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梅县高级中学的数学老师好不好
你的问话在数学上称为“模糊语言”。
评价一个老师好不好,只能“仁者见仁回智者见智”,
同样一个老答师,班上可能有同学认为好,有同学认为不好。
如果评价一个学校的数学老师好不好,可能就更不好评价了。
可能你想去这个学校学习,希望先打听一下,
请问:你认为严格老师好还是随和老师好?
B. 家乡广南美食作文
广南有的菜谱称谓虽与外地相同,但用料、调味品、制作工艺不尽相同而口感有异。这些美食已成为广南千百年来民间或府、县官方宴席的当家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虽有一些创新菜谱,但具有广南地方特色的多数菜谱,仍不失宴席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
长期以来,广南特色食品亦被周边县市的人们,或到广南的游客以及经商、出差、开会到广南的外地朋友赞不绝口,有“吃要在广南”之美誉。
20世纪中叶,中共文山州委在文山曾召开过全州四级(州、县、乡、行政村)干部大会,各县在文山自办伙食,州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各县菜肴进行品尝,广南获第一名荣誉称号。
现就广南部分特色菜谱称谓、故事分述于后:
菜谱称谓与传略
千张肉 相传系清代嘉庆皇帝赐与广南府知府宋湘的宫廷御菜,原由是:宋湘(广东梅县人)进京殿试考中进士后入翰林院供事,并为乾隆皇帝之子——颙琰的老师。乾隆皇帝驾崩后,颙琰即位,称嘉庆皇帝。之后的嘉庆二年(1815年),嘉庆皇帝想念宋湘老师而命将御膳的“千张肉”赐予老师,并从京城快马加鞭送达广南。后来,广南仿制这道宫廷御菜为官宴的重要佳肴。至今仍为官方和民间宴席上的重要名菜。
宫保鸡 相传系清代云贵总督岑毓英(广西西林县人)之母——谢氏(广南县城南街人),岑毓英9——21岁期间主要在广南读书,后官至总督,朝廷又授予太子少保,人称宫保,因其家人喜食一种炒鸡,众称宫保鸡,也有“宫爆鸡”之称。
三七鸡 因广南种植三七历史久远,三七具有消肿、止血、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在成书于明朝万历丁巳年(1617年)的名著《金瓶梅》第四册第六十二回记述广南镇守(为地区军事长官,辖军队混成一旅或一师),将广南三七带回江浙治病中说:“李瓶儿血崩不止,生命垂危。其前夫之弟花子油来看望,问西门庆‘俺过世公公老爷,广南镇守带来的那三七药曾吃不曾?不拘妇女甚崩漏之疾,用酒调五分沫儿,吃下去即止,大姐她手里收下此药何不服之?’西门庆道‘吃过了……’……”。这是397年前《金瓶梅》如此真实、详细而
精彩地记述广南三七药用,也是广南三七见于文字的最早记载。广南民间自古将三七作药用和保健品,并将其与鸡同蒸、熨保汤食用,成为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悠久美食。
菊花鸭 是将上等“卷毛狮子”白菊花与广南麻鸭加其它配料制作而成,口感特殊,显典雅气派,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是旧时官员、富裕之家秋冬食用的美食。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日益提高,已成为民间许多人家秋冬时节喜食的佳肴。麻鸭和菊花是广南县的地方产品,麻鸭年饲养量达100万余只,菊花有30多个品种。用鸭肉煮菊花,辅以佐料,配菜成为“菊花鸭”,是广南县一道传统佳肴名菜,它以佐料、配菜齐全,鸭肉细嫩,汤味鲜美、回甜、爽口、开胃而独特,成为宴席的一道名菜。相传,清朝晚期云贵总督岑毓英秋冬时节到广南县看望其舅父,云南省委书记闫红彦到广南视察工作,都品尝过广南菊花鸭。
豆沙肉 作为广南的一道传统名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以晶莹透亮,味美香甜,油而不腻却又肥嫩可口,在宴席上常为客人交口称赞。
粽粑 是广南民族地区的传统风味食品,广南群众凡逢年过节,都有做粽粑的习惯,广南粽粑以形奇色香味美,口感好而著称。
烤乳猪 为广南著名菜肴,它做工精细,极讲究烤制手艺,常用以招待贵宾和民间重要祭祀品。菜品色泽明丽,皮酥脆,肉鲜嫩清香,可热吃、冷吃,也可下火锅。
广南板鸭 在省内外享有盛名,其特点是肉嫩、味美、具有独特的腌鸭肉香、不腻口。因多在冬腊月加工,又称腊鸭,该品营养丰富、保存时间长,是佐餐下酒、招待贵宾的上品。
石笋腊猪脚 主要产自广南杨柳井石笋、海子一带,习惯腌制腊肉,观其外表,黑干瘪,剖开起内,则栗红带白,透出浓香,是肉食中的珍品,或蒸或炖,皆香味十足。
龙凤虎以蛇(龙蛇冈科的乌纱蛇、吹风鼻蛇)、鸡(鸡凤冈科的乌骨鸡)、猫(猫虎冈科的野猫)为主,加其它配料制作而成,是旧时官员、富豪之家的宴席佳肴。
岜夯鸡 状语:意为酸汤煮鸡和青菜。汉语译为 夯鸡。是广南土著——壮族人民在古代的佳肴。因壮族喜居依山傍水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用细叶芹菜等作配料,加以红青菜提色腌成酸汤,再与几种配料加工煮熟制作成酸汤鸡,色香味俱佳,口感特好,有消暑、解渴、健胃等作用。
传说明朝中期,在现今文山州广南县壮族百姓中,就开始有壮族人用酸汤煮青菜后,又放入鸡肉煮吃的做法。
C. 梅州市梅县高级中学和兴宁一中的比较
梅州高级中学没法跟一中比
2009年三所高中高考成绩比较:
学校 参考人数 重本上线数及比例 本科上线数及比例 备注
东中 1945 678 34.86% 1507 77.48% 高分人数多
宪中 661 231 34.95% 547 82.75% 上线率最高
兴宁一中2291 449 19.60% 1643 71.72% 市文理状元
3、宪中虽然上线率最高,但优秀学生人数不多,优势不明显,并且有靠人数少来搏上线率的嫌疑。
4、2009年度三所学校高考成绩竞争力排行:东中、宪中、兴宁一中
5、2009年度三所学校高考尖子生能力排行:东中、兴宁一中、宪中
但是,我们看到这个排名只是梅州市内部高中的排名,而往外的情况可能就会很糟糕了。众所周知,梅州作为“文化之乡”,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却一年不如一年。从2000年的高考成绩全省第二到现在的跌出前十名,这其中的原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特别是近几年梅州各重点高中扩招之后,高考成绩下滑的速度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高中扩招本来是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高考,并考进大学去深造。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这不得不引起人的深思。特别是近两年全市最好的高中东山中学——曾经是全国重点高中的学校,大规模扩招之后,高考成绩便一落千丈。同样也有大规模扩招的兴宁一中,高考成绩也比往年下降了不少。要知道,兴宁一中可是众多名人高官的母校,落到今天这样实属不应该。而宪中虽然因为没有大规模扩招而基本保住了上线率,但成绩也是走了下坡路。如果我们要在这三所学校中搞一个退步速度排行榜的话,那么这个榜单应该是这样的:东中、兴宁一中、宪中。