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怎么样
简介: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简称巴东一中)始建于1943年,1958年开设高中班,1984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之一,2007年被评定为湖北省示范高中,被誉为“荆楚名校”。 学校位于三峡库区南岸巴东县城,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2600余人。学校依山傍水,绿树成荫,以其深厚的底蕴、和谐的环境、浓郁的氛围、一流的质量,扬名湘、鄂、渝地区,魅力独具。
注册资本:3624万人民币
⑵ 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的学校领导
党总支书记、校长:宋发刚
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谭世成
副校长:谭明忠
副校长:万宏祥
副校长:谭元富
⑶ 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的校歌
“选择飞翔”(词:周龙然,曲:方石)
⑷ 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怎么样
简介:学校创办于1956年,占地132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生活、运动三大区域分布合理。教学楼、科教楼、学生公寓林立气派,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远程教育室、校园网等设施齐全。现有35个教学班,学生2748人,教职工175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
注册资本:2304万人民币
⑸ 巴东县第一中学的学校简介
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长江三峡巫峡口南岸,占地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建有公寓化学生宿舍,现代化师生食堂、教学楼等,科技楼内设美术教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天文观测台等现代教育设施,学校有多媒体教室3个,校园网信息点300多个,建有校园电视台,体育教学设施达到省级一类标准,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宜人,学校基本达到了“学校设施现代化,教学办公网络化,学生实验规范化,学科教学特色化”的四化标准。
这是一份上苍的厚礼,这是一块文明的圣地,这是一片春潮激荡的热土,得灵山秀水之孕育,沐荆楚文化之熏陶,一颗璀璨明星冉冉升起,于峡江南岸熠熠生辉,它就是被誉为“峡江明珠”、“深山传奇”的荆楚名校——巴东一中。
巴东一中是湖北省示范高中,全国文明单位,具有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是武汉大学在全国首家授牌的“优质生源基地”。 70年来,一代代一中人薪火相传,陶铸群英;一批批学子德业并进,成为栋梁。发展历程中,巴东一中着力提升办学软实力,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独特的校园和合文化引领学校跨越发展,在荆楚大地上铸起了一座人民满意的教育丰碑。
⑹ 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怎么样
简介: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巴东三中)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回治州巴东答县溪丘湾,毗邻国家AAAAA级风景区神农溪,位于二〇九国道边,距县城仅有30公里,是恩施州州级示范高中,也是恩施州江北唯一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918人,29个教学班,在校教职工115人。学校占地面积6262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186多平方米。
注册资本:2378万人民币
⑺ 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的介绍
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巴东三中)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溪丘湾,毗邻国家AAAAA级风景区神农溪,位于二〇九国道边,距县城仅有30公里,是恩施州州级示范高中,也是恩施州江北唯一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918人,29个教学班,在校教职工115人。学校占地面积6262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186多平方米。
⑻ 湖北省重点高中排名
2018湖北重点高中排名
名次 中学名称 全国排名 所在城市 城市排名 状元人数
1 襄阳五中 25 襄阳 1 5
2 巴东一中 78 恩施 1 2
2 大冶一中 78 黄石 1 2
2 武汉三中 78 武汉 1 2
2 襄阳四中 78 襄阳 2 2
2 宜昌夷陵中学 78 宜昌 1 2
7 洪湖一中 152 荆州 1 1
7 荆门市龙泉中学 152 荆门 1 1
7 荆州中学 152 荆州 1 1
7 武钢三中 152 武汉 2 1
7 武汉二中 152 武汉 2 1
7 武汉外国语学校 152 武汉 2 1
7 孝感高中 152 孝感 1 1
7 钟祥一中 152 荆门 1 1
2018湖北重点高中介绍
襄阳市第五中学
襄阳市第五中学(Xiangyang No.5 Middle School)是湖北省重点中学,也是湖北省文明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襄阳市第五中学始建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初名“襄阳府中学堂”;1912年,改为湖北省第七区鹿门中学;1924年,更名为湖北省立第十中学;1928年,成立湖北省立第五中学;1947年,更名为湖北省立襄阳高级中学;1950年,更名为湖北省立襄阳中学;1956年,改名为襄樊市第五中学;2011年,更名为襄阳市第五中学。
湖北省巴东一中
2018湖北重点高中排名 湖北最新高中排行榜
⑼ 恩施各地区都有哪些高中
恩施各地区的高中主要有恩施高中、恩施一中、巴东一中、利川一中、建始一中、咸丰一中、宣恩一中、来凤一中、鹤峰一中和恩施自治州清江外国语学校。
