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初中高中 > 麦盖提县第四中学最可爱的人

麦盖提县第四中学最可爱的人

发布时间:2020-12-18 18:56:35

㈠ 《谁是最可爱的人》原文

现代·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原文: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三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

敌人为了逃命,用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

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得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

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三百多敌人,特别是,使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聚歼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及用刺刀和敌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

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胡传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1)麦盖提县第四中学最可爱的人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现在不少版本的语文书已将此篇课文删除),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解放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本文是建国初期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广泛的优秀通讯。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由于领土争端,爆发了朝鲜战争。9月中旬美帝国主义纠集联合国部队,直扑我鸭绿江边。10月25日我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从朝鲜回来是1951年的2月了,此时已调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前方将士那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怎样的英勇,是怎样的顽强。

我们眼前这平平常常的一切,都是他们鲜血的代价,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激动的情况下从心里跳出来的。

㈡ 请问大家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初中语文教材(人教2000年版教材)几年级第几册的课文

貌似是初一的下学期······因为我依稀记得学这课文的时候我还在旧教室···

㈢ 优秀中学生作文赏析 谁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初二学过魏巍的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学生会说当然是战士了;也许有人会说当然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也许爱看动画片的同学会说当然是卡通人物最可爱了,也许……可是作为中学生的我要说,我心中也越来越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伟大的老师,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我还记得,在我小学时一段悲喜交织的时光,有一次,办公室里很静很静,我站在老师的面前,我无语,老师也沉默,望着老师的眼睛,我读懂了她的心。

老师的年龄不是很大,她的女儿比我小两岁,但她的头上却有着不符合她年龄的银丝。我明白,是我们这一帮不争气的学生给您增添烦恼。看着我们这次的成绩,老师真的无语了,我知道,老师自认为她很不错的学生考出不理想的成绩时很心酸,我知道,我辜负了她这位耗尽心血来提高我们成绩的慈母……我懂!

刚接到这个班时,她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情况,这确实是个特差的班,上课小话总是很多,纪律总是糟,成绩总是差。可是,她并没有放弃,在我们的课上,老师总是讲得那么细致,生怕疏漏了一个课本上的知识点,黑板上的粉笔字是那样的紧密,擦了一遍又一遍,上完一节课后,桌上总是铺满了一层厚厚的粉笔灰。

但是,尽管她付出了很多很多,考试的成绩依旧是差到了她想像不到的地步,我的成绩让她伤心,她说她看到我的成绩后心里感到疼,她那双眼里充满了失望,她无语,只是低着头。

我不敢看她的眼睛,因为它布满了血丝,布满了伤心,布满了失望,我怕自己哭泣,因为我知道我的哭泣不是她想要的,我的哭泣只会让她更伤心。她虽然也伤心,但是她不愿意放弃!我懂,从她每次上课的眼神中我读懂了老师依然对我们充满了希望,也愿意为我们付出!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我依然记得很清楚,我时时会拿来提醒自己,后来我们在小学模拟考以后,看到了老师的笑容,听到了老师对我的进步的赞扬,我们班获得了荣誉!

老师是我们的慈母,总是不断鼓励我们,不要气馁,总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老师真是最可爱的人呀,总是这么她力地付出。如今读到中学的我,更能理解这种心情。初中的一段时间中,有一次我生病了,请了两天假。老师很为我操心,生怕我这两天的课程跟不上同学的进度为的担忧。她在百忙这中抽出时间,来到我家看望我,帮我补习这两天的课程,是为了不让我的学习下滑,就这么一个小小而又简单的心愿,却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有人说: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觉得对极了。南宁的一所重点中学要请老师去那儿教书,但她却放弃这种难得的事,一口回绝,没有考虑余地。她只说了一句,在哪儿教都是一样了。就是这样她愿留下来了,愿在教。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报答老师,只能用成绩和进行给她回报,她不企图得到什么好处,她只希望我们争气,能做些事报答国家,也希望我们事业有成。

