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初中高中 > 密山市第四中学吧

密山市第四中学吧

发布时间:2020-12-17 10:49:17

⑴ 黑龙江2013年高考理科状元朱恬缘考上哪所大学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建32 班。
附当年考上清华的黑龙江考生:

姓名 性别 院系 班级 考区 中学
井琳 女 建筑学院 建31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朱恬缘 女 建筑学院 建32 黑龙江 大庆一中
王希冉 女 建筑学院 建33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
施雨晨 女 建筑学院 建环3 黑龙江 萨尔图其它中等学历学
杜瑞铭 男 建筑学院 建环3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徐星辉 男 土木工程系 结31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
刘驰 女 土木工程系 结32 黑龙江 大庆一中
李洪臣 男 土木工程系 结34 黑龙江 大庆市铁人中学
洪思维 男 水利水电工程系 水工31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于京池 女 水利水电工程系 水工31 黑龙江 海伦市第一中学
邵一章 男 水利水电工程系 水工32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
钱煜坤 男 环境学院 环32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赵天宁 女 环境学院 环33 黑龙江 鸡西市第一中学
姜葵 男 环境学院 环33 黑龙江 哈市师大附中
雷东尧 男 机械工程系 机械31 黑龙江 萨尔图其它中等学历学
张毅博 男 机械工程系 机械32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程麒龙 男 机械工程系 机械32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
姜会全 男 机械工程系 机械33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
李骏承 男 机械工程系 机械34 黑龙江 哈市师大附中
宋昆 女 精密仪器系 精32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
邵春阳 男 精密仪器系 精32 黑龙江 萨尔图其它中等学历学
魏垚熙 男 精密仪器系 精33 黑龙江 大庆市铁人中学
张荣格 男 精密仪器系 精33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
任雪冰 男 精密仪器系 精33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
王烁祺 男 热能工程系 热动31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胡善超 男 热能工程系 热动31 黑龙江 汤原县高级中学
张泽昊 男 热能工程系 热动32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夏铭 男 热能工程系 热动33 黑龙江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姜松男 女 热能工程系 热动33 黑龙江 萨尔图其它中等学历学
崔隆熙 男 汽车工程系 汽31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焦新宇 男 汽车工程系 汽31 黑龙江 哈市师大附中
鲁健 男 汽车工程系 汽32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商亮 男 汽车工程系 汽33 黑龙江 哈市师大附中
李振轩 男 工业工程系 工31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
马征 男 工业工程系 工31 黑龙江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潘可涵 男 工业工程系 工32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
田嘉琪 男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电31 黑龙江 大庆一中
孙欣 男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电32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
司雯 女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电34 黑龙江 鸡西实验中学
周文鹏 男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电34 黑龙江 大庆市铁人中学
那斯琦 男 电子工程系 无32 黑龙江 大庆市铁人中学
甄行践 男 电子工程系 无33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
姜启航 男 电子工程系 无34 黑龙江 佳木斯第一中学
李炳健 男 电子工程系 无38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谢天 男 电子工程系 无31 黑龙江 宝泉岭管理局高级中学
丛天硕 男 电子工程系 无31 黑龙江 双城市兆麟中学
房宸汉 男 电子工程系 无31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孙翊文 男 电子工程系 无31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群力校区)
全嘉林 男 电子工程系 无31 黑龙江 海林市高级中学
王邈 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33 黑龙江 哈市第二十四中学
汤沛雯 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34 黑龙江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许函 男 自动化系 自32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邸研 男 自动化系 自33 黑龙江 萨尔图其它中等学历学
王宇嘉 女 航天航空学院 航33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张梓彤 女 航天航空学院 力3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马程 男 航天航空学院 航32 黑龙江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子路 男 航天航空学院 航32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
郑阳 男 航天航空学院 航32 黑龙江 海伦市第一中学
王泽 男 航天航空学院 航31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王瑞 女 工程物理系 工物31 黑龙江 哈市师大附中
王霄桐 男 工程物理系 工物32 黑龙江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冯雪 女 工程物理系 核31 黑龙江 阿城区第一中学
王雅宁 女 化学工程系 化31 黑龙江 大庆一中
齐文靖 女 化学工程系 化33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纪俊杰 男 材料学院 材31 黑龙江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崔广鑫 男 材料学院 材33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王伟 男 材料学院 材34 黑龙江 佳木斯第一中学
刘冠华 男 数学科学系 数31 黑龙江 齐市实验中学
张育宸 男 数学科学系 数31 黑龙江 哈市师大附中
于鹏飞 男 数学科学系 数32 黑龙江 哈市师大附中
鞠昊天 男 数学科学系 数33 黑龙江 哈市师大附中
解放 男 物理系 物理31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曹睿 男 化学系 化学31 黑龙江 哈尔滨市三中
康碧琳 女 生命科学学院 生31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罗逸群 男 生命科学学院 生32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赵艺涵 女 经济管理学院 经33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郭健多 女 经济管理学院 经34 黑龙江 大庆市铁人中学
张枭 女 经济管理学院 经35 黑龙江 萨尔图其它中等学历学
于淼 女 经济管理学院 经36 黑龙江 萨尔图其它中等学历学
关琳 女 经济管理学院 经31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冯德宁 女 外国语言文学系 英31 黑龙江 密山市第一中学
聂马力 女 外国语言文学系 英32 黑龙江 佳木斯第一中学
王彦舒 男 法学院 法32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呼璎琦 女 人文学院 人文3 黑龙江 萨尔图其它中等学历学
董城林 男 美术学院 美32 黑龙江 海林市高级中学
刁毓 女 美术学院 美318 黑龙江 大庆一中
肖嘉谈 女 美术学院 美319 黑龙江 哈尔滨振华高中
金思昭 女 美术学院 美33 黑龙江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刘鑫 女 美术学院 美313 黑龙江 七台河市实验高级中学
梁凇菘 男 软件学院 软件31 黑龙江 大庆市实验中学
陈子剑 男 软件学院 软件32 黑龙江 萨尔图其它中等学历学