1、恩施高中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简称恩施高中)创办于1938年12月。创办初期的校址在恩施城梓桐巷道台衙门,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更替,学校七易校址,现校址位于自治州首府恩施市龙凤综合扶贫开发区的方家垭口。
校园占地71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依山就势,靠山面水,清静幽雅,景色宜人,充分体现人性化、平民化、标准化、民族化、生态化特点,巧妙地对自然山体、水域进行合理利用和重新塑造,充分体现土家族、苗族的建筑特色和风格,积极保护学校周边现有的山林绿地,既满足教学要求,又具有观赏性,营造山环水绕、和谐共生的校园空间。
2、恩施一中
恩施市第一中学,简称恩施市一中。坐落在恩施自治州首府恩施市区中心舞阳坝之北的凤凰山麓、龙洞河畔,始建于1906年,建校之初名为“施南府南郡官立中学堂”,此后先后更名为“湖北省立十三中”、“恩施初中”、“恩施二中”,1983年恩施县市合并,定名为“恩施市第一中学”。
于2014年5月20日正式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示范高中“称号,是恩施市一中的又一佳绩。
3、巴东一中
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简称巴东一中)始建于1943年,1958年开设高中班,1984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之一,2007年被评定为湖北省示范高中,被誉为“荆楚名校”。学校位于三峡库区南岸巴东县城,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2600余人。
学校依山傍水,绿树成荫,以其深厚的底蕴、和谐的环境、浓郁的氛围、一流的质量,扬名湘、鄂、渝地区,魅力独具。
4、利川一中
利川市第一中学位于湖北省利川市,是湖北省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之一。
学校创建于1905年,其前身为国立小学堂,1938年,更名“湖北省立联合中学利川初中分校”,1978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之一,1986年,利川撤县建市后定名为利川市第一中学。
截至2014年10月,该校校园占地面积达8万㎡,有教学和生活用房20余栋,建筑面积8万㎡,有66个教学班,在籍学生3800余人,教职工336人。
5、建始一中
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43年,迄今已有七十年历史,是湖北省首批重点高中之一,恩施州自治州示范高中,省级文明单位。
学校占地141.5亩,校园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背倚青山,下临碧水。
拥有全省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全省一流的校园信息网络;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器材齐备。图书室、阅览室、语音室一应俱全。
6、咸丰一中
咸丰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38年,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1937年12月南京陷落,次年7月,国民政府湖北省政府成立湖北省联合中学,将全省22所公学迁至鄂西、鄂西北各县。其中武昌中学、勺庭中学迁至咸丰,学校全称为“湖北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咸丰分校”。
1942年中华民国湖北省主席陈诚兼任联中校长,亲临咸丰,下令征地144亩,修建校园。从此,咸丰县第一中学定址在咸丰县高乐山镇太平路。
全国解放后,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初级中学,1956年定名为“湖北省咸丰县第一中学”。1958年增设高中部,发展成为全日制完全中学。1978年定为恩施地区重点中学。咸丰一中于2018年举行建校80周年大型校庆活动,目前已闭幕。
7、宣恩一中
宣恩县第一中学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坐落在县城郊区莲花坝东端北侧。学校始创于1938年,是湖北省首批认定的重点高级中学。
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学生英语调研基地,湖北民族大学本科生实习基地,湖北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省书法教育试点学校,湖北省教学研究室教改名校,恩施州“五四二”工程示范学校。
8、来凤一中
湖北省来凤县第一中学,位于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于1986年学校被定为恩施地区重点高中,1996年被评定为“湖北省一等一级重点高中。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示范高中。
华中师大来凤附中·来凤一中的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9月的“湖北省立中等联合学校来凤初中分校”, 1941年5月,更名为“湖北省立来凤县初级中学”,1956年9月,更名为“湖北省来凤县第一中学”,2014年8月24日,华中师范大学来凤附属中学挂牌成立,一校双名,原“湖北省来凤县第一中学”名称保留。
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新校区校园面积276亩,建筑面积达71139平方米;学校共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00余人,学校有教职员工185人
9、鹤峰一中
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创建于1942年,其前身为宣(宣恩)鹤(鹤峰)联中,1943年独立出来,为鹤峰县初级中学,1958年开设高中班。从联合办学到独立建校,从只有初中到今天的完全高级中学,经历了六十余年的风雨历程。
六十年来,学校秉承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进取,走改革兴校之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10、恩施自治州清江外国语学校