㈣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连战士在松鼓峰战斗回中,以被汽油弹烧着的身答体扑向敌人同归于尽,战士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出朝鲜儿童以及战士们在防空洞里,边和着雪吃炒面边谈论理想的生动片断,揭示了一个主题,即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二、 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现在不少版本的语文书已将此篇课文删除),影响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解放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㈤ 谁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军人依然是最可爱的人之一,有关的文章如下:
记得在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的课本上有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叫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著名作家魏巍。我记得当时读那篇文章的时候,老师的声音包含激情,我的心里热热的,对那些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心怀崇高的敬意。读了那篇文章之后,志愿军战士的光辉形象始终在我的心里,他们真的是我心里最可爱的人。
本来我一直想当兵做一名军人,但是,当个女兵是个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面。所以,这个军人梦就破灭了。但我军人梦的破灭,并没有影响我对军人和军队生活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的汶川抗震救灾以及青海玉树的抗震救灾中,那些“橄榄绿”、“国防绿”以及那些“金橙黄”都像是一只只勇敢的小燕子,穿梭在岌岌可危的废墟上,为了救人,他们连续几个昼夜的一刻不停的抢救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他们,才是老百姓心中最可爱的人。
在这次江西的抗洪救灾中,我又看到了那些“橄榄绿”、“国防绿”和“金橙黄”,我又看到一个个小战士的身影在与洪水搏斗中抢救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我的每一次观看(从电视中),我的眼睛都会潮湿,我觉得在如今缺少真情的时代里,这就是真情,这就是品格,这就是时代精神,这就是榜样。我似乎又想起了魏巍同志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句子:“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觉得我应该把第一句改写成这样,在抗洪救灾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和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不断的问:谁是当代我们当中最可爱的人呢?当然是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就是那些橄榄绿、就是那些国防绿、就是那些金橙黄,我感觉他们才是当代老百姓心中最可爱的人。这绝不是魏巍一个人的心声,也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心声,这一定是一个时代的心声,是所有中国百姓的心声。
那些在抗洪救灾中忙碌的身影,那些在抗洪救灾中牺牲的战士,都是咱寻常百姓家的孩子,都是咱寻常百姓家的宝贝,也是母亲怀胎十月的小宝贝,但这些小宝贝如今就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上为着人民的利益,为着国家的利益在忘我的工作,这应该是中华民族的最动人的形象,是中华民族能够振兴富强的最强有力的保障。我爱这些脸上稚气未脱的小战士,我敬他们,我佩服他们,只有他们,在国难当头一声令下就冲在了最危险的前方,一切是为了祖国,一切是为了人民。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我用作家魏巍的一段话表达我的心情:朋友们,用不着繁琐的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善良爱好和平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㈥ 最可爱的人,是小学或初中第几学期语文第几课

㈦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学的课文还是小学的我忘记了

是中学的课文来的。真的,前几天在报纸上登《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魏巍去世嘛!