⑵ 密山市第三中学怎么样

简介:密山市第三中学始建于1969年,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密山镇西郊,占地面积30511平方米,校田地500余亩。现为全日制初级中学,有在校生948人,教职工78人。
注册资本:1669.7万人民币

⑶ 黑龙江省密山市第一中学2017高三一摸语文作文

  1. 语文融入到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故要学好语文就得把它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素材,并且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时代感的。一位外国著名作家有一次请朋友吃饭,他看见菜单上的菜名起得很有意思,就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记录起来,却忘记了朋友的存在。其实许多有名的作家都有随身带个本子的习惯。记些什么?可以记下交谈中的连珠妙语,可以记下突发的思维灵感,可以记下独特的事件等。我们不一定要这样做,但起码应养成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生活,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良好习惯。


  2. 第二个积累的途径是听课和练习。老师的授课是相当关键的,她给予我们的是经过筛选后的精华,并且有着很强的指导和启发意义。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有一定的量。我们要通过听课和一系列同步练习或专题练习,将基础知识和基本阅读及写作技巧牢牢掌握。

    第三个积累的途径是看书读报。只要你肯钻进书的海洋游历一番,一段较长时间后,你可能发现曾结结巴巴的你居然能出口成章。博览群书确实能快捷有效地积累知识,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阅读量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而看书也有方法可言。首先应选择好一些优秀的读物;在看书时,应注意运用老师教给们的方法去看;看后亦不妨做些读书笔记,摘录精彩的词句、语段和有用的材料。

    第四个积累的途径是习作。有时会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通过自己实践练习,学以致用才能真正获得了知识,知识积累的过程才算完成。而习作形式可以是日记、周记、读后感、命题作文、随笔等。


⑷ 密山市第二中学怎么样

简介:密山市第二中学,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是一所普通初中。现有教学班40个,学生2300人,教职员工140人。
注册资本:1088万人民币

⑸ 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第四中学校长

2003年,密山市黑台镇高中,与密山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建立新的密山市第四中学合并。