恩施自治州清江外国语学校是在州委、州政府直接关怀下由恩施宏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06年3月投资新办的一所民办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学。
校舍建筑面积55016平方米。校园聆听清江,三面环山,绿树成荫,环境优雅。学校领导集体强强联合,师资阵容精英荟萃,设备设施配置一流,文化气息浓厚活跃,是莘莘学子放飞梦想的地方。
学校秉持 “多元开发学生智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民族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为办学目标。学校强化外语、计算机学科特色,实行小班额教学、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教育,教育教学成绩斐然。
⑽ 巴东县第一中学的学校建设
60多年来,巴东一中全校师生始终发扬“艰苦创业,敬业奉献,科研探索,勤奋进取,言行一致,团结拼搏”的一中人文精神,不断克难奋进,开拓创新,深入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树起了一座人民满意的教育丰碑。
学校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新建了教学楼、科教楼、实验楼、学生公寓、师生食堂,硬化了校内主干道,扩建了运动场,购买和改造了近5000㎡的生活用房,校园四季常绿,鸟语花香,人与自然的和谐构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备,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信息控制系统,集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为一体,实现了管理电子化,管理手段现代化。
学校重视办学条件的改善。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信息控制系统,集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为一体,实现了管理手段现代化。投资近500万元建成了学术报告厅、多功能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演播大厅以及各种功能教室,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校图书室藏书丰富,实现电子化全开放借阅,有效拓展了师生的阅读空间,为他们追求和实现理想铺筑了希望之路。学校体、卫、艺设施均达到省级示范高中一类标准,为一中学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巴东一中有一支方向明确、业务精良、敢于创新、善于务实,不断为理想目标而奋斗的管理队伍。这支队伍中大学本科学历100%,中学高级职称占70%,州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占50%,校级干部中60%为县级和省级教育专家。
巴东一中拥有一支学科配套、结构优良、思想过硬、协作进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全国、全省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有省级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有41名省、州、县骨干教师,25名省、州、县学科带头人。他们精于教书、勤于育人、乐于奉献,推动着学校持续发展,不断创造新的未来。
课堂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发展的主阵地,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坚持以活动促教改,以教改提升教学质量的办法,年年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着眼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益;以研究促发展,即研究教法,改进教艺,发展教师;研究课堂,转变方式,发展学生;研究师生,解放主体,推动学校和谐发展。通过活动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由以本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由单纯传授书本知识向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转变。 完备的制度文化是校园和合文化的支撑和保障
管理靠科学,规范靠制度。学校制定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百七十多项制度和规章,形成了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指导和规范全校教职工的行为,推动着学校不断发展。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各个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具体。学校坚持教代会制度,学校发展大计和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都要经教代会形成决议后组织实施,提升了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校不断完善教师管理与考核机制,通过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教师恪守师道,文明育人。学校实施严格公平的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教职工待遇挂钩,推动着教职工积极进取。
学校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之首,开展系列德育活动,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着眼于情感、意志力、创造力、独立人格的培养,着力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教育,始终贯穿爱国主义主旋律,促进师生生活与生命、精神与人格的和谐发展。
学校实施名师工程,着力打造一支结构优良、充满生机的教师队伍。对名师实行量化考核、动态管理,打破名师终身制,教师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使学校发展拥有永不衰竭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