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嘉善四中的校史拾遗
嘉善四中,办学延革可追溯到1953年9月。现为浙江省首批示范初级中学(2002年)、嘉兴市文明单位(2001)、嘉兴市教育科研基地(2001年)、县红旗党支部(2002年),是市县有一定影响的初级中学。五十六年发展历程,可分三阶段: 1953年9月,为满足建国后年青一代对文化学习的渴求,魏塘镇仓桥居委会主任杨玉棠、从朝鲜战场归来的吴祖成办起了“嘉善魏塘镇补习班”, 性质民办,县教育局批准、备案、管理。杨玉棠任校长,吴祖成任教导主任,教员有高中毕业的张以江与盛蕴华2人。
学校设在魏塘镇西门太平桥西堍北面,系土改没收的地主房舍,占地面积半亩左右,有教室两间,礼堂一间(40平方米),一片半个篮球场大小的运动场地。学校设施简陋,无黑板,以地主家的黑屏风代之;无课桌,用门板搭之;无凳椅,学生自带。
学员以高小毕业生为主,第一期招两个班,100余人。
1957年,“嘉善魏塘镇补习班”升格为“嘉善魏塘镇文化补习学校”,有高中补习班1班、初中高小补习班各2班。学校向太平桥东堍扩展,得地主没收石库门房舍一处,共占地450余平方。除本校教师授课外,还以收音机收听广播学校教学为教学手段。音乐课连风琴也无,口头教唱。 1958年,时任嘉善二中教导主任的嘉兴人王允中调任校长。为了迎接大跃进,为培养农机化工技术人员,将补习学校改为“嘉善县魏塘工业学校”,从全县初中生中招生。校址搬到西门学东大街。1959年上半年,学校搬至市河南大礼堂下塘(后为嘉善光明越剧团所在地),1959年8月,学校迁至现址:东门大街527号(原魏塘棉纺厂处),易名为“嘉兴县魏塘民办中学”,干窑民办中学并入,农机专业撤并至嘉兴工专。时规模9个班,220余名学生。归魏塘镇管属。
1960年2月,王允中在反右倾运动中被“拔白旗”,调嘉兴南汇中学任教,冯志仁继任校长。7月,学校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出校。
嘉兴县教育局为充实师资,从各校调潘文炎、刘高、沈富春、陈志刚、吴铭熙等9名公办教师执教,经济上一定程度形成民办公助的格局。8月调嘉兴县教育局人秘股长叶汉超任一中魏中联合(时魏塘民办中学无独立党支部)支部书记,刘家琦任教导主任,袁铭三任总务主任。
1961年8月,何达明从天凝中学调入魏塘民办中学任校长。时日艰难,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口号下,学校紧缩16岁以上超龄生,约百名学生返乡务农。当时学校规模7个班,占地3亩余,有不规则篮球场一片,大办公室一间,楼上楼下教室用房23间,住校生10余人。教学设施简陋,篮球排球共3个。
1963年,为解决工商界子女读高中的问题,魏塘民办中学招收61名高中生。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缺师资,嘉善中学大力支持,派师授课。
1965年7月,学校第一届高中生毕业,13名录取在杭大、上海水产学院等院校。何达明校长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组抽调离校,团干部沈富春临时主持校务。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陷入瘫痪。为迎合潮流,学校改名为“红心中学”, 归罗星公社管属。
1967年至1968年,学校占地面积扩大,将原县委党校外的3亩荒地归入名下,总占地面积9亩左右。
1970年罗星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口号下派由嘉善米厂、嘉善油脂厂、嘉善酿造厂、嘉善食品厂共同组织的工人毛泽东思想宣队进驻学校;后在“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口号下,派出以公社革委会常委薛玉生为首的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领导学校“斗批改”,成立学校革委会。薛玉生为主任,学生领袖方云、领导干部代表沈富春为副主任。罗星公社党委批准学校单独成立党支部,书记为贫宣队油车大队的姚福根。革委会组织师生翻建破旧教室,师生掼坯10万,烧制成砖,翻新18个教室。
1971年12月,经县革命委员会批准,学校易名为“嘉善县魏塘中学”,从民办性质转为公办,归魏塘镇管辖。邱俊骅任党支部书记兼革委委会主任,沈富春、朱茂高任党支部委员兼革委会副主任。
1973年增潘巧麟副主任、何达明任副书记。
1974年9月开始招收两个班全日制高中生。 1977年,何达明恢复魏塘中学校长兼书记,沈富春为副校长兼支部委员。
1978年,为加强领导班子,县教育局抽调嘉善一中教导主任徐文煜任嘉善魏塘中学副校长。是年全国恢复高考,据嘉兴地区(含湖州市)教育局长会议公布,全地区69所参加高考的学校,按上线比例(以高一新生数与高线数比),嘉善魏塘中学第九(全县第一)。浙江日报发表了反映该校高考奇迹的报道《鸡棚里飞出金凤凰》,县内外学子纷纷来校求学。
1979年,胡铮任教导主任,王德华任教导处副主任,沈力新任总务处副主任(直至2001年5月退休)。1981年教育局任命嘉善一中高中地理教师钟英武为魏塘中学副校长。
