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人知道无锡天一中学怎样报考
以前是不分五年级的还是六年级,考上少年班就是二年初中三年高中。中专考能不考,直接上天一的高中属。正应中学上五年所以有小学上得早的十五,六就上大学了,后来才分小学五年级的上三年初中。好象现在各招二个班九十人左右。全省招。不过全苏州也就太仓人去考的多。象常熟常有初中考上西交高本硕连读班。我先提醒楼主。少年班分流可是挺厉害的。能最后高三强化班高考的也就一半人哦
⑵ 是省锡中好些还是天一中学好些(主要指教学水平)
这要看文科还是理科。一般省锡中文科好,天一理科好。虽然我是理科生,但我还是选择省锡中,毕竟省锡中的老师相当负责任,而且是出了名的,压力也没有天一那么大。说到升学率不会比天一差的~
⑶ 江苏省天一中学和常州高级中学哪个好
就我所知 天一更好
我家对面有个人 他能去省中的但是去了天一 说明天一更好。。。
⑷ 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性质是公立还是私立
公立。
江苏省天一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创办于1946年,1978年被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16所重点中学之一,1990年被省教委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合格重点高中”。学校以出众的办学业绩饮誉大江南北,是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全国绿色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省模范学校、省德育先进学校、首批省和谐校园、省绿色学校、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和全国超常教育实践基地。
(4)无锡天一高级中学扩展阅读:
截止2020年8月,江苏省天一中学现有学生2900名左右、教职工300余人。由锡山区政府投资3亿建设的东亭校区占地450亩,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风优良,有省级以上专家、特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32名,92位市级学科带头人,省、市级评优课一二等奖获得者荟萃天一。
⑸ 无锡天一高中和锡山高中选哪一个
三十年风水轮流转,以前江阴2所学校全省有名的,也出过文理省状元的,现在无锡那三所学校响当当了,尤其是天一和锡山高中势头很猛~~
⑹ 请问天一中学是高中还是初中啊地址在哪里
天一中学是高中,地址在无锡市锡山区东亭二泉中路18号。
江苏省天一中学,简称“天一”,创办于1946年,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学校。
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江苏省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江苏省课程基地、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和全国超常教育实践基地。
(6)无锡天一高级中学扩展阅读:
天一中学以诚为训,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敬业奉献、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天一精神,着力培养积极的生活者。
天一中学的学校教育充满了人文情怀在教师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学校努力让每个学子在天一校园享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子的个性和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学校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国际教育、科技教育等方面特色显著。2014年,学校“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奖特等奖。
⑺ 无锡市天一中学有几个校区分别在什么地方
无锡市天一中学有几个校区具体在什么地方
⑻ 无锡天一中学高中部招收外地学生吗
据说现在不好上,现在无锡实行对口招生,估计不对口的那种就算面试通过也是N多的赞助费......最重要的奥数一定要好......
⑼ 天一中学到底好不好
我是今年天一高三的,我是物生的,我们班今年有十几个没达本二线的....
我们班主任都要扣奖金了...
天一也就强化班很拔尖,因为生源直接来自天一的少年班,天一的少年班是汇聚了全省的优秀学生……
相比之下普通班也就一般性,没有外面别人感觉的那么神,而且今年我们年级出了个洪欣格以后感觉媒体对我们学校的关注度陡然提升,知名度也在提高,我们学校的强人确实很牛,但像我们这种普通人也就只能在底层打拼打拼了...
天一的管理确实严,不过依然阻遏不了一些事情,我们学校谈恋爱的也不比别的学校少...晚上回宿舍路上能看到一对对的..
不过总体来说天一的学风还是很不错的,校园也很美,学校的硬件设施在苏南这块都是领先的,老师也都很负责,同学之间也都相处融洽,至少是个学习的好地方
⑽ 无锡天一中学怎么样
江苏省天一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创办于1946年,1978年被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16所重点中学之一,1990年被省教委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合格重点高中”。她以出众的办学业绩饮誉大江南北,是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全国绿色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省德育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和全国超常教育实践基地。 江苏省天一中学现有55个教学班、学生2700余名、教职工300余人。由锡山区政府投资3亿建设的东亭校区占地480亩,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水榭曲桥、假山飞瀑;常年绿草如茵,四季鲜花吐艳;林中百鸟齐鸣,池中游鱼戏水,草坪百鸽翔集;生态园、气象站、金苹果、文化走廊……良好的生态系统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被多家报刊称赞为“立体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