,有养血润燥通便作用。《本经逢原》载:“凡蔬菜皆能疏利肠胃,而菠菜冷滑尤甚。”《随息居饮食谱》中亦说:“菠菜,开胸膈,通肠胃,润燥活血,大便涩滞及患痔人宜食之。”
马铃薯
适宜习惯性便秘之人食用。早在《中级医刊》1954年第1期中就有介绍:将马铃薯洗净后切为薄片,放入绞肉机内绞成糊状,用消毒纱布绞汁,每空腹及午后前各服半玻璃杯。据杨天楹氏报道,用此法曾治疗84名长期便秘患者,结果全部痊愈,大部在服用2~4天内有效,个别便秘者服用20天才有效。
芋头
便秘之人宜食之,它含丰富的淀粉,同时也含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是一种碱性食物,民间多有食用芋头以防治便秘的经验。
慈姑
含维生素Bl、维生素B2较多,能增强胃肠的蠕动,是预防和治疗便秘的理想食品。
海蜇
能清热、化痰、消积、润肠,适宜大便燥结者食用。《古方选注)中的“雪羹汤”,以海蜇30克,荸荠4个,煎水服,除可用于慢性咳嗽,吐脓痰之外,对大便干结者亦宜。
蜂蜜
能润燥清肠,适宜肠燥便秘者食用。《实用经效单方》中曾介绍:“一男子,61岁,左半身不遂,大便秘结,卧床已半年。以蜂蜜180克,黑芝麻30克研烂,调和,蒸熟,1日2次当点心吃。半月后,大便恢复正常,3个月后能起床,半年后,恢复如常。”
猪油
能润肠燥,通大便。《本草纲目》载有一法:将猪油100克放入搪瓷杯内,加蜂蜜100克,用文火烧沸后,停火晾凉,将猪油与蜂蜜搅拌均匀。每日两次,每次1汤匙,对肠燥便秘者尤宜。
当归
既能补血调经,为妇科常用药,又能润燥滑肠,适宜大便秘结之人。可用当归15克,生首乌15克,煎水服用,可养血润肠,尤其对血虚肠燥便秘者,最为适宜。
肉苁蓉
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的作用,尤其适宜血枯便秘和阳虚便秘之人服食。《医学广笔记》中介绍:“治高年血液枯槁,大便燥结,大肉苁蓉三两,白酒浸,洗去鳞甲切片,白汤三碗,煎一碗,顿服。”
决明子
能清肝、明目、通便,适宜习惯性便秘者服用。可先将决明子500克,炒黄,每日取10~15克,沸水冲泡当茶饮。
南瓜
性温,味甘,中医认为有补中益气的作用。现代研究南瓜不仅是一种低糖低热量食品,而且所含丰富的纤维素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凡便秘之人,尤其是中老年体弱便秘者,食之最宜。
猪肉
有补虚、滋阴、养血、润燥作用,体弱便秘之人,食之尤宜。《随息居饮食谱》就说它能“利二便”,并介绍“治便秘:猪肉煮汤,吹去油饮。”
牛奶
性平,味甘,能补虚润肠,故凡体质虚弱,或病后产后,或年老之人便秘者,皆宜食之。《滇南本草》曾说它“利大肠”,《本草纲目》也认为牛奶“润大肠,老人煮粥甚宜”。
海参
为清补食物,既能滋阴润燥,又能养血通便。如《药性考》中说它“降火滋肾,通肠润燥”,并介绍“治虚火燥结:海参、木耳、入猪大肠煮食”。所以,对肠燥便秘,或血虚便秘,或年老体弱便秘者,食之颇宜。
苹果
据现代研究,苹果中含有多量的纤维素和果胶。经分析,每100克苹果可含粗纤维15.3~20.6克,含果胶15~18克,这两种物质都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纤维素难以消化,在肠道中增加容量,刺激肠壁蠕动而通便。所以,有习惯性便秘者,常食颇宜。
甜杏仁
性平,味甘,能润肠通便。《现代实用中药》说得好:“甜杏仁有滋补性,内服具轻泻作用,并有滋补之效。”因此,对于年老体弱之人慢性便秘者,食之最宜。
食盐
性寒,味咸,有清火凉血作用。对大便干燥及习惯性便秘之人,每天早晨空腹喝淡盐水一茶杯最为适宜,有清肠通便的效果。
梨
性凉,味甘微酸,能清热、生津、润燥。热胜津伤的燥热便秘者,食之颇宜。《开宝本草》就说它能“利大小便”。《中药大辞典》也认为梨能“治便秘”。
无花果
性平,味甘,有健胃清肠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还说它能“清热、润肠”。慢性习惯性便秘者宜常食之。
榧子
性平,味甘,有消积润燥作用。《本草衍义》中还说:食之“过多则滑肠”。因此,大便秘结者,多食有润肠通便的效果。
蕹菜
性寒,味甘。《陆川本草》记载:“治肠胃热,大便结。”《中药大辞典》说它“治便秘”,因其纤维素可增强肠蠕动,慢性便秘者宜常食之。
落葵
俗称木耳菜、滑腹菜。性寒,味甘酸,大便秘结者食之尤宜。《本草纲目》云:落葵“利大小肠”。《福建民间草药》也说它“泻热滑肠”。《泉州本草》亦云:“治大便秘结”。因其性大凉,对热性便秘者食之颇宜。
首乌
有何首乌与白首乌之分,两者均适宜便秘者服食。生何首乌有通便作用。《本草汇言》认为“生者气寒”。《江西草药》说它“通便,解疮毒”。白首乌能补虚润肠,《山东中药》记载:“为滋养、强壮、补血药。鲜的并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老人便秘。”
锁阳
性温,味甘,有温肾、润肠、通便作用。《本草衍义补遗》中记载:“补阴气,治虚而大便燥结者。”《本草切要》中曾介绍:“治阳弱精虚,阴衰血竭,大肠燥涸,便秘不运:锁阳三斤,清水五斗,煎浓汁二次,总和;以沙锅内熬膏,练蜜八两收成,入瓷瓶内收贮,每早、午、晚各食前服十余匙,热酒化服。”凡阳虚便秘及血虚便秘者,食之最宜。
此外,便秘之人还宜服食燕麦、甘薯、猪大肠、杨梅、茼蒿、青菜、青芦笋、甜菜、海带、羊栖菜、香菇等。
㈥ 求普通中学初一语文分班考试卷!!最好数学英语也有~~~
语文
一、积累运用(共27分)
(一)积累(共12分)
1.根据拼音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上相应的汉字(4分)
确______záo 人迹_______hǎn至 理________cǎi miǎo________茫
niè______嚅 不kān______设想 chěng_______能 bàn________ 嘴
2.根据要求默写。(6分)
(1) 请写出七年级学习过的:有哲理的连续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学习有关的连续两句古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3.请你为学校新落成的阅览室拟两条名言。(2分)(不得引用本卷内容作答)
(1)
(2)
(二)运用(共15分)
4.仿写句子。(2分)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写: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口语交际(3分)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请你从中总结出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进行劝告时的一条基本方法。
《还珠格格》中有一节令妃劝皇上接回格格一干人等的段子。令妃先把小阿哥放在皇上手里,然后说:“看皇阿玛多么疼小阿哥,小阿哥可不要让皇阿玛生气哦!当然啦,小阿哥人小不懂事就算一时冲撞了皇上,皇上也不会计较,皇上是个仁慈的阿玛!”一席话,说得本来就牵挂在外的儿女的皇上更加百感交集,这时令妃又趁机说:“小阿哥,我们不惹皇上生气了,皇上想念哥哥姐姐了……”。一个大家都不能揭开的话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皇上终于答应派人接回格格她们。
基本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修改。(4分)
下面是七年级某同学写的周记(片段),其中有错误,请按要求修改。(4分)
