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余市第四中学的学校简介
学校名称:新余市第四中学,简称新余四中,高中部又名大一中学 校训:厚德博识、好学上进
地址:江西省新余市北湖西路328号
邮编:338000
❷ 北流市第四中学的学校简介
北流市第四中学创建于1931年9月,学校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校址位于广西北流市新圩镇庆安街001号,交通便利,距原324国道600米,离北流市区12公里,离玉林城区10公里。学校历经苍桑,从北流县立第四初级中学开始,先后易名为“省立郁林师范学校(也即现在玉林师范学院的前身)”、“新圩高级小学”、“北流县第一初级中学”、“北流县新圩高中”、“北流县第四中学”,到1996年起正式更名为“北流市第四中学”,2002年秋起初中部停办,成为全日制完全高中。学校首任校长为李祖勋,现任校长为冼家元。
❸ 保定四中的学校简介
学校位于保定市裕华东路102号,始建于1954年,占地102亩,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是市区面积最大、设施完备、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有专业配套的教学、实习、实验、课外活动设施、设有现代化高标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图书阅览室、美术室、化妆室、形体房等专业教室和专业实习车间,学校有大型餐厅和学生公寓、宿舍实行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习环境,8000平方米的实训楼将于年内破土动工。
❹ 沈阳市皇姑区43中学是重点学校吗
是的,其为全国初中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
学校创建于1958年为一所享誉省内外的初级中学。现有三个校区,其中崇山校区位于皇姑区崇山中路99号,占地面积26432平方米;怒江校区位于皇姑区宁山西路6号,毗邻百鸟公园,占地面积17307平方米;天山校区位于皇姑区天山路,占地面积23998平方米,教师304人,共有学生3537人。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初中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省文明学校标兵”、“省文明单位”、“省社会信誉学校”等百余项荣誉称号。
(4)2012年沈阳市第四中学学校简介扩展阅读:
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的相关情况:
1、四十三中学与东湖一中、七中与东湖二中、市实验与东湖三中分别缔结为友好学校,并签署协议书。双方就交流的目的、原则、方式和途径等问题达成了共识。
2、学校中考成绩在沈阳市区一直名列前茅,考入省实验、东北育才、二中等省级重点高中人数连年攀升。学生多次在全国、省市区等多项学科竞赛及创作发明中获得优异成绩。
3、学校现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特级教师、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3人,市区劳动模范、首席教师、名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73人,全国大赛课获得者37人,省市大赛课获得者85人,教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
❺ 邯郸市第四中学的学校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第四中学(原邯郸中学),是一所有着70年历史的河北省示范性高中。从45年创立至今,几万名学子在这里获得起飞,其中有党政军领导、高级技术人员、著名企业家...人才辈出,俊彩星驰。在知识和精神之光的沐浴下,邯郸四中逐步走向辉煌。
进入新世纪,在秉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中,践行着“厚德博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特别是以胡振林校长为首的一班人,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敢为人先的魄力,卓有成效的举措,一举告别狭小破旧的老校区,搬入气势恢宏、风格独特、现代化场馆齐全的高标准新校区,邯郸四中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六十年的风雨洗礼,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四中人用一腔热忱守望着精神家园,在繁花似锦的彼岸收获着累累硕果和灿灿霞光。
河北省邯郸市四中(原省立邯郸中学)始建于1945年,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经过几代四中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全省知名、邯郸领先的重点名校。
❻ 武汉市第四中学的介绍
武汉市第四中学(Wuhan No.4 High School)简称武汉四中,是湖北省示范学校,湖北省园林式回学校。武汉市答第四中学始建于1899年由英国人创办的汉口博学书院。1928-1952年为私立汉口博学中学,1952年始称武汉市第四中学,2009年学校复名为武汉四中·博学中学。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是一所历经百年的普通高级中学。1截至2010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60亩,有教学班46个,学生2400多人,1截至2011年,有教职工191人。
❼ 惠州市第四中学的学校简介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四中已于2004年8月搬迁至火车西站开发区的高榜山下,学校占地回4万平方米,环答境幽雅,设施齐备。目前已建成教学楼、实验楼、科学楼、师生餐厅、学生公寓,装配了完整的校园广播系统,配备了多功能阶梯大课室、多媒体实验室、计算机室、高水准的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等。
❽ 沈阳市高中排名
1、东北育才学校
东北育才学校是1949年由张闻天、徐特立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是沈阳市教育局直属的省重点中学,辽宁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993年被市教育局确定为优才教育实验学校。东北育才学校在全国中学中率先创立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智能机器和机器人、软件科学四个尖端科学研究实验室。2009年,占地15亩的国内基础教育首家生态科普基地投入使用,袁隆平院士为科普基地题名。
4、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是辽宁省重点高中、省示范高中、省课改先进校,辽宁省首批教学特色实验学校,沈阳市高中数学、化学学科教师培训基地,先后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精神文明行进集体、辽宁省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沈阳市先进单位。学校办学条件一流,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办学水平蜚声省内外。《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各大报纸报道了学校的改革经验,几年来,有近千所学校到校学习交流,实现了教育智慧的共享与教育发展的共赢。
❾ 沈阳市第四中学的简介