⑹ 宜川战役的主要将领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大将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
原名许德华。湖南省长沙市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见习排长,同年在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任排长、代理连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参谋长,第十七师政治委员、师长,红三军第八师二十二团团长、八师师长,红三军第二十五团团长。1932年赴苏联,先后入国际列宁主义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7年回国。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区司令员,中央情报部一室主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一二零师独立第二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二兵团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
人物介绍
许光达(1908.11.19~1969.06.03) ,原名许德华,1908年11月19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东山市萝卜冲。
1925年05月在长沙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5年0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春入黄埔军校第5期学习,后来编入炮兵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
1927年05月,编入中央独立师,参加了武汉卫戍司令叶挺将军领导的反击军阀夏斗寅叛军的作战。
1927年07月,在国民革命军第4军炮兵营任见习排长。
1927年08月,在江西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曾任11军25师75团排长、代理连长,参加了会昌和三河坝等战斗。后在国民党军中做兵运工作。
1928年06月20日与邹靖华结婚。后担任过清河县公安局局长等职。
1929年05月,在国民革命军驻芜湖部队担任下级军官,从事兵运。10月,被中共中央派往洪湖革命根据地,
1930年02月,参与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先后任军参谋长,第17师政治委员和师长等职。参与开辟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多次率部参加反围剿作战。
1932年春身负重伤,后赴苏联治疗。在苏联期间,曾入国际列宁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
历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从事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培养抗日军政干部。
1941年01月,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部长,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卫戍司令。后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第 2军分区司令员,在五寨、神池、保德、偏关一带,领导军民开展游击战,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历任军事调处执行部驻太原第三小组、驻本溪第二十九小组少将代表。
解放战争初期
1946年06月,任晋绥野战军代参谋长兼独立第二旅旅长,
1946年11月,任晋绥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
1947年08月,率3纵队西渡黄河,改属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参加了沙家店、延(川)清(涧)、宜川等战役。
1949年01月,任军长,
1949年07月,任第2兵团司令员,在围歼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主力的扶眉战役中,率部迂回敌后,断敌退路,为保证战役全胜起了重要作用。继而挥师西进,攻破兰州南山敌军主阵地,抢占黄河大桥,与第19兵团全歼城中守敌,解放兰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6月,受命组建装甲兵。任装甲兵司令员,曾先后兼任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
1955年9月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1956年,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1959年0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
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
1969年6月3日在北京逝世。
主要作品
《战术发展的基本因素》(1939)
《论新战术》(1940),
《许光达论装甲兵建设》(1985)。 人物介绍
孙志远(1911-1966) 原名孙秉哲,又名宋耀祖、孙国钰、孙健。
1911年10月12日生于河北定县大王梅村。
1929年在北平师范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领导爱国学生运动。同年11月任共青团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到东北辽阳一带的抗日义勇军中工作。
1932年春返回家乡,任中共定县中心县委书记,曾组织农民武装配合高(阳)蠡(县)暴动。
1933年2月到东北军骑兵二师训练班任教官,后到第五十三军从事兵运工作。
1934年8月被派到苏联海参崴学习。
1935年2月回国,先后在沈阳,北平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36年8月被派到中共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工委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党代表,参与创建冀中抗日根据地。
1938年5月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冀中区党委常委。1940年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2年任党校第二部副主任。
1943年任晋绥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944年任晋绥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党校副校长。1945年任晋绥野战军独立二旅政委。
1946年1月任军事调处执行部驻集宁执行小组中共方面代表。同年5月任晋绥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三纵队政委。
1947年任晋绥土改工作团团长兼中共静乐县委书记。
1948年7月任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1949年2月任第一野战军七军政委,同年6月任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参加扶(风)郿(县)、陇东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
1952年11月调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兼参事室主任。
1954年2月任中共中央财委第二、第三办公厅主任,同年10月任国务院第三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建委副主任。
1956年10月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后兼物资管理总局局长。
1961年1月任国防工业委员会党组第二书记,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兼党组书记。
1958年5月被补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9年4月被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1966年10月11日在北京逝世。 人物介绍
罗元发(1910-),福建省龙岩县人。
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一九二九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龙岩列宁青年队队长,红十二军军部特务连政治委员,红十三军第十四师机枪连政治指导员,红十四军直属队总支书记,红九军团第十四师四十二团代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五团政治委员,军团保卫局执行科科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政治委员,一师政治部主任。
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独立第一师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雁北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雁北地委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六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疆军区司令员兼中共北疆区党委书记,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委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候补中央委员。 徐立清(1910-1983),1910年4月生,安徽金寨人。
193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初中,中将军衔。
