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州县县长是谁
要里了解全州县的官方情况,建议你上“桂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首页下拉版,下方有“政府网站导航”,里面权有“县区政府”的链接,找到“全州县”的链接,点击进入,在“中国• 全州”政府网站的首页,用鼠标点击上方第四个导航条“信息公开”,你就知道现在全州的县长叫廖照德,你进去看吧。
Ⅱ 全州有多少间中学
我知道的有 全州自高中
全州第二中学
全州第三中学
董家底中学
庙头高中
石塘高中
永和初中
县城就前面三所咯,乡下的应该还有好几所吧。
Ⅲ 全州县到底有这所高中
您问全州县到底有这所高中,关键您没有说清楚要问的高中具体校名是什么,如果核实的话应该还是与全州县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核实。
Ⅳ 全州县历史事迹
全州县的历史:
全州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邑,从古今一直为历代州、府、县治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古今客、货运之重要通道。
是湘桂之交通枢纽,是南进岭南、北入中原的兵家必争之地。根据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规划,加快全州新区建设,强势由桂北重镇向广西北大门中等城市跨越,建成桂北副中心城市。
2015年11月,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6年全州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2017年成为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并入选首批“自治区级生态县。
(4)全州县第四中学历任校长扩展阅读:
全州县自然资源丰富,2015年土地面积折合603.18万亩,有耕地72.70万亩,其中水田54.92万亩,旱地17.78万亩,水域面积10.69万亩,林业用地面积363.79万亩。
矿产资源有煤、锰、铁、锡、铅、锌、钨、硫磺、铀等20多种。境内长6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23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2.6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39.14亿立方米。
地下储水量6.07亿立方米,外县流入水量27.47亿立方米。境内诸河流中,除湘、灌、罗三江可以通航外,其余各支流水浅流急,有利于截流筑坝,引水灌田。
加上井泉众多,丘陵平原交错,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水位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25万千瓦。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天湖电站水头高1074米,设计总装机容量6万千瓦。
Ⅳ 全州县2017年的高中毕业生考上清北大的学生是哪些
全州县2017年的高中毕业生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
并没有挂网公布。
只是说全州高级中学回唐俊甜680分,答广西理科第10名,桂林市第1名;唐超656分,广西第64名,基本被清华北大录取。
如有合法需要,
可询问全州县教育局。
立马就知道了。
Ⅵ 全州高中有哪些数学任课教师
余元 校长 1919.8-1921.8 后辞别校务,有志戎行,字万青 蒋仕谦校长 1921.9-1922.6 蒋溰 代校长 1922.7-1922.8 裴邦焘 代校长 1922.9-1923.8 民国12年裴调任广西省师校长 唐壬洋 校长 1923.9-1924.8 蒋端明 校长 1924.9-1925.1 余元 代校长 1925.1-1925.8 邓国英 校长 1925.9-1926.8 唐元堃 校长 1926.9-1928.8 胡琦 校长 1928.9-1929.8 吕明振 校长 1929.9-1930.2 唐壬洋 校长 1930.2-1937.2 此间学生会考成绩广西第一,“县立”改“省立”中学 谢慰慈 校长 1937.2-1939.2 唐元堃 校长 1939.2-1940.2 