1948年11月,沈阳市教育局根据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指示,接管国民党在沈阳市设立的第四中学。1949年3月,沈阳市教育局确定第四中学为重点学校,任命老区来的干部王文琦为校长。1950年末,四中校舍征作军用,因此四中撤销。1952年12月东北人民政府与沈阳市政府决定在铁西新建第四中学。校址在沈阳市铁西区保工街四段十五里八号,座落在铁西齐贤到保工街南十路和南八路之间。初建校时,校名为“沈阳市铁西标准中学”,后更名为“沈阳市第四中学”。1953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同志为学校题写校牌,沿用至今。 1980年四中被评为辽宁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成为具有面向全国53所重点大学保送新生资格的窗口学校。2003年被评为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辽宁省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先进校。
沈阳四中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精心设计和打造育人模式,充分拓展学生优良个性发展的空间,先后荣获“中央大成美育先进学校”、“国家教育部课题实验基地”、“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辽宁省教师先进集体”、“辽宁省陶行知思想研究实验基地校”、“沈阳市德育示范校”、“沈阳市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沈阳市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被沈阳市人民政府、铁西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先进学校”、“花园式单位”、“绿色学校”、“文明单位”。
❿ 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的基本简介
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建校于1950年,现已成为市内最现代化的初级中学之一,是和平区教育领域的一个“优秀品牌和金字招牌”,“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集团式优质学校”。
学校将生本教育、高效阅读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五点化”为指导,形成了“六学一案”的“伙伴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先学、互学、导学、乐学、学会、会学的“六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师独有的教案发展为师生共有的“导学案”,创设出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有效途径。现有专任教师243人,高级教师占45%,博士生课程班、研究生学历及研究生课程班31人,省市区学科带头人、名师 、骨干、兼职教研员110余人,20余人次荣获国家级优质课,200余人次荣获市级以上优质课,15人次参与人教社教材编写、沈阳市中考命题。
依托多年办学实践,结合时代要求,校长系统总结完善了“一三四教育”,即“夯实一切学生和谐发展基础”的办学思想、“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一生,思国家千秋”的育人理念和“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扎实的基础学力、深厚的发展潜力和坚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学生培养目标。学校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始终走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 “四有”优秀人才。
在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多年来,学校在接纳了多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情况下,中考成绩总平均分仍多次位列全市第一名或第二名,连续三联冠获和平区中考状元。其中,2006年中考一三四中学获全市第一名;2010年,在生源全部是学区学生的情况下,一三四中学以总分高于第二名学校10.8分的绝对优势,居全区第一名,总平均分全市第二名,多个学科平均分及省重点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在2011年中考中,700分以上比2010年提高了4.27个百分点;化学、历史再次位居全市第一。
一批又一批优秀校友,成为国家的栋梁。比如,现就读于省实验、二中的李佳林、孙伊婷等同学,在多次重要考试中获得全校第一名。近几年刘子华、马强、刘泓广、王浩然、潘宇辉、杨梦曦、唐巧思、张蕴 等同学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或考入清华、北大、人大、厦大、香港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名校。毕业生中的马振同学获省级个人及团体击剑冠军,成为国家击剑队的储备人才,并有希望在奥运会上为国家争光。羽毛球前世界冠军韩建、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滨、IBM技术部中华区总经理张庆侠、辽台著名优秀主持人姚大海、沈阳电视台新闻频道著名播音员张威等,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贡献着聪明才智,推动着社会发展。这就是“一三四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初中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初中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全国生本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基地、2010全国美术教育优秀单位、辽宁省模范学校、辽宁省精神文明学校标兵、沈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十佳学校、市常规管理示范校、市英语特色校、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和平区标兵单位等诸多殊荣。2010年60年校庆之际,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赞誉为“璀璨明珠镶辽沈,艳丽红旗誉神州”。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和平区政府区长到校视察时提出的“教育工作要与社会、经济、市场相结合,用经济行为思考教育,更好地推动和实现教育的为民服务职能”指导意见,以“伙伴式管理”为抓手,努力实现创办具有一三四特质中国元素的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国际性学校。
建成
134中学建立于1950年,有多年历史,现已有2所分校,第3所分校正在建立中。
校址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前身为外贸局子弟小学,1950年创办。1953 年改名崇德街小学。1957 年改和平区振兴街第一小学。1970 年改为中学,称现名。1983年起对数学、外语、语文、物理等科进行“诱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以实验带教学”等教学改革实验。在改革实践中开展横向与纵向研究,注意各学科教学相互渗透、配合、促进,共同实施德智体三育目标。在深化改革中,实现省市区教育科研人员、学校行政领导、教师三结合,开展研究讨论、现场指导或定期交流;开办家长学校,班级建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学校、教师与家长多种联系制度。1986年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主题为京剧,以画脸谱,唱京剧歌,做京剧服饰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