1982年4月,何达明调任嘉善光明越剧团任团长、书记,徐文煜任支部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
1983年教导副主任王德华升任校长。 1984年8月徐文煜调嘉善技校(嘉善城镇职业中学)任校长,教导主任胡铮任副校长。
1985年至1986年,学校乘农村土地承包调整之际,以“整体吃进,分批办手续” 的方法(当时学校征地一次不能超过3亩),扩大占地18亩,使学校有了最低要求的带环形跑道的运动场地和一片煤渣篮球场。
1986年1月,王德华公出车祸去世。10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嘉善县魏塘中学升格为“浙江省嘉善县第四中学”, 胡铮任校长,沈富春任书记,金晓钟任教导主任。
1987年8月,金晓钟任副校长,调善西中学校长贾靖华任教导主任。
1988年9月,胡铮调教育局基教科任科长,原嘉善三中校长金勤富调任嘉善四中校长。1989年9月,为加强德育,教育局任命郑以吉为政教处主任。
1989年学校有初中8个班,高中6个班,在校学生603人,教职工 94 人。
1990年8月,嘉善三中教导主任俞文龙调嘉善四中任副校长,同年12月,从江西上高中学调来的潘克非任校长,金勤富任书记。8个月后潘克非调任嘉善二中校长。
1991年8月俞文龙被任命为校长,贾靖华为副校长。姜玉洁为教务主任,何煜萍为副主任。
1992年7月,嘉善二中书记孙春旭调任四中副校长。由于嘉善普通中学初高中分离改革,魏塘镇初中段义务教育五分之三由嘉善四中承担,四中高中部最后一届1993年7月完成历史使命。从74年至92年,招2869名全日制高中生,虽不是重点中学,但文理升学率在市县屡创佳绩,并为嘉善社会经济培养大量有为人才。较为杰出的有1981届毕业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沈兆雷(该所有12位两院院士、400余博硕士)、美国导弹芯片专家俞品高和1982届的参与“神七”航天研究的侍岚青等。还出了驻泰大使馆一等秘书吴文华(83届)、外交部副部长秘书许祥林(83届)、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处长徐文俊(83届)、湖州市委副秘书长王志方(81届)等人才。
1995年7月,教育局调“嘉兴市南湖百杰”姚庄中学校长杭其中任校长,贾靖华为书记,孙春旭、姜玉洁为副校长。校门从东门大街527号移至谈公南路150号。
在其后的8年中,学校发展迅猛,成为浙江省首批示范初级中学(2002年)、嘉兴市文明单位(2001)、县红旗党支部(2002年)、嘉兴市教育科研基地(2001年),是市县有一定影响的初级中学。学校有32个教学班,1938名学生,教职工112人。学校占地面积扩大为17475平方米(26.23亩),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用房、生活用房9959平方米,商业出租房1427平方米。图书馆藏书从6000册上升为59773册。有300米的环形跑道操场一片。学校德育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年级管理为抓手,抓好“警民共建立交桥工程”(与县巡特警大队、老干部局、县博物馆、三个居委会、农业银行、二个幼儿园、厍浜村等省市文明单位共建文明)与校园文化工程,抓实行为养成教育、普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智育以教研组建设为根本,实行领导蹲点实抓制、教学变量考核制、组内绩效捆绑制,教学问题科研化等措施,教学质量(升考、学科竞赛)上升到与嘉善一中平起平坐的位置。《初中生语数能力可持续发展诸因素的实践探究》成为本校首项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并获嘉兴市教科成果二等奖。
2003年7月,杭其中调任嘉善第二高级中学书记,贾靖华调任县教育局教科室主任,魏塘中学校长张金根调任嘉善四中校长、书记。姜玉洁、计卫良任副校长,黄竞浩任专职副书记。学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生态德育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从认知、行为、情意三个层面,切实开展基础德育主题活动。教学上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进行课改实验,开展学生评价改革,成为市课改先进集体。朱文芳主持的嘉兴市重点课题《中学生作文评价研究与实践》获市教科成果一等奖,基教成果二等奖。