①七年级是初中打好基础的一年学习。②我们要经受毅志力的考验,我们每个同学都要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而不至于老大徒伤悲。③因为,我们将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④而且,“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1)句①中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
(2)句②中有一个别字,应该把_____改为______。
(3)句③中修饰语位置不当,应该把“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互换。
(4)句④中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应该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
7.(1)仔细研读下面几则寓言,概括出人与人之间要想幸福生活、和谐相处的具体做法。(3分)
寓言一: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到最后,两败俱伤。狮子快要断气时,对老虎说:“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我们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老虎吃惊地说:“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一直以为是你要侵略我。”
寓言二:两只乌鸦在树上对骂。它们越骂越凶,越吵越激烈,最后,一只乌鸦随手捡起一样东西,向另一只乌鸦打去。那东西击中对方后碎裂开来,这时,扔东西的乌鸦才发现,自己打出去的东西,原来是一只尚未孵化好的蛋。
寓言三:小羊请小狗吃饭,它准备了一桌鲜嫩的青草,结果,小狗勉强吃了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过了几天,小狗请小羊吃饭,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样小气,我一定要用最丰盛的宴席来招待它。于是,小狗准备了一桌上好的排骨,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得出的结论。(3分)
材料一:朱元璋还是穷小子时,一天又饿又病,乞得一碗杂七杂八的汤水,上面飘着几片青菜叶,还有几块豆腐,觉得滋味美极了。后来他当了皇帝,山珍海味越吃越没有胃口,下旨御厨做当年的所谓“翡翠白玉汤”,可是御厨做来做去,也做不出朱元璋要的当年的美滋味。
材料二:一位中国老太太,“文革”期间在东单菜市排队买鱼,冻了两三个钟头,买回一条胖头鱼。中段清蒸,尾段红烧,鱼头做沙锅,一条鱼让全家高兴两个礼拜。改革开放后,鱼随处可以买到,再不用排队,她却觉得现在的鱼没有当年的鱼好吃。
材料三:一位美国青年在非洲沙漠里,口渴难熬,当时得到一杯净水,给他带来无比的满足与幸福。而当他回到美国,到处都有饮用水,一杯净水给他的幸福降到零。
二、阅读理解(共43分)
(一) 阅读《柳叶儿》选段,完成8——12题。(共15分)
(1)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
(2)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3)柳叶儿救过我的命。
(4)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
(5)柳叶,自然在嫩的时候最好吃,老了,便又苦又硬,难以下咽。柳叶儿一长出来,便长得风快,能够吃的日子,只有那么七八天,至多十几天。
(6)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
(7)柳叶儿,是要抢的。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光了。他们在长杆上绑一把镰刀,咔嚓咔嚓把树枝全割下来,一抱一抱运回家去,柳叶儿捋下来吃,树枝儿烧火。高处的,大人没办法,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8)我的淘气,本来就是出了名的。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来逞能。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 ),鞋子( )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 )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 )过来,( )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洋洋地( )下树来。便是家里人知道,挨一顿骂,或是挨一巴掌,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9)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阳出来之前,露珠儿还在树叶儿上的时候,就去抢树叶儿的。近处的抢完了,就往远处。
(10)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清凉。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踩着村边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飘着一团淡淡晨雾的小河边。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三叔先找到一棵树,大概认为值得上吧,就叫我过去。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
(11)多亏了那些树叶,吃光了一茬,长山来-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长出来-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
(12)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8.在通读选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仔细研读第2小节,你认为该小节中哪些词语应重读?并简要阐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4小节中连用3个“吃光”,文中多次出现“抢”这个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第8小节,把表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后面的括号中( )(3分)
A. 甩 飞 摆 溜 抱 弹 B.抱 弹 甩 飞 摆 溜
C. 摆 溜 抱 弹 甩 飞 D.甩 飞 抱 弹 摆 溜