1929年4月起参加赤卫军、游击队,为队员。
1929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为红一军三十二师经理处监护连战士。1930年夏起任红一军三十二师经理处书记。
1930年冬起任红一军三十二师政治部收发员。
1931年春起任红四军十一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科长。
1932年秋起任红四军十一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1933年初起任红四军十一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政治处主任,红四军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
1934年夏起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1936年任红四方面军卫生部政治委员。
1936年11月起任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卫生部政治委员。
1937年7月起任援西军政治部教育科科长。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起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组织股股长,10月起兼任一二九师骑兵团政治处主任。1938年至1942年任一二九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1938年冬起任冀南东进纵队代政治委员。
1940年6月赴延安入军政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在中央党校任支部委员。
1942年起任中共中央党校二部组教科科长。
1944年2月起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四旅政治委员。
1945年春起兼任关中警备区司令部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秋起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主任。
1947年春起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西北野战兵团政治部主任。
1947年夏起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副主任、野战军党委常委。
1947年秋起任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
1949年2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六军政治委员,6月起任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兵团党委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至1950年11月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副书记、1950年11月至1955年9月任新疆分局第二书记,其间:1949年11月至1951年6月兼任新疆分局组织部部长,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兼任新疆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0年2月至1954年12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
1949年10月至12月任陆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兵团党委副书记,1949年12月至1950年10月任第一兵团政治委员、兵团党委副书记兼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党委副书记。1
950年10月至1958年秋任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二副部长、总干部部党委第二书记(1954年5月起)。
1952年至1955年3月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58年秋至1960年12月任解放军总干部部副部长。
1959年4月当选为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60年12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总政治部党委常委兼解放军监察委员会副书记(1964年5月起)。
1965年1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973年11月至1975年8月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党委书记(1974年10月起)。1975年8月至1980年1月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总政治部党委第三书记。
1977年8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1980年1月至6月任成都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80年6月至1982年10月任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其间:1980年4月起任军区党委第二书记,1980年8月起任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55年3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3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 人物介绍
贺炳炎:“独臂将军”建奇功 ,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又名明言,原名向从炎。1913年生,湖北松滋人。
贺炳炎(1913-1960),绰号“贺小龙”,在战争年代失去了右臂,人称独臂将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授予上将军衔。
贺炳炎出生于宜都市忪木坪江家湾村,9岁丧母,11岁就给人家放牛,先后学过篾匠、杀猪、打铁等多种手艺。1929年春,贺龙率领红军在宜部、松滋一带活动,贺炳炎参加了红军。由于他革命意志坚决,作战勇敢顽强,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提升为骑兵连长兼政治指导员。
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十万余敌人向我湘鄂西苏区压来,我主力部队转到外线作战。一天,敌军偷袭我湘鄂西中央分局机关,贺龙命令军校学员投入战斗。当时在军校受训的贺炳炎,操起一把大刀杀入敌群,一连砍倒几个敌人,夺枪杀敌,此举轰动军校,贺炳炎受到嘉奖。1935年春,在后坪战斗中,我攻击部队被敌人猛烈炮火压住,两个突击组都未攻上去,贺龙急令“贺炳炎上”。贺炳炎中弹后仍只身突击成功,被誉为“孤胆英雄”。1935年12月,红五师师长贺炳炎率部随红二、六军团长征,第六次负伤后右臂被炸烂。当时手术器械和麻醉药都没有,医生用木工锯子截去了他的右臂。贺龙拿着一块伤骨心痛地说:“这是党的好儿子的骨头。”
在抗日战争时期,贺炳炎担任八路军七一六团团长。首战雁门关,歼灭日寇五百余名,打破了“大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受到国民政府通令嘉奖。在敌后战场,贺炳炎先后任八路军一二O师第三支队司令员、三五八旅副旅长。带职赴延安军事学院学习,后进入中央党校,参加了延安整风,并当选为“七大”代表。在“七大”会议期间,他用左手给毛泽东敬军礼,毛泽东用右手握住他的左手亲切地说,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嘛!今后你就免掉这份礼吧。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育出这样独特的人才!之后,贺炳炎率三五八旅南下开辟新区,任江汉军区司令员。
在解放战争时期,贺炳炎转战西北战场,先后任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晋绥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五旅旅长、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军长等职,参加了保卫延安等重要战役。特别是在我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宜瓦战役中,贺炳炎纵观全局,指挥正确,创造出全军闻名的“硬骨头六连”。在向全国进军战斗中,贺炳炎率一军所向无敌,解放青海,兼任青海军区司令员。
全国解放后,贺炳炎先后出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共成都部队委员会书记、成都部队司令员。1955年9月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9月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1959年4月当选为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不幸于1960年7月1日在成都病逝,终年47岁。 人物介绍
王震,1908年生,湖南浏阳人。1924年参加工作。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粤汉铁路长岳段工会纠察队中队长,湘鄂赣边区赤卫队支队长兼政委,中国工农红军湘东独立一师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兼第八军代政委,湘赣军区代司令员。参与领导湘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曾获三等红星奖章。后任第六军团政委,第二军团政委。参与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5年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副旅长、旅长兼政委。1941年初率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1942年兼任中共延安地委书记、延安军分区司令员、卫戍区司令员。1944年任八路军南下支队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与指挥中原突围。后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军长兼政委,第一野战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和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等战役。
