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学教学楼和综合楼有什么区别
二者最大区别是用途不同:
教学楼是教学用,综合楼是用于其它项目,譬如音乐室、体育室等。
教学楼一般是老师用来教学的由多个班级组成的建筑。
综合楼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用途(如体育活动等)组成的建筑。
⑵ 中学教学楼一般多高
5层算高的了,一般15米左右
⑶ 辽宁省朝阳市第一中学的简介和教学楼照片
这是地理位置
朝阳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61年,现有39个教学班, 3000多名学生,192名教职工,是市内规模较内大的一所初容级中学, 朝阳一中有一个过硬的领导班子和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 队伍。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电教室、微机室、 阶梯式音乐教室,规范的理、化、生实验室和电子备课 室、电子阅览室.收藏丰富的资料室、阅览室、挂图室,建 有标准的体育运动场所,具备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综合优 势鼓乐队、田径队、篮球队、摄影、书画、数学、物 理、化学英语、作文等兴趣小组.不断在国家、省、市大 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⑷ 中学教学楼,框架结构,尺寸7800×4500,4500×2400。
第一,肯定是要设次梁的,你这样跨度太大,不设次梁楼板挠度满足不了;第二,版柱子大小权跟你的层数有关,如果楼层低,400X400够,但是要是有五六层,差不多就得500~600的柱子。第三,加了次梁之后,板厚取100就可以了,屋顶由于有温度应力,设双排钢筋,板厚要取120.
⑸ 中学教学楼属于几类建筑
一、按使用功能分类的话,中学教学楼属于公共建筑类别。其余类别还有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二、按建筑使用年限来区分的话,教学楼一般属于二级建筑。
1、使用年限15年以下:四级,临时性建筑。
2、使用年限25-50年:三级,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3、使用年限50-100年:二级,普通建筑和构筑物
4、使用年限100年以上:一级,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5)地址中学第一教学楼扩展阅读:
按建筑类别又可分为:
1、低层建筑:指1~2层建筑。
2、多层建筑: 指3~6层建筑。
3、高层建筑指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
世界上对高层建筑的界定,各国规定有差异。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规定,民用建筑按层数或高度的分类是按照《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为依据来划分的。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学校建筑
网络——建筑类别
⑹ 18班中学教学楼全套设计图纸
说实话 这点分数对不起这套图纸的
⑺ 北京101中学有几个教学楼
主要是3个,分别是第一教学楼(初一初二)、第二教学楼(高一高二)、第三教学楼(初三高三)。
还有一个小北楼有2个班(初一初二),科技楼也有4、5个班(高一高二)。
⑻ 中学教学楼楼梯间如何做文化布置
中学教学楼楼梯间文化布置
以知学篇、求学篇、乐学篇、博学篇、治学篇为主题,围绕学习,步步提升。
一、 知学篇
学习的名言:学知不足,业精于勤。作者:(唐)韩愈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设计意图:
知道学习的作用与意义,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而努力。
二、求学篇
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本篇设计意图为鼓励学生学习,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乐学篇:
手不释卷的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学问提高很快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名人名言: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徐渭)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
本篇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热爱学习,不要被生活的各种困难所吓倒,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四、博学篇:
博学小故事:
钱钟书精通多国语言,他在法国的时候,一回,搭乘公车,闲得无聊便拿出报纸来看,但看报的方式有些奇怪,倒过来了,这时站在他旁边的一位年轻的法国小子就笑他说,不懂法文就别看报,都倒过来了也不知道,钱钟书看看小伙子,对着报纸马上放声念了一段,那小子听了甚是惊诧,羞愧。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学习,厚积而薄发。
五、治学篇: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治学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出自北宋晏殊的《鹊踏枝》(又名《蝶恋花》: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此处是指:一个人治学,首先要高瞻远瞩,立志高远。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出自北宋风流词人柳三变的《凤栖梧》(又名《蝶恋花》。这种执着的追求精神,对于痴情者固然需要,对“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更是不可缺少。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网络,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汗水赢来的掌声,是有心血浇灌出来的鲜花。
以名言结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选自《中庸》
设计意图:概括起来,用通俗的话讲,这三种境界就是:立下大志,不懈努力,终获成功。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鼓励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