后调任修仁县任县长 经正行 校长 1940.2-1945.7 曾奏准省厅批准增设高中部,后因战事蔬散 路伟良 校长 1945.8-1947.8 后调任广西师院副书记 戴先启 校长 1947.9-1948.7 胡嗣定 校长 1948.8-1953.1 张振陆 校长 1953.2-1965.1 后调任全州县委副书记 王化罴 校长 1965.2-1968.7 游击老干部,后调任桂林师范校长 蒙中原 校长 1968.8-1978.8 县文教局长 刘远义 校长 1978.9-1981.8 后调任县人大任领导工作 唐仁芝 校长 1981.8-1984.8 游击老干部,后离休 蔡振华 校长 1984.9-1989.1 后调任桂林市三中任领导工作 盘远盛 校长 1989.2-1991.8 县教育局副局长兼全高校长 伍来胜 校长 1991.9-1993.2 后调任桂地高中(现市18中)校长 蔡科钱 校长 1993.2-1999.8 大学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唐振春 支书 1999.8-2001.2 大学本科,中学历史特级教师,主持学校工作 董文财 校长 2001.3-2004.8 大学本科,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县教育局副局长 蒋树生 校长 2004.8-2013.7 大学本科,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县人大常委委员 邓斌校长2013.8-现在大学本科,桂林市中学地理先进教研工作者,全州县优秀校长
Ⅶ 广西全州县1950至1970年历任县长是谁
网络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了。一般都有县志。如果网上找不到,可以去全州档案局查询。
Ⅷ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第四中学的邮编
【邮编】541599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湘源路
Ⅸ 全州高中的历任校长
余元 校长 1919.8-1921.8 后辞别校务,有志戎行,字万青 蒋仕谦校长 1921.9-1922.6 蒋溰 代校长 1922.7-1922.8 裴邦焘 代校长 1922.9-1923.8 民国12年裴调任广西省师校长 唐壬洋 校长 1923.9-1924.8 蒋端明 校长 1924.9-1925.1 余元 代校长 1925.1-1925.8 邓国英 校长 1925.9-1926.8 唐元堃 校长 1926.9-1928.8 胡琦 校长 1928.9-1929.8 吕明振 校长 1929.9-1930.2 唐壬洋 校长 1930.2-1937.2 此间学生会考成绩广西第一,“县立”改“省立”中学 谢慰慈 校长 1937.2-1939.2 唐元堃 校长 1939.2-1940.2 后调任修仁县任县长 经正行 校长 1940.2-1945.7 曾奏准省厅批准增设高中部,后因战事蔬散 路伟良 校长 1945.8-1947.8 后调任广西师院副书记 戴先启 校长 1947.9-1948.7 胡嗣定 校长 1948.8-1953.1 张振陆 校长 1953.2-1965.1 后调任全州县委副书记 王化罴 校长 1965.2-1968.7 游击老干部,后调任桂林师范校长 蒙中原 校长 1968.8-1978.8 县文教局长 刘远义 校长 1978.9-1981.8 后调任县人大任领导工作 唐仁芝 校长 1981.8-1984.8 游击老干部,后离休 蔡振华 校长 1984.9-1989.1 后调任桂林市三中任领导工作 盘远盛 校长 1989.2-1991.8 县教育局副局长兼全高校长 伍来胜 校长 1991.9-1993.2 后调任桂地高中(现市18中)校长 蔡科钱 校长 1993.2-1999.8 大学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唐振春 支书 1999.8-2001.2 大学本科,中学历史特级教师,主持学校工作 董文财 校长 2001.3-2004.8 大学本科,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县教育局副局长 蒋树生 校长 2004.8-2013.7 大学本科,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县人大常委委员 邓斌校长2013.8-现在大学本科,桂林市中学地理先进教研工作者,全州县优秀校长
Ⅹ 全州县是哪一年划为广西的
历史沿革