1949年率部挺进新疆。后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政委。1953年后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6年任国务院农垦部部长。197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78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82年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1985年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任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1988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还曾任中日友协名誉会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名誉会长,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十四大代表,第一至五、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3年3月12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5岁,逝世后捐献了眼角膜。同年4月5日骨灰撒放在新疆天山。同年10月15日塑像在黑龙江省密山市正式落成。
1994年3月,大型文献纪录片《王震将军》、大型画册《王震》、纪念专辑《尊师重教的典范──王震同志》发行。同年10月,铜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落成。1999年11月《王震传》(上卷)出版发行。
人物介绍
王世泰(1910.3.17- 2008.3.14)
1910年3月17日生于陕西洛川县土基黄连河村。
1927年秋考入延安第四中学,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党支部组织委员。
1930年10月参加刘志丹领导的组织活动、任党支部委员。
1931年9月至1932年6月被派到国民党部队做兵运工作。
1931年9月,阎红彦、吴岱峰率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大队突破黄河天险进入陕甘,陕甘省委派军委书记谢子长前往领导并改编晋西游击队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总队(开始称西北抗日同盟军);
1932年6月,王世泰参加陕甘游击队,任班长;同年12月,陕甘省委书记杜衡(后叛变)来到陕甘游击总队,按照党中央和陕西省委指示,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杜衡自任军政委兼团政委,并蛮横规定陕甘游击总队原排及以上的干部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杜
衡亲自从陕甘游击总队的战士和班长中指定两人参加团长选举,结果班长王世泰被选为团长。
1933年11月至1935年8月任红军第二十六军四十二师第三团团长。
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参加开辟陕甘边及陕北革命根据地斗争。
1936年任中共安塞县委军事部部长。同年9月至1937年2月任陕北省委军事部副部长。
1937年2月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0月至1938年4月任陕甘宁边区庆环分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1938年10月至1942年9月先后任陕甘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
1942年10月至1944年12月任八路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三旅政治委员兼中共三边地委书记。
1943年1月在西北局高干会上,与高岗保持一致,积极参加对阎红彦和吴岱峰等人的批判,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和重视,是因此受到表扬奖励的22名领导干部之一,毛泽东亲笔为其题词:“忠实、努力、不夸、不娇”。
1944年12月至1945年8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关中警备区司令部司令员。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8月至9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同年9月至1947年7月任代司令员。1945年9月至1948年6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务委员。
1946年4月至1949年9月任陕甘宁边区第三届政府委员。
1947年2月至3月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副司令员。3月至10月受命率小部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收复关中根据地。1947年9月至1949年2月任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纵队党委书记。
1948年9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西北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委员。率部参加关中、陇东、宜川瓦子街、黄龙山麓、西府陇东、澄(城)合(阳)、荔北和1948年西北冬季攻势等战役。1949年2月至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四军军长、军党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委员。指挥所部参加1949年西北春季攻势、陕中战役。1949年6月至1950年9月任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政治委员、党委副书记,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委员。率部参加扶(风)眉(县)、陇东追击等战役。1949年7月至1950年1月任甘肃行政公署主任,同时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务委员至1952年12月。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同年10月至1954年12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1949年12月至1952年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0年1月至1952年11月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人民政府党组书记。1950年10月至1952年12月任甘肃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1951年调任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局长兼政治委员、党委书记。提前10个月建成天(水)兰(州)铁路并通车。1952年8月至1954年11月任铁道部副部长。
1954年11月至1958年2月任国家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1958年4月至12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同年10月至1960年12月任西北协作区副主任。
1960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同时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至1967年2月。1964年3月至1965年10月兼任甘肃省委民族工作委员会书记。
1961年8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担任甘肃省第二、第三届政协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975年1月至1979年12月任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77年12月至1979年11月任甘肃省第四届政协主席。1979年12月至1983年5月任甘肃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王世泰是中共七、八、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十七大特邀代表,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为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77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上当选为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1982年9月、1987年11月分别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相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至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2008年3月14日10时57分在海口逝世。

阅读全文

与密山市第四中学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