㈧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其他相关

一篇散文,为人民子弟兵树起一座英雄丰碑
《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中外引起了如此广泛而强烈的反响,原因在哪里?它的创作经过是怎样的?我第一次听魏巍讲《谁是最可爱的人》创作背景是在1990年8月17日。这一天该文中提到的“活烈士”李玉安来到北京西山八大处甲1号魏巍家。此时我正在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任主任,是魏巍培养起来的文艺战士。他打电话让我前去陪客,实际上是给我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
魏巍端详着这位身穿中山装、满腮白胡茬儿的老人,惊喜地说:“李玉安同志,想不到你还活着!”李玉安激动地说:“活着,活着,这不来看你啦!”两位老战士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魏巍深情地回忆了当年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过。那是1951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112师担负穿插任务,他们成功地穿插到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切断了敌人的后路。南逃之敌为了夺回生路,拼命地向112师扑来。北援的敌人为了接应南逃的溃军,也疯狂地扑向112师。面对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的美军,112师承受了最大的战场压力,整个战场杀得天昏地暗。
松骨峰是美军争夺的要点,在这里守卫的是112师335团1营3连,他们打了最悲壮的一仗。美军集中了32架飞机、18辆坦克、几十门榴弹炮和千余名步兵向3连进攻。我3连官兵用血肉之躯拼死抵抗,打败了美军无数次进攻。最后,3连仅剩下7个人,仍顽强地坚守住了阵地。师指挥所听到3连在松骨峰的壮举时,所有在场的同志都肃然默立,流出了眼泪。战斗结束后,112师师长杨大易去了3连阵地,看到一生难忘的场面:阵地前沿堆满了几百具美军尸体和打乱摔碎的枪支。牺牲的我3连官兵,有的紧紧抓住敌人的机枪,有的手中的手榴弹沾满了敌人的脑浆,有的嘴里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战士邢玉堂、2排副排长王健候身上的余火还在燃烧,他俩的身子压着敌尸,牙齿和指甲深深地嵌进敌人的皮肉里……事后,杨大易将3连阵地的情况告诉了前来采访的魏巍,又陪同他重访了3连阵地。
魏巍说,他当时要找3连幸存的官兵采访战斗的经过,但全连除牺牲和重伤送往医院的,只剩下一名通讯员。后来,他找到了一营营长王宿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素材都是王营长流着眼泪向他讲述的。
1951年2月,魏巍完成了3个月的朝鲜采访,回国后便奉命到《解放军文艺》任副主编。他开始抓紧时间写出在朝鲜的见闻和感受,特别是松骨峰战斗的场面在他脑海里频频出现,激励他不得不动笔。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激动的情况下从心里蹦出来的,从情感的浪潮中跳出来的。”魏巍越说越激动,他几乎忘记了接待客人。他说,我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最根本的原因是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英雄事迹是这样的伟大、感人。在写作中,魏巍从20多个最为生动的故事中,几经推敲、删减,最后选定了3个最能表现英雄本色的典型事例。由于感受深刻,下笔如有神,一气呵成,一天多时间就完成了。稿子写好后,交给《解放军文艺》主编宋之的征求意见,宋主编看后首先被感动了,当即说:“马上送《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社长邓拓看了这篇文章十分激动,破例决定将此文放在《人民日报》头版社论位置发表。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共提到了13位烈士的名字,由于当时战场的特殊情况,谁死谁活很难了解清楚。后来,出现了两名隐功埋名、含辛茹苦、为国奉献的“活烈士”李玉安和井玉琢。
1990年8月的一天,原志愿军355团给魏巍打来电话,说《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的烈士李玉安还活着,他来老部队送小儿子参军,想见一见魏巍。这才有了今天李玉安来到魏巍家,两位老战士叙旧交谈,回忆当年松骨峰战斗和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过。
魏巍谈了创作经过像亲历一场战斗场面,此时才想起喝水。他给李玉安续上一杯茶,自己也呷了几口,疑惑地问:“这么多年了,你为什么不来找我?为什么不来找老部队?”李玉安这才讲述了当年在朝鲜战场负伤后的情况。当时,李玉安胸部负了重伤,昏迷六七个小时后,被朝鲜人民军的一名司号员救下了阵地,3天后由友邻部队送往野战医院,做了开胸手术,才幸免一死,后来又转回国内治疗。伤愈后,因伤残复员到老家黑龙江巴彦县兴隆镇,在粮库当了一名普通工人,默默苦干了几十年。“比起牺牲的战友,我算幸运多了。娶了老婆成了家,生活不错了。这次要不是小儿子想当兵,我也不会来麻烦老部队,更不会来麻烦你了。”李玉安朴实、敦厚,实话实说。魏巍听了十分感慨,动情地对李玉安和我说,李玉安是1946年参军的老兵,在解放四平、天津和渡江作战中,多次立功。但他从不向人炫耀自己的功绩。复员到地方40多年,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做贡献。那时他月薪不足百元,要维持8口之家的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从来没有向政府和老部队伸过手。他不仅在战场上是“最可爱的人”,在和平建设时期,也是“最可爱的人”。会见结束时,魏巍把一部精装的长篇小说《东方》和一部《魏巍散文集》赠送给了李玉安,并在书的扉页上题写了:“您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又详细地询问了李玉安现在的家庭情况,热情地安排他吃、住、行,还向李玉安的老部队和家乡有关部门,专门写了“活烈士”李玉安的英雄事迹,建议解决他的生活困难和落实复转军人、伤残待遇等问题。
三部长篇小说,唱响了革命战争三部曲