战国是属楚之长沙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置长沙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析长沙国置零陵郡,郡治零陵(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39公里处),辖7县4侯国。7县是:零陵(今广西全州、兴安、灌阳一带)治所在今全州凤凰或咸水、营道(今宁远县地)、泠道(今宁远、新田县地)、始安(今广西桂林、临桂、阳朔、灵川、永福、永宁县地)、营浦(今道县及江永部分地)、洮阳(今广西全州、资源县地)治所在今永岁乡梅潭、钟武(今衡阳县地)。4侯国是:泉陵(今冷水滩、芝山、祁阳、祁东、东安及双牌部分地)、都梁(今洞口、武冈、绥宁、城步一带)、夫夷(今邵阳、新宁一带)、舂陵(今宁远、新田、祁阳部分地)。元封五年(前106),郡上设州,零陵郡属荆州。[3]新莽王朝时,零陵郡改名九疑郡,辖地未变。东汉时复名零陵郡,迁郡治于泉陵(治所在今永州市芝山区城北1千米),辖区除原来的7县3侯国(舂陵侯国并入泠道县)外,还增加了湘乡县(今湘乡、双峰等地)和昭阳(今邵东县地)、烝阳(今衡阳县地)2侯国,共计8县5侯国。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于建安三年(198)攻占零陵,零陵郡属刘表势力范围。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后,刘备代刘表领荆州牧,零陵郡属刘备势力范围。[3]三国蜀昭烈帝章武三年(223),刘备病故,零陵郡地入东吴。孙吴时期,零陵郡地域开始减小。甘露元年(265),分零陵郡西南部置始安郡,今广西桂林、临桂、阳朔、兴安、灵川、永宁、永福等县地从零陵郡分出。宝鼎元年(266)分零陵郡南部置营阳郡,郡治营浦(今道县);分北部都梁、夫夷、昭阳置昭陵郡;同时将湘乡、重安(原钟武)、烝阳3县划入衡阳郡。至此,零陵郡辖6县:泉陵(今冷水滩、芝山、东安地及双牌的一部分)、祁阳(今祁阳县地)、永昌(今祁东县地)、零陵(今广西全州县地)、洮阳(今广西全州、资源县地)、观阳(今广西灌阳县地)。营阳郡辖营浦、营道、舂陵、泠道等4县。[3]西晋太康元年(280),废营阳郡入零陵郡。永嘉元年(307)置湘州,零陵郡属湘州。东晋永和年间(345~356),析零陵郡复置营阳郡。义熙十二年(417),零陵、营阳二郡属荆州。[3]南北朝时期,梁天监十四年(515),改营阳郡为永阳郡;陈改永阳郡为营州永阳郡。隋开皇九年(589),撤零陵、营阳二郡,设永州总管府,区域较零陵、营阳2郡有所扩大,谢沐、冯乘2县从临贺郡划入。大业五年(607),改永州总管府为零陵郡。辖5县:零陵(今冷水滩、芝山、祁阳、祁东、东安地及双牌部分地)、湘源(今广西全州、资源、灌阳地)、永阳(今道县、江永县地)、营道(今宁远、新田地及祁阳部分地)、冯乘(今江华、广西富川县地)。隋末,萧铣改营道县为梁兴县。[3]唐武德四年(621)废零陵郡,分置永州、营州。武德五年,改营州为南营州。贞观八年(634),改营州为道州。贞观十七年,撤道州并入永州。上元二年(675),复置道州。开宝元年(742),改永州为永州零陵郡,改道州为道州江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永州、道州。大历二年(767),永州辖4县:零陵、祁阳、湘源、观阳(析湘源县置,今广西灌阳县地);道州辖5县:宏道(原营浦县地,今道县地)、延唐(原营道县地,今宁远县地)、江华(今江华县地)、永明(原永阳县地,今江永县地)、大历(析延唐县置,今宁远、新田及祁阳部分地)。五代时期,后唐天成二年(927)马殷建立楚国,永、道二州属马氏楚国势力范围。楚王马希范置全州,以潭州之湘川县为清湘县,又割灌阳县为属而治清湘。后周广顺元年(951),南唐灭楚,永、道二州地入南唐。后周世宗时,授周仁逢为武平军节度使兼侍中,“尽领湖南之地”,永州、道州属周仁逢领地。[3]宋全州领县二:清湘,灌阳,隶荆湖南路。元至元十四年,改全州路总管府,属全州路,明洪武元年为全州府。九年四月降为州,省州治清湘县入,属湖广永州府。二十七年八月属桂林府。领县一:灌阳。清因之不变。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改全州县,先隶漓江道、桂林道,后属广西省第1区、第8区。1935年将西延分出建资源县。[3]1949年11月17日解放。1952年资源又与全州县合并,1953年又分出资源县。1959年改称全州县。1971年起属桂林地区,1998年改隶属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