2006年7月,嘉善电大书记钱海燕任校长,三中校长张建荣任书记,黄竞浩徐灵兴任副校长。张金根调嘉善县信息技术工程学校任书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魏塘镇人口剧增,初中教育的现代化,促成嘉善四中的迁建。该项目于2008年4月25日经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正式实施,并于2008年被立为省重点工程。新校区位于魏塘镇环城北路以南,环城东路以西。新建的嘉善四中,具有“设计理念新,资金投入大,学校规模大,教育设施全”的特点。项目按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I类标准设计建造,学校规模共48个教学班,招收学生2400人。总投资8355万元。用地面积85466平方米(128.32亩),总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有设计新颖、独特、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综合楼、食堂,并建有可容纳600多人设备先进的多功能报告厅、面积达1925平方米的体育馆和400米塑胶田径运动场。建成后将是到目前为止嘉兴市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初级中学。
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五十六年只是弹指而已,特别是走出动乱后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更是日新月异。嘉善四中从昔日区区补习班发展为在县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现代化学校,令人感叹欣慰。
(本文写作前后,采访了吴祖成、沈力新、何达明、沈富春、徐文煜、孙秀英等领导和前辈,写成后又征求嘉善四中现任领导黄竞浩(因在校工作时间长,并主编89-08的校史)及以上几位历任领导的意见,并在修改后认定。)
㈡ 嘉兴如何去嘉善县第四中学
嘉兴北站坐151公交到嘉善老汽车站,再坐205公交车,到老年公寓下,沿着站台往东走右拐笔直走就可以到四中大门口了,其实老所公寓下车就能看到学校了
嘉兴西站坐153公交到嘉善老汽车站,其他都一样,
㈢ 嘉善县第四中学好不好
好的,除了食堂的饭菜。。
㈣ 2020年嘉善县第四中学怎么转学就去初二
020年嘉善县第四中学怎么转学就?去初二这个转学应该用少教育部门转办理转学手续就可以的。
㈤ 嘉善新第四中学有住宿吗
没有,绝对没有。
㈥ 嘉善县第四中学好吗
如果你想好好读书,就去四中吧,中考升学率摆在那儿了。很少听说过泗州中学出来的能有几个考上嘉善高级中学的。
㈦ 嘉善有哪些初中
市属
嘉兴外国语学校
南胡区
实验初中 清河中学 秀州中学分校 吉水中学
元培双语实验学校 21世纪外国语学校 余新中学 南湖国际实验学校
秀洲区
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王店镇中学 王江泾镇中学 油车港镇中学
洪兴实验学校 塘汇实验学校
嘉善
嘉善一中 嘉善三中 嘉善四中 嘉善五中
泗洲中学 里泽中学
魏塘中学 枫南中学
平川中学 杨庙中学 姚庄中学 干窑中学
丁栅中学 洪溪中学 陶庄中学 天凝中学
大云中心学校 嘉善新世纪学校
平湖
东湖中学 平湖城关中学 实验初中 新仓中学
新埭中学 黄姑中学 南市中学 行知中学
广陈中学 林埭中学 全塘中学 乍浦初中
福臻中学
海盐
武原中学 实验中学 于城中学 武原镇中学
元通中学 西塘中学 海塘中学 沈荡中学
秦山中学 澉浦中学 通元中学 石泉中学
百步中学 横港中学 博才实验学校
海宁
市第一初级中学 海宁二中 海宁三中 海宁中学
宏达教育集团 实验初中 南苑中学 钱塘江学校
周王庙镇初中 新仓中学 许巷初中 许村中学
沈士初中 长安镇辛江初中 狮岭学校 盐仓学校
长安镇初中 郭店初中 丰士初中 袁花初中
丁桥初中 黄湾初中 许巷初中 谈桥初中
马桥初中
桐乡
第三中学 第四中学 第六中学 求是实验中学
洲泉中学 石门中学 邵逸夫中学 现代实验学校
第九中学 石门羔羊中学 留良初中 大麻中心学校
启新学校 第七中学 新民学校
本人只了解市区的情况~
我觉得 实验初中
清河中学
秀州中学分校
元培双语实验学校
都不失为一个教好的选择~!
具体每个学校的情况,你可以看我提供的网页,点击各个学校的名字,都能到这个学校的主页的~!
㈧ 嘉善四中的介绍
嘉善来四中创办干1953年9月,自校名为“魏塘补习班”,1957年9月更名为“魏塘镇文化补习学校”,1958年3日改为“魏塘民办初级中学”,1972年3月,学校由民办转为公办,1974年开始,在原有初中的基础上,增设高中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86年10月改名为“嘉善县第四中学”。1993年初高中分离后,成为一所初级中学。
㈨ 嘉善县第四中学初二还能转进去吗
嘉善县第四中学初二还能转进去的。义务教育阶段转学比较容易,只要符合转学条件都可以,比如随父母工作调动转学,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读书等等都是符合条件,可以转入的。
㈩ 嘉善四中是公办还是民办的
嘉善四中属公办中学,行政属嘉善县教育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