魏巍先后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为:我国第一部全景式地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长篇巨著《东方》、我国第一部全景式地描写红军长征的长篇巨著《地球的红飘带》、反映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壮丽画卷《火凤凰》。创作时间的顺序是自然形成的,按战争时期排列起来,应是: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整体构成了革命战争三部曲。
魏巍创作长篇小说《东方》,开始是在1959年到河北省邢台驻军187师代职写作的。那时,我正巧入伍来到这支英雄的部队。在团里欢迎新战友的大会上,我代表新兵发言并朗诵了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走,报名去》。到会的师政委周树青回师部向魏巍介绍有个新兵叫王石祥,是个乡办中学教员,已入了党,和学生一起应征入伍,代表新兵发言很有激情,还当场朗诵了一首自己创作的小诗。魏巍对能写点东西的新战士特别关注,非要亲自见见。于是,第二天我被领到师部见这位大作家魏巍。过去只是在中学语文课本上读过《谁是最可爱的人》,今天就要见到这位仰慕已久的名人了,我心情非常激动,又有点腼腆和紧张。待我这个列兵向面前的大校首长敬礼时,扬起的右手有些颤抖。魏巍亲切地让我坐在他身边,深邃的目光透过近视眼镜温和地望着我。听了我的情况汇报后,魏巍对团政委说:“这个小伙子不错,要培养他搞文艺创作,就把他放到红2连吧!搞创作没生活不行,首先要当好一个兵。”这样,我一直在红2连生活、锻炼了六七个年头。开始,连队的紧张生活忙得我没时间写东西,有打“退堂鼓”的想法。师政委和魏巍同志不断地到连队来看我,问我感觉苦不苦、累不累。开导我:“磨刀不误砍柴功,有了生活一定能写出东西的。”还指示连里领导适当地给我一点业余时间搞文艺创作。每天晚上班务会后,班长总要我拿出当天写的诗歌念给大家听,战友们纷纷传抄,挺受欢迎。我写的诗歌大都是在行军路上、演兵场上朗诵,有的写在连队黑板报上。团里新闻干事把我写的较好的诗不断投递到军内外报刊,经常在《战友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及《人民日报》、《诗刊》等报刊上发表。两三年工夫,我写的诗稿装了一大麻袋。师政治部选编、打印了我的诗集《兵之歌》,经魏巍和师政委推荐,寄给了时任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的著名诗人田间同志,经他审选、编排了目录,推荐给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这就是1964年出版的我的第一本诗集《兵之歌》。应该说,是魏巍同志引导和帮助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
魏巍在我师创作《东方》,待了好长一段时间。节假日,我有时请假去师部拜望魏巍首长,他还执意留我吃饭。我一个列兵哪敢和首长一起吃饭。只记得有几次,我和师部公务员一起去邢台城里为首长买过稿纸。
长篇小说《东方》,创作的时间较长,前后跨越20年。后来“文革”,魏巍也受了冲击,被迫停笔数年,“文革”后才陆续完成。当1979年《东方》出版后,魏巍及早签名寄给了我,此时我已从连队调到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搞歌词创作。我先读为快,感到格外亲切、动人。读后曾写过一篇学习心得,发表在当时的《战友报》上。
《东方》的显著特点是,作者不仅描绘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包括主要的战役和战斗,而且巧妙地把统帅部和基层指战员联系起来,把志愿军和朝鲜军民联系起来,把前方和后方联系起来,把国外和国内联系起来,驾驭全局,精心结构,纵横捭阖,挥洒自如,背景广阔,气度恢宏。为了创作这部作品,魏巍动用了他全部的生活积累。他不仅三次入朝采访,还先后深入冀中农村和北京长辛店二七车辆厂调查研究和挂职锻炼。人们读后不禁掩卷惊叹:这本书里有多少令人喜欢、令人景仰、使人深思、使人怀念的英雄、优秀人物啊!著名作家丁玲在《我读东方——给一个文学青年的信》中写道:“……《东方》是一部史诗性的小说,它是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创造的宏伟业绩的史册,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是一座雕塑了各种不同形象的英雄人物的丰碑……从《东方》的七十几万字里,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发展,是比较清楚的,对约二十来个主要人物的描写,其个性也是比较分明的。作家花了很大的精力科学地组织起这部长篇,笔力始终不懈,感情贯穿到底。这在只有一般文学基础,刚刚开始写作的人是难以达到的,即使与魏巍同时代、功夫较深、有成就的作家也不是随便能够达到或超过的。”

㈨ 作家魏巍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为何于2007年被从中学语文教材中删除,是何原因

这篇文章是个报告文学。如果作为写作参考课文这种报告文学不具有参考价值取消掉这种相当于纪实小说的文章那还是会做的。但是作为抒发爱国主义教育那是很有价值的。最主要是在新时代要告诉孩子们,我们国家的国防现代化是怎么建立的。这个朝鲜战争本身是个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说是在一堆瓦砾烂泥潭建立起来的。作为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强国可以是一点都看不起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觉得我们的国家领导者就是泥腿子武装力量也就是大刀长矛凑合的。美国方面由于手握原子弹而且是经济强国。虽说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想进行强力攻击。但也不见得就很亲和觉得我们新中国和他们想象的差很远。说白了就是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经过这个朝鲜战争,我们军队力量向全球展示出来。我们武装力量一个国家军队对付十六个国家组合军队。别小看这场战争。在西方世界那就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十六个人还没把一个人打倒,倒是16个人被一个最强的人按在谈判桌上。说了这么多那就是我们的国防力量是战争造就出来的是无数的英烈拼着生命奋斗出来的。居安思危这四个字要永远牢记。即便是全地球是红色的也要牢记。唯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阅读全文

与麦盖提县第四中学最可爱的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