11.第10小节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此处描写在起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仔细研读下面一首诗及赏析文字,结合12小节内容,写出从中你得到的结论。(3分)
咏柳(贺知章) 赏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 这首诗构思奇巧,通过柳来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
万条垂下绿丝绦。 的工巧: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袅娜
不知细叶谁裁出, 多姿,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你可知这细嫩
二月春风似剪刀。 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我的老师》一文,完成13—17题。(共16分)
⑴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孩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⑵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了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⑶晚上看电视,七点钟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唯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屎。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
⑸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是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加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好呀,你瞧,他写的这副联,××××××××××春,多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便跑过去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仗!”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上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强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来了脱离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一走了之,事后连个证明也不肯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琢磨,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作者:贾平凹 选自《商山在线》有删减)
13.根据第2小节内容及划横线部分,把3、5、6小节中的横线补充完整。(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全文请就发生在孙涵泊身上的某件事情完成下面填空。(3分)
孙涵泊是一个( )的孩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末尾说“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老师”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有两个义项,其中一个是“尊称传授文化、技术的人”。阅读下面句子结合文章内容请你揣摩第二个义项。(3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结合作者的观点,你认为下列材料中写的男孩是否是作者眼中的“老师”?(4分)
当他满了两周岁的时候,我们决定把他送托儿所了,去的那天早晨,他一声不响,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当别的孩子们哭的时候,他才想起来哭。哭声嘹亮,并无伤感,似乎只为了参加一个仪式。每天早上,送他去托儿所都很容易,不像我们姐妹几个小时候那样,哭死哭活不肯去。问他喜欢托儿所吗?他说:“不喜欢。”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也就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王安忆《我们家的男子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18—22题。(共12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距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到了)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是)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智慧)乎?”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1)问其故( ) (2)我以日始出时( )
(3)日中如探汤( ) (4)不能决也(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智慧)乎?”
20.“孔子不能决也”与《论语<八则>》中哪句话有关联?(2分)
21.有人认为本文阐述的道理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条谈自己的看法。(2分)
①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不一样 ②对待科学应该实事求是 ③学无止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一篇短文,结合上文内容回答问题。(4分)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客舍;旅馆)。既灭烛,闻主人媪(老妇人)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认输)。”积薪暗记。明日覆(重摆,重演)其势,意思(用意、思路,这里指下子的方法。攻守的路子)皆所不及也。(唐?李肇《逆旅闻棋》)
(1)从本文中摘录跟《两小儿辩日》中“孔子不能决也。”意思完全相反的句子在下面横线上。
(2)你认为王积薪应该学习孔子的什么精神?
三、作文(共30分)
23. 请以“我永远记得你的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鼓励、理解、勇敢、关心、帮助”等⑵根据所写的内容确定一条线索来写③条理清楚,不少于450字。
题目:我永远记得你的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